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出现“虎害”的环境生态信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852
颗粒名称: 二、出现“虎害”的环境生态信息
分类号: X171.1
页数: 2
页码: 488-489
摘要: 虎是森林动物,(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一只老虎的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故有谚云“一山不容二虎”但虎生活在荒野,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类活动地域的拓展,东汉大约是虎害比较严重的第一个朝代。虎时入邑”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度江。这是发生在光武帝末尾几年的事,古代人喜欢作道德化的解释“则阴阳五行失调或统治者行为失德,虎不相扰乃至,官民也利用宗教祈祷作为消弭虎患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宁德县 生态 环境

内容

虎是森林动物,处在食物链的顶端,(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以草食性动物野猪、鹿、狍等为食。一般来说,一只老虎的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故有谚云“一山不容二虎”),还必须生存有200只梅花鹿、300只羚羊和150只野猪。但虎生活在荒野,原本与人类的空间交集无多。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和人类活动地域的拓展,二者相互遭遇才逐渐多起来。
  东汉大约是虎害比较严重的第一个朝代。东汉王充的《论衡》屡次说及“虎时入邑”、“草虫入邑”、“虎狼入都”等等。《后汉书》卷41《宋均传》记载: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均到,下记属县曰:“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度江。中元元年,山阳、楚、沛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
  这是发生在光武帝末尾几年的事,所说的“虎害”,古代人喜欢作道德化的解释,有虎为患,则阴阳五行失调或统治者行为失德;虎不相扰乃至“度江”远避,则是人的道德修为所致,官民也利用宗教祈祷作为消弭虎患的应对措施。所以,正史和后来的地方志记录“虎害”,多放在“五行”、“灾祥”、“祥异”等志目之中。
  今天我们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思考,应当注意到帝国南方开发和当地人口增长(包括移民)的影响,也可能有自然灾害的因素。
  跳出该条记事,就总体而言,“虎害”是森林覆盖率下跌到一定幅度的产物。森林植被繁盛,山上野生动物丰富,深山是虎的乐土,只有行人(游客、隐士、樵夫、猎户、采药师、炼丹家等等)闯入“虎境”遇袭,绝无虎到“人境”寻衅。随着森林线渐渐上升,森林面积渐渐缩小,食草类动物减少,虎觅食困难,情绪焦躁不安,才会经常在城乡聚落出现,于是有虎害、虎患、虎灾之称。不过,“虎落平阳(平阳的阳,宁德(不单宁德)一般写作洋,指地势平敞,某某洋或洋头、洋中、洋尾之类的地名处处可以看到。)”远不如腾跃在深山老林之更能咆哮生威,讨不了很大便宜,往往招来人类的规模捕杀,活虎存量渐渐减少。待得森林面积进一步萎缩,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虎成了珍稀动物,人们开始饲养老虎为园囿观赏的“宠物”,为科学观察的标本,也就见不到什么“虎害”了。宁德“虎害”明清独盛,正是透露了这样的历史信息。
  造成森林分布减少,有地理的因素,其中气候变迁的影响较大,如所谓小冰期(下文会稍稍谈到),但主要还是人为的因素,明清以来五个半世纪的经济开发,尤其是大规模的山地开垦和林木砍伐,对福建包括宁德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严重。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