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西陂塘开工纪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879
颗粒名称: 民国西陂塘开工纪略
分类号: TV871.2
页数: 2
页码: 538-539
摘要: 一都蕉城是宁德县县治所在。远在宋朝时就已经由当地人拦海围塘,为宁邑百姓提供了一部分口粮,仍以工程浩大未能恢复原貌。民国三十六年(1947)夏七月初,时任福建省主席(即省长)的刘建绪到闽东一带视察,他先莅临福安县城调研,嗣后在赛岐乘船经三都澳到达蕉城,考察六都西陂塘,由他拍板决定再次重修西陂塘工程,并饬令省财政厅拨款安排工程费用。认为是利民大事,并认为刘主席批准复建此塘功在千秋。县政府召集所辖各乡镇工商学群各界代表开会,集资制作了一面大红绸旗帜送给他,另撰序文一篇以纪其此次来宁视察之盛事。
关键词: 民国 宁德县 西陂塘

内容

一都蕉城是宁德县县治所在。离城约30华里处有一个赤鉴湖,远在宋朝时就已经由当地人拦海围塘,用以栽种水稻,为宁邑百姓提供了一部分口粮,贡献不菲。
  由于塘堤长期受海潮冲刷,到了元、明、清和民国时期,曾多次决口,后虽经修复维护,仍以工程浩大未能恢复原貌。民国三十六年(1947)夏七月初,时任福建省主席(即省长)的刘建绪到闽东一带视察,他先莅临福安县城调研,嗣后在赛岐乘船经三都澳到达蕉城,考察六都西陂塘,由他拍板决定再次重修西陂塘工程,并饬令省财政厅拨款安排工程费用。市民听到这个好消息,认为是利民大事,无不交口相赞,并认为刘主席批准复建此塘功在千秋。是时,县政府召集所辖各乡镇工商学群各界代表开会,集资制作了一面大红绸旗帜送给他,旗面书写“民天之天”四大字。另撰序文一篇以纪其此次来宁视察之盛事,为德政之举志于史册。此外,又以全县各界名义奉呈五言律诗两首,表达宁德民众对其感戴之情。今录于后:其一岳岳天南柱,巍然亦壮哉。
  十州资坐镇,僻郡喜重来。①颠沛筹民食,艰难慎吏材。
  福星临福地,紫气绕三台。
  其二国步方殷日,千头万绪中。
  重农忧海角,兴利溥闽东。②道欲齐兼乐,心期晋大同。
  芍陂名在昔③,犹逊此丰功。
  注:①民国三十二年(1943)刘曾来宁巡视考察过一次。
  ②刘为宁德拓展良田而操心。
  ③芍陂即安徽省安丰塘,唐代围湖造田,福被皖民,史有佳评。
  [=此处为插图(西陂塘远眺(九十年代))=]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建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