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816
颗粒名称: 人物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444-446
摘要: 一都黄姓有几位人物值得记忆。因为他们各有特点,在历史上有其贡献,不可磨灭。
关键词: 宁德县 人物 黄姓

内容

一都黄姓有几位人物值得记忆。因为他们各有特点,在历史上有其贡献,不可磨灭。分述如下:
  黄芳鋕,字士箴,名浣齐,号补堂,黄隐第二十一代孙,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谱载,“三十六年辛卯科举人(武举),四十六年辛丑科大挑一等,奉旨引见,官历湖南绥宁、桂阳、泸溪、通道、沅陵知县,永顺府通判。乾隆五十八年正月丁母忧,五十九年二月回籍扶榇归里,是年卒,享年四十有四。黄芳鋕为人刚直忠厚,学问渊博,居官多年,操法明谨,狱无冤抑,临机果决,吏不能欺;巡行郊村,劝课农桑;地方富庶,百姓怀惠。致仕归,邑民蜂送长亭”。又据谱载,石后大岭头自黄隐至十六世黄廷松之前均无读书人(子弟员),唯“廷松樵锄中发愤读书,遂入黉宫,致后世青青子衿家弦而户诵者,皆由其倡文教之始”,于是后来代代有廪生、庠生。因黄芳鋕入仕累官,其祖父母、父母于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接到圣旨两道,现存石堂黄氏祠堂。
  黄家祥,黄隐第十六世孙黄槐(虎贝旧厝始祖)之后裔,传至家祥为二十四世。家祥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街当头黄厝里。高祖黄志垿文林郎;曾祖黄诗挺廪生;祖父黄书田(号砚夫,商号砚记)清咸丰辛亥年科举人,任顺德府南和县知县、保定府唐县知县;父黄毓英光绪壬寅年恩科举人,因此家大门口挂“父子登科”匾额。民国十二年(1923)黄家祥随四叔赴上海求学,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政法大学,期间受妻表兄蔡威影响,秘密参加地下革命活动;民国二十年(1931)黄家祥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将其父开办的“黄砚记”商行价值200两黄金的日货,全部缴公。26年6月由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派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翌年分配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担任山西省代县司政科科长。在日军“铁壁包围”大扫荡中,家祥与群众同甘苦,布衣蔬食,半茹糠秕,毫无怨言。31年9月29日因于五台县红表乡榆林村开会时被日军包围,家祥临危不惧,安排他人撤退,自己出村引开敌人,不幸在跳越横沟时跌坏一腿,仍将敌人引向另一方向,在日军围捕中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三十三岁。当地群众用全村仅有的一口棺木为其安葬。烈士骨灰于1984年10月12日运回家乡。
  黄承箕、黄承志两兄弟。七都黄春后裔,三十四世孙黄履刚,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乡试举人。长子承箕,字敬为,号星野,清光绪年间例贡生,捐光禄寺署正,授三品衔。任过宁德县自治研究所所长、自治会总董事等职。因在协助三都澳开发中作出贡献,被福宁知府严良勋授于“勤干有为”奖匾;里闾表坊为“年高德劭”。五子黄承志,字敬良,号笃夫,任过宁德县自治研究所教员,县禁烟分局副局长,县修志局局董。民国四年(1915)东路观察使、禁烟总办陈培琨授其“造福桑梓”奖匾。自民国十一年(1922)起黄承志连任宁德县商会会长,同时受聘分纂续修民国版《宁德县志》。
  黄以褒,黄鞠后裔,清光绪三十年福宁府试第十九名庠生,人称末科秀才(科举最后一期)。以褒籍贯霍童,自1921至1936年长达十五年在一都设馆(私塾)授学,其中独创“培英斋”十分出名;当时青年人以进学该斋为荣,鼎盛时期众誉之“桃李满天下”。同时还利用夜间到蔡祖虞(琴舟)“家学”授课,使蔡家儿孙深受教益。1936年因拒绝担任联保主任而避至三都办学,抗战胜利后又重返一都办学,并在夜间办补习班。半个世纪的私塾生涯结束之后,1952年在一都街尾下度过一段卖字生涯,1957年3月荣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以褒一生才华奉献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青年才俊,在一都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