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头陈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85
颗粒名称: 道头陈氏
分类号: K810.2
页数: 6
页码: 392-397
摘要: 这一支陈氏家族在宁德落户已久。开基始祖据说是南宋进士、朱熹门人陈骏,据光绪三十年(1904)续修《道头陈氏家乘》记载。始祖乡贤仁斋公(陈骏)自有宋孝宗隆兴二年由福安廉川迁居兹土:历代地方志大多都主张由福安入籍宁德的说法”万历二十五年(1597)编修的《福安县志》也认为:今宁德祀骏乡贤“知州殷之辂、生员朱梅修纂《福宁州志》:福安知县张景祁等在修纂《福安县志》时,绍兴二十七年(1157)王十朋榜进士陈骏“叔父陈雄、胞兄陈骥均举进士,甚至后来还出现陈骏罗源籍、连江籍、福清籍多种版本。
关键词: 姓氏 宁德县 道头陈氏

内容

道头陈氏,因为毗邻东门外码头及金鳌桥,所以又被称作“埠头陈氏”、“金鳌陈氏”。这一支陈氏家族在宁德落户已久,开基始祖据说是南宋进士、朱熹门人陈骏。据光绪三十年(1904)续修《道头陈氏家乘》记载:“始祖乡贤仁斋公(陈骏)自有宋孝宗隆兴二年由福安廉川迁居兹土,迄今七百余年。”事实果真如此吗?对于陈骏的籍贯,历代地方志大多都主张由福安入籍宁德的说法。嘉靖版《福宁州志·卷之八·科贡·进士》:“绍兴二十七年丁丑王十朋榜进士”条下有“陈骏”,并附有人物简介:“雄侄,骥弟,大冶丞。”以及修志者按语:“按《宁德志》录骏于人物,今又配乡贤祠,岂生于福安而徙居宁德耶!”嘉靖版《宁德县志》沿袭其说:“陈骏,按《福安志》作福安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编修的《福安县志》也认为:“今宁德祀骏乡贤,《八闽通志》仍之,意生于福安,而迁于宁德耳。”到了万历四十四年(1616),知州殷之辂、生员朱梅修纂《福宁州志》,对于陈骏籍贯产生了疑问:“骏以绍兴二十七年入长溪选举,今重见,何矛盾也。此必有误。”但未作进一步论证。直到清光绪十年(1893),福安知县张景祁等在修纂《福安县志》时,才指出其中错误:“按《通志·儒林传》:‘陈骏,宁德人。字敏仲,号仁斋先生。乾道五年郑侨榜进士。与‘选举’所载福安陈骏自是两人。又陈成父,字玉汝,《通志》、《府志》均作宁德陈骏子,父子合传,与福安无涉。旧志误收,今删之。”确如其言,绍兴二十七年(1157)王十朋榜进士陈骏,字敏之,福安廉村人,官至大冶县丞,叔父陈雄、胞兄陈骥均举进士;乾道五年(1169)郑侨榜进士陈骏,小名修弟,字敏仲,宁德人,即道头陈氏之祖上,官至广东广州知府。⑩自南宋《三山志》“科名”记载以来,历代地方志都沿袭不变,并没有疑问,后世产生紊乱的原因,很可能是宁德陈骏是朱熹的高足,陈成父成为辛弃疾的东床快婿,声名显赫,掩盖住福安陈骏的名望,久而久之二人事迹混为一说,产生了“生于福安,迁居宁德”的错误论断,甚至后来还出现陈骏罗源籍、连江籍、福清籍多种版本,以至于连道头陈氏子孙也分不清庐山真面目,把自己家族的始迁地错误归属到福安廉村去了。
  事实上除了陈骏,道头陈氏应该有更早的开基始祖。既然能够在县城繁华地段站稳脚跟,生息繁衍,这支家族入境的时间应该是在设场建县之前。道头陈氏家族内部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家族起源于十一都尖山(今赤溪镇尖山村)。据新修《道头陈氏族谱》记载,尖山房始祖仕泰,字伯京,“登进士,授文林郎,文昌令”。生二子,昭、穆,俱为“唐刺史”。八世孙邦彦,十世孙应龙,十四世孙陈亮。这些名字在乾隆版《宁德县志》“科举”中都可以找到。按照这种说法推论,道头陈氏始祖当为陈仕泰无疑。
  除了道头陈氏,同时代的宁德县城还有金峤、潭里两支陈氏大族。
  明清时期,金峤陈氏在宁德的家族地位绝不亚于道头陈氏,“吾邑前明以乡贤名宦为邦国光者,惟金峤陈氏为最。”⑪但与道头陈氏一样,也存在家族渊源附会合流问题。2009年由金峤陈氏宗祠理事会编印的《金峤陈氏史志》在介绍了自己家族由来的时候,开门见山的一句话就是:“说起金峤陈氏,该先追溯江田陈氏。”文章中还提到,京兆万年人陈忠(太傅陈邕之父)第五世孙陈夔率子陈参,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39)随闽王王审知入闽,后携带家眷隐居福清新丰里南阳村,世称“南阳陈氏”。陈参曾孙陈泰于北宋初年迁到长乐江田,繁衍发展,成为长乐望族。陈泰第十七世孙陈伯鼎任湖广英山教谕,以冤戍大同。伯鼎子洵仁在朝为官,上疏朝廷为父申冤,触怒明太祖,愤而辞官南归,并改名以政,隐居宁德六都西岐(今属漳湾镇),成为西岐陈氏开基始祖。到了陈洵仁五世孙陈和时迁居宁德县城北门街,衍为大族,陈和被尊为金峤陈氏开基始祖。
  陈洵仁是长乐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据民国《长乐县志·卷二十五·列传·文苑》:“陈洵仁,字思允,江田人。诗学精深。洪武乙丑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给事中。立朝敢言,文章政事望重一时。”弘治《长乐县志》更赞誉之“文章政事郑重一时,长乐业诗经者自公始,故乐人号为‘诗经祖’。”另参考清陈昌箕《江田诗系》、陈洵仁《东溪精舍记》可以得知,陈洵仁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伯鼎,明初以荐辟授湖广英山县教谕。兄仲进字伯康,洪武年间(1368—1398),以明经荐授宜阳县丞,摄治孟津。另一个兄长仲完,号简斋,洪武十七年(1384)举人,十八年(1385)与弟洵仁同举进士,授延平府训导。永乐初,征为翰林院编修。次年,诏简东宫官,为皇孙教读。擢左春坊赞善,奉命修《永乐大典》。
  陈洵仁因讼父冤遭严谴,削籍归里,家居不出。洪武三十一年(1385),受长乐知县王遵道礼聘,讲学六平山东溪精舍,状元马铎、李骐、榜眼陈全等俱出其门下。长乐县现存明清地方志都没有陈洵仁改名以政,迁徙宁德西岐的说法。
  唯一提到陈洵仁迁居西岐的是清代福州人郑杰的《全闽明诗传》。该书于《卷十九·嘉靖朝一》之“陈褎”生平下注曰:“洪武乙丑进士陈洵,即洵仁,弃官就戍所养亲,子孙遂籍宁德。”这段记载破绽重重。陈洵仁,并没有所谓“陈洵”的原名,父亲陈伯鼎戍所是在大同,并不在宁德,地方志早有定论。此外郑杰在同书《卷四·洪武朝四》之“陈洵”条记载:“陈洵,字思允,改名洵仁,长乐人。登族弟。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刑科给事中,有《黄门集》。”改名之说不存在,而陈登也不是陈洵仁的族兄,而是胞侄(陈仲进子)。
  此外笔者试从以下三点来证明西岐陈氏始祖陈以政并非陈洵仁:一、据海风出版社2007年五月出版《长乐历代诗词赏析》一书可以得知,陈洵仁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卒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传五世至陈和,陈和生于永乐十四年(1416),距洵仁出生年份仅为六十一年。短短六十一年传了五代,每代间隔不到十二年,这可能吗?二、陈洵仁因代父申冤,触犯朝廷法律,受到“削籍为民”的处分,这一时期他的两位胞兄仍在外省州县一级任职,并没有因此牵连,陈仲完后来还宦途顺利,成为皇孙的老师。为此,陈洵仁没有必要改换名字,离家外遁。如果陈洵仁真的隐居在宁德的话,对于这么一位才学渊博的名士,宁德地方志肯定会提及。
  三、正德十三年(1518),陈以政七世孙进士陈褒病逝。同年榜眼贵溪黄初为撰墓志铭,其中提到陈褒家世时,只说:“(陈褒)世为闽之宁德西岐人,曾祖耕,不仕;祖和,任无为州学正。”墓志倾向于溢美之辞,如果西岐陈氏真是陈洵仁后裔的话,陈褒墓志是没有理由不提到这一显赫家世的。
  其实对于西岐陈氏源于长乐江田的说法,在金峤陈氏家族内部也一直存有歧义。清末增坂拔贡生李邦光在为金峤陈氏续修家谱时,就曾提到金峤陈氏四世祖陈范(字道宗,号沙洲,嘉靖二十二年(1543)授广东庆远卫经历)对这件事的处理方法。李邦光在谱序中说:“世人欲修家谱,莫不攀援贵阀为光宠,以当时洊经兵燹,源流失传,亦见世济簪缨,门罗棨戟。而长乐江田陈氏言其族有洵仁公北迁宁德,福清石马洞陈氏亦言西岐由彼处来迁,先人之坟茔存焉。”“斯皆闽中显族,他人攀援而不可得”,针对这种自献殷勤的情况,身为家长的金峤陈氏四世孙“沙洲公”(陈范)并没有冒然相认,而是谨慎应对:“旧谱未载,宁可狄武襄(青)却狄梁公(仁杰)图,不为郭崇韬拜汾阳(郭子仪)墓。”陈范的远见卓识,无论在当时或后世都显得难能可贵,由此得到了族内有识之士的赞许:“其慎重之意,足风当时而传后世矣”。
  陈以政墓坐落于漳湾镇西岐村富斗小洋山,凿石为圹,堪舆家称为“灯火挂壁形”。墓碑顶端为荷叶宝盖形状,底部仰覆莲座,正中浅龛镌刻“陈公福地”四字,墓室前壁雕刻双狮戏球。墓碑雕刻古朴笨拙,墓壁双狮造型生动,这与洋中镇溪源村宝祐六年(1258)黄氏祖墓石刻如出一辙,明显带有两宋时期风格。2008年2月23日被列为宁德市蕉城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潭里陈氏又称为“潭底陈氏”、“潭尾陈氏”。以世居县城南门内潭里而得名。“潭里”这一地名始于两宋时期,据梁克家《三山志》记载,旧时南门外城楼下有“渡船潭”,潭里顾名思义是在深潭所在地的尾部,即南城门内深处街巷。这一带濒临东湖,潮涨潮落,水上交通便利,建县前后就设有码头。民国以前,海水可以通过涌入南城门内,离城门不远为宁德县学宫,有内外泮池,“外池称‘会源水’,池中有东、西两涵。东涵达城濠,潮至则由涵入城至池,朔望水大且溢至学门。”⑫除了潭里陈,留存至今的还有新塘宫、湖边陈等古地名,蕴涵着旧日的历史信息。
  说起潭里陈氏的来源,据新修《宁德潭里陈氏族谱》介绍,潭里陈系入闽檄公派。檄公七世孙崇起迁福安长溪郭阳,为一世祖。至七世宣议郎兴嗣公于赵宋时分居宁德大盐场,后迁“南边之潭”,为潭里陈始祖。兴嗣公生四子,为熹、杰、烈、熊。三子烈公,字炳叔(嘉靖、乾隆《宁德县志》俱作“公烈”,字丙叔),宝庆二年(1226)武举正奏名,官庐州庐江令。传九世至勖公(后人尊称“参政公”),字世勉,号次岩,官至广西参政,赠太仆寺卿,入祀乡贤祠。勖公生三子,长子得赟早逝,次子得姚分诗房,三子得京分书房,棠棣同辉,支派绵延,遂为潭尾陈氏之大宗。
  清刘家谋《鹤场漫志》有:“《郭阳陈氏家谱》,俗呼潭里陈。”的记载,可见潭里陈氏始迁地确为郭洋。但谱中将福安、长溪两县混为一说,极不合理,经查找福安、霞浦两县地方志也不存在“郭阳”这一地名。据笔者考证,郭阳即郭洋,又称过洋,今属周宁县七步镇(与福安市康厝、穆云两个畲族乡交界)管辖。“郭洋”最早出现于《三山志》:“宁德县宝瑞场,地名郭洋。”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博士《宋代,中国白银的最大产区在福建,中国最大的银矿在周宁》一文介绍:“按照《嘉靖宁德县志》卷2所载,在明代宁德县的18都,再据《乾隆福宁府志》卷8所载宁德县各都地名,今天周宁县七步乡境内有大郭洋、小郭洋,显然就是宝瑞场的所在地。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宁德县交纳的商税总额是1877缗(《宋会要辑稿》食货一六之二0),宝瑞场一年的商税额相当于宁德全县商税额的26.6%。”《三山志·卷第十九·兵防类二》也记载:“元祐七年五月,州以宁德宝瑞、宝丰场发,集聚千余家。”可见宋代处于偏远山区的郭洋,由于依靠矿业,经济发达,居民富庶。陈兴嗣很可能就是一位银矿主,在发家致富以后,迁居县城买房置地,培养子孙读书入仕,经过数代苦心经营,终于兴旺发达,并逐渐成为了明代县城的一大家族。
  据潭里陈氏后人口口相传,兴嗣公在宁德南门居住一段时间后又回迁郭洋,传了几代后不知什么原因又回到南门。据笔者的看法,这可能与宝瑞银场矿脉断绝“遂不复发”⑬有很大关系。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