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察院之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861
颗粒名称: 颜察院之谜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504-505
摘要: 福洋村有颜、吕、宋、陈四大姓,在福洋村口有一座颜氏祖宅,据颜氏后人口述,福洋村正后山有个天然石缝,狮口正对着颜氏祖宅,巡抚衙门亦可称为察院。蕉城区历史上仅有林聪曾任此要职,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也称察院。蕉城明代有陈褒、陈褎、林泰、龚彦文荣膺该职,都必须两榜进士才可以担任(明初官员缺额甚大。查阅历代州府县志,蕉城历史上找不到姓颜的进士。与同村陈裕灿、谢福增(现已故)两位老先生到福洋实地查访?笔者查阅了《福洋颜氏族谱》。颜氏开基始祖日大公。原籍山东兖州府曲阜县。
关键词: 宁德县 福洋村 事件

内容

福洋村有颜、吕、宋、陈四大姓,其中以颜姓人口最多,迁入最早,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在福洋村口有一座颜氏祖宅,始建于明代中后期,规模宏大,古香古色。门前一色青石板铺砌,门口立有一对石旗杆。据颜氏后人口述,祖宅即著名的“颜察院”所建,石旗杆也是为其所树立。
  民间传说,福洋村正后山有个天然石缝,形如狮口。狮口正对着颜氏祖宅,受其精气滋养,所以诞生了颜察院。颜察院生性贪虐,回乡探亲之日,他听说二都朱溪潭中有金鸡,谁能读懂潭上朱联石⑤联对,金鸡就会浮出水面。颜察院聪明过人,认清朱联石字迹,果然一头金光闪烁的金鸡浮了出来。颜察院喜出望外,上前捞取,一不小心摔入潭中,活活淹死。
  察院一职,查《中国历代官制词典》“察院”条目:“(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遂为都察院的简称。巡抚衙门亦可称为察院。其职代天子巡狩,按藩服大臣及府、州、县官,考察举劾极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可称地位煊赫,权力巨大。蕉城区历史上仅有林聪曾任此要职。另外,明代十三道监察御史(正七品)也称察院,蕉城明代有陈褒、陈褎、林泰、龚彦文荣膺该职。不管都察院都御史还是十三道御史,都必须两榜进士才可以担任(明初官员缺额甚大,因此例外)。查阅历代州府县志,蕉城历史上找不到姓颜的进士,也没有所谓颜姓任察院者。
  福洋村这位“察院大老爷”究竟从何而来呢?笔者曾带着这个疑问,与同村陈裕灿、谢福增(现已故)两位老先生到福洋实地查访。在福洋颜氏后人的热情帮助下,笔者查阅了《福洋颜氏族谱》。据族谱记载,颜氏开基始祖日大公,原籍山东兖州府曲阜县,为复圣颜回后裔。明洪武年间(1368~1399)随江夏侯周德兴入闽屯田,迁居漳浦县白沙东西桥。后改迁宁德。此后六百多年时间里,没有出过任何职官。随后大家还游览了闻声已久的颜氏祖宅。祖宅有上下两幢,分别称作上颜、下颜。石旗杆树立于上颜门口。上颜为明代建筑,年久失修,无人居住。在宽敞的厅堂正上方悬挂着一些破损严重的匾额、楹联,是文革时期的劫后残余。从上面题字可以得知,颜氏先祖在康熙、雍正时期,曾经有过一位国子监生,名为颜永钏。匾额是颜永钏寿辰时,福建学政恩普、宁德知县申茂所赠送。石旗杆也是为颜永钏而立。与传说中的颜察院无关。
  由此可见,福洋颜察院纯属子虚乌有。但据颜氏后人讲述,颜永钏故居旧时有块神主牌,上书“山东按察使正堂颜公某某”字样,是老家漳浦县所送,察院也出于漳浦。至于漳浦县有没有这么一位颜察院,还得进一步研究探讨了。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