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开发三都马蹄山和围海造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841
颗粒名称: 4、开发三都马蹄山和围海造田
分类号: K825.3
页数: 2
页码: 474-475
摘要: 昆豪特地与他商讨共同合资开发三都马蹄山。是种植荔枝的有利地理条件。对马蹄山地理环境和生态资源进行了解,远景种植荔枝,并提议创办榨糖作坊。丰年时产荔枝上千担,然后用自家船舶运往浙江温州、宁波一带出售获利。祖绥在该果园盖有简陋住房,给果园种植和管理的果农居住。方便往来马蹄山果园管理。
关键词: 宁德县 蕉城 马蹄山

内容

祖绥被聘为“管家”之后,在管理家族行业上总是恪尽职守,他的能干和诚实得到族兄昆豪特别看重。咸丰六年(1856),昆豪特地与他商讨共同合资开发三都马蹄山。开发项目工程管理和监工由祖绥负责把关,建设资金由昆豪出资2/3,祖绥出资1/3,所得利润平分。
  马蹄山位于三都岛东北,海拔数十米,由于濒海,海雾弥漫,气候湿润,是种植荔枝的有利地理条件。隔山就是玠溪,已盛产荔枝,遐迩闻名。祖绥走马上任后,对马蹄山地理环境和生态资源进行了解,然后走访当地农夫,虚心下问,经过深思熟虑后,向族兄昆豪汇报开发计划,远景种植荔枝,荔枝生长期长,可以套种甘蔗,获得近期经济收入,并提议创办榨糖作坊。上述计划得到昆豪同意后开始实施。据上辈老人说,马蹄山出产的荔枝,皮薄,核小,肉嫩,味甘。丰年时产荔枝上千担,然后用自家船舶运往浙江温州、宁波一带出售获利。蔗糖生产也获丰收,到了冬季,自家仓库堆满几百担红糖板。
  为了管理需要,祖绥在该果园盖有简陋住房,给果园种植和管理的果农居住。与此同时又在三都街建造四扇房一座,自己长期居住,方便往来马蹄山果园管理。
  马蹄山下至北澳有一大片滩涂,涨潮为海,落潮为滩。三都岛百姓“以船为家,或以山为业”,水田缺乏,粮食靠外运。为此,祖妥决定围海造田,该计划得到了族兄昆豪赞同并实施。清同治元年(1862),祖妥开始在北澳滩涂上筑堤围海,雇工百余人在规划线上打木桩,堆土包,夯土基,砌堤石,他成天奔波在滩涂上监工。经过多次挫折,筑堤围海成功。可是新问题又出现了,每当春夏多雨季节,堤内水量增多,内涝现象严重。为了排涝,他在堤坝上开设二座拱桥,中间安装排水闸。当堤内水位高,堤外水位低时就开闸排水;当堤内水位低,堤外水位高时,就关闸挡潮。此外,还制造风车,凭借风力不停抽排水,保障堤内水田免受涝灾。该堤长132米,围海造田面积达1000亩,其遗址在今三都北澳新塘盐场一带。
  祖绥晚年,依旧费其心血在开发和发展马蹄山果园与围海造田之中忙碌,他的续弦也讨三都岛人家子女。直到八十六岁逝世后,葬于马蹄山坡的陵墓中,实现其生前志向:“生前担当开发事,死后守望马山田”。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