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蕉城郑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93
颗粒名称: 宁德蕉城郑氏
分类号: K810.2
页数: 7
页码: 421-427
摘要: 家族源流不同年代迁徙定居宁德城乡的郑氏先祖往往属于不同的支脉,现存八都福口《福首堂郑氏族谱》记载;之后一支从霍童迁屏南。然后又从屏南分支迁宁德洋中的山阜,然后又分别迁居金涵蔡洋山(后又有从蔡洋山迁金涵上兰、飞鸾和三都)。八都云淡、下汐和宁德城关(坊前街)一带,传说迁宁德县城是郑昌龄一支。县城以蔡、郑、林、黄、陈、张六大姓最为显赫,宁德民间流传说是宋朝驸马。据宁德城关郑氏原有《荥阳堂郑氏族谱》①记载。郑清江于清顺治丁亥(1647)四月墓葬五都马山(今漳湾镇马山村)附近一座小山包。
关键词: 宁德县 蕉城 郑氏

内容

家族源流不同年代迁徙定居宁德城乡的郑氏先祖往往属于不同的支脉。目前,在众多支脉源流的传说中,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其一:现存八都福口《福首堂郑氏族谱》记载,从连江迁宁德八都福口;之后从福口分支,一支迁霍童,一支迁周宁;之后一支从霍童迁屏南;然后又从屏南分支迁宁德洋中的山阜。洋中山阜村郑氏族谱研究者郑教卿说,据《山阜村郑氏族谱》记载,迁居山阜的是郑八,随着人口繁衍,然后又分别迁居金涵蔡洋山(后又有从蔡洋山迁金涵上兰、飞鸾和三都),八都云淡、下汐和宁德城关(坊前街)一带。传说迁宁德县城是郑昌龄一支,时间约在南宋时期。(郑昌龄事迹见“历史名人”)其二:据宁德地方史研究者陈仕玲介绍,在宋代,蕉城有陈、林、郑、阮、余诸大族;明代则以崔、彭、陈、林、左为著;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县城以蔡、郑、林、黄、陈、张六大姓最为显赫。城关郑氏排名第二,据说是南宋进士、武冈知军郑仕懿的后代。
  关于郑士懿,宁德民间流传说是宋朝驸马,住南门。《福首堂郑氏族谱》也明确记载“吾祖十一世祖郑仕懿公为宋朝驸马,与公主赵氏同归葬于本里三峰院边桥仔头杞坑,吴洋祖坟相近,蒸尝田捌石有零。泰定三年(1323),簿坐租居宦溪之傍,三角洋、彭家洋房等处分作十二房轮流祭扫……”。该族谱还记载,公主赵玉珍“居京周年之余,上启父王曰,妾承箕掃之方,乏奉公姑之礼,不到荥阳弗成郑家妇”,于是皇帝就下旨派人护送公主与驸马回家,“敕赐金剑,专持宪纲,如逢山开路,遇水造桥”……“造成潘渡之桥,改直罗源之港,上富(护)国之峰,下白鹤之岭。公主下白鹤之岭,吟诗云:万里闻名白鹤山,猿啼鸟语水潺潺。国中多少繁华地,谁想姻缘到此间……”也有学者考究后认为,郑仕懿确有其人,但驸马之说未可足信,因为未见于史书(宋史)记载,清乾隆版《宁德县志》也只提到郑驸马墓、郑驸马宅,而没说郑仕懿就是郑驸马。
  其三:据宁德城关郑氏原有《荥阳堂郑氏族谱》①记载,宁德蕉城荥阳堂郑氏源自河南郑州荥阳,迁宁始祖郑清江于明末避乱南下,由甘肃入闽,辗转迁居宁德蕉城。至五世祖警庵均家道小康,未见有读书入仕者,且门祚衰微,均是单丁过代。至六世祖特轩,经营商业家道兴隆,能培养子弟读书成材。七世祖夔川为清朝嘉庆岁贡生,生有五子,其中长房国芝为邑庠生;二房国兰为岁贡生;三房国英为邑增生;四房国苞为国学生;五房国葵,清道光丁酉(1837)科拔贡,官甘肃即用知县。《郑氏族谱》又载,郑清江于清顺治丁亥(1647)四月墓葬五都马山(今漳湾镇马山村)附近一座小山包,土名叫“五坛墓”,又称“郑家墓山”、“郑家山”,以下八代均葬于此地,一部分葬于六都芦坪(七世祖夔川公墓原位于北门外山兜即现市财政局内,六十年代末因地区财政局建设需要,迁至马山,原墓呈“风”形,规模宏大,墓道两侧立有“石牛”、“石马”及望柱一对,郑家后人称之为“石牛石马墓”,旧时,每到夏季夜间,因望柱隐隐发光,引得附近农家马骡、家禽深夜狂鸣不止)。郑清江之前尚有前四世先祖坟墓下落不明。
  目前蕉城郑氏已繁衍至十七世孙,加上前四世先祖,迁宁定居并繁衍至今的荥阳郑氏家族已历21世,由此可推算郑氏家族迁宁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推算与《郑氏族谱》关于郑氏先祖从北方南迁入闽时代的记载以及与迁宁始祖清江于清顺治丁亥(公元1647年)四月墓葬五都马山的记载,在时间段上大体吻合。
  郑家祖屋[=此处为插图(座落华边弄的郑氏宗祠)=]郑氏先祖初迁宁德时的祖屋已无可查考。但《郑氏族谱》记载,学前街的文庙隔壁有一处并排四扇的土木结构房屋,前后共四座,其中左边一座门厅内有“选魁”匾额一块,系清嘉庆年间七世祖郑夔川所立,由此推算可知此屋系迁宁六世祖郑特轩手建于清嘉庆之前的乾隆年间,此郑氏族人所知郑家祖屋,为世代子孙生活栖身成家立业之发源地。此后子孙蓄衍,家道富裕,逐步分散城中南门兜、北门街、下尾街、下井堂、竹兜街等地另建新房或买房居住,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学前街祖屋左边前后三座被日机轰炸烧毁,第四座也严重受损,其中部分宅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县供销社购买建起职工宿舍楼(现存)。据老一辈人回忆,宿舍楼挖地基时曾出土有呈“八卦”状排列的银锭若干及多本古籍,由于时处特殊年代,郑姓族人不敢出面认领,被现场施工人员拿走,至今下落不明。据当时现场建设工人讲:“光是古籍,工人就挑了一箩筐。”现存郑氏宗祠(原系郑家书斋)在郑家祖屋之后的观音亭附近,面积约130平方米,祠堂左右两侧分别悬挂有“进士”、“拔贡”等匾额,其中“拔贡”匾额上据说留有道光皇帝玉玺印章。祠堂祖龛两边有对联:“长贻骏德传家懋;大啓鸿图继世昌”,作为十二世以后一都郑氏子孙行辈名字之用。
  经济活动
  民国以前,郑氏先祖从事的经济活动知之不多,但在民国时期郑氏家族大多经营米酒铺,经营范围涵盖全城且名噪一时。如:北门街郑崇堤(又名兆庆,号子塘)经营“通泰”米酒铺,因座落城内衙前街状元里,人称“里通泰”;南门兜郑崇本(人称福官五)、崇端(人称福官六)兄弟经营的“恒丰”米酒铺分布南门兜、竹兜街、船头街、东门兜;下井堂郑兆案、郑崇楷兄弟经营的“益甡”米酒铺在街尾下;碧山街郑崇坤(又名兆彦)经营的“通泰”米酒铺,因座落东门外土主宫附近,人称“外通泰”。酿造的米酒和制作的线面除满足城区及周边民众日常之需外,米酒还销往邻近沿海渔区乡村,甚至霞浦县的下浒、北壁等地,他们用小船装酒,一次购买十几磼。线面则销往西乡及古田、屏南一带。
  郑氏米酒铺以经营米酒和线面为主,也兼营其它日用品,各店铺不尽相同,多为粮油食品。“恒丰”店还兼营锡箔、“元宝”,因为当地民间及寺庙的祭祀活动对锡箔和“元宝”的需求量比较大,生意红火,“郑恒丰老太乙锡箔”行销宁川,还销往福安甘棠、下白石一带。“元宝”、“锡仔”销量最大的当数郑崇叨经营的“清利(后更名为“同生厂”)元宝”,特别是生产的“同生厂足四百老太乙足三开”元宝深受沿海乡镇和周边霞浦、罗源顾客的青睐,临近“中元”和“春节”供不应求。
  探究郑氏家族共同从事米酒行业的缘由:一方面是郑氏迁居宁德六世祖(约清乾隆末)时就开始经营米酒行业,后代子承父业,兄弟互帮,不断发展,至十一世祖(崇字辈)达到鼎盛,这一过程正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由于家业发达,人丁兴旺,郑氏在宁德几家大姓中仅次蔡氏,排名第二;其次是米酒行业的原料来源充足,前期的本钱也不太大,开办较容易,再加城乡市场需求旺盛,“民以食为天”,不仅逢年过节,就是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米酒和线面等粮食制品,而且米酒行业本身利润丰厚,民国时期地方政府对农副产品实行定税制,一定数年,即使扩产增收,也不增加税收,于是郑氏家族千方百计扩大生产并从中获利。
  人才辈出
  当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郑氏先祖开始购置田地屋产,增加经济来源,同时注重子孙的教育培养,至七世祖郑夔川生有五子,其中八世祖二房国兰为岁贡生,曾于清道光六年(1826)参与城北地藏庵的修葺,为五位主事之一。今地藏庵藏有一尊立于清道光年间《重修地藏庵记》的石碑记载此事;五房国葵清道光十五年(1835)曾应同乡进士魏敬中之邀,参与修纂道光版《福建通志》,道光十七年(1837)入京参加丁酉科朝考拔贡,授文林郎、翰林院编修等职,后赴甘肃任即用六品知县。九世祖二房思诏,咸丰五年(1855)岁贡生,光绪十年(1884)谒选闽清教谕。侯官人刘家谋任宁德训导期间,组建建社(诗社),思诏为社中骨干成员,并有诗作留存于世。
  后代除继承先祖产业外,也继承了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好家风,城关南门兜郑家祖屋大门门楣上方挂着用大篆体镌刻“康成旧宅”四个擘窠大字(见图片),体现了郑氏祖先以郑玄后裔自诩的心愿。郑玄,字康成,汉代著名的经学家,学富五车,著述甚丰。当地有草既细长又坚韧,弟子门人用以束书,名曰“书带草”,后世遂用“书带流芳”比喻重视培养子孙读书成才。南门祖屋大厅上方曾悬挂“书带流芳”匾额,可惜毁于文革浩劫。但大厅正面照墙上镶嵌着木刻小篆体的“书带流芳”,至今字体仍然明晰可辨。
  从清末至民国时期,蕉城郑氏家族先后涌现多位知识分子或杰出人才。如:二房十一世郑崇膺,号简卿,乡试成绩全省前七,清光绪丙科(1906)优贡,宣统二年(1910)八月,广东补用县丞,曾任福宁商捐局局长,协纂民国版《宁德县志》,留云诗社社员,为北大英烈郑长璋之父;郑崇本,字淑源,清末秀才,“鹤场吟社”社员;郑崇皋,福建省高等政法学堂毕业,法政学士,清末宁德县劝学所所长,民国时曾任闽侯地方厅首席检察官,宁德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县政府科长等职。
  二房十二世郑长璋,民国时期北大著名共产党人李大钊的学生,闽东首位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郑长璿,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民国时期曾任省派宁德县立初级中学校长;郑长昌,毕业于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曾任职福建省农林改良总场、福鼎茶厂、宁德苗圃等单位,积极追随族兄郑长璋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1944年,以县农会主席身份当选县参议员,1949年4月参加宁德地下民盟革命活动;郑长涛,民国时期福建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曾任县明伦小学教师,县政府督学,解放前夕,参加地下党城工部,解放后任寿宁县二区代区长;郑长光,民国期间在厦门学医,参加过抗日战争,为上尉军医,解放后在福安县医院、福安地区精神病院当医生。郑长清,民国期间先后毕业于福建农林学校和福建警官学校,先后在崇安、南安、福安等地警察部门及台湾凤山高职学校、高雄大同医院等处任职。
  新中国成立后,蕉城郑氏家族仍是沿袭祖上重教家风,子孙大都接受良好教育并学有所成,出现一批教授、高工、高级教师,其中郑贻基(其城)、郑贻绶(作樵)分别为吉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郑贻模、郑杰民为公路桥梁和水利电力总工程师、高工,郑启如(郑长璋女儿)、郑建安、郑贻猷、郑俊雄、郑俊如等先后分别担任上海一中、宁德一中、宁德五中、宁德十中的校长或副校长。
  历史名人
  现摘录清乾隆版《宁德县志》中祖籍一都的郑姓历史名人事迹如下:郑昌龄,字梦锡,一都人。性不苟合,登进士。宣和三年(1211)辛丑科何涣榜,为李纲门人。秦桧闻其才名,欲饵以美官,命其客李姓者,先以书谕意,昌龄以诗谢之,云:“先生傲睨醉客旁,不觉滂沦入醉乡。来书恐是醉中语,使我大笑几荒唐。”其不为利诱如此。后以太常薄召不赴,调本路机宜文字,终承议郎。
  郑士懿,字从之,号定斋。一都人。七岁能诗,读书过目成诵。十三入邑庠,圣经贤传、九流百家之书靡不究竟。登进士,时真西山知贡举,得其卷曰:“经纶之才也”。授始兴教授,改判婺州。王文宪公柏雅加敬礼,尝呈以《怀古诗》。迁太学博士,出知武冈军。公明廉慎,政化大行。朝政有缺,每上章论救。致仕,卒。著有《定斋集》。
  郑忠,字伯直,号南涧。一都人。性度闲雅,好尚经术。或劝之仕,则曰:“人各有志,山林朝市其趋一也。”尝著家训,其略曰:“读书修德,以清白为世规;力田务农,以勤俭为家法。见饥寒困苦无依者济之,嫁娶丧葬无力者助之。子孙其毋忽!”后以寿终。
  郑师孟,字齐卿,一都南隅人(明嘉靖《宁德县志》作八都童溪人)。家贫力学,《六经注疏》手自抄录。从朱子游,黄勉斋奇其才,妻以女。著《洪范讲义》,发明《皇极辨》之蕴。号存斋先生。今祀乡贤祠。
  郑公质,字孔文,一都前街(今蕉城城区)人。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进士。擢兵部主事,改监察御史。为人性情廉介。明太祖曾赞之:“此等秀才,好生着他乡里官司知道,免其家中一应差徭”,并书敕牒赏赐。

附注

注释:①宁德荥阳郑家原有族谱,世代保存至解放后,“文革”期间“破四旧”时,大小家谱均被烧毁。八十年代中,由十二世孙长懋、长泰根据从前族谱内容记忆及查对祖先墓碑加以收集整理,并将十三、十四世以后出生人口接续补充,而成新的谱牒。 ②谒选:官吏赴吏部应选。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陈仕玲、郑贻猷、郑贻栋诸先生帮助审阅、并提供部分资料,特此致谢。)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郑贻雄
责任者
郑昌龄
相关人物
郑士懿
相关人物
郑忠
相关人物
郑师孟
相关人物
郑公质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