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一都黄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812
颗粒名称: 话说一都黄姓
分类号: K810.2
页数: 6
页码: 441-446
摘要: 宁德黄姓的说自己姓黄,一是霍童石桥黄鞠后裔:这是最早入闽的一支黄姓。黄鞠于隋大业九年(613)从河南光州固始避祸,凿龙腰、通蝙蝠洞,由石桥或霍童等地迁居一都溪流坑、南门、下尾街、小东门等处居住、谋生,二是来自七都黄春后裔。黄春于唐乾符六年(879)因黄巢攻进洛阳、长安避乱而入闽。即唐乾宁元年(894年)迁居宁德,明正德间第廿二世孙黄叔章迁居一都月爿坪。十三代立院门。黄隐至迟为后梁龙德年间(921年左右)生,黄隐在大岭头一带。南宋绍兴年间第八世孙黄国和迁一都南门居住。
关键词: 宁德县 姓氏 黄姓

内容

向来,宁德黄姓的说自己姓黄,还要加上“草头”二字,以区别“三划”王;因为宁德方言“黄、王”不分。一都的老人有个字谜:“廿没闲,廿一播田,初八在那闲”,这谜底便是“黄”字。
  源流
  宁德一都黄姓主要来源有三大支派:一是霍童石桥黄鞠后裔。这是最早入闽的一支黄姓。旧谱载,黄鞠于隋大业九年(613)从河南光州固始避祸,弃官入闽,开基霍童石桥一带,“凿龙腰、通蝙蝠洞,辟松岸洋,溉田千顷,大兴农田,铸三铁牛以压水患,建三十六墩、造七十二冢以镇龙神,立万世不拔之基”,为民造福。其后裔于清朝起,由石桥或霍童等地迁居一都溪流坑、南门、下尾街、小东门等处居住、谋生。
  二是来自七都黄春后裔。据旧谱载,黄春于唐乾符六年(879)因黄巢攻进洛阳、长安避乱而入闽,先居侯官黄巷(福州),至其孙黄深任感德场官时,即唐乾宁元年(894年)迁居宁德。第五世孙黄嵓,字华山,号隐斋,生于后梁,善诗文,因不乐仕途,筑草堂于一都南峰,日以吟咏自适。感德场宰授匾“南峰高隐”。明正德间第廿二世孙黄叔章迁居一都月爿坪;清康熙年间,第廿七世孙黄道培迁一都南门。
  三是来自石后大岭头黄隐后裔。旧谱载“吾祖淑公”,至黄隐“十三代立院门”(瑞迹院)。按黄隐曾孙黄巐生于宋咸平二年(999)推算,黄隐至迟为后梁龙德年间(921年左右)生。黄隐先祖黄淑系黄鞠长兄,可见黄淑亦为河南光州固始人。黄隐在大岭头一带“蓄积富盛,田阡百种,以及山场。宋时捐田、捐资,捨一号章家林山三品,立瑞迹寺院门,建为功德院”。南宋绍兴年间第八世孙黄国和迁一都南门居住,第十六世孙黄廷松迁一都学前街居住谋生,之后陆续又有后人迁居碧山街、竹兜街、衙前街、茶亭头、下尾街、溪流坑等处。所以,这一支派迁一都为数最多。
  至于一都黄姓来自虎贝黄家(黄膺派系)、碗窑(泉州紫云派系)或县外黄姓的为数偏少,另飞鸾黄岳家族后人至今仍无法考证。
  习俗
  一都来自黄鞠和黄隐的后代,有三种习俗与众不同。
  一是重阳不过节。原因出自隋文帝时黄高(名隆,号硝山)官居内阁大学士(娶七夫人,生二十一子),至炀帝登极,残害忠良。黄高批麟触怒,下廷尉狱,拘禁天牢;时第十子黄鞠,官居谏议大夫,亦挺身而出极力进谏。黄高见势莫挽乃谕子:“帝非明君,不可谏争。子其行也,逃避他乡,择地立业。吾当尽忠”,继赋诗八句,以作日后儿孙会亲认祖隐语。隋大业九年(613)九月九黄高遇难(后七夫人同葬于江西抚州风送洞余兰城七里山),二十一个儿子遵从父嘱散居全国各地。此即为黄氏后裔不过重阳节之说——祖先忌日。
  二是八句诗认亲。黄高所赋八句诗“骏马堂堂出外疆,任从随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志在他乡即故乡。早晚莫忘亲嘱语,晨昏须记祖蒸尝。愿言托庇苍天福,三七男儿大吉昌”(末句“三七男儿”隐喻“二十一子”)千百年来流传各地儿孙。据说初期对上“八句诗”认亲后即留饭、留宿。后来因外姓亦学前来冒充,于是认亲除唱“八句诗外,还外加祖地、行第”等等。现发现黄姓流传版本不同的“八句诗”有许多,但“三七男儿”的不多。
  三是联姻忌张姓。张姓人家亦知此事,其原因是传说历史上黄、张两家因有一土地纠葛,造成代代不联姻。现查支派旧谱确难发现黄、张联姻现象,但解放后此例已破。
  厝宅
  宁德民间曾流传一句话:“陈、林占一半,黄、郑满街排”。这是说在陈、林两姓之后,黄、郑两姓人口也是名列前茅的。“黄、郑”与黄弹的宁德话同音,好记。(黄弹又名王坛子、黄皮,这种水果宁德旧时常见,“饥食荔枝,饱食黄弹”是说其有开脾消食功效)。一都黄姓人口多,古时候有几个大户厝宅颇有名气。
  一是座落城关大华路15号的月爿坪黄厝里。清朝建筑物。因大门前有一方半月形状空地而得名。坪沿筑有半围照墙,墙中央有巨字“福”。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座(俗称三座透后),宽三十余米。屋内有水井两口,天井九处,现仍住用。有关资料载为黄承箕、黄承志兄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从林姓手中购置。
  二是座落城关(街当头)县府路34号的黄厝里,俗称“父子登科”(门楣匾额)厝。晚清建筑物。属前、中、后三座后庭院相通的房屋。前座大“四扇”,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有前后天井及小厅,并有众多膳厅、厨房。屋后一处花园,一通道与中座后庭院相通。中座由前后相通的“四扇”和“六扇”厝组成,前天井有花架、水池。“四扇”厝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六扇”厝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有三层;二层有大书房,后天井为花圃式庭院。往前座设有通道。后座与众不同,按西式风格建筑,人称“洋楼厝”: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面坡屋顶,大厅为明楼,厅墙上有三个并列拱门。左边“撇榭”有二间木屋及餐厅、厨房、水井等,后有小门与中座、上座后天井相通。三座厝三个大门朝向不同:前二座坐西朝东,后一座坐南朝北。可惜2006年一场火灾,前两座片瓦不留,后座亦烧去部分。不过总面积1.2亩的大厝,从残垣断壁中仍可显其辉煌的规模。
  三是清朝康熙年间兴建的座落在学前路13号后的黄厝里。由左、中、右三座并列、两侧中部开葫芦门相通的大厝构成。唯一大门设在学前街刘、陈两家房屋间厝弄(约五米宽、四十米长)深处。弄口处建有一层楼高的门亭,十分美观,亭前两侧立有旗杆石夹。入大门为正座六扇大厝,面阔五间,前后天井、前后厝厅,厝内有水井一口。正座与左右边座各有一扇葫芦门相通。正座后门设于左后廊庑旁厝弄末端,后门不大,面向南城墙边(现环城路156号)。左边葫芦门通左边座,左边座前部建六扇厝一座,称为上厝,后部建四扇厝一座,后庭院设花亭一处,并有水池、假山等,不设后门,但有厝内小弄通正座后门。右边厝由右葫芦门进,前部建有小四扇一座,后部一半有三扇厝,右墙边空坪及天井,右后部为花坪,条石铺设地面并有石花架数层,靠右墙角处开一小门但不常开,厝内亦有水井一口。三座厝总面积计1.8亩。十多年前南环路改造扩建拆除大部,六年前群众改建又拆除剩余部份,如今面目全无。旧门亭、旗杆石约在五、六十年代不存。据旧谱记载,黄廷松迁居学前街后生二男,长道陈、次道隆,道隆长子启晃置田产、架楼屋,拟建“大厅”时不幸逝世(75岁),时为顺治十五年(1658)。之后,每逢七月半祭祖,只能在正座楼厅举行。
  人物
  一都黄姓有几位人物值得记忆。因为他们各有特点,在历史上有其贡献,不可磨灭。分述如下:黄芳鋕,字士箴,名浣齐,号补堂,黄隐第二十一代孙,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谱载,“三十六年辛卯科举人(武举),四十六年辛丑科大挑一等,奉旨引见,官历湖南绥宁、桂阳、泸溪、通道、沅陵知县,永顺府通判。乾隆五十八年正月丁母忧,五十九年二月回籍扶榇归里,是年卒,享年四十有四。黄芳鋕为人刚直忠厚,学问渊博,居官多年,操法明谨,狱无冤抑,临机果决,吏不能欺;巡行郊村,劝课农桑;地方富庶,百姓怀惠。致仕归,邑民蜂送长亭”。又据谱载,石后大岭头自黄隐至十六世黄廷松之前均无读书人(子弟员),唯“廷松樵锄中发愤读书,遂入黉宫,致后世青青子衿家弦而户诵者,皆由其倡文教之始”,于是后来代代有廪生、庠生。因黄芳鋕入仕累官,其祖父母、父母于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接到圣旨两道,现存石堂黄氏祠堂。
  黄家祥,黄隐第十六世孙黄槐(虎贝旧厝始祖)之后裔,传至家祥为二十四世。家祥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街当头黄厝里。高祖黄志垿文林郎;曾祖黄诗挺廪生;祖父黄书田(号砚夫,商号砚记)清咸丰辛亥年科举人,任顺德府南和县知县、保定府唐县知县;父黄毓英光绪壬寅年恩科举人,因此家大门口挂“父子登科”匾额。民国十二年(1923)黄家祥随四叔赴上海求学,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政法大学,期间受妻表兄蔡威影响,秘密参加地下革命活动;民国二十年(1931)黄家祥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将其父开办的“黄砚记”商行价值200两黄金的日货,全部缴公。26年6月由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派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翌年分配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担任山西省代县司政科科长。在日军“铁壁包围”大扫荡中,家祥与群众同甘苦,布衣蔬食,半茹糠秕,毫无怨言。31年9月29日因于五台县红表乡榆林村开会时被日军包围,家祥临危不惧,安排他人撤退,自己出村引开敌人,不幸在跳越横沟时跌坏一腿,仍将敌人引向另一方向,在日军围捕中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三十三岁。当地群众用全村仅有的一口棺木为其安葬。烈士骨灰于1984年10月12日运回家乡。
  黄承箕、黄承志两兄弟。七都黄春后裔,三十四世孙黄履刚,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乡试举人。长子承箕,字敬为,号星野,清光绪年间例贡生,捐光禄寺署正,授三品衔。任过宁德县自治研究所所长、自治会总董事等职。因在协助三都澳开发中作出贡献,被福宁知府严良勋授于“勤干有为”奖匾;里闾表坊为“年高德劭”。五子黄承志,字敬良,号笃夫,任过宁德县自治研究所教员,县禁烟分局副局长,县修志局局董。民国四年(1915)东路观察使、禁烟总办陈培琨授其“造福桑梓”奖匾。自民国十一年(1922)起黄承志连任宁德县商会会长,同时受聘分纂续修民国版《宁德县志》。
  黄以褒,黄鞠后裔,清光绪三十年福宁府试第十九名庠生,人称末科秀才(科举最后一期)。以褒籍贯霍童,自1921至1936年长达十五年在一都设馆(私塾)授学,其中独创“培英斋”十分出名;当时青年人以进学该斋为荣,鼎盛时期众誉之“桃李满天下”。同时还利用夜间到蔡祖虞(琴舟)“家学”授课,使蔡家儿孙深受教益。1936年因拒绝担任联保主任而避至三都办学,抗战胜利后又重返一都办学,并在夜间办补习班。半个世纪的私塾生涯结束之后,1952年在一都街尾下度过一段卖字生涯,1957年3月荣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以褒一生才华奉献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青年才俊,在一都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附注

作者简介:黄在发,1943年生,1962年宁一中高中毕业,同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飞鸾供销社、县公安局、大泽溪水电站、县劳动局、县(市)人大、区审计局工作。2003年退休。现住蕉城。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黄在发
责任者
黄芳鋕
相关人物
黄承箕
相关人物
黄承志
相关人物
黄以褒
相关人物
黄家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