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94
颗粒名称: 家族源流
分类号: K810.2
页数: 2
页码: 421-422
摘要: 不同年代迁徙定居宁德城乡的郑氏先祖往往属于不同的支脉。现存八都福口《福首堂郑氏族谱》记载,从连江迁宁德八都福口;之后一支从霍童迁屏南;然后又从屏南分支迁宁德洋中的山阜。洋中山阜村郑氏族谱研究者郑教卿说,据《山阜村郑氏族谱》记载,然后又分别迁居金涵蔡洋山(后又有从蔡洋山迁金涵上兰、飞鸾和三都),八都云淡、下汐和宁德城关(坊前街)一带。传说迁宁德县城是郑昌龄一支,蕉城有陈、林、郑、阮、余诸大族;县城以蔡、郑、林、黄、陈、张六大姓最为显赫。据说是南宋进士、武冈知军郑仕懿的后代。
关键词: 宁德县 蕉城 郑氏

内容

不同年代迁徙定居宁德城乡的郑氏先祖往往属于不同的支脉。目前,在众多支脉源流的传说中,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其一:现存八都福口《福首堂郑氏族谱》记载,从连江迁宁德八都福口;之后从福口分支,一支迁霍童,一支迁周宁;之后一支从霍童迁屏南;然后又从屏南分支迁宁德洋中的山阜。洋中山阜村郑氏族谱研究者郑教卿说,据《山阜村郑氏族谱》记载,迁居山阜的是郑八,随着人口繁衍,然后又分别迁居金涵蔡洋山(后又有从蔡洋山迁金涵上兰、飞鸾和三都),八都云淡、下汐和宁德城关(坊前街)一带。传说迁宁德县城是郑昌龄一支,时间约在南宋时期。(郑昌龄事迹见“历史名人”)其二:据宁德地方史研究者陈仕玲介绍,在宋代,蕉城有陈、林、郑、阮、余诸大族;明代则以崔、彭、陈、林、左为著;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县城以蔡、郑、林、黄、陈、张六大姓最为显赫。城关郑氏排名第二,据说是南宋进士、武冈知军郑仕懿的后代。
  关于郑士懿,宁德民间流传说是宋朝驸马,住南门。《福首堂郑氏族谱》也明确记载“吾祖十一世祖郑仕懿公为宋朝驸马,与公主赵氏同归葬于本里三峰院边桥仔头杞坑,吴洋祖坟相近,蒸尝田捌石有零。泰定三年(1323),簿坐租居宦溪之傍,三角洋、彭家洋房等处分作十二房轮流祭扫……”。该族谱还记载,公主赵玉珍“居京周年之余,上启父王曰,妾承箕掃之方,乏奉公姑之礼,不到荥阳弗成郑家妇”,于是皇帝就下旨派人护送公主与驸马回家,“敕赐金剑,专持宪纲,如逢山开路,遇水造桥”……“造成潘渡之桥,改直罗源之港,上富(护)国之峰,下白鹤之岭。公主下白鹤之岭,吟诗云:万里闻名白鹤山,猿啼鸟语水潺潺。国中多少繁华地,谁想姻缘到此间……”也有学者考究后认为,郑仕懿确有其人,但驸马之说未可足信,因为未见于史书(宋史)记载,清乾隆版《宁德县志》也只提到郑驸马墓、郑驸马宅,而没说郑仕懿就是郑驸马。
  其三:据宁德城关郑氏原有《荥阳堂郑氏族谱》①记载,宁德蕉城荥阳堂郑氏源自河南郑州荥阳,迁宁始祖郑清江于明末避乱南下,由甘肃入闽,辗转迁居宁德蕉城。至五世祖警庵均家道小康,未见有读书入仕者,且门祚衰微,均是单丁过代。至六世祖特轩,经营商业家道兴隆,能培养子弟读书成材。七世祖夔川为清朝嘉庆岁贡生,生有五子,其中长房国芝为邑庠生;二房国兰为岁贡生;三房国英为邑增生;四房国苞为国学生;五房国葵,清道光丁酉(1837)科拔贡,官甘肃即用知县。《郑氏族谱》又载,郑清江于清顺治丁亥(1647)四月墓葬五都马山(今漳湾镇马山村)附近一座小山包,土名叫“五坛墓”,又称“郑家墓山”、“郑家山”,以下八代均葬于此地,一部分葬于六都芦坪(七世祖夔川公墓原位于北门外山兜即现市财政局内,六十年代末因地区财政局建设需要,迁至马山,原墓呈“风”形,规模宏大,墓道两侧立有“石牛”、“石马”及望柱一对,郑家后人称之为“石牛石马墓”,旧时,每到夏季夜间,因望柱隐隐发光,引得附近农家马骡、家禽深夜狂鸣不止)。郑清江之前尚有前四世先祖坟墓下落不明。
  目前蕉城郑氏已繁衍至十七世孙,加上前四世先祖,迁宁定居并繁衍至今的荥阳郑氏家族已历21世,由此可推算郑氏家族迁宁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推算与《郑氏族谱》关于郑氏先祖从北方南迁入闽时代的记载以及与迁宁始祖清江于清顺治丁亥(公元1647年)四月墓葬五都马山的记载,在时间段上大体吻合。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