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山左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87
颗粒名称: 学山左氏
分类号: K810.2
页数: 4
页码: 401-404
摘要: 学山左氏虽位列五大姓之末,明清时期更是不乏硕儒彦才、饱学名士,左氏建国前最后一次修谱时间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新修的族谱仅凭族中长辈模糊回忆,对其始祖迁入宁德的记述更显混乱。据1997年新修《济阳堂左氏宗谱》记载,至宋末再迁宁德学山之背”首先迪功郎在北宋初期称为将仕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夺得后唐李从珂政权”四川在北宋仁宗时期设有“对于左氏开基始祖的真实身份只能存疑了,笔者认为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以及五代宋时期入境移民的历史潮流。
关键词: 姓氏 宁德县 学山左氏

内容

学山左氏虽位列五大姓之末,却丝毫不比其它四姓逊色,明清时期更是不乏硕儒彦才、饱学名士,自明代中叶以来,涌现出举人四名,贡生十二人,左浚、左序、左承芳、左天墉、左元炯皆为家族之凤毛麟角。左氏建国前最后一次修谱时间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这套谱牒以后未能逃过文革浩劫,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新修的族谱仅凭族中长辈模糊回忆,没有任何旧存依据和资料,可信程度不高,对其始祖迁入宁德的记述更显混乱。
  据1997年新修《济阳堂左氏宗谱》记载,左氏一世祖“诚公,字子明,宋进士,诰授迪公(功)郎,四川都提举。由河南洛阳官闽古田,政声藉甚。其值辽入中原,不得回故乡,遂家于闽。娶宋氏、吴氏、周氏夫人。生子二,长子伯亨,字懋礼,自古田卜居邑之峬源,至宋末再迁宁德学山之背”。对于一世祖的这则记载颇有破绽,首先迪功郎在北宋初期称为将仕郎,政和六年(1116)改称迪功郎,从九品,相当于诸州府下县之县尉。“辽入中原”发生在五代后唐时期,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夺得后唐李从珂政权,父事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契丹人的帮助下,石敬瑭节节胜利,于后唐清泰三年(936)攻取洛阳,登上帝位。到了北宋初期,辽国国力更为强盛,经常骚扰宋国边界,但没有深入中原腹地的历史记载。宋徽宗时代,辽国已逐渐衰落,1125年(辽天祚帝保大五年)最终灭亡,故“辽入中原”一说及诚公所处年代,以及所授官职皆是自相矛盾。至于“都提举”一职在两宋时期也并不存在,只有提举,“多为管理某项专门事务的职官”⑯,四川在北宋仁宗时期设有“提举茶马司”一职,官位显要。既然诚公在蜀中担任要职,怎么又会无缘无故从洛阳调到古田县来呢?故此以上记载甚不靠谱,不足为信。由于缺乏更多的历史记载,对于左氏开基始祖的真实身份只能存疑了。
  至于二世左伯亨的记载,笔者认为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以及五代宋时期入境移民的历史潮流。在宁德设立感德场以前,中原及外县移民入境最早居住点应该是以霍童镇及西乡(包括洋中、石后、虎贝等乡镇)这些内陆地区为主。见于文献记载的有隋代时期迁入霍童的“谏议大夫”黄鞠、曹霭及黄氏、陈氏家族⑰,唐代迁入西乡的孙氏家族⑱。自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政治中心转移向沿海地区,这一时期的移民主要都集中在白鹤盐场及峬源(今七都镇)这两大区域。峬源环境优越,开发历史较为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就形成了著名的“峬源市”。洪武元年(1368)设有峬村税课局,征收地方税务。清代训导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中极言峬源之富庶:“金铜镜,银峬村,富教甲一邑。三家一酒店,十里一书斋。”据记载,林行谦家族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迁入西林,南宋理学家龚郯、李鉴,以及进士黄时、翁由诲,他们的祖先也都是唐末五代迁入。按照左伯亨的六世孙左宗实生活于明初计算,祖籍古田县的左伯亨确如族谱所言,是在南宋末年落户峬源,不久就改迁宁德县城的。
  左氏迁居南门学山后,也许是跟孔圣人沾边的缘故,历代多有科名。到了第八世宗实公,字子政,洪武年间(1368—1398),被推举为人材。左宗实为学山左氏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左氏族谱记载:“本家开基户口,创立版图,业著千秋,功垂万代,皆公首画。”到了第十二世左浚、左冲、左汉、左洪四兄弟时,左氏家族进入最为顶峰的时期。四兄弟分成四大房,其中犹以长房左浚为著。左浚,字希哲,成化四年(1468)举人,官至广东仁化知县。嘉靖版《宁德县志·卷四·良吏》称之:“历官四任,家无余资,时称廉吏。陈白沙亟称之,赠以诗,且谓欲为之作循良传,传之天下,后世以为美谈云。”道光版《肇庆府志》卷十六《宦迹》对左浚的为官政绩更是称颂有加:“左浚,宁德举人。宏(弘)治八年,知高要县,廉洁惠爱。县当两广之冲,供亿旁午,事集而民不扰,用节而上不疑,民甚德之。选惠州府通判,士民攀卧至不得行,宦橐泊如也。高要循良以浚称为最焉。”左浚的三弟左汉,四个儿子左应、左廉、左庠、左序,孙左承芳等皆有功名,时人称作“一家翁孙三代十训导”,引为美谈。
  明末清初学者孙奇逢曾说:“闻之王谢子弟,他氏不敢轻与之议婚论交,盖门第清贵,举世所宗。”⑲明清时期宁德望族间的婚姻,受儒家正统思想束缚,对门当户对的“门第”观念普遍重视。举左浚而言,左浚的三子左庠娶赠云南道御史陈宇之女,进士陈褒、陈褎之胞姐;女儿许配给生员龚佐,龚佐祖父为湖广参议龚膺(东井崔鉴女婿),父龚道,母林德贤,为刑部尚书林聪四女;龚佐的孙女(凤阳府教授龚邦卿之女)许配崔鉴元孙庠生崔允元,崔允元生子崔世召,崔世召的长女崔德秋,许配参政陈勖之孙廪生陈良鼐。崔世召孙女崔宜端,许配后场彭如璠;陈良鼐之女陈海嵩,许配后场彭维芳。五大姓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姻关系,为保持家族高贵社会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