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县城的崔彭陈林左五大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82
颗粒名称: 明代县城的崔彭陈林左五大姓
分类号: K810.2
页数: 18
页码: 387-404
摘要: 宁德有陈、林、郑、黄、阮、余等科举世家。宁德县城逐渐形成了东井崔、后场彭、埠头陈(此外还有金峤陈、潭里陈)、横路林(还有源于七都的前林林氏)、学山左五大姓。这五个姓氏入迁时间多在宋元时期,宁德训导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中记载:邑中大姓旧有‘崔彭陈林左’之谣“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李兆珍在《崔氏族谱序》中也赞誉”虽不能与省内福泉漳发达地区之世家大族相埒“形成了闽东官宦人家的特色,明王世懋在《闽部疏》中这样评价福宁州的科举教育,但连江县在洪武十四年(1381)编赋役黄册:
关键词: 姓氏 宁德县 明代

内容

宁德县受地理环境的局限,开发较晚,是个以移民为主的滨海小县。汉晋南北朝时期汉民的入迁数量很少,且多数是到霍童山炼丹修道的方士,只有到了五代闽国时期,随着感德场升场置县,汉族移民才逐渐增多。有史可稽的以隋代开基霍童的黄鞠为最早,到了两宋时期,宁德有陈、林、郑、黄、阮、余等科举世家。进入明代以后,宁德县城逐渐形成了东井崔、后场彭、埠头陈(此外还有金峤陈、潭里陈)、横路林(还有源于七都的前林林氏)、学山左五大姓。这五个姓氏入迁时间多在宋元时期,人才辈出,长盛不衰,贯穿明清两代,持续了将近四百多年。清代道光时期,宁德训导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中记载:“邑中大姓旧有‘崔彭陈林左’之谣。”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李兆珍在《崔氏族谱序》中也赞誉:“宁阳为闽北岩邑,数望族者必曰‘崔彭陈林左’诸姓。”可见在清末民初,这五大姓氏仍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至今城乡广为流传着一首民谣:“崔彭陈林左,没吃也是好,没做也不饿。”①宁德的这五个大姓,虽不能与省内福泉漳发达地区之世家大族相埒,但簪缨继世,累世书香,功名不过举人贡生,入仕多为州府一级官员,家道殷实,形成了闽东官宦人家的特色。
  明王世懋在《闽部疏》中这样评价福宁州的科举教育:“连江、罗源道与福宁州邻,多高山大岭,行甚嵚崎。连江号有人才,尽此境而北,科甲寥寥矣。”甚至还毫无掩饰地说这些县份:“观风督学二使者所不至也!”王世懋的说法未免有些片面。连江“号有人才”,明代有进士34名,宁德在明代有进士21名。数量上有较大差距,但连江县在洪武十四年(1381)编赋役黄册,全县14804户、65067人。而宁德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编赋役黄册,全县户15570,33757人,人口数量与连江县相差半数。按照这样计算,宁德在明代也算得上文化发达的县份。在21名进士中,崔彭等五大姓就占了8名,其中陈寓、陈褒、陈褎为叔侄兄弟进士。至于举人、贡生更是以这五大姓为主。成化四年(1465)戊子科乡试,宁德共有三人中举,陈寓、左浚出于五大姓。左浚父子五人均有科名,被地方士子引为楷模。其余像“兄弟举人”、“父子登科”、“叔侄同榜”等科举佳话,也屡有出现,使当时的宁德县“虽滨闽海,而人材轶齿上郡,实声教所被之地也”②,成为福宁州文化最为发达的县份之一。
  崔彭陈林左这五大姓秉承着移民社会中固有的“耕读传家”文化传统,以“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为家庭理念,使家族子弟明白只有读书才有出息的道理,数百年来的门祚绵延、子孙繁盛,令世人为之称羡。对于他们辉煌的家族史,本文不做记述,只是想通过多年来搜集到的谱牒文献资料,对五大姓尚觉模糊的历史记载,以及穿凿附会的家族源流,做一番深入的研究探讨,正本清源,力求恢复历史的真实。笔者见解或者有些出入,限于水平,留待日后有识之士加以勘误补充为盼。
  东井崔氏
  东井崔氏,以世居于城区东井境而得名。东井又名下井堂,在今天的前林路下井堂弄一带,因为此地有一座供奉马氏三仙的神堂,又有一口水井,故而得名。这片街区至今仍有好几座崔姓住宅,还包括崔氏书馆、崔氏大夫祠(在前林路,与蔡氏家庙毗邻)遗址等,透过这些青砖黛瓦、规模宏敞的古建筑,以及倾颓的废墟,我们可以想象明清时期崔氏家族簪缨联翩、子孙显贵之盛况。
  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修纂《崔氏族谱》记载,东井崔氏始祖提举公因“宁德在宋初有感德盐场,宋明道壬申自崇安来巡是(感德)场,居延日久,乐其风俗之醇甘,其土宜之赡,遂卜于鹤峰东井境居焉。故世称曰崇安‘提举公’,是为崔氏之鼻祖也。”③这是我们至今可以见到最早关于崔氏家族入居宁德的记载。序中明确记载,崔氏开基始祖提举公于北宋明道元年(1032)由闽北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迁入,至今已近千年。提举当为官名,不是人名,据《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④:“提举,宋时置,有提举常平、提举茶盐、提举水利、提举市舶、提举坑冶等。”按照以上条目对号入座的话,崔氏始祖应该是担任提举茶盐的官职,而提举茶盐司在两宋时期是“路”一级的行政官员,设置也是在崇宁元年(1102)以后,崔氏始祖不可能担任这一职务,且序中有“自崇安来巡是场”,则所任为县级官员,其时宁德已升场置县,这里所指的感德盐场已是行政机构,而不是行政区划。据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二十四·秩官类五》:“怀安县,监盐仓,一员。盐仓,旧主簿兼监。绍兴十三年,差小使臣一员专监。”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古迹》所记之“契盐库”即贮藏县衙文书及食盐的仓库。崔提举所任正是监盐仓一职,这里的“提举”作为动词,据《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解释为“管理,管领”的意思。崔氏后人明代浙江盐运副使崔世召曾远赴崇安访寻先族无果,有诗曰:“遥遥来傍武夷宫,有宋盐官任霍童。”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证明。监盐仓虽为县衙佐杂小官,却是肥缺,相当于明清时代之盐课司大使。
  东井崔氏自崔提举以下连续十二世无人科举入仕,且人丁不振,家道逐渐式微,至十三世崔镕、崔鉴、崔铎三昆仲时,分为智、勇、仁三大房,科第家道逐渐光大。尤其是崔鉴(后人尊称“克明公”,又称为“崔大夫”)一房,不仅本人官至镇江府同知,进阶朝列大夫,赐金带黄伞,而且其子孙等又连续数世科举蝉联,如日中天,涌现出崔昌、崔廷复、崔世召、崔嵸等优秀子弟。
  蕉城民间各家族对于祖先渊源的合流,与国内其它城市乡村大致相似,且在某些方面更显狂热。“这种行为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家族的社会地位,适应了人口流动与乡族分立的社会环境,但是在另一方面却恰恰使自己的祖先日渐模糊难辨,张冠李戴。”⑤难能可贵的是,崔氏家族对这种混淆族源的行为并不乐衷。东井崔氏历次修谱,都在不同年代的序文中反复叮嘱,郑重其事。如广东肇庆府学训导十五世崔侹在嘉靖十六年(1537)序文中提到:“若再求崇安(提举)公以前世系,则又有望于将来子孙或宦游多方,得其真牒,可置谱首,以示世代之本源也。”十七世崔文泰也谨慎记曰:“(崔氏)历汉迄唐为显秩,东西南北世有闻人,今亦不敢强为之附也。”万历三十八年(1610),福安举人刘廷冠谱序中,更引唐代刑部尚书赵彦昭与赵姓女巫通谱,宗室李崇与宰相李义甫联宗史事,“百世嗤之”,并且很严肃庄重地告诫后人:“此以见谱,又不可以妄援也……然则名家巨族谱牒之修而不可以弗慎重乎哉!”据了解,与武夷山市毗邻的浦城县仙阳镇柏山村至今仍为崔氏家族聚居地,有人口一千多人,清代康熙时期曾出过一位名曰崔世孔的孝子,不知这支崔氏与东井崔氏是否有渊源关系。
  后场彭氏
  后场彭氏据说来源于古田杉洋镇。由于城关彭氏谱牒在文革期间焚毁无存,所能了解到的家族信息只能根据杉洋彭氏族谱以及彭氏家族老一辈残存的记忆进行复原。据古田杉洋、福安穆阳、周宁玛坑等地彭姓族谱记载,闽东彭氏始祖彭思邈,字有阙,曾任李唐“开州司马”,后随王审知入闽,仕至“礼部尚书”。彭思邈生三子,兰胤、兰居、兰膺,兰膺官任“宁远统军使”,生二男,长子即为彭仲修,生于虎贝石洋村(今彭家墩),后迁宁德西隅后场开基,为后场彭氏开基始祖。
  另据福建《彭氏族志》记载,杉洋彭氏开基始祖彭金为彭思邈五世孙,五代时任闽国“行军使”。天福二年(937),带长子彭官至蓝田(即杉洋)枫湾开基。彭官曾赴闾山学法,闽王封为“大真人”。彭官生有五子:沐、游、润、渥、渊,其中长子彭沐迁徙至宁德虎贝彭家墩繁衍生息。彭沐生五子,五子名彭取。彭取次子彭益择居感德场,遂开后场彭氏之始。
  以上资料错综复杂,加以穿插附会,尤其是祖先官职漫为标榜,不足为凭,唯一可取之处是城关彭氏始祖为彭仲修,最早落脚点为西隅后场。
  据彭氏后人记述,后场大致位置在今天蕉城城区西门路棋盘头一带,这一地名虽不见于地方志记载,但在城区一些姓氏族谱中仍可见到,如民国《东井崔氏族谱》中,崔鉴三女适“后场彭知州(宁)嫡孙”;民国《古溪陈氏族谱》,上祠陈思宝娶“后场彭氏”之记载。据笔者研究,后场当于建县前之感德场建置有关。
  宁德“县本盐场”⑥。蕉城城区这一片广袤平原旧时称作“白鹤洋”。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五·征榷考》记载,福建在唐代有六县产盐,长溪县为其一。作为长溪县的管辖地域,感德盐场应当是境内重要的产盐区。乾元元年(758),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开灶近利之地,置盐院,允许失地农民业盐为亭户,免其杂徭,由此吸引大量移民迁入境内,逐渐形成城镇规模。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特析长溪、古田二地置感德场,隶属长溪县,是当时福建“九场三监”⑦之一。所以又被称作“大盐场”、“白鹤盐场”。盐场的制盐地点称为“盐厂”⑧,并分为前、后两处,“前厂即今县治,后厂在龙首境”,⑨搭盖有简陋的棚舍。场作为县以下的一种行政建置,与“镇”大致相当,场的行政长官称为场监。行政机构就设置今天蕉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这里一直作为宁德县署所在地,一千多年以来一直沿袭不变。根据乾隆版县志记载,最早的感德场署是坐北朝南,棋盘头一带位于场署后围,故有“后场”之名称。在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纂修的《霍童青岩宋氏族谱》留下一篇《承宗公在县屋宅基址志》,难能可贵地留下了建县前的蕉城城区概貌,其中有:“邑西一条直岗,直至前场边止。”的记载,这里的前场就与后场形成对应。旧时后场彭氏宗祠与宁德县衙仅一墙之隔,三进式规模,直到民国时期仍完整保存(旧址在今天的培英社区西门路59号)。彭家的书馆在西山路40号,至今仍为彭家后人所居住。
  后场彭氏始祖彭仲修,后人尊称“北山公”。1995年新修《宁德市志》依据彭氏家谱内容以及民间传闻,在卷三十二“人物”中,堂而皇之为彭仲修立传,称之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考中武探花,任职兵部。永徽元年(650),唐高宗下诏封为武毅大夫。这种做法未免草率。作为地方正史,对于地方文献的引用一定要存真去伪,力求翔实可信。
  据《旧唐书·选举志》记载:“武后长安二年(702),始制武举。”初唐不设武科,也就不存在三鼎甲的说法。武毅大夫,当作武翼大夫。据《中国历代官制词典》:“武翼大夫,武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由供备库改称,为武臣第三十三阶。”只相当于清代把总、外委千总之间的基层小武官,为从七品职衔。如果彭仲修真的官高爵显,为何在南宋《三山志》及明清地方志都未予收录,只有乾隆年间修志时,因为境内唐代墓葬稀少,才在《宁德县志·卷之二·建置志·宅墓》内略略题了一笔呢?这个历史谜题,直到民国时期修县志时才得到解答:“武毅大夫彭仲修墓,在东门外溪流坑碧山。碑有‘北山’二大字,人呼为‘北山公墓’。”后面还附有修志者按语:“按彭仲修号北山,系彭氏迁宁始祖,官至武毅大夫。墓道碑及祠内木主均载为唐代,似属唐代无误。考《彭氏族谱》,实元至元时人,盖明初讳称元代官爵,故以唐避之。其谱中有万历时广东封川县知县彭道南号文泉者,乃其九世孙。则仲修确为元人无疑。”如果《彭氏族谱》的记载准确无误的话,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武翼大夫为两宋职官名,元代并没有设立,而且民国志中“盖明初讳称元代官爵”的说法也颇为勉强,在明代嘉靖、万历四种州县志中,就收录了元代的不少职官、科举人物,嘉靖版《宁德县志》因为文献无征,元代进士空白而深感遗憾:“元自泰定四年至元末十余科,宁士登第者不知其几,而旧志无载。间得一二,惟博洽君子随所见而补缀焉,幸矣。”按照这种逻辑推断,笔者认为既然极有可能是由宋入元的遗臣,由于再仕异族,后裔有意隐讳,将开基始祖的生活年代、官衔予以篡改,才留下了这么一段历史公案。以上只是笔者肤浅的推论,未必准确,希望能等到博学者的进一步论证。
  在嘉靖版《宁德县志》中还有宁德县“较场”旧设于西山的记载,而彭仲修就居于附近,又是基层武官,且族谱记载其曾任“武教官”一职,这段记载或者能够为研究彭仲修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道头陈氏
  道头陈氏,因为毗邻东门外码头及金鳌桥,所以又被称作“埠头陈氏”、“金鳌陈氏”。这一支陈氏家族在宁德落户已久,开基始祖据说是南宋进士、朱熹门人陈骏。据光绪三十年(1904)续修《道头陈氏家乘》记载:“始祖乡贤仁斋公(陈骏)自有宋孝宗隆兴二年由福安廉川迁居兹土,迄今七百余年。”事实果真如此吗?对于陈骏的籍贯,历代地方志大多都主张由福安入籍宁德的说法。嘉靖版《福宁州志·卷之八·科贡·进士》:“绍兴二十七年丁丑王十朋榜进士”条下有“陈骏”,并附有人物简介:“雄侄,骥弟,大冶丞。”以及修志者按语:“按《宁德志》录骏于人物,今又配乡贤祠,岂生于福安而徙居宁德耶!”嘉靖版《宁德县志》沿袭其说:“陈骏,按《福安志》作福安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编修的《福安县志》也认为:“今宁德祀骏乡贤,《八闽通志》仍之,意生于福安,而迁于宁德耳。”到了万历四十四年(1616),知州殷之辂、生员朱梅修纂《福宁州志》,对于陈骏籍贯产生了疑问:“骏以绍兴二十七年入长溪选举,今重见,何矛盾也。此必有误。”但未作进一步论证。直到清光绪十年(1893),福安知县张景祁等在修纂《福安县志》时,才指出其中错误:“按《通志·儒林传》:‘陈骏,宁德人。字敏仲,号仁斋先生。乾道五年郑侨榜进士。与‘选举’所载福安陈骏自是两人。又陈成父,字玉汝,《通志》、《府志》均作宁德陈骏子,父子合传,与福安无涉。旧志误收,今删之。”确如其言,绍兴二十七年(1157)王十朋榜进士陈骏,字敏之,福安廉村人,官至大冶县丞,叔父陈雄、胞兄陈骥均举进士;乾道五年(1169)郑侨榜进士陈骏,小名修弟,字敏仲,宁德人,即道头陈氏之祖上,官至广东广州知府。⑩自南宋《三山志》“科名”记载以来,历代地方志都沿袭不变,并没有疑问,后世产生紊乱的原因,很可能是宁德陈骏是朱熹的高足,陈成父成为辛弃疾的东床快婿,声名显赫,掩盖住福安陈骏的名望,久而久之二人事迹混为一说,产生了“生于福安,迁居宁德”的错误论断,甚至后来还出现陈骏罗源籍、连江籍、福清籍多种版本,以至于连道头陈氏子孙也分不清庐山真面目,把自己家族的始迁地错误归属到福安廉村去了。
  事实上除了陈骏,道头陈氏应该有更早的开基始祖。既然能够在县城繁华地段站稳脚跟,生息繁衍,这支家族入境的时间应该是在设场建县之前。道头陈氏家族内部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家族起源于十一都尖山(今赤溪镇尖山村)。据新修《道头陈氏族谱》记载,尖山房始祖仕泰,字伯京,“登进士,授文林郎,文昌令”。生二子,昭、穆,俱为“唐刺史”。八世孙邦彦,十世孙应龙,十四世孙陈亮。这些名字在乾隆版《宁德县志》“科举”中都可以找到。按照这种说法推论,道头陈氏始祖当为陈仕泰无疑。
  除了道头陈氏,同时代的宁德县城还有金峤、潭里两支陈氏大族。
  明清时期,金峤陈氏在宁德的家族地位绝不亚于道头陈氏,“吾邑前明以乡贤名宦为邦国光者,惟金峤陈氏为最。”⑪但与道头陈氏一样,也存在家族渊源附会合流问题。2009年由金峤陈氏宗祠理事会编印的《金峤陈氏史志》在介绍了自己家族由来的时候,开门见山的一句话就是:“说起金峤陈氏,该先追溯江田陈氏。”文章中还提到,京兆万年人陈忠(太傅陈邕之父)第五世孙陈夔率子陈参,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39)随闽王王审知入闽,后携带家眷隐居福清新丰里南阳村,世称“南阳陈氏”。陈参曾孙陈泰于北宋初年迁到长乐江田,繁衍发展,成为长乐望族。陈泰第十七世孙陈伯鼎任湖广英山教谕,以冤戍大同。伯鼎子洵仁在朝为官,上疏朝廷为父申冤,触怒明太祖,愤而辞官南归,并改名以政,隐居宁德六都西岐(今属漳湾镇),成为西岐陈氏开基始祖。到了陈洵仁五世孙陈和时迁居宁德县城北门街,衍为大族,陈和被尊为金峤陈氏开基始祖。
  陈洵仁是长乐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据民国《长乐县志·卷二十五·列传·文苑》:“陈洵仁,字思允,江田人。诗学精深。洪武乙丑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给事中。立朝敢言,文章政事望重一时。”弘治《长乐县志》更赞誉之“文章政事郑重一时,长乐业诗经者自公始,故乐人号为‘诗经祖’。”另参考清陈昌箕《江田诗系》、陈洵仁《东溪精舍记》可以得知,陈洵仁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伯鼎,明初以荐辟授湖广英山县教谕。兄仲进字伯康,洪武年间(1368—1398),以明经荐授宜阳县丞,摄治孟津。另一个兄长仲完,号简斋,洪武十七年(1384)举人,十八年(1385)与弟洵仁同举进士,授延平府训导。永乐初,征为翰林院编修。次年,诏简东宫官,为皇孙教读。擢左春坊赞善,奉命修《永乐大典》。
  陈洵仁因讼父冤遭严谴,削籍归里,家居不出。洪武三十一年(1385),受长乐知县王遵道礼聘,讲学六平山东溪精舍,状元马铎、李骐、榜眼陈全等俱出其门下。长乐县现存明清地方志都没有陈洵仁改名以政,迁徙宁德西岐的说法。
  唯一提到陈洵仁迁居西岐的是清代福州人郑杰的《全闽明诗传》。该书于《卷十九·嘉靖朝一》之“陈褎”生平下注曰:“洪武乙丑进士陈洵,即洵仁,弃官就戍所养亲,子孙遂籍宁德。”这段记载破绽重重。陈洵仁,并没有所谓“陈洵”的原名,父亲陈伯鼎戍所是在大同,并不在宁德,地方志早有定论。此外郑杰在同书《卷四·洪武朝四》之“陈洵”条记载:“陈洵,字思允,改名洵仁,长乐人。登族弟。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刑科给事中,有《黄门集》。”改名之说不存在,而陈登也不是陈洵仁的族兄,而是胞侄(陈仲进子)。
  此外笔者试从以下三点来证明西岐陈氏始祖陈以政并非陈洵仁:一、据海风出版社2007年五月出版《长乐历代诗词赏析》一书可以得知,陈洵仁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卒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传五世至陈和,陈和生于永乐十四年(1416),距洵仁出生年份仅为六十一年。短短六十一年传了五代,每代间隔不到十二年,这可能吗?二、陈洵仁因代父申冤,触犯朝廷法律,受到“削籍为民”的处分,这一时期他的两位胞兄仍在外省州县一级任职,并没有因此牵连,陈仲完后来还宦途顺利,成为皇孙的老师。为此,陈洵仁没有必要改换名字,离家外遁。如果陈洵仁真的隐居在宁德的话,对于这么一位才学渊博的名士,宁德地方志肯定会提及。
  三、正德十三年(1518),陈以政七世孙进士陈褒病逝。同年榜眼贵溪黄初为撰墓志铭,其中提到陈褒家世时,只说:“(陈褒)世为闽之宁德西岐人,曾祖耕,不仕;祖和,任无为州学正。”墓志倾向于溢美之辞,如果西岐陈氏真是陈洵仁后裔的话,陈褒墓志是没有理由不提到这一显赫家世的。
  其实对于西岐陈氏源于长乐江田的说法,在金峤陈氏家族内部也一直存有歧义。清末增坂拔贡生李邦光在为金峤陈氏续修家谱时,就曾提到金峤陈氏四世祖陈范(字道宗,号沙洲,嘉靖二十二年(1543)授广东庆远卫经历)对这件事的处理方法。李邦光在谱序中说:“世人欲修家谱,莫不攀援贵阀为光宠,以当时洊经兵燹,源流失传,亦见世济簪缨,门罗棨戟。而长乐江田陈氏言其族有洵仁公北迁宁德,福清石马洞陈氏亦言西岐由彼处来迁,先人之坟茔存焉。”“斯皆闽中显族,他人攀援而不可得”,针对这种自献殷勤的情况,身为家长的金峤陈氏四世孙“沙洲公”(陈范)并没有冒然相认,而是谨慎应对:“旧谱未载,宁可狄武襄(青)却狄梁公(仁杰)图,不为郭崇韬拜汾阳(郭子仪)墓。”陈范的远见卓识,无论在当时或后世都显得难能可贵,由此得到了族内有识之士的赞许:“其慎重之意,足风当时而传后世矣”。
  陈以政墓坐落于漳湾镇西岐村富斗小洋山,凿石为圹,堪舆家称为“灯火挂壁形”。墓碑顶端为荷叶宝盖形状,底部仰覆莲座,正中浅龛镌刻“陈公福地”四字,墓室前壁雕刻双狮戏球。墓碑雕刻古朴笨拙,墓壁双狮造型生动,这与洋中镇溪源村宝祐六年(1258)黄氏祖墓石刻如出一辙,明显带有两宋时期风格。2008年2月23日被列为宁德市蕉城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潭里陈氏又称为“潭底陈氏”、“潭尾陈氏”。以世居县城南门内潭里而得名。“潭里”这一地名始于两宋时期,据梁克家《三山志》记载,旧时南门外城楼下有“渡船潭”,潭里顾名思义是在深潭所在地的尾部,即南城门内深处街巷。这一带濒临东湖,潮涨潮落,水上交通便利,建县前后就设有码头。民国以前,海水可以通过涌入南城门内,离城门不远为宁德县学宫,有内外泮池,“外池称‘会源水’,池中有东、西两涵。东涵达城濠,潮至则由涵入城至池,朔望水大且溢至学门。”⑫除了潭里陈,留存至今的还有新塘宫、湖边陈等古地名,蕴涵着旧日的历史信息。
  说起潭里陈氏的来源,据新修《宁德潭里陈氏族谱》介绍,潭里陈系入闽檄公派。檄公七世孙崇起迁福安长溪郭阳,为一世祖。至七世宣议郎兴嗣公于赵宋时分居宁德大盐场,后迁“南边之潭”,为潭里陈始祖。兴嗣公生四子,为熹、杰、烈、熊。三子烈公,字炳叔(嘉靖、乾隆《宁德县志》俱作“公烈”,字丙叔),宝庆二年(1226)武举正奏名,官庐州庐江令。传九世至勖公(后人尊称“参政公”),字世勉,号次岩,官至广西参政,赠太仆寺卿,入祀乡贤祠。勖公生三子,长子得赟早逝,次子得姚分诗房,三子得京分书房,棠棣同辉,支派绵延,遂为潭尾陈氏之大宗。
  清刘家谋《鹤场漫志》有:“《郭阳陈氏家谱》,俗呼潭里陈。”的记载,可见潭里陈氏始迁地确为郭洋。但谱中将福安、长溪两县混为一说,极不合理,经查找福安、霞浦两县地方志也不存在“郭阳”这一地名。据笔者考证,郭阳即郭洋,又称过洋,今属周宁县七步镇(与福安市康厝、穆云两个畲族乡交界)管辖。“郭洋”最早出现于《三山志》:“宁德县宝瑞场,地名郭洋。”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博士《宋代,中国白银的最大产区在福建,中国最大的银矿在周宁》一文介绍:“按照《嘉靖宁德县志》卷2所载,在明代宁德县的18都,再据《乾隆福宁府志》卷8所载宁德县各都地名,今天周宁县七步乡境内有大郭洋、小郭洋,显然就是宝瑞场的所在地。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宁德县交纳的商税总额是1877缗(《宋会要辑稿》食货一六之二0),宝瑞场一年的商税额相当于宁德全县商税额的26.6%。”《三山志·卷第十九·兵防类二》也记载:“元祐七年五月,州以宁德宝瑞、宝丰场发,集聚千余家。”可见宋代处于偏远山区的郭洋,由于依靠矿业,经济发达,居民富庶。陈兴嗣很可能就是一位银矿主,在发家致富以后,迁居县城买房置地,培养子孙读书入仕,经过数代苦心经营,终于兴旺发达,并逐渐成为了明代县城的一大家族。
  据潭里陈氏后人口口相传,兴嗣公在宁德南门居住一段时间后又回迁郭洋,传了几代后不知什么原因又回到南门。据笔者的看法,这可能与宝瑞银场矿脉断绝“遂不复发”⑬有很大关系。
  横路林氏
  相比崔彭陈左四姓,横路林氏的家族地位似乎要更为显赫,这主要表现在科举方面,由宋而明,横路林氏共涌现出了林焞、林士夔、林祖恭、林保童四位进士;但是相比崔彭陈左四姓,横路林氏的家族源流却是云遮雾罩,留下诸多谜案未能解开。
  横路林的先世可追溯至唐末五代时期,也是跟随闽王王审知入闽的中原士族。据元代邑人韩信同撰写《武学谕知建昌军林公墓志铭》记载:“公(林祖恭)先世光州入闽,世为士大夫家。曾大父大椿,大父纬,皆薄意科举,读书自修,以终其身。”墓志中对林家入闽始祖名讳并未显示,今人更是无从查考,我们所能知道的应该以林大椿为始。与林大椿同辈的还有林晟,字大明(可见大椿为表字而非名),南宋建炎二年(1128)文举特奏名,官至湖广经略使。第二世林纬(墓志作“林纬”,明清县志“人物”作“林伟”),字文叔,学问赅博,与高颐、余复友善;林焞,字炳叔,林晟子,淳熙八年(1181)进士,衢州开化令。第三世有林纬子士夔,字汝咨,嘉定元年(1224)进士,官居襄阳录;林焞子士荣、士麾、士柄,皆有科名;林士桓,字汝达,开禧年间(1205—1207)试推恩科,官至奉议郎、福建本路提干;林士益,字汝谟,迪功郎。第四世为林祖恭,字允翁,淳祐七年(1247)进士,南雄司法参军,知建昌军;林祖谦,字吉翁,咸淳年间(1265—1274)漕贡进士,循州司户参军;林祖昭,祖恭胞弟,字晦翁,官承信郎、南剑州尤溪县尉;林祖温,字粹翁,为教职,累迁训武郎、京西路帅干;林祖懋,字勉翁,从政郎、靖江府属官;林祖泰,字约翁,士荣子,淳祐四年(1244)武举正奏名,武平令;林祖述,字尧翁,宝祐时期(1253~1258)补进武校尉,充都税干办。第五世有林珏、林块,皆林祖恭子,早卒无出;故以祖昭长子林习子过继。林习子,号似梅,至大年间(1308—1311)以儒士补廉访司掌书。至明代,有洪武进士林保童,字子成,为“祖泰六世孙”⑬,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湖广绥宁知县。林保童子林尹,字志衡,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林尹遗孙林凤,字世贞,弘治五年(1492)贡生,浙江仙居训导,改阆中。林凤尚有从弟林泾、林麟,林泾字本清,正统元年(1436)恩贡生,山东莱州府检校;林麟早亡,生二子,长子林锦,次子林钺。林钺,字德威,嘉靖六年(1527)贡生,浙江萧山训导。此外还有世系不明的南宋林公潜(本县教谕兼掌阁)、明代林万春(广西桂林王府典簿)。以上是笔者根据乾隆版《宁德县志》“人物”部分及林祖恭墓志铭中的零星记载进行汇总整理,由此可以对横路林家族脉络有个大致了解。
  横路林氏因为世居于南门内横路而得名。从嘉靖县志“县城之图”可以看出,明代的宁德县城是以县治、察院分司两大建筑物为城市中心,各有大街通向东西南北四座主城门,南门大街在靠近城门口不远处,由东至西横穿着一条道路,它起于儒学,至按察分司止,长约百米,名为横街,又作横路。至今其街区格局仍完整保存,改名为“学前路”。在明代嘉靖以前,横路与南城门之间横穿着一条小溪,溪上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架设石桥,以其地多举子,取名鹏程桥。永乐十五年(1417),桥头立有“桥梓联芳”石牌坊,专为进士林保童、举人林尹父子而建。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县林时芳重建毁于倭寇的城墙,截上关之水,引入城外南门溪。溪流不存,石桥遂废。横路林氏居住的位置今天已难以辨认,大致在新塘宫至蕉城一小范围之内,至今已寻觅不到任何有关的遗迹了。
  在今天的蕉城城区,不仅找不到横路林的历史遗迹,连其后裔子孙似乎也销声匿迹,无从查找。但在邻近的福安市,如社口镇福洋、甘棠镇国泽、穆云乡隆坪,坂中乡汤洋、许洋,以及下白石镇大获、北斗都等林姓聚居村落,其族谱中都明确记载,开基始祖为“林纬”,肇基之地为“横路林”。
  据《三山志》中的记载,横路林氏竟然与梅溪林仲麟家族同宗共祖。该志于《卷第三十一·人物类六》部分,称林士夔为“仲虎之侄,祖恭之父”。“林仲虎(庆元二年武举正奏)第二人。字景瞻,宁德人。本族:仲口、仲彪、士夔、祖慈。”“林仲麟,字景冲。本族:仲虎、仲彪、士夔、祖惹。”“林祖恭,仲虎之侄孙,士夔之子。”若以上记载属实,则林仲虎与林纬(伟)同辈,乾隆县志“宅墓”所载的林仲虎父“林铎”与林大椿、林晟同辈。按民国十四年(1925)林振翰《宁德碧山林氏支谱自序》介绍梅溪林氏源流甚详:“今考梅溪族谱,我远祖延公于五代周末由浙江温州台岭梅溪迁居福建宁德白鹤山下,是为一世。宋初二世祖师公由白鹤山续移邑之飞鸾村居焉。以不忘故里,复名梅溪。数传至九世祖应文公生子国仁、国谕,国仁生子铎。铎生五子,长仲麟,次仲虎,三仲彪,四仲麒,五仲凤。”梅溪林氏源于浙江温州梅溪,这与横路林“先世光州入闽”相对矛盾。其中也许是梅溪林氏族谱对始迁地的考证有误,因为据《三山志》记载,梅溪迟至南宋时期仍名为“梅花”,并没有梅溪的叫法。也可能梅溪林氏确实来自浙江,只是为了增加家族威望,以及仕途的需要而与横路林氏联宗的结果。
  通过对《武学谕知建昌军林公墓志铭》一文的细致研读,其中提到的一段记载“福建道廉访使铜台孙公泽大书君墓道‘梅麓先生之墓’”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孙泽全名乌古孙泽,元代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人,字润甫,号懒斋,先世为女真乌古部人。据《元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至大元年,改(乌古孙泽)福建廉访使。泽宿有德于闽,闽人安之。”林习子曾为乌古孙泽下属,所以能够顺利得到这位高级上司的题赠。嘉靖版《宁德县志·卷四·人物·列女》记载,乌古孙泽也曾为五代时期林廿五夫妇坟墓撰写墓碑。作为主管一省监察事务的正三品高官,同时为属下小县两座林氏墓葬题写墓碑,这绝非偶然。而且林廿五夫妇为唐末五代平头百姓,虽有异于常人之事迹,但距离元代已有三百多年,没有一定的条件,乌古孙泽岂能无缘无故为之题字。由此可见,林廿五墓碑是出于林习子之请,林廿五与林习子之间也可能存在渊源关系。林廿五原居于泽头(即今之城南镇古溪村),关于泽头林氏之源流,参见笔者《千古沧桑话古溪》一文。
  民国县志对于林保童裔孙祭扫西山境古墓(根据碑文记载,笔者认为可能是泽头林氏祖墓)之俗颇觉费解,而古溪村在明代就有祭祀林仲麟、林仲虎昆仲之“明经堂”,再结合以上提到的《三山志》中的记载,我们似乎有理由肯定,宁德横路、梅溪、泽头这三支林氏具有共同的的祖先,皆为“光州林氏”之后。前不久在网上查找到一纸《林氏源流序》,讲述的是蕉城八都云淡林氏的源流,虽出自后人手笔,粗鄙不堪,错字连篇,但其中引用的一些原始资料却颇为可贵,原文节录如下:“(林氏)历秦汉晋五代而至唐僖宗年间,有官任都相宫(官)使者,自浮光从王祥(潮)兄弟入闽,是为如(入)闽始祖。其长子官任吾宁感德场都录,遂肇基吾宁。生五子,俱管(官)侍御明经术相,家声益振。至宋淳佑中,有宁德县知事、宣教郎李侯泽民嘉褒吾邑城林族,赞(簪)缨继世,科第蝉联,为之建坊,额于聚族之(地)曰英达。从兹林氏在吾宁发祥矣。其中一支乔迁甫(峬)源、横路林地方,本村林族开基始祖泰源公,约于明朝初年,由横路林乔兴吾云淡间,奠居创业,垂铳至第三世海公,生三之(子),分风、雅、颂三房。”序中提到林氏由河南浮光(笔者按:河南固始有浮光山,传为开漳圣王陈元光故里,福建许多姓氏族谱都自称由固始浮光迁入),从王潮兄弟入闽,是为入闽始祖。这与元代林祖恭墓志铭提到的“公先世光州入闽”的记载相符;序中还提到入闽始祖之长子任职感德场都录,这位林都录为泽头林氏始祖,古溪黄瓜桥即其所建,这在明清地方志中有明确记载;序中又说宋淳佑中,有宁德县知事、宣教郎李侯泽民建英达坊的事迹,这在嘉靖《宁德县志·卷二·坊表》也可以找到:“英达坊,在县南直街。宝祐元年,为进士林士夔、士柄立。”除了年代有误差之外,其它大致吻合。序中最后还提到甫(峬)源、横路林两支林氏皆为林都录之后,这与笔者关于横路林源于泽头的推论更为吻合。由于林氏为闽省第二大姓,支派繁多,后人附会合流现象较为普遍,峬源、横路两支林氏又是本邑大宗,是否同一支派,限于笔者水平及史料无征,不敢妄加定论,姑且存疑于此,留待后来者确证为善。
  值得一提的是,元代以后在宁德城内前林、横路还有另一支林氏大族。这支林氏源于七都峬源,与刑部尚书林聪同宗。一世祖起莘,一作起萃,“起莘生五七公,五七公生德扬”⑮,林德扬又名林诩,为林聪曾祖父。德扬排行第二,胞兄林六一娶妻陈氏,大概在元代初期迁入县城,最早居住于东门辕边井,子孙日渐显达以后,遂被称为“前林林氏”。进入明代中叶,家族中先后涌现出三名举人,即林初、林道父子及明末的林桂,其中犹以林桂一支最为兴盛。林桂,字子攀,万历三十七年(1609)乡试,与东井崔世召同科举人,历官温州府推官、刑部主事等职。和林保童家族一样,林桂子孙世代亦居住于南门横路,至今南门鹏程境(即横路)仍有林氏宗祠、林桂故居等明代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学山左氏
  学山左氏虽位列五大姓之末,却丝毫不比其它四姓逊色,明清时期更是不乏硕儒彦才、饱学名士,自明代中叶以来,涌现出举人四名,贡生十二人,左浚、左序、左承芳、左天墉、左元炯皆为家族之凤毛麟角。左氏建国前最后一次修谱时间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这套谱牒以后未能逃过文革浩劫,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新修的族谱仅凭族中长辈模糊回忆,没有任何旧存依据和资料,可信程度不高,对其始祖迁入宁德的记述更显混乱。
  据1997年新修《济阳堂左氏宗谱》记载,左氏一世祖“诚公,字子明,宋进士,诰授迪公(功)郎,四川都提举。由河南洛阳官闽古田,政声藉甚。其值辽入中原,不得回故乡,遂家于闽。娶宋氏、吴氏、周氏夫人。生子二,长子伯亨,字懋礼,自古田卜居邑之峬源,至宋末再迁宁德学山之背”。对于一世祖的这则记载颇有破绽,首先迪功郎在北宋初期称为将仕郎,政和六年(1116)改称迪功郎,从九品,相当于诸州府下县之县尉。“辽入中原”发生在五代后唐时期,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夺得后唐李从珂政权,父事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契丹人的帮助下,石敬瑭节节胜利,于后唐清泰三年(936)攻取洛阳,登上帝位。到了北宋初期,辽国国力更为强盛,经常骚扰宋国边界,但没有深入中原腹地的历史记载。宋徽宗时代,辽国已逐渐衰落,1125年(辽天祚帝保大五年)最终灭亡,故“辽入中原”一说及诚公所处年代,以及所授官职皆是自相矛盾。至于“都提举”一职在两宋时期也并不存在,只有提举,“多为管理某项专门事务的职官”⑯,四川在北宋仁宗时期设有“提举茶马司”一职,官位显要。既然诚公在蜀中担任要职,怎么又会无缘无故从洛阳调到古田县来呢?故此以上记载甚不靠谱,不足为信。由于缺乏更多的历史记载,对于左氏开基始祖的真实身份只能存疑了。
  至于二世左伯亨的记载,笔者认为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以及五代宋时期入境移民的历史潮流。在宁德设立感德场以前,中原及外县移民入境最早居住点应该是以霍童镇及西乡(包括洋中、石后、虎贝等乡镇)这些内陆地区为主。见于文献记载的有隋代时期迁入霍童的“谏议大夫”黄鞠、曹霭及黄氏、陈氏家族⑰,唐代迁入西乡的孙氏家族⑱。自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政治中心转移向沿海地区,这一时期的移民主要都集中在白鹤盐场及峬源(今七都镇)这两大区域。峬源环境优越,开发历史较为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就形成了著名的“峬源市”。洪武元年(1368)设有峬村税课局,征收地方税务。清代训导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中极言峬源之富庶:“金铜镜,银峬村,富教甲一邑。三家一酒店,十里一书斋。”据记载,林行谦家族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迁入西林,南宋理学家龚郯、李鉴,以及进士黄时、翁由诲,他们的祖先也都是唐末五代迁入。按照左伯亨的六世孙左宗实生活于明初计算,祖籍古田县的左伯亨确如族谱所言,是在南宋末年落户峬源,不久就改迁宁德县城的。
  左氏迁居南门学山后,也许是跟孔圣人沾边的缘故,历代多有科名。到了第八世宗实公,字子政,洪武年间(1368—1398),被推举为人材。左宗实为学山左氏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左氏族谱记载:“本家开基户口,创立版图,业著千秋,功垂万代,皆公首画。”到了第十二世左浚、左冲、左汉、左洪四兄弟时,左氏家族进入最为顶峰的时期。四兄弟分成四大房,其中犹以长房左浚为著。左浚,字希哲,成化四年(1468)举人,官至广东仁化知县。嘉靖版《宁德县志·卷四·良吏》称之:“历官四任,家无余资,时称廉吏。陈白沙亟称之,赠以诗,且谓欲为之作循良传,传之天下,后世以为美谈云。”道光版《肇庆府志》卷十六《宦迹》对左浚的为官政绩更是称颂有加:“左浚,宁德举人。宏(弘)治八年,知高要县,廉洁惠爱。县当两广之冲,供亿旁午,事集而民不扰,用节而上不疑,民甚德之。选惠州府通判,士民攀卧至不得行,宦橐泊如也。高要循良以浚称为最焉。”左浚的三弟左汉,四个儿子左应、左廉、左庠、左序,孙左承芳等皆有功名,时人称作“一家翁孙三代十训导”,引为美谈。
  明末清初学者孙奇逢曾说:“闻之王谢子弟,他氏不敢轻与之议婚论交,盖门第清贵,举世所宗。”⑲明清时期宁德望族间的婚姻,受儒家正统思想束缚,对门当户对的“门第”观念普遍重视。举左浚而言,左浚的三子左庠娶赠云南道御史陈宇之女,进士陈褒、陈褎之胞姐;女儿许配给生员龚佐,龚佐祖父为湖广参议龚膺(东井崔鉴女婿),父龚道,母林德贤,为刑部尚书林聪四女;龚佐的孙女(凤阳府教授龚邦卿之女)许配崔鉴元孙庠生崔允元,崔允元生子崔世召,崔世召的长女崔德秋,许配参政陈勖之孙廪生陈良鼐。崔世召孙女崔宜端,许配后场彭如璠;陈良鼐之女陈海嵩,许配后场彭维芳。五大姓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姻关系,为保持家族高贵社会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附注

注释:①:这句话意思是指,崔彭等五姓声望显著,就是子孙没落了,声誉仍保持不变;崔彭等五姓家境殷实,子孙不事生产,靠着佃租也能度日。 ②:明黄泽《重修宁德县庙学记》。 ③:明嘉靖十六年(1537)崔侹谱序。 ④:徐连达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⑤:陈支平著《福建六大民系》,第17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⑥: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九·公廨类三》。 ⑦:据朱维干《福建史稿》126页:“九场者,闽西则上杭、武平;闽东则梅溪、感德;闽南则归德、大同、桃源、小溪、德化。三镇者,永贞、黄连、武德。”⑧:厂字据《康熙字典》解释,有“屋无壁”的意思,也就是四周没有墙壁的棚舍。另据新编《汉语大字典》亦解释为“棚舍”。 ⑨: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古迹》。 ⑩:据光绪三十年(1904)《道头陈氏家乘》。 ⑪:清李邦光《邑城金峤陈氏宗谱序》。 ⑫: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二·建置志》。 ⑬: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坑冶》。 ⑭: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四·人物》。 ⑮:明王直《副都御史林公神道碑》。 ⑯:《中国历代官制词典》,95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徐连达主编。 ⑰:见于淳祐六年(1246)黄居正撰《有宋黄公圹志》,元林淳撰《故建安书院山长陈公墓志铭》。 ⑱:南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卷八十》之《孙武义墓志铭》。 ⑲:孙奇逢《夏峰先生集》卷三《赠杨郎念祖序》。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仕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