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迁宁和宁德建县初期的沧桑岁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826
颗粒名称: 宋氏迁宁和宁德建县初期的沧桑岁月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2
页码: 462-463
摘要: 宁德宋氏始祖在梁开平年间(907-911),自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随王绪、王潮及王审知兄弟入闽,居福州江南下渡,编撰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宋氏宗谱》中,收录有一篇《承宗公在县屋宅基址志》,旧志系开派公来宁所卜之地。其地原属白鹤盐场,至闽王龙启元年(唐长兴四年),始升场为县地(原设四都陈塘洋,始祖同林郑谢三姓各寻居址。我始祖遍寻不如意,邑北皆坑塆水坞,东南一派尽是竹墩,北山之下可安居焉。见南屏玉女,枕山襟海,右至溪边小木桥一带皆属吾家屋址。割古田之地并本县之地而致感德盐场。
关键词: 宁德县 宋氏 迁移

内容

《宋氏宗谱》记载:宁德宋氏始祖在梁开平年间(907-911),自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随王绪、王潮及王审知兄弟入闽,居福州江南下渡,始祖王日富,官兵马指挥使。日富入闽后,第三世宋开派即迁往宁德。
  编撰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宋氏宗谱》中,收录有一篇《承宗公在县屋宅基址志》,全文为:本屋基址由来已久矣,旧志系开派公来宁所卜之地。其地原属白鹤盐场,名曰感德场。至闽王龙启元年(唐长兴四年),始升场为县地(原设四都陈塘洋,以土轻,徙白鹤洋即今所也),始祖同林郑谢三姓各寻居址。林择白鹤山下,谢往西乡,郑择南桥溪边。
  我始祖遍寻不如意,时,县未成邑,西一条直岗直至前场边止,场下皆深潭,乃盐船所泊之处。邑北皆坑塆水坞,东南一派尽是竹墩,余则尽泥坪也。遇一老翁指点,北山之下可安居焉。始祖乃卜其地所,见南屏玉女,东覆金瓯,勒马居南离,文笔起西兑,枕山襟海,遂择其地。上至山顶,下连江边,左至山垮淡水壑,右至溪边小木桥一带皆属吾家屋址。
  按,县地原于吴,永安年间为古温麻县地,至唐中,割古田之地并本县之地而致感德盐场。至五代,闽王王审知来闽始升场为宁德县,而属福州路焉。宋因之。至宋建炎间,贼寇犯境,人民逃窜,庐舍尽灭。宋绍兴间,群盗又寇县一次。绍兴十四年,雨水涨满,西南隅尽被流荡,此一难也。至淳熙,又遭水患一次。元至正十二年,徐贼寇县,人物更变,割片左地属于江夏黄矣。其县地于至正二十三年以长溪县升为福宁州,宁亦辖于州。国朝洪武二年,以福宁州复为长溪县,吾宁仍属福州府辖。成化九年,又以长溪县复为福宁州,吾宁仍辖州焉(监察使何乔新奏请为州)。正统间,又遭沙溪县贼邓茂七流劫,乡村人民被掳遭杀者多,典籍煨烬。至景泰,福公披寻旧谱,始得其详。但祖先坟茔多所失认,虽闻其名,未识其处所。其右一片屋基故属于竹兜吴氏之有,路下一派菜园被道头姑借种,日久尽属他有。仅存祖居一立锥之地,流卸后代永镇万年。
  宋承宗,字子礼,号少南吏员。为宁德京兆堂宋氏第二十一世裔孙,官浙江杭州富阳县幕厅,后升任广东琼州府崖州通远司巡检。

附注

作者简介:宋经,系宁德京兆堂三十三世裔孙。1984年宁德二中高中毕业,1986年起先后在福州环球毛纺有限公司、宁德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工作。2005年起为宁德市“二月二”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宋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