鱼丸·肉丸·江南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881
颗粒名称: 鱼丸·肉丸·江南丸
分类号: TS254.5
页数: 2
页码: 541-542
摘要: 鱼丸、肉丸、江南丸。乃是蕉城民间很有名气的地方传统小吃,出售鱼丸肉丸的摊点店铺,鱼丸的主料,馅料是瘦猪肉剁成碎末浸酱油。从福州学得制作鱼丸技艺,他先后把技艺传给老大林承龄(外号鱼丸歞[è]《集韵》解释此字为痴貌)、老三林承慈(别名阿拉三)、老五林承清(别名阿拉五)、老六林承兴(别名阿拉六)。对鱼丸配料略有改进,口感胜于福州鱼丸,但现今林家后代都不经营鱼丸了。制作鱼丸技艺,制作鱼丸出售“改行制作鱼丸“制作鱼丸的人家”肩挑鱼丸。鱼丸担前头的上层是六角形木架,一边煮鱼丸,一边煮粉扣和猪大肠。
关键词: 宁德县 蕉城 鱼丸

内容

城人有句老话:宁德有三丸:鱼丸、肉丸、江南丸。这“三丸”乃是蕉城民间很有名气的地方传统小吃,现今蕉城大街小巷,出售鱼丸肉丸的摊点店铺,随处可见,而江南丸,只有彭姓一家,别无分号。
  鱼丸宁德濒海,鱼类资源丰富。鱼丸的主料,是用鱼的肉,即鳗鱼、面鱼、鲨鱼和淡水养殖的鲢鱼、草鱼,去掉鱼头及其皮、骨,取其精肉,放在砧板上,先用刀背打碎,然后左右两手,各握一刀,一上一下斩斫。其肉不沾刀了,就加上薯粉,搅拌均匀,成为原料;馅料是瘦猪肉剁成碎末浸酱油。
  民国初期,宁德人张恒民,从福州学得制作鱼丸技艺,返回宁德,自家经营,鱼丸极受欢迎。后来,张恒民把制作鱼丸的技艺,传授给他姐姐的孙子林仕祥。林仕祥生有八男一女,他先后把技艺传给老大林承龄(外号鱼丸歞[è]《集韵》解释此字为痴貌)、老三林承慈(别名阿拉三)、老五林承清(别名阿拉五)、老六林承兴(别名阿拉六)。林家诸子,分家立业,各自经营,对鱼丸配料略有改进,口感胜于福州鱼丸,在市场上很有名气。但现今林家后代都不经营鱼丸了。至于用“阿拉”两字给林家兄弟排座次的意义何在,林家后代也说不清楚,更不知如何写法。笔者据其发音,姑且为之写上“阿拉”。
  上世纪五十年代,林家后裔参加公私合营,制作鱼丸技艺,就互相交流。“文革”期间,林家后裔林品义在八一五中路的“大众食堂”制作鱼丸出售,该场所属于“六四派”势力范围,人们叫它“六四鱼丸”。这期间,本来是制作“软糕”营生的刘友年,改行制作鱼丸,他将手工搅拌改为机械搅拌,提高了工效,也使鱼丸更柔滑细腻。虽然传其子刘祖耀经营,但是“友年鱼丸”的名声仍然流传至今。
  解放前后,制作鱼丸的人家,肩挑鱼丸,走街串巷,宁德人称为“鱼丸担(dàn)”。鱼丸担前头的上层是六角形木架,中间放个圆锅,锅中间隔为两半,形同蝴蝶,称为“蝴蝶锅”,一边煮鱼丸,一边煮粉扣和猪大肠。蝴蝶锅周边摆放碗、匙以及味精、葱丝等佐料,下层堆放柴片;后头是大桶(称“后头桶”),下储清水,上放鱼丸。挑鱼丸担者,把瓷碗和瓷汤匙,用手指夹着摆弄,发出“当郎当郎”的响声,代替吆喝。人们听到这声音,就知道鱼丸担来了。阿拉五、阿拉六的鱼丸担“当郎”之声,很能吸引顾客,有的老顾客还能辨别“当郎”之声是阿拉五的鱼丸担,还是阿拉六的鱼丸担。据说一副鱼丸担重达150斤,可见经营者赚钱养家糊口之艰辛。
  肉丸 肉丸的原料是芋头煮熟去皮,打成芋泥,倒入薯粉,搓揉成原料。馅是瘦猪肉或虾肉和葱丝,制作大小像乒乓球,放在蒸笼里蒸熟即可食用。宁德城乡居民都能制作,随人喜爱,味道不同,各有千秋。
  民国后期,“道头陈肉丸”很受欢迎,首创者是陈细乾。现今,“道头陈肉丸”唯一女传人陈雪华仍在制作销售肉丸。
  寺院僧尼也有用芋泥掺入薯粉制作,馅是香菇、木耳之类,叫做“素饼”。另有一种叫做“草鞋对”的,即芋泥加薯粉搓揉,用手掌拍打成巴掌大小。又有一种用木制模具,印出各种花样。这两种可以长期存放,食用时,切成薄片,加上肉丝青菜混炒成菜肴,用以配饭,味道好极了。
  江南丸 用浸透的糯米磨成浆,装袋压干,成为原料。一个个用手捏成帽形的壳,放进泡酱油的瘦肉碎,外壳封口,即可下锅。另有甜馅,用白糖、芝麻、花生仁碎片。
  民国期间,彭树安(人呼矮〓)肩挑江南丸,沿街叫卖,受人欢迎。现今的江南丸仍是彭姓后代女传人彭君贞经营,成为专利。
  据传,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杭州,吃了这种丸子,很是高兴。就问店家此丸何名。店家回答:没名。乾隆就说:杭州地处江南,江南景物秀丽,这丸子既好看,又好吃,具有江南气质,就叫“江南丸”吧。皇上开了金口,江南丸的名声也就传遍江南。清朝中期,蕉城彭姓人家外出在杭州谋生,吃了江南丸,觉得好吃,又听说乾隆吃江南丸的故事,就有心把制作江南丸的配料、工艺,偷偷学下,带回宁德,制作经营,世代相传。1990年江南丸传人彭敬新,参加闽东个体风味小吃展评,江南丸荣获特别奖。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