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宁德小东门王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827
颗粒名称: 摭谈宁德小东门王氏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2
页码: 464-475
摘要: 蕉城小东门城外至白岩下还是罕无人迹、怪兽野猪出没的荒野之地。成为宁德小东门王氏家族发祥之地,经丽园创业领航和王氏后人持续不懈努力,在小东门溪井乾先后创建王家别墅(三座透后)、王家溪、王家井、王家桥、王家路、王家群楼,本文主要讲述王丽园及其曾孙王祖添(字昆豪)、王祖绥在迁居宁德小东门创业时期所做的一些事。家族生存发展唯依靠海运贸易,所以王氏家族十分重视海运贸易文武人才的培养。交谈中得知蕉城山川、滩涂资源丰富且多未开发。决意开发蕉城小东门护城河外白岩下山野(今金龙大厦、市政府大楼背后一带)。
关键词: 宁德县 蕉城 小东门王氏

内容

蕉城小东门王贤(玄)宣,号丽(礼)园是王景第十三世孙、闽王第二十六世孙,清康熙年间由福清迁居宁德蕉城,为迁宁一世祖。
  当初,蕉城小东门城外至白岩下还是罕无人迹、怪兽野猪出没的荒野之地。护城河外有小东溪和溪井墘溪,夏季山洪暴发,水流一泻千里,溪石滚动,宛如“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王丽园就在这恶劣环境地带扎根,开基创业。经过一段时间治理,偏僻荒凉的山地变成富有田园风光的家园,成为宁德小东门王氏家族发祥之地。数百年来,经丽园创业领航和王氏后人持续不懈努力,在小东门溪井乾先后创建王家别墅(三座透后)、王家溪、王家井、王家桥、王家路、王家群楼。
  本文主要讲述王丽园及其曾孙王祖添(字昆豪)、王祖绥在迁居宁德小东门创业时期所做的一些事。
  王丽园开基创业
  王丽园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他出生后,祖上已没有出过显赫的人物,但在当地却算大家族,家庭经济还算富足。因福清地少人多,家族生存发展唯依靠海运贸易,所以王氏家族十分重视海运贸易文武人才的培养。丽园6岁就被送去学文习武,十年寒窗获得不少学识,熟知农、商,尤其海洋学。同时在练武场上,常年不懈,炼就一身好体魄。
  一次经商活动中,王丽园结识了宁德蕉城蔡氏绅士,交谈中得知蕉城山川、滩涂资源丰富且多未开发。因此,萌生投资开发的意图。经多次对蕉城山川、海岸实地考察,并聘请风水师对实地进行测算。在风水师指点下,决意开发蕉城小东门护城河外白岩下山野(今金龙大厦、市政府大楼背后一带)。据说当时风水师测算这一地块是“昙花穴”,意寓“转轮王出世,昙花才开”。不久,王丽园毅然带领全家老小及侄儿晏溪计几十人,从福清迁徒蕉城。
  1、建造祖屋——“船宅”当
  时交通蔽塞,运输困难,生产力低下,砍伐木材建造房屋都用简单原始工具,建房谈何容易。为了节省建房投资成本,丽园亲临山区,与山民讨价还价,然后雇工砍伐,又雇人将砍伐的杉木从高山搬运至水道,再运输至蕉城埠头。青砖、黛瓦、石板、壳灰等建筑材料也要从外地辗转运输至蕉城。材料陆续备齐后,王丽园择日开工架屋。未经多久,一座青砖黛瓦、三层土木砖结构的六扇祖宅耸立在小东门外护城河畔。房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房屋正面墙是空斗砌砖,余下三面屋墙为土墙,土墙的内外墙皮用三合土夯筑(高1.5米,厚度一公分),以防洪水侵淹。该大宅具有浓郁闽东古建筑特色,在蕉城显赫一时。住宅前后廊屋为二层,正座前厅、后厅为三层楼,共有52房间,另有〓榭做厨房。据前辈说最鼎盛时居住70多人(包括海运工人)。
  小东门王氏家族早期经济发展是以海运贸易为主。因房屋前后天井宽阔,前后大厅尤其高,好像风帆桅杆,门前溪河好比滚滚波涛,为此王丽园将它命名为“船宅”,寓意船在海上扬帆济沧海。同时王丽园认真规划开发“船宅”后门山,依山就势,整平山地,造梯田几十亩,蓄水灌溉,保证山田合理化用水,并在后门山至白岩下山冈上栽种桃、李、橄榄、柚等水果树,既有利水土保护又有经济收入。
  2、扩大海运贸易规模
  王丽园少年就跟随父辈学海运贸易,在航海中和船工舵手打成一片。他虚心请教,悉心积累航海知识,认真研究海洋气象,学会海潮流向,强记航线、暗礁位置,成年之后就成为当地海运贸易中的佼佼者。迁移蕉城后,原来与侄儿(晏溪)合作经营三艘货船,后来发展扩大到六艘。货运贸易航线北上浙江、江苏、山东,南下广东、珠海。在商场上,丽园诚信守约,买卖公平,不以假乱真,又精于管理,所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十八世纪,南方茶业已蓬勃发展,且价格便宜,但在北方却视茶如宝。因此,丽园北上茶叶贸易每每卖的好价,然后运回北方土货干货又获利不少。
  明朝中叶至清代,海上已出现海盗。丽园海运船队在海上运行时每每与海盗狭路相逢,难免干戈。因丽园是练武之人,加上侄儿、孩子六人个个身手超群,配合训练有素船工,遇敌戮力同心,常常化危为夷。此后,海盗闻丽园商船也就少来惹麻烦,或退避三舍。此外,由于海上气象瞬息万变,航海人只能听天由命。常言道:“水上求财六分险”,海运贸易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多少的千辛万苦及挫折,甚至失败。
  通过海运贸易有了更多的资本后,丽园就开始扩大经营,由海运经营改成陆地经营。先后在县城的黄金地段东门兜购置店铺三间,经营棉布、干果、杂货,随后又置山地三都马蹄山。接着又在六扇“船宅”四周分别建造仁、义、礼、智、信五房住宅,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3、创办制硝作坊
  王氏家族制硝(炸药)的初衷是用于海上运输时的防卫,如遇到海盗船围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投掷硝药包的方式制止海盗劫夺。随着制硝工艺的纯熟,就开张“鞭炮店”,招牌号为“永顺号”,产品有鞭炮、双响,由手工作坊生产。制硝(炸药)的过程是:将“母柴”等植物经烧灰、分沥、净化、沉淀、蒸煮,配合“粪池土”焚烧、提炼、过滤等工艺处理,再加上硫磺、杉木炭混合配制而成。因配方,药量差异及操作方法不同,可生产“直硝”或“横硝”。爆炸威力强大为“横硝”。横硝配方操作过程,必须由经验丰富,耐心的师傅制作,扫硝须用鹅毛笔小心谨慎不得疏忽大意,否则着火引爆危险性极大。据上辈老人说,有一次老师傅突然闹肚子上茅房,小徒弟出于好奇,偷偷溜进磨房,由于操作不当,磨硝瞬间爆炸,作坊炸翻天,磨印石飞向城墙边,引来官府兵丁立案调查,之后使用银两才消灾解难。“永顺号”炮店及制硝作坊由义房(二房)经营,该鞭炮、双响零售批发生意直到解放后。
  4、白岩下创建书院。
  王丽园本人学历为太学,他深懂“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所以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丽园尤其相信堪舆学,对风水宝地之说深信不疑。依风水师“白岩下是昙花穴”之言,将王氏书院设在此。小东王氏家族至今流传有两句话:“白岩下琼花(昙花)开倒下,谁人获得文通天下……”建设书院时,王丽园事必躬亲。经过认真思考,独出心裁,利用白岩下漫山遍野毛竹、杂树,设计搭盖一座二百余平方米的简易书院。书院墙壁、门户、窗门全用绿竹为材料,所有课桌、课椅全用竹篾做成。又在书院四周用小绿竹修成篱笆,栽上四季花木,春有桃花争奇斗艳,夏有兰花香远益清,秋有黄花采菊东篱,冬有红梅凌寒暗香。整座茅屋陋院幽静雅致。
  清晨,阳光照在简陋的书院时,传出王氏子弟朗朗的读书声。夕阳下,归林飞鸟喳喳声,瀑布、溪流潺潺声汇成美妙交响乐。此时,王氏子弟就在青山绿水的大自然风光中静心体会教师先生一天课程的总结。这样简陋“琼楼仙阁”的书院与豪华书院对比毫不逊色,显示王丽园的聪明睿智和与众不同的构思。为了奖励读书的子孙,他亲自定下免费读书的规定,并设立家族奖学金,俗称“油灯田”。该田租收入用于所有教育费用和奖励勤奋努力的读书子孙。后来该书院在清道光年间由王丽园的子孙王祖添独资重建豪华书院。
  三百多年前,王丽园开基宁德时,在小东门溪井乾亲手栽种的大榕树,如今依然苍翠挺拔,枝繁叶茂,冠盖如伞。榕树的枝枝叶叶见证了王氏家族领航人王丽园一生开基创业的经过和艰苦历程。
  王祖添发展祖业
  王祖添,字昆豪,为锦江堂第十七世孙、王审知第三十世孙。其曾祖孚安,号晏溪,迂宁蕃衍“荣、华、富、贵”四房,祖添系富房(三房)。其家族长期经营海运贸易,经多年努力奋斗,家族十分兴盛,文魁、武贡、乡贤辈出,在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迁宁之后,建造“十扇厝(荣、富房共用)”、“六扇厝(华房)”、“四扇厝(贵房)”三座房屋,座落城区小东门附近(今市二轻局至农业局一带)。沿小东门城墙边开办商铺十多家,购置山田几百亩。
  王祖添是晏溪曾孙,孩提时代曾在自家“白岩下书院”就读,以博学强记高于同辈兄弟。除了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儒家书籍外,还特别喜爱农学、商学、管理学。成年时接手父辈产业,扩大经营项目,有海运贸易,茶行,海埕(水产养殖),酿造厂(在罗源),商行,珠宝行及在三都北澳围海造田两处,其时家业如日中天。因资料所限,本文只介绍笔者所知的一些情况:
  1、热心家乡公益,独资“加城三尺”
  王祖添致富思乡,胸怀善举,热心公益。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北犯大沽,又攻占浙江、定海、镇海、宁波、接着攻陷福建厦门。宁德与浙江、厦门近邻,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祖添急公好义,在县主谦劝之下,慷慨解囊,独资“加城墙三尺”并重建敌楼(是古代构筑在城墙上一种战斗设施,按一定间距配置,用于侧射进入城墙根下敌人。通常分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敌楼与城墙同高,凸出于城墙外,台上外沿建有供观察,射击用的雉堞。空心敌楼高于城墙,骑墙构筑,既可用于观察,射击和隐蔽,又可作为武器物资仓库),以防夷隐。该工程规模宏大,耗资一万伍仟余金。加城之后,城高二丈四尺,广一丈八尺,周五百九十二丈,垛三百三十五,敌楼五大座。城墙敌楼安装大炮台七,小炮台三。(“加城一事”记载见民国版《宁德县志》三p140页)。尔后获得朝庭褒奖,诰授“中宪大夫”(四品道衔)。
  咸丰年间,国内爆发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因战争影响,全国各地因欠收,粮食告急,省府福州也不例外。省会派员到处买粮,祖添毅然运仓粮由海道抵省以济待哺。祖添体恤民间疾苦,乐善好施,出资买地鹤岭,修筑义冢,埋葬无主骨骸;又花银两架桥修路;还捐金数千以助省中书院。诸多善举,得到民众和官府的称颂和褒奖。
  2、建造花园别墅和假山“雪洞”
  清道光十八年(1838),祖添在小东门城外(今蕉城区金龙大厦)的地坪上建造花园别墅。别墅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具有闽东古建筑特色和西式风味。
  别墅大门为开式八字门楼,飞檐斗拱,气势轩昂。大门外两旁立有两根打洞青石条石,为扎马墩。门楼路面用花岗岩条块铺砌成四方花格,光滑整洁。大门里厅进内建有过路亭,亭盖飞檐,状如飞凤,造型精巧。长廊两旁有弧形靠背休息椅,亭楼天棚装饰八角藻井(民间称凤凰池)。八字大门左边建有官厅,从正面鸟瞰,青砖黛瓦,古色古香。官厅楼宇宏伟,厅堂上方高悬一块楠木香雕刻的绣金横匾,上书“中宪大夫”,笔力遒劲。官厅里几桌刻有精美花边图案,拼配弧形豹脚太岁椅,显得豪华雅致。官厅布饰十分讲究,厅壁挂名人书画,接待往来达官贵人,每日高朋满座。
  在过路亭边上建有外宾楼(俗称番仔楼),用于接待外国生意人。这是一幢砖木结构两层西式的建筑物,所有装饰、布局、器具均为西式。楼正面长窗配有精美百叶窗,走廊为泥塑罗马柱,造型美观。宾厅和走廊地面铺砌六角红砖,平面光滑,吸水性好,尽管春湿气候也不冒湿。宾厅为楼中楼,造有木质弧形扶手梯通往二楼。整幢楼外墙均由青砖刻线砌叠,一层墙壁均抹上白灰,由长窗透入光线,粉壁生辉。宾楼园地栽种棕榈、棕竹(俗称矮棕竹),有浓厚西欧别墅风味。宾楼边建有梯式花厅,铺排四季青盘景和奇花异卉,供人观赏。
  别墅花园内建造有三大座高楼大厦,为“九家俚”(当时王祖添生有七个儿子、两个孙子,故人称“九家俚”)子孙居住宅,后花园挖井一口,水清甘洌,可供九家子孙饮用。园中列有青石圆桌和有石鼓凳及二个大陶缸,缸内蓄养泡眼金鱼,鱼戏翠藻,自由自在,别有一番乐趣。
  花园另一角建有明、暗鱼池。池水是活水,从小东溪进入王家溪。池中养鱼,池上拱桥雕阑玉砌。拱桥另一边是假山,选用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堆砌千奇百怪的山形,不管远近观赏都有诗情画意。
  假山上有一山洞,命名为“雪洞”。它仿照自然洞穴式样,用奇形怪状的湖石垒砌成狮头形门洞。洞顶用长条石板铺盖,石板面用三合土夯实,为斜坡形,以防雨水渗入。然后在三合土上堆二米厚黄土,种植参天罗汉松(倒花松)一株,另栽有一棵荔枝,两树枝繁叶茂,冠盖如伞,遮掩着假山上曲折幽深石阶道,同时挡住炎炎夏日,增添“雪洞”的清凉。洞内面积约六十平方米,洞壁呈椭圆形,洞壁设有许多暗穴,洞的地下设鱼池(暗池),流水流过假山底,寒气由暗穴蒸出,使“雪洞”凉风习习,犹如冰天雪窖,故称“雪洞”。洞内排有青石桌,桌面刻有棋盘,四周环列石鼓凳,另有茶桌、茶具。每年三伏天,酷暑炎炎似火烧的时候,主人和宾客入洞避暑,品茗、下棋、读书,过着悠闲的日子。
  假山顶修筑砖木八角宝塔一座,高三米,面积约三平方米,型体玲珑,与水池、假山相映生辉。每当清风皓月,良辰美景之时,主人和家人就在这里观赏梨园弟子的表演,或把酒临风,怡然尽兴。
  3、兴建书院和王氏家庙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王祖添独资重建“白岩下书院”(“白岩下”又名“莲花墩下”),将原有二百多平方米简陋书院扩建为四百多平方米,另增建“兰石山房”、“印月亭”、“狮子岩”,并在书院四周建有园林,栽种奇花异草,为子孙提供良好教育环境。该书院建成后遐迩闻名,民国版《宁德县志》(三)p236有记载。又开发“七七山亭(王祖添第七个儿子管业,又叫果圃山庄)”,在果园里栽种有橄榄、柚树、枇杷、石榴、荔枝等果树,并建有山房。
  咸丰三年(1853),祖添开始建造王氏家庙。家庙坐落在别墅花园对面,坐北朝南,面宽26米、深80多米,占地面积3亩多。大门为两开式的拱门,楼宇修筑的宏伟壮观。每年农历七月十四,“九家俚”支派王氏族亲就云集在家庙祭祖。大厅中堂高挂列祖列宗画像神位。厅堂灯火明亮,廊前悬挂八对大红宫灯。大厅陈列若干张八仙桌,每桌上排列鸡鸭鱼肉水果山珍等荤素名菜各十盘以及各种精美陈列品,祭典庄严热烈,参祀列祖的男女老少达上百人。
  王祖绥东山再起
  王祖绥为锦江堂第十七世孙(王审知第三十世孙),与王祖添是同曾祖的族兄弟。由于其祖父辈海运贸易的船队在一次北上山东途中突遇“海难”,五房出海男丁及船工们无一生还,所以出世不久的他就成了孤儿。“海难”发生后,王祖绥家人变卖了田地、房屋等,集中所有银款妥善解决船工和伙计们的抚恤金和生意上的未付款。之后,五房经济每况愈下,再无力经营海运贸易。
  王祖绥母亲在海难之后独自拉扯祖绥,又因“海难”一事生了一场大病,双目失明。但其母亲曾受过教育,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让祖绥到王氏家族“白岩下书院”免费读书,祖绥从小懂事听训,勤学好问,倍受先生的钟爱。
  1、逆境奋斗 成为管家
  王祖绥十三岁就开始为生计而奔波,为人“打杂”,收入微薄,一天的工钱只够换一市斤大米,但他从不嫌少,反而做事认真负责,不偷懒,渐渐的受到了大多数雇主的认同。他又是一个孝子,在经济十分困难时,从来瞒着母亲“母吃干饭,儿吃稀汤”,一有空闲就下河摸鱼捉蟹补充母亲的营养。其孝心受到街坊四邻和家族上下的赞扬。
  有一次,晏溪支派族兄昆豪(王祖添)经营的海运“远洋号”临时缺工,雇王祖绥去帮忙,船到目的地后他就跟随老管家进行交易。在回程后,老管家发现忘记带回记帐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向老板交待。祖绥知道后,就凭借非凡的记忆,一五一十向昆豪陈述各客户在交易中的数量及银款,因此,祖绥受到了昆豪的重用,从此改变了“穷棒子”的命运。在以后的洽谈生意中,昆豪总是派王祖绥参与。几经磨练,王祖绥对事善于精准判断、遇事善于随机应变。他胆大心细的办事风格深受昆豪赏识,经过多年考察,三十岁的祖绥被聘为“九家俚”管家。
  2、经营茶业取得成功昆豪祖上有一爿茶作坊在米筛坪。由于经营不善,收入低微,昆豪就托付王祖绥经营管理,并提出将茶作坊投资成本转让三分之一给祖绥做为入股投资,日常经营管理由祖绥负责,利润俩人平分。
  接受任务后,祖绥专程拜访老茶师,集思广益后提出新的经营方案和措施。首先对传统制茶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革和创新:一、将原小锅灶杀青改造成大锅,并在大锅灶四周围上木壁,中间开设了一扇活动门,便于进出茶叶与杀青。灶外安装一根转轴摇把支架,摇把头镶嵌三个扇叶(称炒手),用人工摇动支架上的转轴,锅中扇叶飞速翻动,使茶锅内杀青茶叶翻转增快。杀青灶的改革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杀青质量;二、制造人工推揉茶机。揉茶机是木制的方台,约70公分高,台面中央凹斜圆形,中央镶多根半月铜牙(称砻齿),台面吊架上安装一个约50公分大木桶,四周配推手,由四人齐力推拉,起动轴承在支架上旋转,杀青叶在桶内揉捻。揉茶工艺也进行改革,先轻压盖,后重压,最后松压结束。揉捻时间30分钟左右,然后观看揉茶外形条索是否紧细卷曲,茶叶边要透出微汁,上述改革大量节省人力,同时又克服了手工揉茶不均匀的现象;三、大胆创新,将一灶一锅炒焙工序,改为一灶三锅,这样便于掌握火力、调整温度,做到慢炒细焙有次第,有效提高成品茶的醇香和汤色。
  祖绥虚心好学,不断潜心钻研。后来他在制茶、看茶、品茶方面往住有独到之处,逐步成为民间茶师。其后又费心攻克了制茶中的通病——红梗、红叶和烟焦茶的产生。后来祖绥又建议昆豪制茶不如开茶行,将制茶工艺诀窍传授给茶农,由茶农进行加工,我们负责收购成品茶,经分类筛选后包装出售。该建议实施后,经济效益翻了好几倍,茶作坊也转变为茶行,取名“春茗茶行”。
  3、东山再起 振兴祖业
  “富贵又穷,穷又富,沧海成路,路成河”,祖绥在族兄昆豪扶持之下,从一个“穷棒子”走上致富之路,有了一定资金的积累,他就重振海运贸易的祖业。山东至广东老客户都念祖绥家人品德高尚,当年“海难”之后诚信守约,理清未付货款,都愿意鼎力支持与祖绥做买卖。随着海运贸易的崛起,祖绥家业迅速壮大起来。
  几年之后,祖绥衣食丰足,资金雄厚,就在小东门院前路一带建造一座占地面积364平方米的二层青砖黛瓦的四扇房屋,屋旁又建一座占地面积260平方米的洋楼。又开办一爿占地80平方米的酿造坊(米酒库),一所占地288平方米的“春茗茶行”。四扇房今犹在,只是洋楼,酿造坊、茶行原貌改变了。
  此外,又购五都下(汤湾)、蔡阳山等处田地。在东门兜添置店铺三间,经营绸缎和高、中、低档布匹和百货。该店铺解放后被公私合营。
  咸丰二年(1852),祖绥与族亲商议修造王氏祠堂。并由其独资赎还因“海难”后转让的六扇房地1.27亩,用于建设王氏宗祠。随后祠堂建成,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祠堂中堂大柱分别挂有明万历内阁首辅叶向高、进士锦江堂第十世孙王锡候、光绪丁丑状元王仁堪题的楹联:“有民玄孚胤,日茂永君绍”(为锦江堂十一世至十五世行第);“圣祖振鸿基钦命长贞为实孝,云昆开奕统永昌再启是成仁”(为十六世至二十七世行第),“世德作求勋阴用光海国,嘉铭肇锡贤才克献天廷”(为二十八世至三十七世行第)。王氏宗祠另有隐寓深长的祭祖趣闻,据上辈老人说,“小东王氏祠堂祭祖先祭船尾舵”,是否与当年的“海难”有关,情况未详。王氏宗祠今被三元社区借用。
  4、开发三都马蹄山和围海造田
  祖绥被聘为“管家”之后,在管理家族行业上总是恪尽职守,他的能干和诚实得到族兄昆豪特别看重。咸丰六年(1856),昆豪特地与他商讨共同合资开发三都马蹄山。开发项目工程管理和监工由祖绥负责把关,建设资金由昆豪出资2/3,祖绥出资1/3,所得利润平分。
  马蹄山位于三都岛东北,海拔数十米,由于濒海,海雾弥漫,气候湿润,是种植荔枝的有利地理条件。隔山就是玠溪,已盛产荔枝,遐迩闻名。祖绥走马上任后,对马蹄山地理环境和生态资源进行了解,然后走访当地农夫,虚心下问,经过深思熟虑后,向族兄昆豪汇报开发计划,远景种植荔枝,荔枝生长期长,可以套种甘蔗,获得近期经济收入,并提议创办榨糖作坊。上述计划得到昆豪同意后开始实施。据上辈老人说,马蹄山出产的荔枝,皮薄,核小,肉嫩,味甘。丰年时产荔枝上千担,然后用自家船舶运往浙江温州、宁波一带出售获利。蔗糖生产也获丰收,到了冬季,自家仓库堆满几百担红糖板。
  为了管理需要,祖绥在该果园盖有简陋住房,给果园种植和管理的果农居住。与此同时又在三都街建造四扇房一座,自己长期居住,方便往来马蹄山果园管理。
  马蹄山下至北澳有一大片滩涂,涨潮为海,落潮为滩。三都岛百姓“以船为家,或以山为业”,水田缺乏,粮食靠外运。为此,祖妥决定围海造田,该计划得到了族兄昆豪赞同并实施。清同治元年(1862),祖妥开始在北澳滩涂上筑堤围海,雇工百余人在规划线上打木桩,堆土包,夯土基,砌堤石,他成天奔波在滩涂上监工。经过多次挫折,筑堤围海成功。可是新问题又出现了,每当春夏多雨季节,堤内水量增多,内涝现象严重。为了排涝,他在堤坝上开设二座拱桥,中间安装排水闸。当堤内水位高,堤外水位低时就开闸排水;当堤内水位低,堤外水位高时,就关闸挡潮。此外,还制造风车,凭借风力不停抽排水,保障堤内水田免受涝灾。该堤长132米,围海造田面积达1000亩,其遗址在今三都北澳新塘盐场一带。
  祖绥晚年,依旧费其心血在开发和发展马蹄山果园与围海造田之中忙碌,他的续弦也讨三都岛人家子女。直到八十六岁逝世后,葬于马蹄山坡的陵墓中,实现其生前志向:“生前担当开发事,死后守望马山田”。

附注

作者简介:王新中,1970年10月上山下乡,插队金涵。1976年招工宁德县蔬菜公司当职工。2011年退休。现住蕉城。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新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