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姓氏源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81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姓氏源流
分类号: K810.2
页数: 99
页码: 386-484
摘要: 宁德蔡氏迁入时间在元末,但具体是哪一年已无法得知。始祖蔡南益从闽南漳州府漳浦县八角井迁徙至宁德,定居在四都金涵蔡洋山,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发展到现在约有3000多人。
关键词: 姓氏 宁德县 蔡氏

内容

明代县城的崔彭陈林左五大姓 宁德县受地理环境的局限,开发较晚,是个以移民为主的滨海小县。汉晋南北朝时期汉民的入迁数量很少,且多数是到霍童山炼丹修道的方士,只有到了五代闽国时期,随着感德场升场置县,汉族移民才逐渐增多。有史可稽的以隋代开基霍童的黄鞠为最早,到了两宋时期,宁德有陈、林、郑、黄、阮、余等科举世家。进入明代以后,宁德县城逐渐形成了东井崔、后场彭、埠头陈(此外还有金峤陈、潭里陈)、横路林(还有源于七都的前林林氏)、学山左五大姓。这五个姓氏入迁时间多在宋元时期,人才辈出,长盛不衰,贯穿明清两代,持续了将近四百多年。清代道光时期,宁德训导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中记载:“邑中大姓旧有‘崔彭陈林左’之谣。”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审计院院长李兆珍在《崔氏族谱序》中也赞誉:“宁阳为闽北岩邑,数望族者必曰‘崔彭陈林左’诸姓。”可见在清末民初,这五大姓氏仍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至今城乡广为流传着一首民谣:“崔彭陈林左,没吃也是好,没做也不饿。”①宁德的这五个大姓,虽不能与省内福泉漳发达地区之世家大族相埒,但簪缨继世,累世书香,功名不过举人贡生,入仕多为州府一级官员,家道殷实,形成了闽东官宦人家的特色。
  明王世懋在《闽部疏》中这样评价福宁州的科举教育:“连江、罗源道与福宁州邻,多高山大岭,行甚嵚崎。连江号有人才,尽此境而北,科甲寥寥矣。”甚至还毫无掩饰地说这些县份:“观风督学二使者所不至也!”王世懋的说法未免有些片面。连江“号有人才”,明代有进士34名,宁德在明代有进士21名。数量上有较大差距,但连江县在洪武十四年(1381)编赋役黄册,全县14804户、65067人。而宁德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编赋役黄册,全县户15570,33757人,人口数量与连江县相差半数。按照这样计算,宁德在明代也算得上文化发达的县份。在21名进士中,崔彭等五大姓就占了8名,其中陈寓、陈褒、陈褎为叔侄兄弟进士。至于举人、贡生更是以这五大姓为主。成化四年(1465)戊子科乡试,宁德共有三人中举,陈寓、左浚出于五大姓。左浚父子五人均有科名,被地方士子引为楷模。其余像“兄弟举人”、“父子登科”、“叔侄同榜”等科举佳话,也屡有出现,使当时的宁德县“虽滨闽海,而人材轶齿上郡,实声教所被之地也”②,成为福宁州文化最为发达的县份之一。
  崔彭陈林左这五大姓秉承着移民社会中固有的“耕读传家”文化传统,以“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为家庭理念,使家族子弟明白只有读书才有出息的道理,数百年来的门祚绵延、子孙繁盛,令世人为之称羡。对于他们辉煌的家族史,本文不做记述,只是想通过多年来搜集到的谱牒文献资料,对五大姓尚觉模糊的历史记载,以及穿凿附会的家族源流,做一番深入的研究探讨,正本清源,力求恢复历史的真实。笔者见解或者有些出入,限于水平,留待日后有识之士加以勘误补充为盼。
  东井崔氏
  东井崔氏,以世居于城区东井境而得名。东井又名下井堂,在今天的前林路下井堂弄一带,因为此地有一座供奉马氏三仙的神堂,又有一口水井,故而得名。这片街区至今仍有好几座崔姓住宅,还包括崔氏书馆、崔氏大夫祠(在前林路,与蔡氏家庙毗邻)遗址等,透过这些青砖黛瓦、规模宏敞的古建筑,以及倾颓的废墟,我们可以想象明清时期崔氏家族簪缨联翩、子孙显贵之盛况。
  据民国二十二年(1933)修纂《崔氏族谱》记载,东井崔氏始祖提举公因“宁德在宋初有感德盐场,宋明道壬申自崇安来巡是(感德)场,居延日久,乐其风俗之醇甘,其土宜之赡,遂卜于鹤峰东井境居焉。故世称曰崇安‘提举公’,是为崔氏之鼻祖也。”③这是我们至今可以见到最早关于崔氏家族入居宁德的记载。序中明确记载,崔氏开基始祖提举公于北宋明道元年(1032)由闽北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迁入,至今已近千年。提举当为官名,不是人名,据《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④:“提举,宋时置,有提举常平、提举茶盐、提举水利、提举市舶、提举坑冶等。”按照以上条目对号入座的话,崔氏始祖应该是担任提举茶盐的官职,而提举茶盐司在两宋时期是“路”一级的行政官员,设置也是在崇宁元年(1102)以后,崔氏始祖不可能担任这一职务,且序中有“自崇安来巡是场”,则所任为县级官员,其时宁德已升场置县,这里所指的感德盐场已是行政机构,而不是行政区划。据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二十四·秩官类五》:“怀安县,监盐仓,一员。盐仓,旧主簿兼监。绍兴十三年,差小使臣一员专监。”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古迹》所记之“契盐库”即贮藏县衙文书及食盐的仓库。崔提举所任正是监盐仓一职,这里的“提举”作为动词,据《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解释为“管理,管领”的意思。崔氏后人明代浙江盐运副使崔世召曾远赴崇安访寻先族无果,有诗曰:“遥遥来傍武夷宫,有宋盐官任霍童。”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证明。监盐仓虽为县衙佐杂小官,却是肥缺,相当于明清时代之盐课司大使。
  东井崔氏自崔提举以下连续十二世无人科举入仕,且人丁不振,家道逐渐式微,至十三世崔镕、崔鉴、崔铎三昆仲时,分为智、勇、仁三大房,科第家道逐渐光大。尤其是崔鉴(后人尊称“克明公”,又称为“崔大夫”)一房,不仅本人官至镇江府同知,进阶朝列大夫,赐金带黄伞,而且其子孙等又连续数世科举蝉联,如日中天,涌现出崔昌、崔廷复、崔世召、崔嵸等优秀子弟。
  蕉城民间各家族对于祖先渊源的合流,与国内其它城市乡村大致相似,且在某些方面更显狂热。“这种行为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本家族的社会地位,适应了人口流动与乡族分立的社会环境,但是在另一方面却恰恰使自己的祖先日渐模糊难辨,张冠李戴。”⑤难能可贵的是,崔氏家族对这种混淆族源的行为并不乐衷。东井崔氏历次修谱,都在不同年代的序文中反复叮嘱,郑重其事。如广东肇庆府学训导十五世崔侹在嘉靖十六年(1537)序文中提到:“若再求崇安(提举)公以前世系,则又有望于将来子孙或宦游多方,得其真牒,可置谱首,以示世代之本源也。”十七世崔文泰也谨慎记曰:“(崔氏)历汉迄唐为显秩,东西南北世有闻人,今亦不敢强为之附也。”万历三十八年(1610),福安举人刘廷冠谱序中,更引唐代刑部尚书赵彦昭与赵姓女巫通谱,宗室李崇与宰相李义甫联宗史事,“百世嗤之”,并且很严肃庄重地告诫后人:“此以见谱,又不可以妄援也……然则名家巨族谱牒之修而不可以弗慎重乎哉!”据了解,与武夷山市毗邻的浦城县仙阳镇柏山村至今仍为崔氏家族聚居地,有人口一千多人,清代康熙时期曾出过一位名曰崔世孔的孝子,不知这支崔氏与东井崔氏是否有渊源关系。
  后场彭氏
  后场彭氏据说来源于古田杉洋镇。由于城关彭氏谱牒在文革期间焚毁无存,所能了解到的家族信息只能根据杉洋彭氏族谱以及彭氏家族老一辈残存的记忆进行复原。据古田杉洋、福安穆阳、周宁玛坑等地彭姓族谱记载,闽东彭氏始祖彭思邈,字有阙,曾任李唐“开州司马”,后随王审知入闽,仕至“礼部尚书”。彭思邈生三子,兰胤、兰居、兰膺,兰膺官任“宁远统军使”,生二男,长子即为彭仲修,生于虎贝石洋村(今彭家墩),后迁宁德西隅后场开基,为后场彭氏开基始祖。
  另据福建《彭氏族志》记载,杉洋彭氏开基始祖彭金为彭思邈五世孙,五代时任闽国“行军使”。天福二年(937),带长子彭官至蓝田(即杉洋)枫湾开基。彭官曾赴闾山学法,闽王封为“大真人”。彭官生有五子:沐、游、润、渥、渊,其中长子彭沐迁徙至宁德虎贝彭家墩繁衍生息。彭沐生五子,五子名彭取。彭取次子彭益择居感德场,遂开后场彭氏之始。
  以上资料错综复杂,加以穿插附会,尤其是祖先官职漫为标榜,不足为凭,唯一可取之处是城关彭氏始祖为彭仲修,最早落脚点为西隅后场。
  据彭氏后人记述,后场大致位置在今天蕉城城区西门路棋盘头一带,这一地名虽不见于地方志记载,但在城区一些姓氏族谱中仍可见到,如民国《东井崔氏族谱》中,崔鉴三女适“后场彭知州(宁)嫡孙”;民国《古溪陈氏族谱》,上祠陈思宝娶“后场彭氏”之记载。据笔者研究,后场当于建县前之感德场建置有关。
  宁德“县本盐场”⑥。蕉城城区这一片广袤平原旧时称作“白鹤洋”。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五·征榷考》记载,福建在唐代有六县产盐,长溪县为其一。作为长溪县的管辖地域,感德盐场应当是境内重要的产盐区。乾元元年(758),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开灶近利之地,置盐院,允许失地农民业盐为亭户,免其杂徭,由此吸引大量移民迁入境内,逐渐形成城镇规模。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特析长溪、古田二地置感德场,隶属长溪县,是当时福建“九场三监”⑦之一。所以又被称作“大盐场”、“白鹤盐场”。盐场的制盐地点称为“盐厂”⑧,并分为前、后两处,“前厂即今县治,后厂在龙首境”,⑨搭盖有简陋的棚舍。场作为县以下的一种行政建置,与“镇”大致相当,场的行政长官称为场监。行政机构就设置今天蕉城区人民政府所在地,这里一直作为宁德县署所在地,一千多年以来一直沿袭不变。根据乾隆版县志记载,最早的感德场署是坐北朝南,棋盘头一带位于场署后围,故有“后场”之名称。在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纂修的《霍童青岩宋氏族谱》留下一篇《承宗公在县屋宅基址志》,难能可贵地留下了建县前的蕉城城区概貌,其中有:“邑西一条直岗,直至前场边止。”的记载,这里的前场就与后场形成对应。旧时后场彭氏宗祠与宁德县衙仅一墙之隔,三进式规模,直到民国时期仍完整保存(旧址在今天的培英社区西门路59号)。彭家的书馆在西山路40号,至今仍为彭家后人所居住。
  后场彭氏始祖彭仲修,后人尊称“北山公”。1995年新修《宁德市志》依据彭氏家谱内容以及民间传闻,在卷三十二“人物”中,堂而皇之为彭仲修立传,称之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考中武探花,任职兵部。永徽元年(650),唐高宗下诏封为武毅大夫。这种做法未免草率。作为地方正史,对于地方文献的引用一定要存真去伪,力求翔实可信。
  据《旧唐书·选举志》记载:“武后长安二年(702),始制武举。”初唐不设武科,也就不存在三鼎甲的说法。武毅大夫,当作武翼大夫。据《中国历代官制词典》:“武翼大夫,武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由供备库改称,为武臣第三十三阶。”只相当于清代把总、外委千总之间的基层小武官,为从七品职衔。如果彭仲修真的官高爵显,为何在南宋《三山志》及明清地方志都未予收录,只有乾隆年间修志时,因为境内唐代墓葬稀少,才在《宁德县志·卷之二·建置志·宅墓》内略略题了一笔呢?这个历史谜题,直到民国时期修县志时才得到解答:“武毅大夫彭仲修墓,在东门外溪流坑碧山。碑有‘北山’二大字,人呼为‘北山公墓’。”后面还附有修志者按语:“按彭仲修号北山,系彭氏迁宁始祖,官至武毅大夫。墓道碑及祠内木主均载为唐代,似属唐代无误。考《彭氏族谱》,实元至元时人,盖明初讳称元代官爵,故以唐避之。其谱中有万历时广东封川县知县彭道南号文泉者,乃其九世孙。则仲修确为元人无疑。”如果《彭氏族谱》的记载准确无误的话,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武翼大夫为两宋职官名,元代并没有设立,而且民国志中“盖明初讳称元代官爵”的说法也颇为勉强,在明代嘉靖、万历四种州县志中,就收录了元代的不少职官、科举人物,嘉靖版《宁德县志》因为文献无征,元代进士空白而深感遗憾:“元自泰定四年至元末十余科,宁士登第者不知其几,而旧志无载。间得一二,惟博洽君子随所见而补缀焉,幸矣。”按照这种逻辑推断,笔者认为既然极有可能是由宋入元的遗臣,由于再仕异族,后裔有意隐讳,将开基始祖的生活年代、官衔予以篡改,才留下了这么一段历史公案。以上只是笔者肤浅的推论,未必准确,希望能等到博学者的进一步论证。
  在嘉靖版《宁德县志》中还有宁德县“较场”旧设于西山的记载,而彭仲修就居于附近,又是基层武官,且族谱记载其曾任“武教官”一职,这段记载或者能够为研究彭仲修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道头陈氏
  道头陈氏,因为毗邻东门外码头及金鳌桥,所以又被称作“埠头陈氏”、“金鳌陈氏”。这一支陈氏家族在宁德落户已久,开基始祖据说是南宋进士、朱熹门人陈骏。据光绪三十年(1904)续修《道头陈氏家乘》记载:“始祖乡贤仁斋公(陈骏)自有宋孝宗隆兴二年由福安廉川迁居兹土,迄今七百余年。”事实果真如此吗?对于陈骏的籍贯,历代地方志大多都主张由福安入籍宁德的说法。嘉靖版《福宁州志·卷之八·科贡·进士》:“绍兴二十七年丁丑王十朋榜进士”条下有“陈骏”,并附有人物简介:“雄侄,骥弟,大冶丞。”以及修志者按语:“按《宁德志》录骏于人物,今又配乡贤祠,岂生于福安而徙居宁德耶!”嘉靖版《宁德县志》沿袭其说:“陈骏,按《福安志》作福安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编修的《福安县志》也认为:“今宁德祀骏乡贤,《八闽通志》仍之,意生于福安,而迁于宁德耳。”到了万历四十四年(1616),知州殷之辂、生员朱梅修纂《福宁州志》,对于陈骏籍贯产生了疑问:“骏以绍兴二十七年入长溪选举,今重见,何矛盾也。此必有误。”但未作进一步论证。直到清光绪十年(1893),福安知县张景祁等在修纂《福安县志》时,才指出其中错误:“按《通志·儒林传》:‘陈骏,宁德人。字敏仲,号仁斋先生。乾道五年郑侨榜进士。与‘选举’所载福安陈骏自是两人。又陈成父,字玉汝,《通志》、《府志》均作宁德陈骏子,父子合传,与福安无涉。旧志误收,今删之。”确如其言,绍兴二十七年(1157)王十朋榜进士陈骏,字敏之,福安廉村人,官至大冶县丞,叔父陈雄、胞兄陈骥均举进士;乾道五年(1169)郑侨榜进士陈骏,小名修弟,字敏仲,宁德人,即道头陈氏之祖上,官至广东广州知府。⑩自南宋《三山志》“科名”记载以来,历代地方志都沿袭不变,并没有疑问,后世产生紊乱的原因,很可能是宁德陈骏是朱熹的高足,陈成父成为辛弃疾的东床快婿,声名显赫,掩盖住福安陈骏的名望,久而久之二人事迹混为一说,产生了“生于福安,迁居宁德”的错误论断,甚至后来还出现陈骏罗源籍、连江籍、福清籍多种版本,以至于连道头陈氏子孙也分不清庐山真面目,把自己家族的始迁地错误归属到福安廉村去了。
  事实上除了陈骏,道头陈氏应该有更早的开基始祖。既然能够在县城繁华地段站稳脚跟,生息繁衍,这支家族入境的时间应该是在设场建县之前。道头陈氏家族内部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家族起源于十一都尖山(今赤溪镇尖山村)。据新修《道头陈氏族谱》记载,尖山房始祖仕泰,字伯京,“登进士,授文林郎,文昌令”。生二子,昭、穆,俱为“唐刺史”。八世孙邦彦,十世孙应龙,十四世孙陈亮。这些名字在乾隆版《宁德县志》“科举”中都可以找到。按照这种说法推论,道头陈氏始祖当为陈仕泰无疑。
  除了道头陈氏,同时代的宁德县城还有金峤、潭里两支陈氏大族。
  明清时期,金峤陈氏在宁德的家族地位绝不亚于道头陈氏,“吾邑前明以乡贤名宦为邦国光者,惟金峤陈氏为最。”⑪但与道头陈氏一样,也存在家族渊源附会合流问题。2009年由金峤陈氏宗祠理事会编印的《金峤陈氏史志》在介绍了自己家族由来的时候,开门见山的一句话就是:“说起金峤陈氏,该先追溯江田陈氏。”文章中还提到,京兆万年人陈忠(太傅陈邕之父)第五世孙陈夔率子陈参,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39)随闽王王审知入闽,后携带家眷隐居福清新丰里南阳村,世称“南阳陈氏”。陈参曾孙陈泰于北宋初年迁到长乐江田,繁衍发展,成为长乐望族。陈泰第十七世孙陈伯鼎任湖广英山教谕,以冤戍大同。伯鼎子洵仁在朝为官,上疏朝廷为父申冤,触怒明太祖,愤而辞官南归,并改名以政,隐居宁德六都西岐(今属漳湾镇),成为西岐陈氏开基始祖。到了陈洵仁五世孙陈和时迁居宁德县城北门街,衍为大族,陈和被尊为金峤陈氏开基始祖。
  陈洵仁是长乐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据民国《长乐县志·卷二十五·列传·文苑》:“陈洵仁,字思允,江田人。诗学精深。洪武乙丑进士,授中书舍人,擢给事中。立朝敢言,文章政事望重一时。”弘治《长乐县志》更赞誉之“文章政事郑重一时,长乐业诗经者自公始,故乐人号为‘诗经祖’。”另参考清陈昌箕《江田诗系》、陈洵仁《东溪精舍记》可以得知,陈洵仁出身于官宦之家,父伯鼎,明初以荐辟授湖广英山县教谕。兄仲进字伯康,洪武年间(1368—1398),以明经荐授宜阳县丞,摄治孟津。另一个兄长仲完,号简斋,洪武十七年(1384)举人,十八年(1385)与弟洵仁同举进士,授延平府训导。永乐初,征为翰林院编修。次年,诏简东宫官,为皇孙教读。擢左春坊赞善,奉命修《永乐大典》。
  陈洵仁因讼父冤遭严谴,削籍归里,家居不出。洪武三十一年(1385),受长乐知县王遵道礼聘,讲学六平山东溪精舍,状元马铎、李骐、榜眼陈全等俱出其门下。长乐县现存明清地方志都没有陈洵仁改名以政,迁徙宁德西岐的说法。
  唯一提到陈洵仁迁居西岐的是清代福州人郑杰的《全闽明诗传》。该书于《卷十九·嘉靖朝一》之“陈褎”生平下注曰:“洪武乙丑进士陈洵,即洵仁,弃官就戍所养亲,子孙遂籍宁德。”这段记载破绽重重。陈洵仁,并没有所谓“陈洵”的原名,父亲陈伯鼎戍所是在大同,并不在宁德,地方志早有定论。此外郑杰在同书《卷四·洪武朝四》之“陈洵”条记载:“陈洵,字思允,改名洵仁,长乐人。登族弟。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刑科给事中,有《黄门集》。”改名之说不存在,而陈登也不是陈洵仁的族兄,而是胞侄(陈仲进子)。
  此外笔者试从以下三点来证明西岐陈氏始祖陈以政并非陈洵仁:一、据海风出版社2007年五月出版《长乐历代诗词赏析》一书可以得知,陈洵仁生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卒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传五世至陈和,陈和生于永乐十四年(1416),距洵仁出生年份仅为六十一年。短短六十一年传了五代,每代间隔不到十二年,这可能吗?二、陈洵仁因代父申冤,触犯朝廷法律,受到“削籍为民”的处分,这一时期他的两位胞兄仍在外省州县一级任职,并没有因此牵连,陈仲完后来还宦途顺利,成为皇孙的老师。为此,陈洵仁没有必要改换名字,离家外遁。如果陈洵仁真的隐居在宁德的话,对于这么一位才学渊博的名士,宁德地方志肯定会提及。
  三、正德十三年(1518),陈以政七世孙进士陈褒病逝。同年榜眼贵溪黄初为撰墓志铭,其中提到陈褒家世时,只说:“(陈褒)世为闽之宁德西岐人,曾祖耕,不仕;祖和,任无为州学正。”墓志倾向于溢美之辞,如果西岐陈氏真是陈洵仁后裔的话,陈褒墓志是没有理由不提到这一显赫家世的。
  其实对于西岐陈氏源于长乐江田的说法,在金峤陈氏家族内部也一直存有歧义。清末增坂拔贡生李邦光在为金峤陈氏续修家谱时,就曾提到金峤陈氏四世祖陈范(字道宗,号沙洲,嘉靖二十二年(1543)授广东庆远卫经历)对这件事的处理方法。李邦光在谱序中说:“世人欲修家谱,莫不攀援贵阀为光宠,以当时洊经兵燹,源流失传,亦见世济簪缨,门罗棨戟。而长乐江田陈氏言其族有洵仁公北迁宁德,福清石马洞陈氏亦言西岐由彼处来迁,先人之坟茔存焉。”“斯皆闽中显族,他人攀援而不可得”,针对这种自献殷勤的情况,身为家长的金峤陈氏四世孙“沙洲公”(陈范)并没有冒然相认,而是谨慎应对:“旧谱未载,宁可狄武襄(青)却狄梁公(仁杰)图,不为郭崇韬拜汾阳(郭子仪)墓。”陈范的远见卓识,无论在当时或后世都显得难能可贵,由此得到了族内有识之士的赞许:“其慎重之意,足风当时而传后世矣”。
  陈以政墓坐落于漳湾镇西岐村富斗小洋山,凿石为圹,堪舆家称为“灯火挂壁形”。墓碑顶端为荷叶宝盖形状,底部仰覆莲座,正中浅龛镌刻“陈公福地”四字,墓室前壁雕刻双狮戏球。墓碑雕刻古朴笨拙,墓壁双狮造型生动,这与洋中镇溪源村宝祐六年(1258)黄氏祖墓石刻如出一辙,明显带有两宋时期风格。2008年2月23日被列为宁德市蕉城区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潭里陈氏又称为“潭底陈氏”、“潭尾陈氏”。以世居县城南门内潭里而得名。“潭里”这一地名始于两宋时期,据梁克家《三山志》记载,旧时南门外城楼下有“渡船潭”,潭里顾名思义是在深潭所在地的尾部,即南城门内深处街巷。这一带濒临东湖,潮涨潮落,水上交通便利,建县前后就设有码头。民国以前,海水可以通过涌入南城门内,离城门不远为宁德县学宫,有内外泮池,“外池称‘会源水’,池中有东、西两涵。东涵达城濠,潮至则由涵入城至池,朔望水大且溢至学门。”⑫除了潭里陈,留存至今的还有新塘宫、湖边陈等古地名,蕴涵着旧日的历史信息。
  说起潭里陈氏的来源,据新修《宁德潭里陈氏族谱》介绍,潭里陈系入闽檄公派。檄公七世孙崇起迁福安长溪郭阳,为一世祖。至七世宣议郎兴嗣公于赵宋时分居宁德大盐场,后迁“南边之潭”,为潭里陈始祖。兴嗣公生四子,为熹、杰、烈、熊。三子烈公,字炳叔(嘉靖、乾隆《宁德县志》俱作“公烈”,字丙叔),宝庆二年(1226)武举正奏名,官庐州庐江令。传九世至勖公(后人尊称“参政公”),字世勉,号次岩,官至广西参政,赠太仆寺卿,入祀乡贤祠。勖公生三子,长子得赟早逝,次子得姚分诗房,三子得京分书房,棠棣同辉,支派绵延,遂为潭尾陈氏之大宗。
  清刘家谋《鹤场漫志》有:“《郭阳陈氏家谱》,俗呼潭里陈。”的记载,可见潭里陈氏始迁地确为郭洋。但谱中将福安、长溪两县混为一说,极不合理,经查找福安、霞浦两县地方志也不存在“郭阳”这一地名。据笔者考证,郭阳即郭洋,又称过洋,今属周宁县七步镇(与福安市康厝、穆云两个畲族乡交界)管辖。“郭洋”最早出现于《三山志》:“宁德县宝瑞场,地名郭洋。”据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吴松弟博士《宋代,中国白银的最大产区在福建,中国最大的银矿在周宁》一文介绍:“按照《嘉靖宁德县志》卷2所载,在明代宁德县的18都,再据《乾隆福宁府志》卷8所载宁德县各都地名,今天周宁县七步乡境内有大郭洋、小郭洋,显然就是宝瑞场的所在地。北宋熙宁十年(1077年),宁德县交纳的商税总额是1877缗(《宋会要辑稿》食货一六之二0),宝瑞场一年的商税额相当于宁德全县商税额的26.6%。”《三山志·卷第十九·兵防类二》也记载:“元祐七年五月,州以宁德宝瑞、宝丰场发,集聚千余家。”可见宋代处于偏远山区的郭洋,由于依靠矿业,经济发达,居民富庶。陈兴嗣很可能就是一位银矿主,在发家致富以后,迁居县城买房置地,培养子孙读书入仕,经过数代苦心经营,终于兴旺发达,并逐渐成为了明代县城的一大家族。
  据潭里陈氏后人口口相传,兴嗣公在宁德南门居住一段时间后又回迁郭洋,传了几代后不知什么原因又回到南门。据笔者的看法,这可能与宝瑞银场矿脉断绝“遂不复发”⑬有很大关系。
  横路林氏
  相比崔彭陈左四姓,横路林氏的家族地位似乎要更为显赫,这主要表现在科举方面,由宋而明,横路林氏共涌现出了林焞、林士夔、林祖恭、林保童四位进士;但是相比崔彭陈左四姓,横路林氏的家族源流却是云遮雾罩,留下诸多谜案未能解开。
  横路林的先世可追溯至唐末五代时期,也是跟随闽王王审知入闽的中原士族。据元代邑人韩信同撰写《武学谕知建昌军林公墓志铭》记载:“公(林祖恭)先世光州入闽,世为士大夫家。曾大父大椿,大父纬,皆薄意科举,读书自修,以终其身。”墓志中对林家入闽始祖名讳并未显示,今人更是无从查考,我们所能知道的应该以林大椿为始。与林大椿同辈的还有林晟,字大明(可见大椿为表字而非名),南宋建炎二年(1128)文举特奏名,官至湖广经略使。第二世林纬(墓志作“林纬”,明清县志“人物”作“林伟”),字文叔,学问赅博,与高颐、余复友善;林焞,字炳叔,林晟子,淳熙八年(1181)进士,衢州开化令。第三世有林纬子士夔,字汝咨,嘉定元年(1224)进士,官居襄阳录;林焞子士荣、士麾、士柄,皆有科名;林士桓,字汝达,开禧年间(1205—1207)试推恩科,官至奉议郎、福建本路提干;林士益,字汝谟,迪功郎。第四世为林祖恭,字允翁,淳祐七年(1247)进士,南雄司法参军,知建昌军;林祖谦,字吉翁,咸淳年间(1265—1274)漕贡进士,循州司户参军;林祖昭,祖恭胞弟,字晦翁,官承信郎、南剑州尤溪县尉;林祖温,字粹翁,为教职,累迁训武郎、京西路帅干;林祖懋,字勉翁,从政郎、靖江府属官;林祖泰,字约翁,士荣子,淳祐四年(1244)武举正奏名,武平令;林祖述,字尧翁,宝祐时期(1253~1258)补进武校尉,充都税干办。第五世有林珏、林块,皆林祖恭子,早卒无出;故以祖昭长子林习子过继。林习子,号似梅,至大年间(1308—1311)以儒士补廉访司掌书。至明代,有洪武进士林保童,字子成,为“祖泰六世孙”⑬,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湖广绥宁知县。林保童子林尹,字志衡,永乐十五年(1417)举人。林尹遗孙林凤,字世贞,弘治五年(1492)贡生,浙江仙居训导,改阆中。林凤尚有从弟林泾、林麟,林泾字本清,正统元年(1436)恩贡生,山东莱州府检校;林麟早亡,生二子,长子林锦,次子林钺。林钺,字德威,嘉靖六年(1527)贡生,浙江萧山训导。此外还有世系不明的南宋林公潜(本县教谕兼掌阁)、明代林万春(广西桂林王府典簿)。以上是笔者根据乾隆版《宁德县志》“人物”部分及林祖恭墓志铭中的零星记载进行汇总整理,由此可以对横路林家族脉络有个大致了解。
  横路林氏因为世居于南门内横路而得名。从嘉靖县志“县城之图”可以看出,明代的宁德县城是以县治、察院分司两大建筑物为城市中心,各有大街通向东西南北四座主城门,南门大街在靠近城门口不远处,由东至西横穿着一条道路,它起于儒学,至按察分司止,长约百米,名为横街,又作横路。至今其街区格局仍完整保存,改名为“学前路”。在明代嘉靖以前,横路与南城门之间横穿着一条小溪,溪上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架设石桥,以其地多举子,取名鹏程桥。永乐十五年(1417),桥头立有“桥梓联芳”石牌坊,专为进士林保童、举人林尹父子而建。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县林时芳重建毁于倭寇的城墙,截上关之水,引入城外南门溪。溪流不存,石桥遂废。横路林氏居住的位置今天已难以辨认,大致在新塘宫至蕉城一小范围之内,至今已寻觅不到任何有关的遗迹了。
  在今天的蕉城城区,不仅找不到横路林的历史遗迹,连其后裔子孙似乎也销声匿迹,无从查找。但在邻近的福安市,如社口镇福洋、甘棠镇国泽、穆云乡隆坪,坂中乡汤洋、许洋,以及下白石镇大获、北斗都等林姓聚居村落,其族谱中都明确记载,开基始祖为“林纬”,肇基之地为“横路林”。
  据《三山志》中的记载,横路林氏竟然与梅溪林仲麟家族同宗共祖。该志于《卷第三十一·人物类六》部分,称林士夔为“仲虎之侄,祖恭之父”。“林仲虎(庆元二年武举正奏)第二人。字景瞻,宁德人。本族:仲口、仲彪、士夔、祖慈。”“林仲麟,字景冲。本族:仲虎、仲彪、士夔、祖惹。”“林祖恭,仲虎之侄孙,士夔之子。”若以上记载属实,则林仲虎与林纬(伟)同辈,乾隆县志“宅墓”所载的林仲虎父“林铎”与林大椿、林晟同辈。按民国十四年(1925)林振翰《宁德碧山林氏支谱自序》介绍梅溪林氏源流甚详:“今考梅溪族谱,我远祖延公于五代周末由浙江温州台岭梅溪迁居福建宁德白鹤山下,是为一世。宋初二世祖师公由白鹤山续移邑之飞鸾村居焉。以不忘故里,复名梅溪。数传至九世祖应文公生子国仁、国谕,国仁生子铎。铎生五子,长仲麟,次仲虎,三仲彪,四仲麒,五仲凤。”梅溪林氏源于浙江温州梅溪,这与横路林“先世光州入闽”相对矛盾。其中也许是梅溪林氏族谱对始迁地的考证有误,因为据《三山志》记载,梅溪迟至南宋时期仍名为“梅花”,并没有梅溪的叫法。也可能梅溪林氏确实来自浙江,只是为了增加家族威望,以及仕途的需要而与横路林氏联宗的结果。
  通过对《武学谕知建昌军林公墓志铭》一文的细致研读,其中提到的一段记载“福建道廉访使铜台孙公泽大书君墓道‘梅麓先生之墓’”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孙泽全名乌古孙泽,元代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人,字润甫,号懒斋,先世为女真乌古部人。据《元史·卷一百六十三·列传第五十》:“至大元年,改(乌古孙泽)福建廉访使。泽宿有德于闽,闽人安之。”林习子曾为乌古孙泽下属,所以能够顺利得到这位高级上司的题赠。嘉靖版《宁德县志·卷四·人物·列女》记载,乌古孙泽也曾为五代时期林廿五夫妇坟墓撰写墓碑。作为主管一省监察事务的正三品高官,同时为属下小县两座林氏墓葬题写墓碑,这绝非偶然。而且林廿五夫妇为唐末五代平头百姓,虽有异于常人之事迹,但距离元代已有三百多年,没有一定的条件,乌古孙泽岂能无缘无故为之题字。由此可见,林廿五墓碑是出于林习子之请,林廿五与林习子之间也可能存在渊源关系。林廿五原居于泽头(即今之城南镇古溪村),关于泽头林氏之源流,参见笔者《千古沧桑话古溪》一文。
  民国县志对于林保童裔孙祭扫西山境古墓(根据碑文记载,笔者认为可能是泽头林氏祖墓)之俗颇觉费解,而古溪村在明代就有祭祀林仲麟、林仲虎昆仲之“明经堂”,再结合以上提到的《三山志》中的记载,我们似乎有理由肯定,宁德横路、梅溪、泽头这三支林氏具有共同的的祖先,皆为“光州林氏”之后。前不久在网上查找到一纸《林氏源流序》,讲述的是蕉城八都云淡林氏的源流,虽出自后人手笔,粗鄙不堪,错字连篇,但其中引用的一些原始资料却颇为可贵,原文节录如下:“(林氏)历秦汉晋五代而至唐僖宗年间,有官任都相宫(官)使者,自浮光从王祥(潮)兄弟入闽,是为如(入)闽始祖。其长子官任吾宁感德场都录,遂肇基吾宁。生五子,俱管(官)侍御明经术相,家声益振。至宋淳佑中,有宁德县知事、宣教郎李侯泽民嘉褒吾邑城林族,赞(簪)缨继世,科第蝉联,为之建坊,额于聚族之(地)曰英达。从兹林氏在吾宁发祥矣。其中一支乔迁甫(峬)源、横路林地方,本村林族开基始祖泰源公,约于明朝初年,由横路林乔兴吾云淡间,奠居创业,垂铳至第三世海公,生三之(子),分风、雅、颂三房。”序中提到林氏由河南浮光(笔者按:河南固始有浮光山,传为开漳圣王陈元光故里,福建许多姓氏族谱都自称由固始浮光迁入),从王潮兄弟入闽,是为入闽始祖。这与元代林祖恭墓志铭提到的“公先世光州入闽”的记载相符;序中还提到入闽始祖之长子任职感德场都录,这位林都录为泽头林氏始祖,古溪黄瓜桥即其所建,这在明清地方志中有明确记载;序中又说宋淳佑中,有宁德县知事、宣教郎李侯泽民建英达坊的事迹,这在嘉靖《宁德县志·卷二·坊表》也可以找到:“英达坊,在县南直街。宝祐元年,为进士林士夔、士柄立。”除了年代有误差之外,其它大致吻合。序中最后还提到甫(峬)源、横路林两支林氏皆为林都录之后,这与笔者关于横路林源于泽头的推论更为吻合。由于林氏为闽省第二大姓,支派繁多,后人附会合流现象较为普遍,峬源、横路两支林氏又是本邑大宗,是否同一支派,限于笔者水平及史料无征,不敢妄加定论,姑且存疑于此,留待后来者确证为善。
  值得一提的是,元代以后在宁德城内前林、横路还有另一支林氏大族。这支林氏源于七都峬源,与刑部尚书林聪同宗。一世祖起莘,一作起萃,“起莘生五七公,五七公生德扬”⑮,林德扬又名林诩,为林聪曾祖父。德扬排行第二,胞兄林六一娶妻陈氏,大概在元代初期迁入县城,最早居住于东门辕边井,子孙日渐显达以后,遂被称为“前林林氏”。进入明代中叶,家族中先后涌现出三名举人,即林初、林道父子及明末的林桂,其中犹以林桂一支最为兴盛。林桂,字子攀,万历三十七年(1609)乡试,与东井崔世召同科举人,历官温州府推官、刑部主事等职。和林保童家族一样,林桂子孙世代亦居住于南门横路,至今南门鹏程境(即横路)仍有林氏宗祠、林桂故居等明代建筑,基本保存完好。
  学山左氏
  学山左氏虽位列五大姓之末,却丝毫不比其它四姓逊色,明清时期更是不乏硕儒彦才、饱学名士,自明代中叶以来,涌现出举人四名,贡生十二人,左浚、左序、左承芳、左天墉、左元炯皆为家族之凤毛麟角。左氏建国前最后一次修谱时间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这套谱牒以后未能逃过文革浩劫,而上世纪九十年代新修的族谱仅凭族中长辈模糊回忆,没有任何旧存依据和资料,可信程度不高,对其始祖迁入宁德的记述更显混乱。
  据1997年新修《济阳堂左氏宗谱》记载,左氏一世祖“诚公,字子明,宋进士,诰授迪公(功)郎,四川都提举。由河南洛阳官闽古田,政声藉甚。其值辽入中原,不得回故乡,遂家于闽。娶宋氏、吴氏、周氏夫人。生子二,长子伯亨,字懋礼,自古田卜居邑之峬源,至宋末再迁宁德学山之背”。对于一世祖的这则记载颇有破绽,首先迪功郎在北宋初期称为将仕郎,政和六年(1116)改称迪功郎,从九品,相当于诸州府下县之县尉。“辽入中原”发生在五代后唐时期,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为夺得后唐李从珂政权,父事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契丹人的帮助下,石敬瑭节节胜利,于后唐清泰三年(936)攻取洛阳,登上帝位。到了北宋初期,辽国国力更为强盛,经常骚扰宋国边界,但没有深入中原腹地的历史记载。宋徽宗时代,辽国已逐渐衰落,1125年(辽天祚帝保大五年)最终灭亡,故“辽入中原”一说及诚公所处年代,以及所授官职皆是自相矛盾。至于“都提举”一职在两宋时期也并不存在,只有提举,“多为管理某项专门事务的职官”⑯,四川在北宋仁宗时期设有“提举茶马司”一职,官位显要。既然诚公在蜀中担任要职,怎么又会无缘无故从洛阳调到古田县来呢?故此以上记载甚不靠谱,不足为信。由于缺乏更多的历史记载,对于左氏开基始祖的真实身份只能存疑了。
  至于二世左伯亨的记载,笔者认为符合当时历史背景以及五代宋时期入境移民的历史潮流。在宁德设立感德场以前,中原及外县移民入境最早居住点应该是以霍童镇及西乡(包括洋中、石后、虎贝等乡镇)这些内陆地区为主。见于文献记载的有隋代时期迁入霍童的“谏议大夫”黄鞠、曹霭及黄氏、陈氏家族⑰,唐代迁入西乡的孙氏家族⑱。自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政治中心转移向沿海地区,这一时期的移民主要都集中在白鹤盐场及峬源(今七都镇)这两大区域。峬源环境优越,开发历史较为悠久。早在宋元时期,就形成了著名的“峬源市”。洪武元年(1368)设有峬村税课局,征收地方税务。清代训导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中极言峬源之富庶:“金铜镜,银峬村,富教甲一邑。三家一酒店,十里一书斋。”据记载,林行谦家族于唐僖宗乾符三年(876)迁入西林,南宋理学家龚郯、李鉴,以及进士黄时、翁由诲,他们的祖先也都是唐末五代迁入。按照左伯亨的六世孙左宗实生活于明初计算,祖籍古田县的左伯亨确如族谱所言,是在南宋末年落户峬源,不久就改迁宁德县城的。
  左氏迁居南门学山后,也许是跟孔圣人沾边的缘故,历代多有科名。到了第八世宗实公,字子政,洪武年间(1368—1398),被推举为人材。左宗实为学山左氏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左氏族谱记载:“本家开基户口,创立版图,业著千秋,功垂万代,皆公首画。”到了第十二世左浚、左冲、左汉、左洪四兄弟时,左氏家族进入最为顶峰的时期。四兄弟分成四大房,其中犹以长房左浚为著。左浚,字希哲,成化四年(1468)举人,官至广东仁化知县。嘉靖版《宁德县志·卷四·良吏》称之:“历官四任,家无余资,时称廉吏。陈白沙亟称之,赠以诗,且谓欲为之作循良传,传之天下,后世以为美谈云。”道光版《肇庆府志》卷十六《宦迹》对左浚的为官政绩更是称颂有加:“左浚,宁德举人。宏(弘)治八年,知高要县,廉洁惠爱。县当两广之冲,供亿旁午,事集而民不扰,用节而上不疑,民甚德之。选惠州府通判,士民攀卧至不得行,宦橐泊如也。高要循良以浚称为最焉。”左浚的三弟左汉,四个儿子左应、左廉、左庠、左序,孙左承芳等皆有功名,时人称作“一家翁孙三代十训导”,引为美谈。
  明末清初学者孙奇逢曾说:“闻之王谢子弟,他氏不敢轻与之议婚论交,盖门第清贵,举世所宗。”⑲明清时期宁德望族间的婚姻,受儒家正统思想束缚,对门当户对的“门第”观念普遍重视。举左浚而言,左浚的三子左庠娶赠云南道御史陈宇之女,进士陈褒、陈褎之胞姐;女儿许配给生员龚佐,龚佐祖父为湖广参议龚膺(东井崔鉴女婿),父龚道,母林德贤,为刑部尚书林聪四女;龚佐的孙女(凤阳府教授龚邦卿之女)许配崔鉴元孙庠生崔允元,崔允元生子崔世召,崔世召的长女崔德秋,许配参政陈勖之孙廪生陈良鼐。崔世召孙女崔宜端,许配后场彭如璠;陈良鼐之女陈海嵩,许配后场彭维芳。五大姓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姻关系,为保持家族高贵社会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注释:①:这句话意思是指,崔彭等五姓声望显著,就是子孙没落了,声誉仍保持不变;崔彭等五姓家境殷实,子孙不事生产,靠着佃租也能度日。
  ②:明黄泽《重修宁德县庙学记》。
  ③:明嘉靖十六年(1537)崔侹谱序。
  ④:徐连达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⑤:陈支平著《福建六大民系》,第17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⑥: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卷第九·公廨类三》。
  ⑦:据朱维干《福建史稿》126页:“九场者,闽西则上杭、武平;闽东则梅溪、感德;闽南则归德、大同、桃源、小溪、德化。三镇者,永贞、黄连、武德。”⑧:厂字据《康熙字典》解释,有“屋无壁”的意思,也就是四周没有墙壁的棚舍。另据新编《汉语大字典》亦解释为“棚舍”。
  ⑨: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古迹》。
  ⑩:据光绪三十年(1904)《道头陈氏家乘》。
  ⑪:清李邦光《邑城金峤陈氏宗谱序》。
  ⑫: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二·建置志》。
  ⑬: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坑冶》。
  ⑭: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四·人物》。
  ⑮:明王直《副都御史林公神道碑》。
  ⑯:《中国历代官制词典》,956页,安徽教育出版社,徐连达主编。
  ⑰:见于淳祐六年(1246)黄居正撰《有宋黄公圹志》,元林淳撰《故建安书院山长陈公墓志铭》。
  ⑱:南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集·卷八十》之《孙武义墓志铭》。
  ⑲:孙奇逢《夏峰先生集》卷三《赠杨郎念祖序》。
  吴国华生平及其家族
  吴姓为蕉城区大姓之一,人口分布较为广泛,重要的聚居点有城南镇塔山村,漳湾镇蓝田村、拱屿村,八都镇洋头村,九都镇云气村,赤溪镇官岭村,金涵乡后溪村等等。自明清以来也涌现出不少科举人才,其中名气最大的吴姓人物当推明代一都人吴国华。
  吴国华(1579~1627),字朝宾,号爱日。一都南门竹兜街人。性情忠朴,折节读书。家贫寒,在庠时寄寓四都瑞迹寺(在今金涵乡院后村)。
  万历四十年(1612),吴国华乡试中举。万历四十四年(1616)联捷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曾奉使赵、鲁诸藩王,温恭有体,谢绝馈赠,颇著贤名。天启二年(1622),升任兵科给事中。时太监魏忠贤与熹宗乳母客氏沆瀣一气,极受宠信,独揽朝政。厂卫之毒流满天下,一大批不满魏忠贤的官员士子惨遭迫害。吴国华身为谏官,义愤填膺,遂上疏弹劾魏忠贤党羽、“十狗”之一的曹钦程。奏疏“指数奸党,字字诛心褫魄”。魏忠贤闻讯大怒,矫诏将吴国华贬为庶民。天启七年(1627),抑郁身亡,年仅四十九岁。首辅叶向高有诗悼之,好友庠生马承宾为题像赞。
  崇祯元年(1628)十一月,朝廷为吴国华平冤昭雪,旌奖“精忠名臣”,赠太常寺少卿。崇祯三年(1630),通邑生员韩廷辅等佥呈恳请庙祀。祀乡贤祠、忠义祠。
  吴国华著有《五经正解》、《吴给谏奏草》,今无存。仅诗作二首,见于乾隆《宁德县志》、《宁德支提寺图志》。
  除了地方史料,对于吴国华不畏权势,上疏弹劾佞臣的大义举动,明清两代国史及其他重要史书颇有涉及。清张廷玉《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四.阉党.曹钦程》:“钦程于群小中尤无耻,日夜走忠贤门,卑谄无所不至,同类颇羞称之。钦程顾骄众人以忠贤亲己。给事中吴国华劾之,忠贤怒,除国华名,钦程益得志。”《明熹宗实录.卷之六十二》:“兵科给事中吴国华劾工部郎中曹钦程贪险罪状,且及旧令周诗雅、熊江受累之枉。得旨。曹钦程既已力攻群党,况见在陵工督理,不必苛求。周诗雅、熊江作令,大千物议吴国华如何颠倒任意,显是狥情报复。周诗雅、熊江、吴国华都著革职,仍追夺诰命。”清汪楫《崇祯长编·卷十五》:“崇祯元年十一月,贈口口吴国华太常寺少卿。”吴国华病逝之后,据乾隆版《宁德县志》记载,葬于“七都吏部里康坂。”《福宁府志》又作“溪口地方”。
  吴国华祖上原籍福州府福清县“黄柏”。黄柏指黄蘖山,位于今天的福清市渔溪镇,是我省著名的佛教名山。对于吴氏源流,九都镇云气村保存的民国三十三年(1944)重修《延陵吴氏族谱》周士绳序中有详细记载:“明兴时,始祖四十八郎讳朗公、二世讳原善公、三世讳克昌公、四世讳右(祐)之公,侨居福清县黄柏,支派流传,代有明征。而由福清黄柏迁鹤邑(指宁德)东门居者,自祐之公始。”这位吴祐之就成为了“鹤邑鼻祖”,也就是蕉城东门竹兜街吴氏开基始祖。吴祐之生有三个儿子,复、衍、卫,分为天地人三房。后来除了次房衍公房至八世无传之外,天、人二房人丁比较繁盛,但“未有显者”,与城内其他大姓相比之下差之甚远。自人房第七世吴一阳、天房第九世吴国华相继入仕之后,家族地位才有所改善。吴一阳,号心斋,万历三十二年(1604)岁贡。官漳浦训导,升龙泉教谕。任间,“弦歌雅化,脍炙南方。”另外还有吴国华祖籍霞浦沙江的说法。据民国版《霞浦县志》卷之六“城市志”记载:“(洪江)东则明给事中吴国华之墓在焉。国华本洪人,筮仕后迁于宁邑,遂隶宁。”宁德地方志中没有类似记载,况且乾隆县志有记录国华祖辈事迹,可见迁居宁德不是始于其人本身。霞浦一说很可能引自民间传闻,不足为信。
  根据《延陵吴氏族谱》世系图可知,吴国华曾祖吴榆,号淮东,寿八十二,举为乡宾。名见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八.人物志.大年》。祖父吴辉,名不显。父应麟,字邦瑞,号东江。恩赐耆宾,以子贵敕赠行人司行人,逝后与妻余氏、黄氏合葬四都井上村(今属金涵乡)。吴国华还有一兄一弟,兄名国表,字朝仪,号凤亭,邑廪生。其弟生平不详。由此可证,吴国华累世布衣,家境贫寒,且人丁单薄,这与民间传说十分吻合。吴国华娶妻西乡陈山下(今洋中镇东山村)陈氏,生有三子,长子百淳,次子百宠,三子百溢。
  竹兜街吴氏家族自吴一阳、吴国华之后,孙曾一辈再也没有显达人物。在乾隆县志中,只提到了生员吴昌时(号卓斋,竹兜街吴氏十三世孙)。他在乾隆三十三年(1768)的时候,率领族人在竹兜街修建了“吴公祠”,祠内供奉包括吴国华在内的历代先人。
  吴氏家族第二轮兴盛是在清代中后期,这一时期吴氏分为城关竹兜街、九都云气两大支派,城关以吴良楠一派最著。吴良楠(1795—1856),字久让,号恭轩。咸丰三年(1853)癸丑科选为贡生。钦加同知衔,诰授正五品奉政大夫。生子四。长子炳传,字孔授,号鲁岩。由太学生报捐同知,候选直隶分府,诰授奉政大夫;次子炳僖,三子炳任;四子炳修,号静臣,光绪元年(1875)举人。授浙江宣平(今属丽水)知县,归里掌莲峰书院讲席。孙钟葵,邑廪生;钟茂,字肇叶,号畅如。光绪十八年(1892)岁贡生。铨选儒学训导,宁德县莲峰书院掌教。曾孙士口,光绪辛丑(1901)贡生,詹事府主簿。四代人才济济,蔚然为一时之望族。且炳传、钟茂叔侄先后聘任莲峰山长,县乡传为佳话。
  云气村支派以吴炳游最为著名。吴炳游(1850—1903),字方五。幼年家贫,随父经商,贩卖香末于琯江(今连江琯头镇)、刘岐(今福州琅岐)之间,数十年栉风沐雨、苦心经营,生意逐渐壮大,遂成巨贾。他为人厚道,关心公益,在九都、霍童二乡口碑甚佳。石桥黄树荣未登进士之时,闻炳游贤名,“常与往还,遂缔好友。”后宦游京师,赠以“携柑听鹂对竹思鹤,牵萝补屋藉草为茵”对联。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侄孙吴士口向知县韩克嵒荐举,奖赏六品衔,例授承德郎。韩知县还赠以“孝友可风”匾额。子钟萱,民国时期担任宁德县政府教育科科长,选为宁德县务本区自治会议员、宁德县议会议员。孙士端,字上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湖南武冈)第十七期毕业,上尉军衔;士蕃,字上屏,号剑梧。聪颖过人,品学兼优。民国二十四年(1935),在宁德县立模范小学就读时,参加闽东第一届学艺竞赛,荣获作文科第一名。时任福建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徐虎侯颁发奖状,霞浦县县长张灿授“学艺长才”银盾一尊,以兹嘉奖。毕业后历任蕉城中心小学总务课课长、训导课课长、民教部主任等职。
  值得一提的是,竹兜街自九世祖吴国华以来,数百年间涌现出了吴炳传、吴炳修、吴钟茂、吴士蕃五位诗人。吴钟茂为清末“留云社”社员;吴士蕃为蕉城鹤鸣诗社社员,著有《愚耕诗稿》、《凤山草堂诗草》,诗作选入《百年闽诗》、《当代宁德诗词选》。他们皆有诗作流传于世。此外吴炳游、吴春庭父子与黄树荣、郑宗霖、陈文翰这些闽东近代诗文名家交情甚笃,至今云气乌猪滩刻诗犹存。由此我们不得不赞叹吴氏家学渊源之深厚,也当之无愧地冠以“诗词世家”之美誉。
  注:以上引用资料,除注明书名者外,其他皆引自民国三十三年(1944)重修《延陵吴氏族谱》。
  宁德蔡氏
  一、蔡氏迁入宁德
  宁德蔡氏迁入时间在元末,但具体是哪一年已无法得知。始祖蔡南益从闽南漳州府漳浦县八角井迁徙至宁德,定居在四都金涵蔡洋山,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发展到现在约有3000多人。
  蔡南益生二子,长子珍瑯,次子玖瑯。玖瑯于洪武九年(1376年)入伍充南京滁州卫军,旋调四川建昌卫(今四川西昌)。从1505年至1606年的一百年间,其后裔曾六次回宁会亲。每次回宁都有文字记载,写有《付四川军前合同》、《书四川军前簿後》等文书,作为以后认亲依据。遗憾的是后来因战乱,再加上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等原因已有约四百年失去联系,使得宁德蔡氏十分重要的一支,现在发展情况不得而知。
  蔡南益的长子珍瑯这一支,从一世至六世则一直在宁德蔡洋山艰苦创业。七世祖三溪由蔡洋山跨越前岭溪、大金溪、涵道溪,先迁居金涵、野麻葚(驿马站),后转迁县城西门外。
  从四世至七世均为单传。到八世分为三大房,即大长房景榕、大二房景榛、大三房景枋。其中大长房景榕公派下至十二世时,玉集公这一分支于雍正年间迁居五都漳湾。
  十三世蔡廷樑(即上林公)系八世大二房景榛公的嫡孙。这一支是宁德发展最快、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一支。蔡廷樑(上林公)生三子即万清、万濂、万源,分为福、禄、寿三房。万清(福房)生四子光坦、光坤、光基、光陛,因第三子光基早夭,故只分三支房即礼、义、信;万濂(禄房)生三子即光培、光墉、光塏;万源(寿房)亦生三子即光堂、光均、光瑾,分三支房即智、仁、勇。
  另外,八世大三房景枋公派下之九世祖安甫公于明末清初由宁德迁往连江塘里。此分支在1999年重修族谱时,由连江塘里蔡金快带一集《蔡氏支谱》来宁接谱。后经“宁德市蔡氏公益事业理事会”全体人员认真核对有关资料后,予以确认。
  二、宁德蔡氏发展概况
  宁德蔡氏从入宁始祖至今已繁衍到二十五世,其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从入宁始祖南益至六世祖以双峰公为代表的开基创业、巩固基业阶段;第二、以七世祖三溪公为代表至十二世祖元琛公的转型跨越阶段;第三、从十三世至十八世的以蔡志谅为代表的拓展鼎盛阶段;第四、从十九世至二十五世的动荡过渡到稳定阶段。
  第一阶段,从一世至六世。元朝末年,宁德蔡氏始祖蔡南益从闽南漳州府漳浦县八角井迁徙宁德,落籍在宁德县(即现在的蕉城区)西北一个山高岭峻、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的小山村——蔡洋,并在此开基创业和繁衍生息。他以种地、种菁为主业,附以茶叶等其它农作。经过几代人的艰苦耕耘,把原本荒芜贫瘠之地改造成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欣欣向荣的山村和适合于居住的“世外桃源”。“蔡洋”也因蔡氏先祖在此落籍而得名,至今在宁德蕉城金涵乡浮坪行政村的蔡洋村、蔡贝村和中前行政村的蔡洋亭村以及蔡洋岭等地名一直保留在蕉城区的地籍上,这是历史为蔡氏先祖竖立的纪念丰碑。现在在蔡洋山上仍可看到蔡氏上祖故居地厝坪遗址的轮廓。该厝坪坐东北朝西南,周围山峰峦叠,参天挺拔的树林成月牙形簇拥着这块古老的发祥地。用石块堆砌而成、各具特色的狮墓、虎墓、鼓墓,虽然没有墓志铭,但周围山村的人们至今仍牢牢记得这是宁德蔡氏始祖至六世先祖的安葬地。蔡南益及其子孙在积累了部分资金后大量购置了山场,那时从四都涵道梯岭起至后溪隔溪,左从麒麟岗狮子头,右至龙亭岗疆溪涵道,此范围内的山场是时俱属蔡家所有。蔡氏上祖在该地还建有神宫、大厅等建筑。后迁至城邑,其宫香火交托郑家看管。经过了六代人的苦心经营,蔡氏逐渐站稳了脚跟,人丁逐渐兴旺,家业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第二阶段,从七世至十二世。蔡氏七世祖三溪的远见卓识使家族发展产生了转折性的变化。明嘉靖十九年(1540),蔡三溪率家人从蔡洋山迁居县城后,为蔡氏家族的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
  蔡三溪及其以后的几代人,通过艰辛努力,终于使蔡家完成了由山区向平原、从农村向城镇、由务农向经商过渡的历史使命。尤其是三溪公是这一重要历史转折时期具有远见卓识、适应潮流、善抓机遇、敢想敢闯的突出人物,他从农村向县城进军的大胆决策,为蔡氏家族的兴旺发达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从此后,宁德蔡氏子孙活动地域不断地向外拓展,视野更加开阔,社会生活和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深刻变化。如果不是他,蔡家可能几百年后还未能走出蔡洋深山,仍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他的开创意识和创业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对子孙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这一阶段起蔡家才算真正融入了社会,实现了转型跨越。
  过去,宁德坊间曾流传着蔡家发迹的几个小故事,简述如下:一是,蔡南益到宁德蔡洋山定居不久,曾有一道士云游至此。因长途跋涉,饥饿难耐。蔡南益看到后,请他到屋里休息。因家里贫穷,吃的是地瓜米,配的是咸菜,拿不出像样的东西,只好把一只老母鸡宰了招待客人,这使得道士十分感动。后来道士问他是否已修了坟墓,答曰,没有。道士上山仔细察看后,选定了一块风水宝地说:这是祥瑞之地,在此建坟墓,定能发达。后来,从一世至五世做古后就在此地修建了狮墓、虎墓、鼓墓等。蔡家从此也确有如神助,逐步兴旺发达、发展壮大。
  二是,七世祖蔡三溪种菁制靛积攒了一点钱。但因长期生活在山区,并不知道城里珠米桂薪生活不易,也不知道城里谋生的道道。一日,进城来到茶馆向人讨教,茶肆闲人见这位老实巴交的山里人自称有钱,不禁好笑,便打趣说:“现在蟹酱又多又便宜,买些存起来,来年好赚钱呀!”蟹酱,就是用一些不入等的杂鱼小蟹加盐腌制的又腥又咸的烂货,是没钱人享用的“海味”。这东西来路多,买进卖出都赚不了几个钱。蔡三溪因从未做过生意,没有经验,就听信了其言,把全部积蓄掏出来买了十几个陶瓮,认认真真地腌制起蟹酱来。
  可是,腌制的蟹酱却久久无人问津。
  事有凑巧。那一年,适逢倭寇猖獗,海路禁绝,海盐奇缺。食盐没了,蟹酱就成了抢手货。当人们得知蔡三溪家有大量蟹酱时,让蔡三溪发愁了半年的又臭又腥的东西,居然一汤匙卖到了一个铜板。蔡三溪凭着憨直和运气,花小钱做成了“大生意”,淘到了第一桶金。
  三是,蔡三溪进城后,改务农为经商。但由于缺乏经商经验,难免上当受骗。再加上城里竞争激烈,尤其是一些欠厚道的经纪人见刚进城的乡巴佬愚昧可欺,便经常串通不法商人搞鱼目混珠,从中牟利。有一年,一经纪人将乌梅当成李干卖给蔡三溪(乌梅比李干便宜得多)。还说:看你人老实,所以按最低价格卖给你。蔡三溪信以为真,买进了大量假“李干”。但人算不如天算,饶有趣味的是这批货运抵山东时,恰逢山东痢疾甚行,乌梅价格陡涨(乌梅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镇咳、驱虫抑菌、治疗细菌性痢疾等功效),在鲁获利甚丰,从而积累了巨额财富。
  这些流传在坊间的小故事是真是假无法考证,也无需考证。但它告诉人们“多做善事必有好报”的道理,也说明了蔡家创业的艰辛。
  第三阶段,从十三世至十八世。从十三世起,宁德蔡氏不论文化、经济发展都进入了巅峰时期。尤其是到了清代中叶,随着蔡氏十六世祖蔡志谅的步入社会,蔡氏家族进入了历史的鼎盛时期。从这时起,从仕途来看,计有举人五位,贡生二十二位,七品以上官职者二十余位;从商业来看,拥有规模可观的钱庄、当铺、渔行、盐务、粮食、茶业、陶瓷、纸业、酒业等产业,经营范围遍及福宁府的宁德、霞浦、福安、福鼎及福州、罗源、连江等地。并购买有良田千顷,一年收租一千五百多担。同时还拥有相当数量的海埕、盐埕、房屋、山林等等。此时蔡氏家族声誉如日中天,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宁德第一望族。就连外县的豪门大户也对之刮目相看。
  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事件是系统地创修了宁德蔡氏族谱。同治十二年(1873),次房十六世祖志谅委托长房十七世祖宗健主笔创修族谱。宗健搜寻十五世愚溪家藏抄本并十七世步钟所录世系草簿互为旁证,经历六个寒暑的深入调查采访,辛勤耕耘反复修订编纂成册,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告竣。《族谱》分上中下三册,详细记述了蔡氏迁宁五百多年的发展情况,上溯祖宗本源,下昭子孙支派,同时昭穆了“明(志)昭(步)承(思)祖泽,作述永(振)家声,积(孝)善(悌)长(传)绳继,诒谋望有成。”二十个字作为宁德蔡氏家族十六世至三十五世的通族行第。此后,各支房也陆续创修了支谱。
  第四阶段,从十九世至二十五世。宁德蔡家发展到十九世已到了清末民初。随着社会的动荡,蔡家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从这时起,有的因不满社会黑暗而弃官归隐(如蔡祖熙);有的因接受进步思想的熏陶而走上了革命道路(如蔡泽鏛即蔡威);有的因生活所迫出走他乡、远赴台湾、东南亚等地……。解放后,尤其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蔡家人才同全国人民一样,逐步走上了奔向小康的道路,过着安定幸福的生活。
  从蔡家发展的几个阶段看,有以下特点:
  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
  蔡家一贯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先祖早就明白“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蔡家还在蔡洋山艰苦创业的时候,就十分重视子孙的教育。有了一定积累后,在蔡洋山盖了祠堂,聘请了私塾先生为子弟授业。以后各世都把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十三世后对培养子弟更是倍加重视,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设置“油灯田”。所谓“油灯田”就是在本家现有田产中专门划出若干亩,将其收获的田租用于奖励学子,并按学业层次的高低和学习成绩的好坏分为若干等次。八世祖景榛就将其手置的叁仟肆佰斤田租作为“油灯田”以鼓励子孙读书上进。十六世祖蔡志谅为鼓励子孙后代勤奋学习,求取功名,提高了奖励额度。规定凡族人中秀才者每人每年奖“油灯田”稻谷三十担。
  二是创办私塾。创办私塾在那个年代是培养子弟的一种好办法。蔡家历代都办有私塾,到十六世祖蔡志谅时,所办私塾规模较大,且十分正规。不但有教室,还有图书室,有大量图书供学子课外阅读。他曾在家族内设立两家私塾,蔡氏家庙中的“文昌阁”就是私塾之一,几代蔡家子弟都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这家私塾从清朝道光年间一直办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私塾除聘请社会上的饱学之士担任教员外,也请家内的高人当老师。十九世祖蔡祖熙就曾在此执教,蔡威小时候也在这里读过几年书。所学课程由最早的儒学为主,到后来还开办了算术、英语等科目。而且,蔡家所办的私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允许本家女子上学,男女同校,充分体现了男女平等的观念,这在重男轻女的年代,是很值得称许的。同时蔡家男女同校的做法,对社会上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另外,宁德著名秀才黄以褒先生也曾在蔡威故居开班教书。蔡泽钦、蔡作麒、蔡述职等几代人都曾是黄先生的学生,蔡述职的名字还是黄先生所起(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三是鼓励子弟外出求学和深造。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仅靠私塾的教育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蔡家也采取各种办法鼓励子弟到新的学校学习。除参加本县的小学、初中读书外,还让他们去更大的城市深造。如蔡祖焘、蔡威等一批学子,就到福州、宁波、上海等地读书,以获取更全面的知识。
  由于蔡家把教育和培养人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所以,族中人才济济。同时也涌现了不少知名人士:始祖蔡南益,为蔡家开创了基业,为蔡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七世祖蔡三溪,曾是乡饮耆宾例授修职郎,为蔡家的转型跨越作出了特殊的贡献;八世祖蔡景榕,据一九九五年版《宁德市志》记载,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五月被倭所掳,东渡扶桑,回国后写了《海国生还集》,是蔡家历史上第一个留下文字记录的人;九世祖蔡世寓,著有《西园集》诗作,邑志曾有记载;十三世祖蔡廷樑,国学生,貤赠通奉大夫(正二品);十五世祖蔡光堂、蔡光均,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宣宗皇帝下旨表彰其兄弟为“孝友”,并遵旨旌表了“孝友”牌匾;十六世祖蔡志谅,诰授中议大夫、晋授通奉大夫、驰封资政大夫(正二品)。系带领蔡家走上鼎盛时期的关键人物;十六世祖蔡明绅,清代书法家,诗人。道光年间(1821-1850)岁贡生。“蔡氏家庙”四字即出于其手。
  十七世祖蔡步钟,四川雅州府知府,后升任云南按察使(正三品),是清代任文官职务最高的宁德人;十七世祖蔡步镛任工部司郎中、特授山东武定府知府;十七世祖蔡步镳任刑部浙江司郎中;十七世祖蔡步銮诰授朝议大夫、候选知府;十九世祖蔡祖熙,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兵部郎中。辛亥革命后,任福建议会议员、宁德商会会长。系“无名英雄”蔡威生父。
  二十世祖蔡威(原名蔡泽鏛),“无名英雄”,红军优秀的无线电密码破译专家,红军无线电技侦事业开创者之一。被列入《中国名人词典》。
  近现代宁德蔡家也是人才辈出,蔡氏后代在美、英、法、澳、德、加拿大等国和港澳台地区从事科研的博士有几十人;专家、学者、教授亦为数不少;大小企业家也大有人在。他们在各自岗位上为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作贡献,为家族的荣誉争光。
  热心从事公益事业。
  十六世祖蔡志谅对于公益事业毫不吝惜,他曾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独自捐资两万六千八百余两重修县学文庙和明伦堂,现位于蕉城一小内的明伦堂大堂的梁上,仍可清晰看到刻有“福建福宁府宁德贡生蔡志谅捐资鼎建”的字样。并于咸丰元年至十年(1851—1860)四次捐资白银三万两,以纾国用。同时还捐资修建白鹤岭官道,嘉庆进士国史馆总纂、周墩人魏敬中为之记,并在白鹤岭上有勒石。这些功绩被收录于民国版《宁德县志》中。
  十七世祖蔡步銮一生钟爱中草药,对治疗痢疾和烫伤颇多心得,于是常年雇人四处采药,再按家传秘方熬制成药,无偿舍给需要的人们,社会威望颇高。此外,曾创建二都官前铺南沣水溪桥,乡民感其德,树碑桥上。
  ……
  三、蔡氏祠堂、家庙及民居
  宁德蔡氏开基始祖南益迁至宁德蔡洋山后,经传数代,曾在蔡洋山建有祖祠,后因年久失修而坍塌。七世祖三溪迁居县城后,合族及各支房先后建了四处祠堂和家庙。“众祠堂”即宁德蔡氏的公有祠堂在前林路(现柏林城),三个支祠分别在前林路3号的“蔡氏家庙”、竹头街(现莱茵大厦对面)、企头街月爿坪对面。四处祠堂和家庙,现仅留下前林路3号“蔡氏家庙”的小部分建筑,其余的均因种种原因被拆除,实在让人痛心。
  “蔡氏家庙”原占地面积3.24亩(2160平方米),是蕉城区蔡氏十六世祖蔡志谅(乳名亨,字肇弼,号直卿)独资兴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农历八月十三日动工,至道光二十八年(1848)八月二十四日竣工,历时两年整。
  蔡氏家庙以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嘉庆帝师同宗蔡新的名义,依照山东衍圣公府和孔庙建筑格式,按一品王侯规格设计建造的一座独具特色的雄伟壮观的古建筑。主体建筑分三进,座西朝东,砖木结构。附属建筑有照墙、泮池、璧水桥、仪门、文昌阁、静养室、厨房等。整体布局顺地势前低后高,依次排列,错落有序。家庙正前方是一面照墙,照墙正上方镶有一块青石匾额,上书“蔡氏家庙”四个擘窠大字。字迹清秀挺拔,系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岁贡生十六世祖蔡明绅的手迹。照墙左右为半圆形的文、武门,上书“入孝”、“出弟”。进入文武门便是大天井,天井正中有半月形水池,曰“泮池”(又称月池)。池旁环绕以石栏杆,池上有一座由四条石板并列铺设的拱桥,叫“璧水桥”。
  过桥数步,登上五级台阶便到达家庙的仪门(门厅)。仪门建成牌楼式样,重檐歇山顶。前后檐下修饰有多层重叠斗拱。仪门背面的正上方供有上祖蔡新的神龛,神龛面朝里,与二堂遥遥相对。进入仪门,有一大天井,天井两边有回廊。
  由天井踏上七级台阶,便来到家庙的主体建筑——二堂,是族人每年祭祀的主祭场所。二堂建筑规模为正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穿斗抬梁式砖木混合结构。二堂大门正上方悬挂有奉旨旌表牌匾“孝友”,是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宣宗皇帝表彰蔡氏十五世祖蔡光堂、蔡光均兄弟时所赐。堂内正中高悬着装有圣旨的“诰命”木匣。由二堂后面的回廊进入一小天井,再上五级台阶可到达头堂。头堂正中设有蔡氏十五世祖遂轩(光均)和十六世祖士盧(志恭)、直卿(志谅)两兄弟的神龛。其他各支房先祖的牌位均未进入家庙,而由各支房在各自住房内供奉。
  过了头堂,便来到家庙的最后一进建筑——小花园。小花园内种有一排桂花树,寓意希望子孙能够“蟾宫折桂”。除桂花树外,还种有梅、兰、菊、杜鹃等名贵花木。
  头堂的北面有文昌阁和“静养室”,南面是家庙厨房。
  文昌阁是蔡家子弟读书的场所。最前面是一天井,天井后有一大厅,就是讲课和习作的课堂,大厅中间供有“文昌帝君神位”,两旁各有两间房间。房间里摆有书架,各种藏书就存放在此,供学子阅读。大厅后面有个天井,从天井右边的回廊踏上五级台阶,就到文昌阁的仓库,这里共有六间库房,主要用于存放祭祠的用品等。
  文昌阁的后面是静养室。静养室共有两层,主要供族人休息之用。
  头堂南面的家庙厨房,主要是祭祖时准备祭品的场所。厨房内有一小间叫烧乳猪间,专门用于烧制蔡家祭祖时特制的最高礼仪、特别引人瞩目的祭品——全只烤得直流油的金黄色的小乳猪,这是其它大姓祠堂所没有的祭品,算是蔡家的一大特色。
  蕉城蔡氏家庙解放后一直被原宁德县机关单位占用,后作为“宁德宾馆”使用至今。1991年“宁德宾馆”改建时,“蔡氏家庙”主建部分被拆,现尚留存正面围墙及上方青石横眉镌刻的“蔡氏家庙”四个醒目大字和文武门、泮池、璧水桥、仪门、走廊、天井及天井至大堂的七级台阶上空坪一块。家庙未拆部分现为福建宁德蔡威事迹展览陈列馆。蔡氏家庙及部分蔡氏民居于2009年11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民居在宁德城关可谓遍布四城门。七世祖三溪刚进城时居住在北门外,八世祖世寓迁北门内前林坪蔡厝弄,世宏迁北门内教堂前蔡厝弄。至十四世时由于人丁兴旺,又分别迁往城内各地。其中福房(万清)迁竹头街、禄房(万濂)迁下司井。从这时起,蔡家民居在城内各处都有。除北门仍保留原有旧居外,前林路一条街蔡氏祠堂、民居就占了一大半。这里有蔡家“众祠堂”、“蔡氏家庙”、蔡步钟官厅“廉访第”,还有蔡氏“八家”民居、祠堂边蔡氏礼房五进民居(第二进为蔡威故居)、勇房民房、现“东门商城”中的一部分原也是蔡氏民居。此外东门的水湟头(现菊池商厦)、小东门(现“都市商城”的一部分)、西门街(现公交大厦),靠近南门的下司井、观音弄、学前路,还有竹头街、街中头、西北路、衙前街、培英路等处均有蔡家民房。这些民房有的占了整条街,且建筑规模宏大,构造精美,历史悠久,绝大部分已有二百年。
  蔡家祖坟一世至六世基本上都在蔡洋山,且都比较简陋。七世迁入县城居住后,由于经济条件不断好转,进入仕途者越来越多,祖坟的规模也越来越宏大。比较壮观的有十三世祖蔡廷樑(上林)墓,十四世祖蔡万濂(镇严)、蔡万源(敦川)墓,十五世祖蔡光均(遂轩)墓,十六世祖蔡志谅(直卿)墓、蔡明组(绶堂)墓、蔡明纹(春江)墓,十七世祖蔡步钟(鑑泉)墓、蔡步镛(序侯)墓等。这些古墓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特色,墓冢均为石构交椅式,规模较大,雕刻精细。有人物、花鸟图案、古文字及书法的浮雕,有碑文石刻。墓坪中都配有4到5米高的两根石烛。墓碑亭为石构四柱三间牌楼式仿木结构,气势恢宏,墓铭志等雕刻工艺精湛,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中十三世祖蔡廷樑墓、十四世祖蔡万源墓、十五世祖蔡光均墓、十六世祖蔡志谅墓、蔡明组墓等已于二零零三年被蕉城区人民政府批准为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简介:蔡作厦:1959年福安师范毕业,先后在福安中小学、教育局和宁德县(市)教育局、区委办、党史办工作,1998年退休,现住蕉城。
  蔡述职:196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学院毕业,先后在兰州军区司令部、宁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工作。2003年退休。现住蕉城。
  宁德蕉城郑氏
  家族源流不同年代迁徙定居宁德城乡的郑氏先祖往往属于不同的支脉。目前,在众多支脉源流的传说中,代表性的说法有三种:其一:现存八都福口《福首堂郑氏族谱》记载,从连江迁宁德八都福口;之后从福口分支,一支迁霍童,一支迁周宁;之后一支从霍童迁屏南;然后又从屏南分支迁宁德洋中的山阜。洋中山阜村郑氏族谱研究者郑教卿说,据《山阜村郑氏族谱》记载,迁居山阜的是郑八,随着人口繁衍,然后又分别迁居金涵蔡洋山(后又有从蔡洋山迁金涵上兰、飞鸾和三都),八都云淡、下汐和宁德城关(坊前街)一带。传说迁宁德县城是郑昌龄一支,时间约在南宋时期。(郑昌龄事迹见“历史名人”)其二:据宁德地方史研究者陈仕玲介绍,在宋代,蕉城有陈、林、郑、阮、余诸大族;明代则以崔、彭、陈、林、左为著;到了清代和民国时期,县城以蔡、郑、林、黄、陈、张六大姓最为显赫。城关郑氏排名第二,据说是南宋进士、武冈知军郑仕懿的后代。
  关于郑士懿,宁德民间流传说是宋朝驸马,住南门。《福首堂郑氏族谱》也明确记载“吾祖十一世祖郑仕懿公为宋朝驸马,与公主赵氏同归葬于本里三峰院边桥仔头杞坑,吴洋祖坟相近,蒸尝田捌石有零。泰定三年(1323),簿坐租居宦溪之傍,三角洋、彭家洋房等处分作十二房轮流祭扫……”。该族谱还记载,公主赵玉珍“居京周年之余,上启父王曰,妾承箕掃之方,乏奉公姑之礼,不到荥阳弗成郑家妇”,于是皇帝就下旨派人护送公主与驸马回家,“敕赐金剑,专持宪纲,如逢山开路,遇水造桥”……“造成潘渡之桥,改直罗源之港,上富(护)国之峰,下白鹤之岭。公主下白鹤之岭,吟诗云:万里闻名白鹤山,猿啼鸟语水潺潺。国中多少繁华地,谁想姻缘到此间……”也有学者考究后认为,郑仕懿确有其人,但驸马之说未可足信,因为未见于史书(宋史)记载,清乾隆版《宁德县志》也只提到郑驸马墓、郑驸马宅,而没说郑仕懿就是郑驸马。
  其三:据宁德城关郑氏原有《荥阳堂郑氏族谱》①记载,宁德蕉城荥阳堂郑氏源自河南郑州荥阳,迁宁始祖郑清江于明末避乱南下,由甘肃入闽,辗转迁居宁德蕉城。至五世祖警庵均家道小康,未见有读书入仕者,且门祚衰微,均是单丁过代。至六世祖特轩,经营商业家道兴隆,能培养子弟读书成材。七世祖夔川为清朝嘉庆岁贡生,生有五子,其中长房国芝为邑庠生;二房国兰为岁贡生;三房国英为邑增生;四房国苞为国学生;五房国葵,清道光丁酉(1837)科拔贡,官甘肃即用知县。《郑氏族谱》又载,郑清江于清顺治丁亥(1647)四月墓葬五都马山(今漳湾镇马山村)附近一座小山包,土名叫“五坛墓”,又称“郑家墓山”、“郑家山”,以下八代均葬于此地,一部分葬于六都芦坪(七世祖夔川公墓原位于北门外山兜即现市财政局内,六十年代末因地区财政局建设需要,迁至马山,原墓呈“风”形,规模宏大,墓道两侧立有“石牛”、“石马”及望柱一对,郑家后人称之为“石牛石马墓”,旧时,每到夏季夜间,因望柱隐隐发光,引得附近农家马骡、家禽深夜狂鸣不止)。郑清江之前尚有前四世先祖坟墓下落不明。
  目前蕉城郑氏已繁衍至十七世孙,加上前四世先祖,迁宁定居并繁衍至今的荥阳郑氏家族已历21世,由此可推算郑氏家族迁宁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这一推算与《郑氏族谱》关于郑氏先祖从北方南迁入闽时代的记载以及与迁宁始祖清江于清顺治丁亥(公元1647年)四月墓葬五都马山的记载,在时间段上大体吻合。
  郑家祖屋[=此处为插图(座落华边弄的郑氏宗祠)=]郑氏先祖初迁宁德时的祖屋已无可查考。但《郑氏族谱》记载,学前街的文庙隔壁有一处并排四扇的土木结构房屋,前后共四座,其中左边一座门厅内有“选魁”匾额一块,系清嘉庆年间七世祖郑夔川所立,由此推算可知此屋系迁宁六世祖郑特轩手建于清嘉庆之前的乾隆年间,此郑氏族人所知郑家祖屋,为世代子孙生活栖身成家立业之发源地。此后子孙蓄衍,家道富裕,逐步分散城中南门兜、北门街、下尾街、下井堂、竹兜街等地另建新房或买房居住,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学前街祖屋左边前后三座被日机轰炸烧毁,第四座也严重受损,其中部分宅地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县供销社购买建起职工宿舍楼(现存)。据老一辈人回忆,宿舍楼挖地基时曾出土有呈“八卦”状排列的银锭若干及多本古籍,由于时处特殊年代,郑姓族人不敢出面认领,被现场施工人员拿走,至今下落不明。据当时现场建设工人讲:“光是古籍,工人就挑了一箩筐。”现存郑氏宗祠(原系郑家书斋)在郑家祖屋之后的观音亭附近,面积约130平方米,祠堂左右两侧分别悬挂有“进士”、“拔贡”等匾额,其中“拔贡”匾额上据说留有道光皇帝玉玺印章。祠堂祖龛两边有对联:“长贻骏德传家懋;大啓鸿图继世昌”,作为十二世以后一都郑氏子孙行辈名字之用。
  经济活动
  民国以前,郑氏先祖从事的经济活动知之不多,但在民国时期郑氏家族大多经营米酒铺,经营范围涵盖全城且名噪一时。如:北门街郑崇堤(又名兆庆,号子塘)经营“通泰”米酒铺,因座落城内衙前街状元里,人称“里通泰”;南门兜郑崇本(人称福官五)、崇端(人称福官六)兄弟经营的“恒丰”米酒铺分布南门兜、竹兜街、船头街、东门兜;下井堂郑兆案、郑崇楷兄弟经营的“益甡”米酒铺在街尾下;碧山街郑崇坤(又名兆彦)经营的“通泰”米酒铺,因座落东门外土主宫附近,人称“外通泰”。酿造的米酒和制作的线面除满足城区及周边民众日常之需外,米酒还销往邻近沿海渔区乡村,甚至霞浦县的下浒、北壁等地,他们用小船装酒,一次购买十几磼。线面则销往西乡及古田、屏南一带。
  郑氏米酒铺以经营米酒和线面为主,也兼营其它日用品,各店铺不尽相同,多为粮油食品。“恒丰”店还兼营锡箔、“元宝”,因为当地民间及寺庙的祭祀活动对锡箔和“元宝”的需求量比较大,生意红火,“郑恒丰老太乙锡箔”行销宁川,还销往福安甘棠、下白石一带。“元宝”、“锡仔”销量最大的当数郑崇叨经营的“清利(后更名为“同生厂”)元宝”,特别是生产的“同生厂足四百老太乙足三开”元宝深受沿海乡镇和周边霞浦、罗源顾客的青睐,临近“中元”和“春节”供不应求。
  探究郑氏家族共同从事米酒行业的缘由:一方面是郑氏迁居宁德六世祖(约清乾隆末)时就开始经营米酒行业,后代子承父业,兄弟互帮,不断发展,至十一世祖(崇字辈)达到鼎盛,这一过程正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由于家业发达,人丁兴旺,郑氏在宁德几家大姓中仅次蔡氏,排名第二;其次是米酒行业的原料来源充足,前期的本钱也不太大,开办较容易,再加城乡市场需求旺盛,“民以食为天”,不仅逢年过节,就是日常生活也离不开米酒和线面等粮食制品,而且米酒行业本身利润丰厚,民国时期地方政府对农副产品实行定税制,一定数年,即使扩产增收,也不增加税收,于是郑氏家族千方百计扩大生产并从中获利。
  人才辈出
  当有了一定的资本积累后,郑氏先祖开始购置田地屋产,增加经济来源,同时注重子孙的教育培养,至七世祖郑夔川生有五子,其中八世祖二房国兰为岁贡生,曾于清道光六年(1826)参与城北地藏庵的修葺,为五位主事之一。今地藏庵藏有一尊立于清道光年间《重修地藏庵记》的石碑记载此事;五房国葵清道光十五年(1835)曾应同乡进士魏敬中之邀,参与修纂道光版《福建通志》,道光十七年(1837)入京参加丁酉科朝考拔贡,授文林郎、翰林院编修等职,后赴甘肃任即用六品知县。九世祖二房思诏,咸丰五年(1855)岁贡生,光绪十年(1884)谒选闽清教谕。侯官人刘家谋任宁德训导期间,组建建社(诗社),思诏为社中骨干成员,并有诗作留存于世。
  后代除继承先祖产业外,也继承了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的好家风,城关南门兜郑家祖屋大门门楣上方挂着用大篆体镌刻“康成旧宅”四个擘窠大字(见图片),体现了郑氏祖先以郑玄后裔自诩的心愿。郑玄,字康成,汉代著名的经学家,学富五车,著述甚丰。当地有草既细长又坚韧,弟子门人用以束书,名曰“书带草”,后世遂用“书带流芳”比喻重视培养子孙读书成才。南门祖屋大厅上方曾悬挂“书带流芳”匾额,可惜毁于文革浩劫。但大厅正面照墙上镶嵌着木刻小篆体的“书带流芳”,至今字体仍然明晰可辨。
  从清末至民国时期,蕉城郑氏家族先后涌现多位知识分子或杰出人才。如:二房十一世郑崇膺,号简卿,乡试成绩全省前七,清光绪丙科(1906)优贡,宣统二年(1910)八月,广东补用县丞,曾任福宁商捐局局长,协纂民国版《宁德县志》,留云诗社社员,为北大英烈郑长璋之父;郑崇本,字淑源,清末秀才,“鹤场吟社”社员;郑崇皋,福建省高等政法学堂毕业,法政学士,清末宁德县劝学所所长,民国时曾任闽侯地方厅首席检察官,宁德县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县政府科长等职。
  二房十二世郑长璋,民国时期北大著名共产党人李大钊的学生,闽东首位共产党员、革命烈士;郑长璿,毕业于上海暨南大学,民国时期曾任省派宁德县立初级中学校长;郑长昌,毕业于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曾任职福建省农林改良总场、福鼎茶厂、宁德苗圃等单位,积极追随族兄郑长璋参加反帝反封建革命活动,1944年,以县农会主席身份当选县参议员,1949年4月参加宁德地下民盟革命活动;郑长涛,民国时期福建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曾任县明伦小学教师,县政府督学,解放前夕,参加地下党城工部,解放后任寿宁县二区代区长;郑长光,民国期间在厦门学医,参加过抗日战争,为上尉军医,解放后在福安县医院、福安地区精神病院当医生。郑长清,民国期间先后毕业于福建农林学校和福建警官学校,先后在崇安、南安、福安等地警察部门及台湾凤山高职学校、高雄大同医院等处任职。
  新中国成立后,蕉城郑氏家族仍是沿袭祖上重教家风,子孙大都接受良好教育并学有所成,出现一批教授、高工、高级教师,其中郑贻基(其城)、郑贻绶(作樵)分别为吉林工业大学、福州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郑贻模、郑杰民为公路桥梁和水利电力总工程师、高工,郑启如(郑长璋女儿)、郑建安、郑贻猷、郑俊雄、郑俊如等先后分别担任上海一中、宁德一中、宁德五中、宁德十中的校长或副校长。
  历史名人
  现摘录清乾隆版《宁德县志》中祖籍一都的郑姓历史名人事迹如下:郑昌龄,字梦锡,一都人。性不苟合,登进士。宣和三年(1211)辛丑科何涣榜,为李纲门人。秦桧闻其才名,欲饵以美官,命其客李姓者,先以书谕意,昌龄以诗谢之,云:“先生傲睨醉客旁,不觉滂沦入醉乡。来书恐是醉中语,使我大笑几荒唐。”其不为利诱如此。后以太常薄召不赴,调本路机宜文字,终承议郎。
  郑士懿,字从之,号定斋。一都人。七岁能诗,读书过目成诵。十三入邑庠,圣经贤传、九流百家之书靡不究竟。登进士,时真西山知贡举,得其卷曰:“经纶之才也”。授始兴教授,改判婺州。王文宪公柏雅加敬礼,尝呈以《怀古诗》。迁太学博士,出知武冈军。公明廉慎,政化大行。朝政有缺,每上章论救。致仕,卒。著有《定斋集》。
  郑忠,字伯直,号南涧。一都人。性度闲雅,好尚经术。或劝之仕,则曰:“人各有志,山林朝市其趋一也。”尝著家训,其略曰:“读书修德,以清白为世规;力田务农,以勤俭为家法。见饥寒困苦无依者济之,嫁娶丧葬无力者助之。子孙其毋忽!”后以寿终。
  郑师孟,字齐卿,一都南隅人(明嘉靖《宁德县志》作八都童溪人)。家贫力学,《六经注疏》手自抄录。从朱子游,黄勉斋奇其才,妻以女。著《洪范讲义》,发明《皇极辨》之蕴。号存斋先生。今祀乡贤祠。
  郑公质,字孔文,一都前街(今蕉城城区)人。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进士。擢兵部主事,改监察御史。为人性情廉介。明太祖曾赞之:“此等秀才,好生着他乡里官司知道,免其家中一应差徭”,并书敕牒赏赐。
  注释:①宁德荥阳郑家原有族谱,世代保存至解放后,“文革”期间“破四旧”时,大小家谱均被烧毁。八十年代中,由十二世孙长懋、长泰根据从前族谱内容记忆及查对祖先墓碑加以收集整理,并将十三、十四世以后出生人口接续补充,而成新的谱牒。
  ②谒选:官吏赴吏部应选。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承蒙陈仕玲、郑贻猷、郑贻栋诸先生帮助审阅、并提供部分资料,特此致谢。)
  
  蕉城马氏
  启自扶风 辗转迁宁
  马氏先祖迁宁的时间大约在元末。其中辗转迁播的过程,在始撰于明崇祯甲申年间的《马氏族谱》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述:“(马氏)启自陕西扶风郡,繇扶风迁茂林铝钜下。始祖则孺卿公也;继迁于淮西,系惟寓言公;旋居金陵上清河,蜚英公已三迁矣。至迁古田上枋头,则邮生公四之,五迁即于宁邑酒屿山,为起家之始祖。公雁行五,长有駜、次有駒、有駓、有騢、有駉。駜公占籍古田上枋,駓公籍榕城丸湯(?),駉公籍福安大梅。騢公即善腾公,惟性雅淡,不乐仕宦,卜居于宁德,离城三里许,海有小岛,环向皆水,土乏沃,泉甘不亚醴泉,寻号酒屿。公因归隐于其地,筑堤为湖,中開十数亩荒畦,充膳可数口,而遂家之。即骚人墨客,时相与把臂入林,据竹梧而啸咏自若。洎恐海寇凭临,再卜于邑东,俗呼竹兜桃源里,籍编宁阳首郡。”今马氏宗祠楹联有“鹤峤分支,承清河十七世之余泽;鸾江著姓,开古竹数百载之鸿基”的字句,可以印证其家族迁徙的踪迹。
  鸾江之滨 构屋定居
  据《马氏族谱》“祖德宗功”所载:迁宁二世祖马文举(善腾子)原居酒屿(今塔山),因见“海氛(注:明末,福建沿海一带常有倭寇侵扰百姓,一些志书称之为“海寇”、“海氛”)告警,乔迁于县东城内竹兜鸾江,旧名桃源里”,“肯堂构以燕翼子,建东平王庙(今新塘宫)以妥神灵”,这时的马氏“籍编宁阳首郡”(户籍编入了宁德县城一都)。马氏先人刚开始在城东马厝坪外鸾江之滨建起马氏祖厅(位于今竹兜东侧,又称马厝里),合族居住。后来人丁兴旺,一部分人从祖厅分出,在竹兜街西侧另建房屋居住,延续至今。这也可以从《马氏族谱》记载中得到印证。谱载,马氏迁宁第九世祖马承书“善综理,有才干,业商起家,置田四十有(又)四顷余,买桁店,开税当,营塚圹以葬双亲,架大厦以遗子孙”,据说宁德绣花楼(位于竹兜街西侧)就是他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建造的。如果以修建绣花楼为马氏分爨的标志,从马氏先祖元末迁宁到明万历年间建绣花楼相距约200年之久,可推算出马氏先祖在马厝里合族居住了约200年之后就开始分家了,一部分家族从祖厅分居竹兜街西侧的绣花楼周边一带以及北门街、溪流坑等地。蕉城马氏第十八代世孙马祖彬先生也举证说,从前,靠近明伦堂、学山头的东北侧的房屋都是马家人在居住。
  又据《马氏族谱》记载,延至第十三世祖友霆(世隆三子,字景斋,号爱庐,郡庠生,生康熙五十七年,卒乾隆四十二年,即1695—1778),“时家乘未修,世系不明,公甚是忧之,后觅旧谱,序而正焉,长序之伦始定。因谋诸族分为两祠,至今咸知上房始祖(有駒)行居二,下房始祖(有騢)行居四,支派分明,二百余年不至紊没者,此亦始祖之灵所默佑也。”从此,一都马氏正式分为上祠、下祠两个支派。
  耕读起家 能人辈出
  从《马氏族谱》记载看,马氏迁宁始祖辗转迁徙宁德生息繁衍以来,历代多以耕读为本,或经商发家,或读书致仕,或从戎行伍,颇多成就。现据《马氏族谱》记载,列举数例:(迁宁始祖)马善腾识元运将颓,遂航于长溪,浏览白鹤山川,卜隐于酒屿(迁居酒屿),背溪临流,筑堤为湖,中開十数亩荒畦,充膳可数口,创置塘田数十亩以遗子孙。公徜徉其中,且耕且读,过着隐居的生活。
  二世祖马文举迁居县城,与先达林保童(洪武甲戌进士)为布衣莫逆交,诗酒往来,常相唱和,每称隐士也。
  三世祖马任(举公之胤子(嗣子)),性颖异,过庭承训,学博才裕兼擅诗赋。洪武六年罢制科,行荐举,任公应才干,辟授北平通州别驾(未久,卒于任)。
  八世祖马应兆,万历二十二年(1594)贡生。字邦直,号见鲁。早慧,年十六补弟子员。万历戊申(1608),以明经试吏部,选授河南新安令。值岁歉,力请发帑赈济,躬亲散给,存活万计。立保甲,缉武备,均田粮,定行市,修邑志,凡邑中废堕者,并修整之。以不屈权贵,改调南方。士民如失怙恃,遮道泣别,立去思碑。南行卒于道,囊无一钱,有旧识翁礼部正春赙之,始得舆榇归。祀新安名宦(录自清乾隆版《宁德县志(人物志)》)。
  九世祖马承宾,字宗周,号虞门,治诗经,邑庠生,博涉书史,兼擅诗文,与吴爱日公(注:吴国华号“爱日”)未第时极为莫逆交,及吴公弹劾魏党曹钦程,退休卒,公为文以祭,作诗以吊,有云“今道今日轻似土,青衫泪湿几时干”之句;又与太仆铎夏陈公(陈邦校)为忘年契,尝送铎夏公上京,诗云“总为故人惊远别,济川心急迭催征”之句,但以数奇不遇,惟自著作,编家乘,建张雎阳庙(注:即东平王张巡庙,俗称“新塘宫”),造赵公桥(注:在四都金溪,宋淳熙二年,县令赵悉善建,故名,历史上屡毁于大水),构二亭于酒屿,曰“乐天”、“知命”。卒年八十有五,赐寿官。
  九世祖马承书,字廷瑞,号起潜,又号洛斋,明恩赐冠带耆宾。为人醇谨厚重,温和宽容,善综理,有才干,业商起家,置田四十有(又)四顷余,买桁店,开税当,营塚圹以葬双亲,架大厦以遗子孙,通庠以公齿德兼优,旌善氏一次,举乡饮二次;九世祖马承禹,顺治年间授建宁府崇安县教谕,游武夷山和朱文公(朱熹)九曲诗,载在崇安邑志,更有春夏秋冬劝农诗、训子诗行世。邑侯匾其门曰“振作斯文”。
  十一世祖马胜,气质强勇,容貌魁伟,娴习弓马。姚制台超选武毅,恢复台湾,朱天贵、黄大来等二十余人,而公与焉,随水师提督伯施攻澎湖等三十六海岛,临阵御敌,果敢争先,一尽荡平。公被火药烧伤左脚。具题议叙功,加十一等,授左都督副将职。御衔仍记余功五次。康熙二十年镇守浙江平阳等处。
  十二世祖马彦植,形容俊伟,武艺高强,充入营伍,娴习弓马,时台湾朱一贵作难,旨命觉罗蒲大人带兵平覆,公随之以往,临阵不惧,屡献奇功觉罗蒲大人嘉其胆量,气壮力雄,临阵有功,授功加都司职衔。迨平覆以后,公归在家,优悠自过,回想往台之日,百般苦楚,遂无意功名。
  十三世祖马友霆,字景斋,号爱庐,治书经,郡庠生,公性聪敏博典故,童试第一,旋丁母忧,后县试又冠其曹,遂入郡庠。
  十六世祖马兆麟,字叔和、仲祥,县试第一,入泮补廪,咸丰己未恩科举人,掌教莲峰书院,即补儒学教谕。
  十六世祖马汉瀛,又名朝基,字登洲,号碧峰,体格魁梧,勇力过人。因幼年失怙,在舅父林步超(时任福宁镇罗源营守备)的栽培之下,应征入伍,屡立军功,同治二年(1863年),授福安守备。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1899—1902),蒙闽浙总督许应骙奏请,记名千总,实授福宁右营守备,兼理右营游击。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马汉瀛识大体、顾大局,率部起义。光复后,受命代理连江、罗源守备。民国元年(1912),应宁德首任知事王景江聘请,续任警察局局长。马汉瀛膝下二子,长子鸿飞号晋侯,克承父业,投身军伍,编入福宁镇中营。其智勇双全,随总兵曹志忠在延平、建宁剿匪时立下汗马功劳,备受赏识,朝廷赏以五品蓝翎,补授罗源营守备。父子济美,地方引以为荣,故有“父子守备”之称。次子马鸿奇,号清斋,学识渊博,具有维新思想,供职于县政府,早年曾应孝廉蔡祖熙之请,聘为家庭教师,为蔡家子弟进行启蒙教育,灌输进步思想,“无名英雄”蔡威就出于其门下。
  (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马氏第十八代传人、现年87岁的马祖彬先生提供有关资料的帮助,陈仕玲先生帮助审阅补正,特此致谢)
  城关叶氏家族简述
  家族源流
  叶氏为蕉城城区望族,原居地在白鹤岭头叶厝村。据乾隆壬戌年(1742)所修《叶氏族谱》记载,叶厝村叶姓自徙东瓯(今温州)、政和经古田县大甲乡毗源村,八传至叶政寿,始定居于白鹤岭头,为开基一世祖。
  康熙晚期,叶政寿八世孙叶元定由岭头迁居县城。叶元定,字公安,邑庠生。生卒年月及事迹无考,仅知乾隆七年(1742年)与妻林氏合葬于南门柴乾兜。叶公安家境殷实,饶有产业,且热心公益,南漈山飞泉堂由其捐资修建。据民国《宁德县志稿》卷之八《名胜志》记载:“飞泉堂,在一都南门外玉女峰左畔。邑人叶公安所喜舍也。”另据叶氏五世孙叶长森《飞泉堂跋》可知,南漈山一带皆为“先高祖公安公手置山场”。
  叶公安生有一子,讳天成,字允美,号翠岩,妣林氏,为迁城二世祖。天成生四子,振枝、振模、振杰、振树。由四房振树(字南星)发支,生五子,长子文辉,复迁岭头;次子文焕,号爱亭,居北门街(包括街中头一房);三子文爌,国学生,居东门外海滨街(下尾街);四子文灯,无嗣;五子文焜,居南门盐埕巷。数百年间,此四大支派枝繁叶茂,子孙显达,逐渐成为蕉城一大望族。
  副举人叶开铭
  叶开铭,字幼新,号鼎侯。二房叶文焕元孙。生于同治庚午九年(1870)。曾祖永进,号敬斋,例赠登仕郎。祖大馨,号芝林,敕赠儒林郎。父长森,号实农,增广生。光绪十年(1884),法人侵犯闽浙沿海,各县招募渔团以自卫,宁德县设立斗帽渔团,以陈开祥、叶长森为正副团董,劳苦有功,钦加六品衔,敕授儒林郎。擅诗文,有《集古隶法》、《洗桐吟草》四卷存世。
  叶开铭幼年力学,出于本县名士崔上林(号泮泉)、蔡宗健(号顺甫)门下,光绪二十三年(1897)附贡生。民国初年,存记县知事。民国八年(1919),宁德县设立清乡公所,由周墩魏锡滋担任清乡坐办,公推叶开铭为清乡委员。并附设城区清乡保卫团,以蔡思棠、叶开铭为正副团董,专员教练守卫之职责。后还一度任职于县商会,与黄笃夫、陈幼铭、陈伯咸等人共事。
  民国十九年(1930)十月,县长邵焯督修邑志,聘福州举人林步瀛担任总纂,邑拔贡生林文煊任协纂,选定潘鸿康、陈世勋、叶开铭、郑崇膺、陈经昌、黄承志、姚贻谋七人为分纂。
  叶开铭工于词赋,为清末县城“留云诗社”社员。现仅存诗作二首。《赋得闽云连越边》:“谁把輶轩纪,秋云卷海天。峰峦千尺突,闽越两边连。剑气通前浦,楂星践昔年。龙嘘严濑水,鹤控幔亭仙。黼黻三霄绮,桑麻万顷阡。鼓旗收画本,牛斗接枢躔。茶市逢新雨,渔讴隔野烟。勉成邹鲁俗,圣世效埃涓。”《贺王闻石兄寿》:“兰亭春日绮筵开,朋辈跻堂祝寿来。栖枳岂堪权百里,植槐早已兆三台。桂兰渐挺当前秀,桃李新培后起才。大地风潮争迅速,待君宏济巨川材。”
  海滨楼叶家
  叶氏第三房文爌公之后,分为天地人三大房。人房永奉,号谦山,国学生。生一子志辉,字佛龄,号纪堂,例授武德骑尉(正五品)。志辉生三子,长鸿、长鹏、长雕。
  叶长鸿(1874—1920),字景鸣,号禧川,太学生,钦加五品衔。叶长鸿幼年好学上进,乐善好施,捐资修理海塘,重修飞泉堂、土堡亭、地藏庵、忠平王庙等庙宇。民国初年,知事沈守经题赠“热心公益”匾额,以彰其善。胞侄开荣(长鹏子)开设米酒、药材铺于飞鸾象溪村(今属三都),稍有积蓄。伯侄二人齐心协力,将海滨街祖屋进行扩建,因为房屋枕山面海,又有假山、亭池之胜,遂以“海滨楼”三字额于门首,乡人多称之“海滨楼叶家”。
  叶长鸿生四子,开鋐、开镒、开秀、开清;长鹏生一子,开荣;长雕生一子,开栋。除开清无嗣之外,分为仁义礼智信五房。开字一辈,以开镒最为著名。
  叶开镒是蕉城近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开镒又名开实,字常青,一字谓豪,号晓山。生于清光绪庚辰年(1880年)。此君体格魁梧,膂力过人,娴熟于弓武,而亦好文学。后投身军伍,屡立战功。光绪二十九年(1903),升福宁镇连罗右营营官(晚清军官名称),赏五品衔。民国七年(1918)9月,北洋政府任命萨镇冰为福建清乡督办,叶开镒奉命调任闽江口镇守官,保卫海防,恪守职责。民国十七年(1928),解甲归田。家居期间,会同县城诸多绅士,热心于地方慈善公益事业。叶开镒崇信神佛,仗义疏财,早在民国十三年(1924)就募捐重修忠平王庙。飞泉堂、天王寺、祝寿庵也陆续得到过他的捐资修缮。邑人感德,合立“急公好义”匾额赠之。
  民国二十二年(1933)二月,叶开镒联合商人陈由新、裴铁济、廖伯甘合资在福山街建立了闽东第一个自来水厂。此举不仅造福乡里,而且成为近代闽东经济企业发展的一件大事。
  在民间传闻中,军伍出身的叶开镒也有着另一面。他开设赌场,放印子钱,黑白两道皆敬畏三分。正是这层关系,各村落及个人之间每遇土地、海埕纠纷,都要邀请叶开镒为中解决。民国二十三年(1934),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率领的红军北上先遣队攻打宁德县城,据说当时曾找过叶开镒,打算由他出面宴请县府要员,而后一网打尽。终因计划泄漏而作罢。
  民国三十年(1941),兴化人佘子安在三都岛上创办的“建南钱庄”由于战事影响而倒闭,佘子安连夜卷款潜逃。建南钱庄担保人是叶开镒,客户在找不到经营人的情况下,纷纷上门索债,一时间乱成一片。叶家老小无奈之下,只得变卖包括田园、商铺在内的所有产业,进行赔偿。受此沉重打击,叶开镒忧郁成疾,不久即撒手人寰,年仅六十二岁。从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
  叶开镒娶妻县城南门薛氏,续娶福州严氏,生育有五男二女。最知名者为长子其旋。
  叶其旋(1904~1951),字竹浓,号听涛楼主人。以伯父开华无嗣,过继为子。叶竹浓工于骈偶,精于声律,为县城“鹤场吟社”社员。与福州胡尔瑛(字孟玺)、周墩陈赞勋(字襄侯)、同里陈炳年(字仲卿)、霍童黄其荣(字以褒)交谊甚笃。陈赞勋曾撰《听涛楼记》以赠,文中对叶竹浓人品甚为推崇:“竹浓克承先志,荷道以躬,至今弗衰。余以同里晚辈,无足望公肩背。”叶竹浓生有二男三女,长子叶承征,小名红孙,终身未娶。次男幼殇。文人之后寥落如此,令人无限感伤!
  
  回眸一都叶氏
  叶政寿开基白鹤岭
  明朝时八世祖叶政寿定居宁德一都白鹤岭(莲花村)。白鹤岭风光旖旎,景色婆娑,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明参政崔师训有诗《白鹤岭》:“白鹤自崔嵬,昂霄势不回,林峦张健翮,盘石厌惊雷,岂惜云飞去,宁招羽化来,几番忙里错,流光豁灵台”。邑人林保重也有《白鹤停云》的诗作。更有邑县长潭慕弘《祝叶公丰玉八十寿诗》:“白鹤山头我旧游,桑麻鸡犬地偏幽,老翁扶杖偶入市,犀子沿溪时放牛,采药活人仁者寿,拾金还主昔贤俦,县知此日称觞庆,海屋频添鹤算寿。”把白鹤岭的景物人物刻划的惟妙惟肖。
  叶氏开发经营白鹤岭,颇受多方赞誉。据民国续修稿本《宁德县志》(三)记载:“鹤峰堂一名下湖堂,一都白鹤岭村叶家山场内,明叶政寿自毗源迁居于此,独资创建堂,凡两楹,崇祀佛像,清咸丰间,地仅存殿堂基。古木参天,绿阴匝月,每月朔望及佛诞日,叶氏子孙奉持香火,迄今不替”(见P273)。又据民国《宁德县志》提及“御仙亭,在一都白鹤岭下,俗名接官亭,邑人叶蕃卓氏日姊建”(见p237);“大溪桥,在一都白鹤岭湾亭左边,俗称大漈溪,为岭头村孔道,清同治十二年(1873)村人叶震春叶长青叶长芭等募捐砌造,今存”(见p115)。叶姓先民,修桥建亭,建庙铺路,参与修建白鹤岭古道,为古老的白鹤岭增添秀色。
  叶公安率眷入县城
  蕉城,因形似芭蕉叶而得名,据说,有人观察旧城墙轮廓,可怎么看都觉不像,最后站在高高的白鹤岭,放眼四方,顿觉豁然开朗,不仅形似而且神也似。
  白鹤岭开基始祖叶政寿传至八世叶元定,号公安,自小聪颖,博读金科,为邑庠生。他设立书斋,亲自授课,培养人才。时值康熙年间率眷迁入县城。明清时期,宁德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叶家也深蒙其惠,家族不断繁衍。至十一世时再行分支,分别在北门街当头,东门下尾街和南门盐仓巷,构屋定居。
  叶氏祖先从明代开基白鹤岭至民国,历时四五百年,在不同时期所从事的经济文化活动主要有:修桥筑路,扶贫济困。叶政寿独资建鹤峰堂,叶氏建御仙亭和大溪桥,叶公安捐资建飞泉堂,叶长鸿(禧川)叶常青(晓山)父子重修和再修忠平王庙。这些活动获得乡邻好评和地方政府的褒奖。同治四年(1865)春,闹饥荒,国学生叶永奉(谦山)奉县派赈济灾民,后虽遭东门外福安埠游长荣店铺起火连带损失,但还是继续乐善好施。
  办学从儒,重教育人。八世祖叶公安入城时乃一介书生,尤重儒学。十世祖叶志辉(号纪堂)时,颇有余泽,设“寿山书斋”,生徒甚众,且涉地方军务,获诰赠军功五品,武德骑尉。几代人中贡生、庠生、监生、禀生、国学生(太学生)不乏其人。
  家族经商,生意红火。叶氏先祖一面从儒办学,培养子弟,一面把握商机,经营生意。叶永奉(十二世祖)因东门外火灾,生意遭受巨大损失时,并不气馁,他于下尾街开张竹篾木板生意,设号“亮兴”。道光十五年(1835),再开张“中兴号”,主理油米茶杂,生意红火。到了“极具异才”的叶长鸿(十四世祖),生意更是一片红火。此时,东门下尾街叶氏与南门叶氏、北门叶氏成三足鼎立,互相倚重之势。此外,北门的叶长森叶开铭父子,下尾街的叶常青,均有从政经历,史上褒多贬少。
  值得一提的是叶府的小洋楼,座落海滨街,别具一格,远近闻名,人称“海滨楼叶家”,也是叶氏家族兴旺的象征。走近大门口,匾牌和门联映入眼帘,横匾:傍海居,上联:海鸥盟暖日,下联:山鸟斗青春。当年禧川和好友周宇伦,曾在这对钟饮酒;晓山曾在这和“元昌号”老板董先生切磋牌艺。小洋楼还是鹤场吟社的叶竹浓、叶潮池和他的诗友吟诗作对,挥豪泼墨的地方。坐在洋楼,望眼江面,渔船,竹筏,游弋而过;白鹭,海鸥凌空展翅;好一派诗情画意在其中。
  另外,经营水厂也值得一书。自来水厂建于1934年,由常青开秀兄弟和好友“野孙”(陈由新)、皮先生(外地人)合资创办。引水自黄土岩的黄花溪,聘请福安师傅“三弟”,用大竹做水管,松块掏空做弯结。建有二层楼水厂,楼上四个房间,住三弟师傅和儿子莲锋及家人,楼下含工房,也是四间。围墙外种香蕉等水果。厂分三个池,第一池龙嘴放水过滤进入第二池,第二池两个龙嘴喷水进入第三池,即可引水食用。最后也由于家道破落,继皮先生之后将水厂股份悉数让给陈由新,此是后话。
  遭遇不测 家道破落
  正当叶家经济蒸蒸日上,家族兴盛之际,接连发生的三件事使得叶氏家族和叶常青本人遭受严重的挫折,从此家道破落。
  其一,民国时期,宁德地方政商界关系错综复杂,叶常青也被卷入其中,他同陈西荪及阮元皋、阮元箖兄弟常有往来,同张祈仁、张仁山也有交情。却因两派之间闹人命官司,叶常青两次坐镇南京参讼作证,花费了大量钱财。
  其二,三十年代,下尾街的一场火,28间店被烧,另有黄厝一间也被烧。大火蔓延至叶家两幢大房屋时,群众说“要保二伯(常青的尊称)”,所以在大房周围的店面被烧被拆,保住了大屋,叶家拼尽财力,马上建了29间店(包括黄厝一间),由此,元气大伤。
  其三,为兴化人佘子安担保“建南钱庄”,被佘氏卷款潜逃。事情是这样的:晓山为人豪爽,义字当头,他和刘瑞卿(刘细弟)、李恒盛(莆田人)系结拜兄弟,同时又认刘维丹(刘细弟子)为干儿子。李恒盛开布庄,他有个亲戚在三都筹建“建南钱庄”需担保。本来由刘细弟担保最为合适,但是刘说,自己虽有钱但名声不够响,晓山(常青)兄名气大由你担保最佳。谁知兴化人佘子安心术不正,用“建南票”一堆草纸换取大量银元,卷款而逃。一时当地人大呼“建南票倒了”,市民纷纷拿着建南票,一张票兑一银元,赔偿不计其数。为此晓山兄弟变卖大量田地店铺,造成毁灭性打击,从此江河日下,兄弟俩先后离世,叶家的兴衰也就翻过了一页。
  历代名人
  1、叶长森叶开铭父子
  叶长森(十四世祖),号宝农,增广生,清敕授儒林郎。长森幼读史书,精练书法,著有古隶法洗桐吟草等四卷。他不仅是一介书生,更具军务之才,曾参与“斗帽渔团”的组织和指挥,民国续修稿本《宁德县志》有这样描述:“光绪甲申,法人侵扰,沿海戒严,时左文襄督师闽中,檄令边海各县招募渔团。……增贡陈开祥为团董,增生叶长森副之。计选派练勇八十名,……昼夜检巡,有警则各艘绘集,颇著成绩,海港籍以佑安”(见P.453)。同时他还是个慈善家,民国《宁德县志》载,在县城南门设有育婴堂,同治十三年(1874),县令周德至奉文倡捐,邑绅叶长森等至光绪初年,劝募捐款购买民房,改造为弃婴场所。他们还捐款大洋雇人抚养弃婴。县志又载:“清光绪乙酉年(1885)马江之役后,以陈开祥叶长森为正副巡员,成立救生局,选择熟练驾驶船只之人组成小分队,三都各岛及洋面上……分头救援”。陈、叶成绩斐然,获得表彰。
  叶开铭(十五世祖),字幼新,又字鼎候,同治庚午年(1870)生,光绪二十三年(1879)丁酉科副贡,民国存记知事。开铭以分篆的身份参与编撰民国续修《宁德县志》,为该志的完稿付出了心血。同时他还参与地方军政建设,据民国《宁德县志》载,“民国七年南北分裂,前海军大臣萨镇冰回闽督办清乡,以黄培松佐之,宁德魏锡滋为清乡坐办,叶开铭为清乡委员,所设学前街旧考棚,并附设城区清乡保卫团,以蔡思棠叶开铭为正副团董专员教练守卫梭巡(见P.457)”。从中可知,文人叶开铭还具有军事组织和领导才能。
  2、叶长鸿(十四世祖),号禧川,原名遇春,字景鸣,生于道光丁未年(1847),卒于民国九年(1920),国学生,清例授修职郎。与六都周宇仑乃一对好友,同时习武,其武术虽好,马术略逊。在武举应试中名落孙山之后,毫不气馁,转而弃儒经商,承接先父“中兴号”,他“清理无可”,旺盛生意。在父母相继离逝时,着力培养二位未成年兄弟,“尽力勉襄”,促其成材,成为佳话。旋即与弟程峰(长鹏),共相操作,俭积余资,经营田园,扩张旧第……禧川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捐资助饷,重整育婴堂,无不亲力亲为。为防夷防贼,还筹办联防,蒙受六品军牌。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宁德饥荒,饥民闹事,他与邑人李育琨共商平息事态。他还重建林公忠平王庙,倡修海塘,于民国七年(1918年)大修白井塘。在重修南漈天王寺,补修土堡亭、地藏庵诸事中,也无不热心投入,深受地方百姓和父母官的赞许,县主沈守经题匾“热心公益”旌之。
  3、叶常青叶开秀兄弟
  叶常青(十五世祖),字卫豪,号晓山,生于清光绪庚辰年(1880),卒于公元1941年。他好文善武,青年入伍屡立军功,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连罗右营官,蒙曹统领赏五品衔。民国后在海军上将萨镇冰麾下,任福州闽江口镇守官。知命之年,解甲载誉还乡。50岁寿宴,又值两孙子承潘承馀周岁,三喜临门,福建省原省长萨翁亲临叶府祝贺。席前萨翁挥笔题词:“酒逢知己五十秋,更喜增添小生孙。”省长亲临题词,可见关系非同一般。他乐善好施,扶贫济困,怜悯弃婴,为救助女孩多方奔走。邑人感激,敬献“急公好义”匾额志念。
  叶开秀(十五世祖),字谓俊,号荣如,清光绪丁亥年(1887)生,公元1945年卒。开秀幼读诗书,深明礼义,为振兴家族,他遵照父亲(禧川)嘱托,帮助叔父(长鹏)开辟新园。他遍访农贸场所,考察商家经营,最终选定象溪,开张米酒药材诸杂货,字号“东兴”。之后又奉叔之命,利用生意余资购置田产,营造住宅,成就一番事业,光“轮年”田租就达200石之巨。
  作者简介:叶亚明,1959年3月生,先后毕业于宁德一中,福建省医药学校,宁德业余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函授学院,现为蕉城区医药公司从业药师,主管中药师。
  话说一都黄姓
  向来,宁德黄姓的说自己姓黄,还要加上“草头”二字,以区别“三划”王;因为宁德方言“黄、王”不分。一都的老人有个字谜:“廿没闲,廿一播田,初八在那闲”,这谜底便是“黄”字。
  源流
  宁德一都黄姓主要来源有三大支派:一是霍童石桥黄鞠后裔。这是最早入闽的一支黄姓。旧谱载,黄鞠于隋大业九年(613)从河南光州固始避祸,弃官入闽,开基霍童石桥一带,“凿龙腰、通蝙蝠洞,辟松岸洋,溉田千顷,大兴农田,铸三铁牛以压水患,建三十六墩、造七十二冢以镇龙神,立万世不拔之基”,为民造福。其后裔于清朝起,由石桥或霍童等地迁居一都溪流坑、南门、下尾街、小东门等处居住、谋生。
  二是来自七都黄春后裔。据旧谱载,黄春于唐乾符六年(879)因黄巢攻进洛阳、长安避乱而入闽,先居侯官黄巷(福州),至其孙黄深任感德场官时,即唐乾宁元年(894年)迁居宁德。第五世孙黄嵓,字华山,号隐斋,生于后梁,善诗文,因不乐仕途,筑草堂于一都南峰,日以吟咏自适。感德场宰授匾“南峰高隐”。明正德间第廿二世孙黄叔章迁居一都月爿坪;清康熙年间,第廿七世孙黄道培迁一都南门。
  三是来自石后大岭头黄隐后裔。旧谱载“吾祖淑公”,至黄隐“十三代立院门”(瑞迹院)。按黄隐曾孙黄巐生于宋咸平二年(999)推算,黄隐至迟为后梁龙德年间(921年左右)生。黄隐先祖黄淑系黄鞠长兄,可见黄淑亦为河南光州固始人。黄隐在大岭头一带“蓄积富盛,田阡百种,以及山场。宋时捐田、捐资,捨一号章家林山三品,立瑞迹寺院门,建为功德院”。南宋绍兴年间第八世孙黄国和迁一都南门居住,第十六世孙黄廷松迁一都学前街居住谋生,之后陆续又有后人迁居碧山街、竹兜街、衙前街、茶亭头、下尾街、溪流坑等处。所以,这一支派迁一都为数最多。
  至于一都黄姓来自虎贝黄家(黄膺派系)、碗窑(泉州紫云派系)或县外黄姓的为数偏少,另飞鸾黄岳家族后人至今仍无法考证。
  习俗
  一都来自黄鞠和黄隐的后代,有三种习俗与众不同。
  一是重阳不过节。原因出自隋文帝时黄高(名隆,号硝山)官居内阁大学士(娶七夫人,生二十一子),至炀帝登极,残害忠良。黄高批麟触怒,下廷尉狱,拘禁天牢;时第十子黄鞠,官居谏议大夫,亦挺身而出极力进谏。黄高见势莫挽乃谕子:“帝非明君,不可谏争。子其行也,逃避他乡,择地立业。吾当尽忠”,继赋诗八句,以作日后儿孙会亲认祖隐语。隋大业九年(613)九月九黄高遇难(后七夫人同葬于江西抚州风送洞余兰城七里山),二十一个儿子遵从父嘱散居全国各地。此即为黄氏后裔不过重阳节之说——祖先忌日。
  二是八句诗认亲。黄高所赋八句诗“骏马堂堂出外疆,任从随地立纲常。身居外境犹吾境,志在他乡即故乡。早晚莫忘亲嘱语,晨昏须记祖蒸尝。愿言托庇苍天福,三七男儿大吉昌”(末句“三七男儿”隐喻“二十一子”)千百年来流传各地儿孙。据说初期对上“八句诗”认亲后即留饭、留宿。后来因外姓亦学前来冒充,于是认亲除唱“八句诗外,还外加祖地、行第”等等。现发现黄姓流传版本不同的“八句诗”有许多,但“三七男儿”的不多。
  三是联姻忌张姓。张姓人家亦知此事,其原因是传说历史上黄、张两家因有一土地纠葛,造成代代不联姻。现查支派旧谱确难发现黄、张联姻现象,但解放后此例已破。
  厝宅
  宁德民间曾流传一句话:“陈、林占一半,黄、郑满街排”。这是说在陈、林两姓之后,黄、郑两姓人口也是名列前茅的。“黄、郑”与黄弹的宁德话同音,好记。(黄弹又名王坛子、黄皮,这种水果宁德旧时常见,“饥食荔枝,饱食黄弹”是说其有开脾消食功效)。一都黄姓人口多,古时候有几个大户厝宅颇有名气。
  一是座落城关大华路15号的月爿坪黄厝里。清朝建筑物。因大门前有一方半月形状空地而得名。坪沿筑有半围照墙,墙中央有巨字“福”。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座(俗称三座透后),宽三十余米。屋内有水井两口,天井九处,现仍住用。有关资料载为黄承箕、黄承志兄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从林姓手中购置。
  二是座落城关(街当头)县府路34号的黄厝里,俗称“父子登科”(门楣匾额)厝。晚清建筑物。属前、中、后三座后庭院相通的房屋。前座大“四扇”,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有前后天井及小厅,并有众多膳厅、厨房。屋后一处花园,一通道与中座后庭院相通。中座由前后相通的“四扇”和“六扇”厝组成,前天井有花架、水池。“四扇”厝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六扇”厝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有三层;二层有大书房,后天井为花圃式庭院。往前座设有通道。后座与众不同,按西式风格建筑,人称“洋楼厝”: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四面坡屋顶,大厅为明楼,厅墙上有三个并列拱门。左边“撇榭”有二间木屋及餐厅、厨房、水井等,后有小门与中座、上座后天井相通。三座厝三个大门朝向不同:前二座坐西朝东,后一座坐南朝北。可惜2006年一场火灾,前两座片瓦不留,后座亦烧去部分。不过总面积1.2亩的大厝,从残垣断壁中仍可显其辉煌的规模。
  三是清朝康熙年间兴建的座落在学前路13号后的黄厝里。由左、中、右三座并列、两侧中部开葫芦门相通的大厝构成。唯一大门设在学前街刘、陈两家房屋间厝弄(约五米宽、四十米长)深处。弄口处建有一层楼高的门亭,十分美观,亭前两侧立有旗杆石夹。入大门为正座六扇大厝,面阔五间,前后天井、前后厝厅,厝内有水井一口。正座与左右边座各有一扇葫芦门相通。正座后门设于左后廊庑旁厝弄末端,后门不大,面向南城墙边(现环城路156号)。左边葫芦门通左边座,左边座前部建六扇厝一座,称为上厝,后部建四扇厝一座,后庭院设花亭一处,并有水池、假山等,不设后门,但有厝内小弄通正座后门。右边厝由右葫芦门进,前部建有小四扇一座,后部一半有三扇厝,右墙边空坪及天井,右后部为花坪,条石铺设地面并有石花架数层,靠右墙角处开一小门但不常开,厝内亦有水井一口。三座厝总面积计1.8亩。十多年前南环路改造扩建拆除大部,六年前群众改建又拆除剩余部份,如今面目全无。旧门亭、旗杆石约在五、六十年代不存。据旧谱记载,黄廷松迁居学前街后生二男,长道陈、次道隆,道隆长子启晃置田产、架楼屋,拟建“大厅”时不幸逝世(75岁),时为顺治十五年(1658)。之后,每逢七月半祭祖,只能在正座楼厅举行。
  人物
  一都黄姓有几位人物值得记忆。因为他们各有特点,在历史上有其贡献,不可磨灭。分述如下:黄芳鋕,字士箴,名浣齐,号补堂,黄隐第二十一代孙,生于乾隆十七年(1752)。谱载,“三十六年辛卯科举人(武举),四十六年辛丑科大挑一等,奉旨引见,官历湖南绥宁、桂阳、泸溪、通道、沅陵知县,永顺府通判。乾隆五十八年正月丁母忧,五十九年二月回籍扶榇归里,是年卒,享年四十有四。黄芳鋕为人刚直忠厚,学问渊博,居官多年,操法明谨,狱无冤抑,临机果决,吏不能欺;巡行郊村,劝课农桑;地方富庶,百姓怀惠。致仕归,邑民蜂送长亭”。又据谱载,石后大岭头自黄隐至十六世黄廷松之前均无读书人(子弟员),唯“廷松樵锄中发愤读书,遂入黉宫,致后世青青子衿家弦而户诵者,皆由其倡文教之始”,于是后来代代有廪生、庠生。因黄芳鋕入仕累官,其祖父母、父母于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初一接到圣旨两道,现存石堂黄氏祠堂。
  黄家祥,黄隐第十六世孙黄槐(虎贝旧厝始祖)之后裔,传至家祥为二十四世。家祥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街当头黄厝里。高祖黄志垿文林郎;曾祖黄诗挺廪生;祖父黄书田(号砚夫,商号砚记)清咸丰辛亥年科举人,任顺德府南和县知县、保定府唐县知县;父黄毓英光绪壬寅年恩科举人,因此家大门口挂“父子登科”匾额。民国十二年(1923)黄家祥随四叔赴上海求学,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政法大学,期间受妻表兄蔡威影响,秘密参加地下革命活动;民国二十年(1931)黄家祥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将其父开办的“黄砚记”商行价值200两黄金的日货,全部缴公。26年6月由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派往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翌年分配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担任山西省代县司政科科长。在日军“铁壁包围”大扫荡中,家祥与群众同甘苦,布衣蔬食,半茹糠秕,毫无怨言。31年9月29日因于五台县红表乡榆林村开会时被日军包围,家祥临危不惧,安排他人撤退,自己出村引开敌人,不幸在跳越横沟时跌坏一腿,仍将敌人引向另一方向,在日军围捕中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三十三岁。当地群众用全村仅有的一口棺木为其安葬。烈士骨灰于1984年10月12日运回家乡。
  黄承箕、黄承志两兄弟。七都黄春后裔,三十四世孙黄履刚,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乡试举人。长子承箕,字敬为,号星野,清光绪年间例贡生,捐光禄寺署正,授三品衔。任过宁德县自治研究所所长、自治会总董事等职。因在协助三都澳开发中作出贡献,被福宁知府严良勋授于“勤干有为”奖匾;里闾表坊为“年高德劭”。五子黄承志,字敬良,号笃夫,任过宁德县自治研究所教员,县禁烟分局副局长,县修志局局董。民国四年(1915)东路观察使、禁烟总办陈培琨授其“造福桑梓”奖匾。自民国十一年(1922)起黄承志连任宁德县商会会长,同时受聘分纂续修民国版《宁德县志》。
  黄以褒,黄鞠后裔,清光绪三十年福宁府试第十九名庠生,人称末科秀才(科举最后一期)。以褒籍贯霍童,自1921至1936年长达十五年在一都设馆(私塾)授学,其中独创“培英斋”十分出名;当时青年人以进学该斋为荣,鼎盛时期众誉之“桃李满天下”。同时还利用夜间到蔡祖虞(琴舟)“家学”授课,使蔡家儿孙深受教益。1936年因拒绝担任联保主任而避至三都办学,抗战胜利后又重返一都办学,并在夜间办补习班。半个世纪的私塾生涯结束之后,1952年在一都街尾下度过一段卖字生涯,1957年3月荣聘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以褒一生才华奉献于教育事业,培养了一批青年才俊,在一都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者简介:黄在发,1943年生,1962年宁一中高中毕业,同年参加工作,先后在飞鸾供销社、县公安局、大泽溪水电站、县劳动局、县(市)人大、区审计局工作。2003年退休。现住蕉城。
  
  漫话宁德状元里张氏
   一
  先辈常说,张氏迁自于“下南八角井”。据解放后仅存的一册族谱记载,宁德状元里“张氏”于宋代从罗源茶园迁至四都廉坑。
  1993年始,本人主笔撰写家谱时曾随同续谱小组族亲前往罗源各地找寻“茶园”,同前代寻祖的族亲一样,无果而返。后来本人得到了一条信息,罗源鑑江有一支张姓,迁自广东梅县茶园。但不知这“茶园”同“下南八角井”、同“罗源茶园”有无必然联系,来龙去脉或是牵强的传,或是附会的传,一塌糊涂。
  从谱牒分析,廉坑迁居城关分两批:张禄迁“状元里”,称“上张”,后一批迁东门外,称“下张”。“下张”地域有别名:叫“张家弯”、“张家巷”,后被谐音附会叫“冬瓜坑”、“冬瓜巷”等。“下张”的存在,解放后仅存的谱牒尚无记载,有的分谱却有记载,历来城关群众口头流传,可以略知一二。例如,“福山境”的神农帝宫,城关人均称“冬瓜冻”宫。我想,当初“福山境”的庙宇,当是建在“张家巷”的遗址。后来群众称“炎帝”为“张家巷神明”等等,历史久远了,“张家巷”、“冬瓜巷”……从谐音而附会,“神农帝宫”就变为“冬瓜冻宫”了。
  谱载,张兰葬东门外碧山,土名“张家湾”,亦名“冬瓜坑”。倭乱之后,宁德造城,其坟石坊表被採掘一空,至今确切处所未知。值得一提的是,张兰号“碧山”,与后世“碧山街”的“碧山”有否牵连?明初,张伯立一支迁至本县石后江澳,于1993年续谱时,小组前往认回。乾隆三十一年,大长房张振锋偕弟迁福鼎秦屿;1996年续谱时,二十六世孙张明华主笔修谱间发现,通过关系认回。据传又有一支迁往霞浦县和霞浦盐田,尚未认回。
  二
  二状元里“张氏”历代以南宋时张翰为第一世祖,至今传世二十八代。张翰葬廉坑后垅面向北塘(即西陂塘)。廉坑有一口水井,井底一石镌刻“张”字,现今仍在。现据有关资料,将已知的历代先祖事迹介绍如下:
  宋朝
  一世祖张翰,于南宋乾道二年(1166)进士及第,居官莅民,所至有声,余复状元系公门下高才生。《宁德县志》、《福宁府志》、《罗源县志》、《连江县志》均有记载。张翰、张翮、张翔三兄弟均系进士及第,名声远播。但是三兄弟究竟系同胞兄弟,还是堂兄弟,历来考究,均无结论。张翰之子、二世祖斗南,淳熙乙未年(1175)进士及第,于朝有位,尝题一首《逆旅诗》,另书有载。张翰孙、三世祖贵庞,知韶州府。
  明朝
  七世祖张禄(号鹤阳)于元明之际分居城关“状元里”。公因子贵,赠朝列大夫,广东布政司左参议。
  八世祖张兰,鹤阳之子(号碧山,字廷芳),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贡士,官居户部郎中,晋陞朝列大夫,广东布政司左参议。
  清代
  十七世祖张鹏,品行端方,动履必循规矩,赈贫、恤苦、救危,所至有声。“雍正元年(1723)恩诏省举报孝廉,邑候王公如芳以应举,蒙总督郡堂满公,巡按部院黄公批准,先给‘名高月旦’以奖。”“雍正二年,礼部咨覆两院宪题奏奉,首特简孝廉,赐职正六品奉立大夫,后又征召旧部铨选。公以母老(继母),乞请终养辞”。积善之家,四代同堂,水火灾害不降,在当年,宁邑上下,名声显赫。
  孝廉祖婆倪氏,宽厚、仁爱,孝敬后婆,怜恤贫困,在当时宁川,所至有声。我张家祭祖时,宗祠有悬挂两对祖宗肖像:一对是兰公俩老的,一对是鹏公俩老的。据我祖母传,孝廉祖婆倪氏的肖像是死像。老太太谦逊,在世时不同意画像,后来归了终,在尸床上,子孙给画上的。
  老祖宗的事迹成了我们大家族的教科书。童年时,我祖母经常为我讲述孝廉(十七世祖张鹏)故事,以此熏陶我们。老祖宗的事迹在城乡也广为传播。我成年了,1959年在六都办农业中学,同老农民交谈中提及我是“状元里”张姓人家子弟。老农民就联系上了,说,“你张家孝廉婆……”二十三世祖步卿,同治间副举人,清末宁德最高学府——莲峰书院教喻。张家1933年前家谱续谱主笔。上述张氏大门楼一副对联和通族字行对联,估计出于他的笔下。通族字行对联如下:教本明伦敬承祖训,兴廉举孝元绍家声。
  民国时期,二十四世祖张璚城为家乡做过不少好事。他是“明伦小学”至“国民学校”、“蕉城小学”、“宁德县立初级中学”创办者之一,并任“县立中等学校董事会”成员。1933年,任县商会会长。1943年后,先后当选为宁德县参议会副议长、议长。1949年,参加宁德地下民盟组织,为宁德和平解放出了力(详情另见专题表述)。其兄敦询曾任教于蕉城毓秀小学、莲峰小学。后经商,开设茶庄于东门外。又与林昆生等共同组建宁德商会。敦询工诗善对,系鹤场吟社成员。
  三
  张家三大房:仁、义、礼。礼房无嗣了,未知何故。义房最大。张腾生三子,长子无嗣,次子啟泗,三子啟泮,各分三房,计为六房(属于义房),从轮田角度,称为“大轮”,各三房称为“小轮”。张家众事有三类:祠堂祭祖,大轮,小轮。张家轮田有多少?在何处?谱牒销毁了,无可稽考。记得儿时祖母说,蔡家1200担,张家120担。老太太又说,120担实际没有,只有七、八十担。单就七、八十担而言,是三类众事田租总和,还是义房田租,也不知道,本人一概模糊。只一次,我父亲去世那年,我家“小轮”轮到。母亲告诉我,“我收了田租办了祖宗的众事,余下的还了你爹生前做生意(海鲜小生意)的贷款,他治病(伤寒,病一星期)的借贷,他病逝治丧的借贷,最后剩一担子,我把这担子,换了两担番薯米,就凭这,守寡开始了。”由此推知,田租也不多。还记得,祖母常说:芦坪洋“八斗”田、七都田、九都田、到底是哪类轮田?也含糊不清。祖母还说,张家有“油灯田”、“脂粉田”。在哪里?有多少?祖母说,不多,从“大轮”、“小轮”抽取,供子孙买油读书,供女子买花粉。张家祭祖一年两次:春祭、秋祭。春祭,正月初六;秋祭,七月十六。秋祭男丁有“丁肉”,不在学男丁,每人半斤;在学男丁,每人一斤,以示祖宗勉励。平时各房添了男丁的,要到祠堂点烛,以示荣宗耀祖。“小轮”轮到时,要祭祖宗墓,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前,众厅要褙春联,二十五日要“接年”,燃香,燃烛,放鞭炮,直至元宵。还有的是祖宗忌辰,记得母亲经常忙于制早米糍,制肉丸,备糕点,分给各房各户。年关祭灶前,要分福桔,红糖,甘蔗,马蹄等,让大家祭灶。这类风俗归在哪一类轮田,忘却了。
  张家祖山有三道:一是当今“罐头厂”直至烟亭,山后有否连至“上金贝”?是个疑点,因为“上金贝”有祖墓。这道山推测当是元代前,张氏迁居廉坑时的祖山。第二道是“火卷竹”,即当今“火葬场”和大桥头坑里。这两道山原是连片,是兰公夫人林氏陪嫁物。
  张家祖屋,同其他望族比并不气派。究其原因,祖母说,为官清廉。又据传,张家有过几度火患,损失规模多大?哪些属于灾后重建?未见详细记载。上张在“状元里”中街,即原八一五中路“百货公司”至“医药公司”西药店之间,跨马路,自左边“巴黎婚纱店”至“工商银行”,后头直至“进修校”围墙,占地三亩许。内中包括祠堂、大厅、二厅、仓库(一面砖墙,借靠林家后厅),周边住屋,最后两座“书亭”。“书亭”内至今仍留有遗物。有分谱载,此地有一座系兰公夫人陪嫁物。
  宁德张氏家族另有一现象,居孀守寡的女姓多。十八世张应常派下、张敦诚烈士遗孀守寡,年仅22岁。烈士伯母居孀守寡。十八世张应云派下,我门外有四人居孀守寡,家内,八人居孀守寡,谱载“旌表节孝”四字。二十五世张本宜遗孀陈氏,是解放前最后一位居孀守寡人,年仅27岁。
  作者简介:张明华,1958年福安师范毕业,先后在蕉城一小、七都小学、六都农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实小、虎贝小学、宁德八中(今蕉城民中)、宁德市(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任教。为中学高级教师、市先进教育工作者、宁德地区优秀教研员,1995年4月退休。现住蕉城。
  蕉城后场彭氏家族摭谈
  后场彭氏,是明清时期宁邑“崔、彭、陈、林、左”五大姓之一。城关彭氏的始祖为彭仲修,元末从二十一都(今虎贝)熟洋龙伞树移居于宁邑西隅后场,繁衍成地方望族,尊为“后场彭氏”。据乾隆版《宁德县志》载:“唐开成中置场督盐,建前后厂。前厂即今县治,后厂在龙首境”,龙首境在今街中头一带,后由厂升场,改感德场。再由感德场置宁德县。
  开基始祖彭仲修
  彭仲修,号北山,官拜武毅大夫,娶妻张氏,生二子,长曰普,次曰曾。逝世后墓葬城区东关寨头岗,后人称为“北山公墓”。原墓建筑规模宏大,造型讲究,全用大石条砌成。墓身分有三层,有石雕栏杆,墓坪下挖有“龙泉井”一口,并立有神道碑。民国二十八年(1939),国民党旅长李树棠骑马路过彭仲修墓道前,突然马受惊吓,昂头嘶叫。李怒不可遏,即下令士兵要将神道碑炸毁。彭家得知此事,连夜将神道碑偷偷搬走,并将它埋进土里,一直到1980年,才被彭氏族人挖出,重见天日。
  立于蕉城碧山的彭仲修神道碑署“唐代”两字,文化界人士多有质疑。挚友陈仕玲曾撰文考证,认为彭仲修生活年代是宋末元初。今阅彭氏支谱,谱中明确写道:“据旧谱始祖彭北山来自元末,而碑刻唐朝,以元朝人物事功为明所禁,不许勒之,碑记当日造坟竖碑不敢犯禁,故借唐朝二字勒之。”寥寥数语,使数百年谜案豁然开释。本为元朝人的彭北山其后裔又何以刻唐代呢,原来中国每个朝代都有严格的避讳制度,是怕犯了明代皇帝朱元璋名字的忌讳。这证实了陈仕玲君在《明代宁德的崔彭陈林左五大姓》一文中对彭仲修墓以及神道碑所做的正确推理。
  彭氏宗祠
  据彭氏支谱记载,彭仲修迁居宁德城关西隅后场后,随着宗族繁衍扩大,遂于明代崇祯年间在彭氏大厝基础上建造祠堂。祠堂之地坐甲向艮,被堪舆家称为“双箸插金盘”之地。左右至观音阁下,通狮公弄。但没过几年,又遭变乱,被千总黄宗宝占为官舍多年。至康熙十一年(1672),其裔孙彭维祧赴督抚两司,具呈取回,还于彭家族众。并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一月十九日重建。孰料天运未回,康熙四十九年(1710)复遭火灾,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初八日重新起架,轮奂足观。至乾隆五十年(1785)冬十月廿八再遭回禄,又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照家捐银两,复谋建造,四面高筑防火墙,以图永远,土木工程倍加于前。由于族众同心协力,曲尽筹谋,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三月宗祠竣成,可谓“轮奂复增鲜”。祠堂门首匾额上题“彭氏宗祠”四个鎏金大字,头门左右边门各题“入孝”、“出弟”,重门上有直形匾额,饰以龙形花纹,刻有“☒封武毅大夫”,落款小字曰:“康熙丙寅年仲春吉旦”。祠堂大厅两边有“文魁”和“武魁”两块金字牌匾。大厅正中高挂“敦叙堂”金字大匾额。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匾额、楹联。
  据说,彭氏宗祠在第三次重建之时,由于后裔财力式微,遂将后进和右边地域卖给黄家,祠堂面积大为缩小。黄家得寸进尺,竟将祠堂后墙侵占。彭氏族人坚不让步,停止祭祖一年,节省资金,赴县衙告状。宁德知事深明大义,将地界判属归彭姓所有。今祠堂后墙尚留有碑记,并刻有“宗祠后墙”四字。
  民国十九年(1930),彭氏宗祠又被县政府文教科借用。文教科合并县政府时,又被警察所占用,后又改为警察宿舍。民国三十五年(1946),彭氏宗祠被县长张传英作为围垦西陂塘设计办公室及仓库。共和国成立初期,又作为宁德县拘留所,后又改作干部宿舍。1992年又被宁德市老干局作为老干部活动中心使用。今成为培英社区办公场所和老人活动中心。数百年来,彭氏宗祠劫难不断,数次易主,成为时代和社会变革的一个缩影。
  历代闻人
  后场彭氏自彭仲修之后,科举不绝,代有闻人。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有:彭仲修,号北山,原居宁邑二十一都熟洋。为宁川后场彭氏开基始祖。其少年时天姿聪敏,英勇好武,17岁入庠为武秀才,20岁在省试中取得武魁,并留任为武教官,因其为官清廉正直,刚毅果敢,敕封武毅大夫。彭仲修告老还乡后迁居宁德西隅后场,在今街中头建大厅一座,后由二子辉溪、碧溪改为彭氏宗祠。于西山白岩下置一山场建书斋曰“西山草堂”,后改灵谿书院,是宁德较早的一所书院。
  彭宁(1401~1475)字志道,自幼聪慧,早有文名,善诗词,为人正直,品德高尚,守信义,体恤贫穷,与龚维昌同窗以莫逆共誓,言日后若能致仕,得归林下,苟有俸积,两人均分,勿负盟约。明宣德癸丑年(1433)充贡生,官广东崖州府知州。进阶奉议大夫。赴任时写诗嘱儿:“吾将一担琴书去,愿带两手清风回”。致仕归,只雇一叶舟船,带回几箱书籍,百姓称许。同窗好友龚维昌来看望彭宁,说:“你为官一任,真是两袖清风。”彭宁答道:“清白两字,留给子孙,就是最丰厚好遗产。”其妻子马氏早逝,彭宁誓不再娶,凡是家中诸事躬亲表率。解甲归田后,置田产以供彭龚两家祖坟春秋祭扫之需。邻里称颂其德。其诗文著作颇丰,但存世极少。
  彭道南(1548~1639)字明卿,号文泉。万历四年(1573)癸酉岁贡,官广东封川县知县。一生平易近人,体察民情,清正廉洁。据乾隆《宁德县志》记载:“彭道南由岁贡授广东封川令,封川其地多产断肠草,邑人往往以此伤命,道南令民芟除,每百斤换银一两当其租入,诸惠政以次举,人颂其德。家本殷实,及宦归,置产及子第读书膏火田外,有余资以周济乡里贫民,时诵疏广,不令子孙多金之语。”原妣陈氏早逝,续娶林氏生四子,是个贤内助。襄夫课子。惜林氏卒于封川任内。任满后运林氏棺木,携四子回乡,百姓感其德泽,以清水明镜和万民伞相送出城十余里,依依泣别。荣归后,彭道南葬林氏于仙人掌祖山陈氏坟侧(1958年此地建油库,掘圹时发现林氏尸体仍完好如初,后被移送至省博物馆保存)。彭道南退隐林下,专心培养四个儿子。后长子时行以例贡候选补鸿胪寺序班,次子时陈由例贡入太学,三子时鸣邑诸生,四子时奋以例贡授景州州判。
  彭日光(1643~1722),生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从小在宁德海滨生长(南隅筱场),顺治六年(1649)海寇陷城,家乡男女惨遭杀戮。彭日光深印脑海,恨之入骨。康熙十八年(1679),海寇猖獗,彭日光召集乡勇,亲驾战舰,打起头阵,与海寇血战,从此海道靖安,百姓得以安定。彭日光功绩卓著,受到福建巡抚吴兴祚(字伯成,浙江山阳人)表彰嘉奖,并提拔为札委征千总。康熙二十二年(1683)跟随靖海将军施琅克复澎湖、台湾。后被加封为左都督,又立四次战功。
  彭芝年(1743~1823),原名彭伏治,一都筱场人。因与顺治帝同音,而避讳改名彭芝年。乾隆二十二年(1759)考上秀才,乾隆二十六年(1761)21岁赴省考中举人。乾隆四十年,三十三岁的彭芝年被保荐为长乐县知县。任满卸官已年届花甲,仍然两袖清风。但他不顾家境贫寒,为家乡做了不少公益之事,兴建土堡亭、祝寿庵、筱场宫等,被众人推荐为董首,至今筱场宫及土堡亭仍有碑记记录。
  让地建寺
  彭仲修原来置有西关外白岩山下一大坑前山场一所,构建亭于其中,匾曰:西山草堂。后改灵谿书院。据县志记载:“原为寺,宋大观二年建,明嘉靖二十二年,通县士民合买为书院。”是当时宁德较早的一所书斋。原来打算做为彭氏子孙学习之所。因西山草堂后有一流水坑,堪舆家认为该地有坑煞,会关系到全县的风水,这个地方适宜建一个寺院,以压坑煞,那么“通县皆获福矣”,于是彭家欣然将书院改建为灵谿寺,并塑佛招僧,捐田粮为该寺香灯粮米之用,寺院所需粮米摊派于彭氏各房之中。所以彭氏为灵谿禅寺之檀樾主也。
  彭氏与蕉城三古井
  1、定泉井
  始祖彭仲修在白岩下构筑“西山草堂”的同时,又开凿一口井,名曰:“定泉井”,据《宁德县志》记载:“宁德“初择地在四都陈塘洋,以水疏土轻,乃城于白鹤山阳”,又据清人刘家谋《鹤场漫志》:“宁酒甲诸邑,霍童酒尤有名,以水胜也。近郭水首定泉井,在城西一里,灵谿寺右,酿者取焉,相传昔卜邑于四都陈塘洋,以此井水独重,乃建今所。”陈普为省会第一楼制造铜漏壶,也使用定泉井的井水,确保昼夜时刻浮沉不爽。定泉井是宁德历史上开凿最早古井之一。
  2、龙泉井在彭北山墓下,土名曰“坑臼下”的地方。据说此井为彭仲修两个儿子辉溪与碧溪开凿。是彭北山墓的“风水井”。虽临近海边,地卑水卤,但此井水质清冽甘甜,永不枯竭。共和国成立后国营酒厂特选址建在龙泉井边,是因为该井水之优质,如今,龙泉井还是福山群众的饮用之水。
  3、碧泉井
  碧山尾也是彭家祖山,彭家为了公益事业,将彭家祖山献出建造妈祖庙。随着各地商船渔船停泊的日益增多,取水成了难题。于是彭氏族人于清道光二年(1822),择碧山之尾,妈祖庙东侧,开凿水井,取名曰“碧泉井”。它的开凿,为停泊于东关码头的各地船舶解决了取水困难问题。
  注:本文参阅彭式鋆先生家藏的《彭氏支谱》,并引用彭祥泉、彭德明等整理出版的《宁川彭氏宗史》、《宁川彭氏族谱》等资料。特此致谢。
  蕉城薛姓的由来及二、三事
  一
  近代蕉城城关薛姓拥有3支,即俗称“上薛”(朝煜支),“下薛”(朝灿支),“前林坪薛”(朝煇支)。据2004年7月统计,这3支人丁约520余口。
  这支人马到底从何时而来,又是从何地迁至呢?翻开《宁阳薛氏族谱》记载:“始祖薛震公先世江左迁居福安廉村至十五世公复由廉村迁居宁德是为宁阳薛氏始祖”,这种说法语焉不详,很值得商酌。
  首先,薛震作为开基始祖,他的生死年月族谱里竟然没有记载,只能根据其第六世薛文宸生于明朝隆庆二年(1568)戊辰正月推衍,薛震大约于明朝中叶落户宁德,距今约五百多年了。
  [=此处为插图(大华路薛氏祖屋一)=]其二,谱里记述薛震由廉村迁居宁德。据考证福安溪潭镇的廉村早就不是薛姓聚居地,几乎都是陈姓衍生。而廉村薛姓分为两大支,一居穆阳,一居甘棠,所以到明朝中叶的薛震不可能是从廉村迁来,只能从甘棠或穆阳过来,到底是甘棠或穆阳,今已莫衷一是。
  其三,更有一种蹊跷的说法,族里传人暗称是从山西河津迁来,族谱记载的不过是寄嗣于福安廉村族谱徐载公名下,并暗喻是薛仁贵后裔……这里有两个情况:一是蕉城这一薛姓不与张姓通婚(这是祖训,违者要受惩罚的);二是家族基因遗传,大都身材魁伟,鼻梁直,项背直,唇厚,口讷,性烈;三是不善经商,不谙水性,好骑驾。
  史上薛姓有“武薛”与“文薛”之分,即以薛举、薛仁贵为武薛;以薛贺、薛道衡为文薛。近代则以广东薛岳为武薛,以江苏薛福成、孙冶方(薛萼果)、薛暮桥为文薛。这说的奇奇怪怪,忽忽悠悠,到底蕉城薛姓属于哪一薛,看来只有等科技普及了发达了,靠DNA来检测了。
  二
  据《宁德薛氏族谱》记载来推算,薛姓大约于明朝中叶迁居蕉城,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了。开基始祖薛震(原名薛进,迁居宁德后改),亦不过一平民布衣,后经几代子孙克勤克俭的努力,至第6世薛文宸(字拱北)时略呈发祥端倪,继而第8世薛凤翥(字羽翎),第10世薛廷铨(号鉴齐)时,人丁、财资、名衔已相当规模,遂跻身蕉城望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12世孙薛国栋(字位中)曾任山东朝城县令,此公生有4子,朝煜、朝炳(早夭)、朝灿、朝辉,其长子(13世)朝煜(后为“上薛”)在乾隆年间为诰授奉政大夫钦加同知衔,育有二子,长曰维宁,次曰维恭,俱殇;其三子(13世)朝灿(后为“下薛”)以俊秀隶太学为太学生,育有三子,长曰维醇,次曰维城(殇),三子维垣;其四子朝煇(13世)(即后为“前林坪薛”)诰封奉政大夫,育有五子:维翰、维勤、维光、维藩、维馨。
  朝煜二子皆殇,所谓肥水不往外流,只好以“下薛”朝灿子维醇(14世)和“前林坪薛”朝煇长子维翰(14世)入嗣,就是因这过嗣埋下了薛姓衰落祸根。
  在旧社会,承嗣有两种方式:一是嗣长不嗣幼;二是嗣“贤”不嗣“庸”(也就是嗣“爱”不嗣“长”)。而这两种方式,动用不好自然产生矛盾,引发危机。因为过嗣之子,不但在官爵上可以承袭嗣父的职位,同样在财产上也可以继承,这何乐不为,但享受不到优惠政策者,自然充满妒忌,胸怀不满,屡屡掣肘。
  所以后来就产生了上薛与下薛,借着两家子弟因生活优渥个个都长得虎背熊腰、生性暴烈,出现最惨烈、最荒唐的一幕,骨肉相残,同室操戈。再后来就告上衙门打起文笔官司,这更惨了,为打赢官司,兄弟两家倾尽财产。使薛姓本与“林、蔡、黄”号称蕉城四大家族,率先败落下来,更使后代子孙精神承受巨大创伤。
  我之所以撰写本文,即劝告世人,所谓“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世上只有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时间最长,试想哪怕是父母亲之间,夫妻之间相处时间也没有兄弟之间时间长,天下要太平、发展,社会要安定和谐,兄弟姐妹团结很要紧。
  作者简介:薛赞平,1967年宁德一中初中毕业,1985年福建省电大毕业。1969年上山下乡,1976年起先后在县盐场、纸品厂、县(市、区)档案局(馆)工作(馆员),2011年退休。现住蕉城。
  宁德一都刘氏 宁德一都刘氏约占全县刘氏总人口(一万三、四千人)的四分之一。宁德刘姓主要以洋中(包括章后、陈洋、大泽溪、灵下等)、漳湾(包括新园、岐后及附近村落等)、城关(包括王台、坪塔、下宅园等郊区村落)为大宗支,七都、八都、霍童、赤溪等乡镇也有刘姓居住,大都是闽南迁入种菁靛者的后代。
  民国时期宁德一都刘姓不多,约几百人口,主要以居住在东门外盐仓弄刘廷僯一支、居住在下尾街妈祖庙边刘开丰一支和居住在西门刘廷珍一支较为著名。
  据1936年第六次纂修,至1944年才完竣的族谱记载:刘廷僯一支在唐代始祖晟公为一世,至洋中章后刘祖郎是廿一世,肇居一都城关的刘廷僯是卅世。
  刘姓在中原时较为显赫,唐末南迁,宋、元、明各朝均有建树。即使该支自清乾隆年间卅世祖刘廷僯肇迁宁德城关后,清康乾盛世时入仕途者凤毛麟角,虽名不见志书,为地方小吏者却不乏其人,光得军功者就有四、五人,曾戌浙霞等地,亦有“大牌典卷”,惜先后毁于抗日战乱和“文革”中的破“四旧”。
  刘廷僯生于清康熙戊戌(1718),卒于乾隆丁未(1787),生三男:长曰正銮、次曰正铎、三曰正锡(幼夭)。正銮,字以殿,号东园。正铎,字以振,号西园。兄弟俩在宁德东门外盐仓弄隔墙相邻而居。兄弟俩共育有七子(卅二世光字辈)、十五孙(卅三世长字辈)、三十七曾孙(卅四世开字辈)、四十多位玄孙(卅五世启字辈)……。至今已至四十世,有千余人之众,散居世界各地。
  刘家卅二世光字辈、卅三世长字辈、卅四世开字辈处于清朝同治至光绪年间,国运衰微,外侮内乱不断。经两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入侵、割地赔款等等,国库空虚,民众疾苦。其时,刘氏家境一度中落,至清末卅五世启字辈才逐渐“回春”,子弟多有入仕者。
  东园长房玄孙启宝(原住盐仓弄左边四扇厝,后随父迁居霞浦),号黻臣,字锡三,清附贡生,侯选县丞。曾任福宁水陆总镇、福宁商会总理、霞浦县商会会长等职。其弟启邦,字益济,清军功五品。其子卅六世维荣毕业于北京国民大学(应为燕京大学),历任民国京兆尹总署科员,保定中央航空总司令部谘议,军政部航空署航空第三队少校观察师,交通部财务委员会委员,仙游县公安局长等职,1949-1950年间随国民党军迁居台湾。其余兄弟仍散居霞浦及宁德盐仓弄旧屋或迁住本县他处。
  西园玄孙启鏛,号序钦,字克馀,是卅四世开蒸次子,人称细弟(其兄启刚,人称大弟)。生于清道光丙子1876年,卒于1941年。此即民国时期在宁德因承包盐业而发财的著名盐商刘细弟(与当时经营“一团春”茶叶而发家的林昆生齐名)。序钦生男六女二,现健在仍有男二女一。其孙、孙女现有移居海外和省内外者。其长子刘维珊生于1922年,就读于当时三都中学,抗战时随校迁福安坂中。维珊秉性率直,头脑聪敏,擅長楷书。1940年因父病重辍学回家侍亲,次年父病故。维珊感其父病中常为日寇侵华,山河破碎忧虑不已,时有捐款捐物支持前线。1943年3月26日县妇女联合会组织“劝募妇女号飞机公演抗战话剧”演出活动时与林昆生带头捐资,林昆生出资壹百元大洋,维珊出资伍拾大洋(详见《民国宁德》一书第365页左上首复印件)。
  清末民初,刘氏还有几位小有名气的,也值得提一提:刘开杰,字子英、小字经营,生于光绪已卯(1879年)曾办私塾,设馆任教,见科举制度没落,不合时代要求,旋即致力于教育改革,创建新式学堂、男女同班,他任校长;刘开灿,字子美、号奶辉,乳名刘六,生于光绪戊子(1888年)。自小外出,有跟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活动之说,回乡后带头剪辫子,后被称为“辛亥革命老人”(详见宁德文史资料第五辑);刘维荣,曾就读于黄埔军校,抗战时负伤驻邵武疗养院疗养,后不知所终。此外,该谱载节孝妇多人,呈部旌奖者开蒸原妣林氏、启运妻陈氏二人曾得过当时省长萨镇冰题赠匾额“冰心柏操”一面。
  刘开丰一支系居于下尾街,亦属从洋中章后迁居城关一都。刘开丰在清朝年间中过举人,他与刘廷僯同宗同族,是廷僯“堂玄孙辈”。其子启鲲是癸酉恩科举人,候补把总,历守周墩、福安、寿宁等汛。其孙龙章为增广生补禀。
  刘廷珍一支居西门,谱载一世始祖刘隆汉原居建宁,至十五世刘殿(讳文锦),才移居福宁。其十八世刘志搏是道光丁酉科解元,十九世刘载赓生九子:琛、琯、璧、珍、璨、珪、潘、琨、琇。
  刘廷珍(1852—1926年)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光绪廿一年(1895)乙末枓进士,任奉天凤凰厅(今辽宁凤城县)知县。沙俄侵略中国时兵临城下民情忧惧,奉天巡道本议出迎,廷珍拒之,宁死不屈,誓与城邑共存亡。廷珍朝服衣冠独坐正堂候之,俄兵见其浩气凛然骇叹而退。俄兵士亦不敢扰乱市境,全城赖之安。1906年告老还乡时市民感德攀辕而叹、载道而歌,并敬献“万民伞”,以纪其爱国爱民之心(摘录于2004年3月辽宁省文史资料)。其孙刘友春,生于民国壬戍(1922)。1942年毕业于永安师范艺术专科学校,同年即应聘蕉城中心小学为教员。1951年奉命抽调参加土改运动,1952年回校;1955年因广播事业方兴未艾缺乏技术人才,被相中借用。同年12月又被地委闽东日报社看中,奉调为制板技术人员。1976年任宁德茶机厂技术员,因技改成绩显著受到国家商业部表彰,职称为工程师。1991年退休在家,于今年93岁高龄无疾而终。刘友春热爱艺术,他的艺术作品涉及面很广,他的雕塑堪称一绝,比名家作品毫不逊色。曾塑有革命先烈郑长璋、颜阿兰、蔡威三尊塑像,为市博物馆收存。
  民国后期或解放初期,有从省内外和本县乡镇迁入一都城关的其他刘姓宗支,在2005年编纂的“宁德刘氏族谱丛书”中已有说明,此处不赘述。
  作者简介:刘淑培,1958年宁德一中初中毕业,1965年上山下乡在八都红门里茶场。1970年第二次插队洋中公社凤田。1979年招工飞銮供销社,1986年调宁德县果品公司工作,2001年退休。现住宁德城关。
  宋氏迁宁和宁德建县初期的沧桑岁月
  《宋氏宗谱》记载:宁德宋氏始祖在梁开平年间(907-911),自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县随王绪、王潮及王审知兄弟入闽,居福州江南下渡,始祖王日富,官兵马指挥使。日富入闽后,第三世宋开派即迁往宁德。
  编撰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宋氏宗谱》中,收录有一篇《承宗公在县屋宅基址志》,全文为:本屋基址由来已久矣,旧志系开派公来宁所卜之地。其地原属白鹤盐场,名曰感德场。至闽王龙启元年(唐长兴四年),始升场为县地(原设四都陈塘洋,以土轻,徙白鹤洋即今所也),始祖同林郑谢三姓各寻居址。林择白鹤山下,谢往西乡,郑择南桥溪边。
  我始祖遍寻不如意,时,县未成邑,西一条直岗直至前场边止,场下皆深潭,乃盐船所泊之处。邑北皆坑塆水坞,东南一派尽是竹墩,余则尽泥坪也。遇一老翁指点,北山之下可安居焉。始祖乃卜其地所,见南屏玉女,东覆金瓯,勒马居南离,文笔起西兑,枕山襟海,遂择其地。上至山顶,下连江边,左至山垮淡水壑,右至溪边小木桥一带皆属吾家屋址。
  按,县地原于吴,永安年间为古温麻县地,至唐中,割古田之地并本县之地而致感德盐场。至五代,闽王王审知来闽始升场为宁德县,而属福州路焉。宋因之。至宋建炎间,贼寇犯境,人民逃窜,庐舍尽灭。宋绍兴间,群盗又寇县一次。绍兴十四年,雨水涨满,西南隅尽被流荡,此一难也。至淳熙,又遭水患一次。元至正十二年,徐贼寇县,人物更变,割片左地属于江夏黄矣。其县地于至正二十三年以长溪县升为福宁州,宁亦辖于州。国朝洪武二年,以福宁州复为长溪县,吾宁仍属福州府辖。成化九年,又以长溪县复为福宁州,吾宁仍辖州焉(监察使何乔新奏请为州)。正统间,又遭沙溪县贼邓茂七流劫,乡村人民被掳遭杀者多,典籍煨烬。至景泰,福公披寻旧谱,始得其详。但祖先坟茔多所失认,虽闻其名,未识其处所。其右一片屋基故属于竹兜吴氏之有,路下一派菜园被道头姑借种,日久尽属他有。仅存祖居一立锥之地,流卸后代永镇万年。
  宋承宗,字子礼,号少南吏员。为宁德京兆堂宋氏第二十一世裔孙,官浙江杭州富阳县幕厅,后升任广东琼州府崖州通远司巡检。
  作者简介:宋经,系宁德京兆堂三十三世裔孙。1984年宁德二中高中毕业,1986年起先后在福州环球毛纺有限公司、宁德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工作。2005年起为宁德市“二月二”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
  摭谈宁德小东门王氏
  蕉城小东门王贤(玄)宣,号丽(礼)园是王景第十三世孙、闽王第二十六世孙,清康熙年间由福清迁居宁德蕉城,为迁宁一世祖。
  当初,蕉城小东门城外至白岩下还是罕无人迹、怪兽野猪出没的荒野之地。护城河外有小东溪和溪井墘溪,夏季山洪暴发,水流一泻千里,溪石滚动,宛如“飞湍瀑流争喧虺,砰崖转石万壑雷”。王丽园就在这恶劣环境地带扎根,开基创业。经过一段时间治理,偏僻荒凉的山地变成富有田园风光的家园,成为宁德小东门王氏家族发祥之地。数百年来,经丽园创业领航和王氏后人持续不懈努力,在小东门溪井乾先后创建王家别墅(三座透后)、王家溪、王家井、王家桥、王家路、王家群楼。
  本文主要讲述王丽园及其曾孙王祖添(字昆豪)、王祖绥在迁居宁德小东门创业时期所做的一些事。
  王丽园开基创业
  王丽园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他出生后,祖上已没有出过显赫的人物,但在当地却算大家族,家庭经济还算富足。因福清地少人多,家族生存发展唯依靠海运贸易,所以王氏家族十分重视海运贸易文武人才的培养。丽园6岁就被送去学文习武,十年寒窗获得不少学识,熟知农、商,尤其海洋学。同时在练武场上,常年不懈,炼就一身好体魄。
  一次经商活动中,王丽园结识了宁德蕉城蔡氏绅士,交谈中得知蕉城山川、滩涂资源丰富且多未开发。因此,萌生投资开发的意图。经多次对蕉城山川、海岸实地考察,并聘请风水师对实地进行测算。在风水师指点下,决意开发蕉城小东门护城河外白岩下山野(今金龙大厦、市政府大楼背后一带)。据说当时风水师测算这一地块是“昙花穴”,意寓“转轮王出世,昙花才开”。不久,王丽园毅然带领全家老小及侄儿晏溪计几十人,从福清迁徒蕉城。
  1、建造祖屋——“船宅”当
  时交通蔽塞,运输困难,生产力低下,砍伐木材建造房屋都用简单原始工具,建房谈何容易。为了节省建房投资成本,丽园亲临山区,与山民讨价还价,然后雇工砍伐,又雇人将砍伐的杉木从高山搬运至水道,再运输至蕉城埠头。青砖、黛瓦、石板、壳灰等建筑材料也要从外地辗转运输至蕉城。材料陆续备齐后,王丽园择日开工架屋。未经多久,一座青砖黛瓦、三层土木砖结构的六扇祖宅耸立在小东门外护城河畔。房屋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房屋正面墙是空斗砌砖,余下三面屋墙为土墙,土墙的内外墙皮用三合土夯筑(高1.5米,厚度一公分),以防洪水侵淹。该大宅具有浓郁闽东古建筑特色,在蕉城显赫一时。住宅前后廊屋为二层,正座前厅、后厅为三层楼,共有52房间,另有〓榭做厨房。据前辈说最鼎盛时居住70多人(包括海运工人)。
  小东门王氏家族早期经济发展是以海运贸易为主。因房屋前后天井宽阔,前后大厅尤其高,好像风帆桅杆,门前溪河好比滚滚波涛,为此王丽园将它命名为“船宅”,寓意船在海上扬帆济沧海。同时王丽园认真规划开发“船宅”后门山,依山就势,整平山地,造梯田几十亩,蓄水灌溉,保证山田合理化用水,并在后门山至白岩下山冈上栽种桃、李、橄榄、柚等水果树,既有利水土保护又有经济收入。
  2、扩大海运贸易规模
  王丽园少年就跟随父辈学海运贸易,在航海中和船工舵手打成一片。他虚心请教,悉心积累航海知识,认真研究海洋气象,学会海潮流向,强记航线、暗礁位置,成年之后就成为当地海运贸易中的佼佼者。迁移蕉城后,原来与侄儿(晏溪)合作经营三艘货船,后来发展扩大到六艘。货运贸易航线北上浙江、江苏、山东,南下广东、珠海。在商场上,丽园诚信守约,买卖公平,不以假乱真,又精于管理,所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在十八世纪,南方茶业已蓬勃发展,且价格便宜,但在北方却视茶如宝。因此,丽园北上茶叶贸易每每卖的好价,然后运回北方土货干货又获利不少。
  明朝中叶至清代,海上已出现海盗。丽园海运船队在海上运行时每每与海盗狭路相逢,难免干戈。因丽园是练武之人,加上侄儿、孩子六人个个身手超群,配合训练有素船工,遇敌戮力同心,常常化危为夷。此后,海盗闻丽园商船也就少来惹麻烦,或退避三舍。此外,由于海上气象瞬息万变,航海人只能听天由命。常言道:“水上求财六分险”,海运贸易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多少的千辛万苦及挫折,甚至失败。
  通过海运贸易有了更多的资本后,丽园就开始扩大经营,由海运经营改成陆地经营。先后在县城的黄金地段东门兜购置店铺三间,经营棉布、干果、杂货,随后又置山地三都马蹄山。接着又在六扇“船宅”四周分别建造仁、义、礼、智、信五房住宅,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3、创办制硝作坊
  王氏家族制硝(炸药)的初衷是用于海上运输时的防卫,如遇到海盗船围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以投掷硝药包的方式制止海盗劫夺。随着制硝工艺的纯熟,就开张“鞭炮店”,招牌号为“永顺号”,产品有鞭炮、双响,由手工作坊生产。制硝(炸药)的过程是:将“母柴”等植物经烧灰、分沥、净化、沉淀、蒸煮,配合“粪池土”焚烧、提炼、过滤等工艺处理,再加上硫磺、杉木炭混合配制而成。因配方,药量差异及操作方法不同,可生产“直硝”或“横硝”。爆炸威力强大为“横硝”。横硝配方操作过程,必须由经验丰富,耐心的师傅制作,扫硝须用鹅毛笔小心谨慎不得疏忽大意,否则着火引爆危险性极大。据上辈老人说,有一次老师傅突然闹肚子上茅房,小徒弟出于好奇,偷偷溜进磨房,由于操作不当,磨硝瞬间爆炸,作坊炸翻天,磨印石飞向城墙边,引来官府兵丁立案调查,之后使用银两才消灾解难。“永顺号”炮店及制硝作坊由义房(二房)经营,该鞭炮、双响零售批发生意直到解放后。
  4、白岩下创建书院。
  王丽园本人学历为太学,他深懂“书为晓者传,事为见者明”,所以十分重视文化教育。丽园尤其相信堪舆学,对风水宝地之说深信不疑。依风水师“白岩下是昙花穴”之言,将王氏书院设在此。小东王氏家族至今流传有两句话:“白岩下琼花(昙花)开倒下,谁人获得文通天下……”建设书院时,王丽园事必躬亲。经过认真思考,独出心裁,利用白岩下漫山遍野毛竹、杂树,设计搭盖一座二百余平方米的简易书院。书院墙壁、门户、窗门全用绿竹为材料,所有课桌、课椅全用竹篾做成。又在书院四周用小绿竹修成篱笆,栽上四季花木,春有桃花争奇斗艳,夏有兰花香远益清,秋有黄花采菊东篱,冬有红梅凌寒暗香。整座茅屋陋院幽静雅致。
  清晨,阳光照在简陋的书院时,传出王氏子弟朗朗的读书声。夕阳下,归林飞鸟喳喳声,瀑布、溪流潺潺声汇成美妙交响乐。此时,王氏子弟就在青山绿水的大自然风光中静心体会教师先生一天课程的总结。这样简陋“琼楼仙阁”的书院与豪华书院对比毫不逊色,显示王丽园的聪明睿智和与众不同的构思。为了奖励读书的子孙,他亲自定下免费读书的规定,并设立家族奖学金,俗称“油灯田”。该田租收入用于所有教育费用和奖励勤奋努力的读书子孙。后来该书院在清道光年间由王丽园的子孙王祖添独资重建豪华书院。
  三百多年前,王丽园开基宁德时,在小东门溪井乾亲手栽种的大榕树,如今依然苍翠挺拔,枝繁叶茂,冠盖如伞。榕树的枝枝叶叶见证了王氏家族领航人王丽园一生开基创业的经过和艰苦历程。
  王祖添发展祖业
  王祖添,字昆豪,为锦江堂第十七世孙、王审知第三十世孙。其曾祖孚安,号晏溪,迂宁蕃衍“荣、华、富、贵”四房,祖添系富房(三房)。其家族长期经营海运贸易,经多年努力奋斗,家族十分兴盛,文魁、武贡、乡贤辈出,在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迁宁之后,建造“十扇厝(荣、富房共用)”、“六扇厝(华房)”、“四扇厝(贵房)”三座房屋,座落城区小东门附近(今市二轻局至农业局一带)。沿小东门城墙边开办商铺十多家,购置山田几百亩。
  王祖添是晏溪曾孙,孩提时代曾在自家“白岩下书院”就读,以博学强记高于同辈兄弟。除了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儒家书籍外,还特别喜爱农学、商学、管理学。成年时接手父辈产业,扩大经营项目,有海运贸易,茶行,海埕(水产养殖),酿造厂(在罗源),商行,珠宝行及在三都北澳围海造田两处,其时家业如日中天。因资料所限,本文只介绍笔者所知的一些情况:
  1、热心家乡公益,独资“加城三尺”
  王祖添致富思乡,胸怀善举,热心公益。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鸦片战争时期,英军北犯大沽,又攻占浙江、定海、镇海、宁波、接着攻陷福建厦门。宁德与浙江、厦门近邻,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祖添急公好义,在县主谦劝之下,慷慨解囊,独资“加城墙三尺”并重建敌楼(是古代构筑在城墙上一种战斗设施,按一定间距配置,用于侧射进入城墙根下敌人。通常分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敌楼与城墙同高,凸出于城墙外,台上外沿建有供观察,射击用的雉堞。空心敌楼高于城墙,骑墙构筑,既可用于观察,射击和隐蔽,又可作为武器物资仓库),以防夷隐。该工程规模宏大,耗资一万伍仟余金。加城之后,城高二丈四尺,广一丈八尺,周五百九十二丈,垛三百三十五,敌楼五大座。城墙敌楼安装大炮台七,小炮台三。(“加城一事”记载见民国版《宁德县志》三p140页)。尔后获得朝庭褒奖,诰授“中宪大夫”(四品道衔)。
  咸丰年间,国内爆发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因战争影响,全国各地因欠收,粮食告急,省府福州也不例外。省会派员到处买粮,祖添毅然运仓粮由海道抵省以济待哺。祖添体恤民间疾苦,乐善好施,出资买地鹤岭,修筑义冢,埋葬无主骨骸;又花银两架桥修路;还捐金数千以助省中书院。诸多善举,得到民众和官府的称颂和褒奖。
  2、建造花园别墅和假山“雪洞”
  清道光十八年(1838),祖添在小东门城外(今蕉城区金龙大厦)的地坪上建造花园别墅。别墅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具有闽东古建筑特色和西式风味。
  别墅大门为开式八字门楼,飞檐斗拱,气势轩昂。大门外两旁立有两根打洞青石条石,为扎马墩。门楼路面用花岗岩条块铺砌成四方花格,光滑整洁。大门里厅进内建有过路亭,亭盖飞檐,状如飞凤,造型精巧。长廊两旁有弧形靠背休息椅,亭楼天棚装饰八角藻井(民间称凤凰池)。八字大门左边建有官厅,从正面鸟瞰,青砖黛瓦,古色古香。官厅楼宇宏伟,厅堂上方高悬一块楠木香雕刻的绣金横匾,上书“中宪大夫”,笔力遒劲。官厅里几桌刻有精美花边图案,拼配弧形豹脚太岁椅,显得豪华雅致。官厅布饰十分讲究,厅壁挂名人书画,接待往来达官贵人,每日高朋满座。
  在过路亭边上建有外宾楼(俗称番仔楼),用于接待外国生意人。这是一幢砖木结构两层西式的建筑物,所有装饰、布局、器具均为西式。楼正面长窗配有精美百叶窗,走廊为泥塑罗马柱,造型美观。宾厅和走廊地面铺砌六角红砖,平面光滑,吸水性好,尽管春湿气候也不冒湿。宾厅为楼中楼,造有木质弧形扶手梯通往二楼。整幢楼外墙均由青砖刻线砌叠,一层墙壁均抹上白灰,由长窗透入光线,粉壁生辉。宾楼园地栽种棕榈、棕竹(俗称矮棕竹),有浓厚西欧别墅风味。宾楼边建有梯式花厅,铺排四季青盘景和奇花异卉,供人观赏。
  别墅花园内建造有三大座高楼大厦,为“九家俚”(当时王祖添生有七个儿子、两个孙子,故人称“九家俚”)子孙居住宅,后花园挖井一口,水清甘洌,可供九家子孙饮用。园中列有青石圆桌和有石鼓凳及二个大陶缸,缸内蓄养泡眼金鱼,鱼戏翠藻,自由自在,别有一番乐趣。
  花园另一角建有明、暗鱼池。池水是活水,从小东溪进入王家溪。池中养鱼,池上拱桥雕阑玉砌。拱桥另一边是假山,选用玲珑剔透的太湖石堆砌千奇百怪的山形,不管远近观赏都有诗情画意。
  假山上有一山洞,命名为“雪洞”。它仿照自然洞穴式样,用奇形怪状的湖石垒砌成狮头形门洞。洞顶用长条石板铺盖,石板面用三合土夯实,为斜坡形,以防雨水渗入。然后在三合土上堆二米厚黄土,种植参天罗汉松(倒花松)一株,另栽有一棵荔枝,两树枝繁叶茂,冠盖如伞,遮掩着假山上曲折幽深石阶道,同时挡住炎炎夏日,增添“雪洞”的清凉。洞内面积约六十平方米,洞壁呈椭圆形,洞壁设有许多暗穴,洞的地下设鱼池(暗池),流水流过假山底,寒气由暗穴蒸出,使“雪洞”凉风习习,犹如冰天雪窖,故称“雪洞”。洞内排有青石桌,桌面刻有棋盘,四周环列石鼓凳,另有茶桌、茶具。每年三伏天,酷暑炎炎似火烧的时候,主人和宾客入洞避暑,品茗、下棋、读书,过着悠闲的日子。
  假山顶修筑砖木八角宝塔一座,高三米,面积约三平方米,型体玲珑,与水池、假山相映生辉。每当清风皓月,良辰美景之时,主人和家人就在这里观赏梨园弟子的表演,或把酒临风,怡然尽兴。
  3、兴建书院和王氏家庙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王祖添独资重建“白岩下书院”(“白岩下”又名“莲花墩下”),将原有二百多平方米简陋书院扩建为四百多平方米,另增建“兰石山房”、“印月亭”、“狮子岩”,并在书院四周建有园林,栽种奇花异草,为子孙提供良好教育环境。该书院建成后遐迩闻名,民国版《宁德县志》(三)p236有记载。又开发“七七山亭(王祖添第七个儿子管业,又叫果圃山庄)”,在果园里栽种有橄榄、柚树、枇杷、石榴、荔枝等果树,并建有山房。
  咸丰三年(1853),祖添开始建造王氏家庙。家庙坐落在别墅花园对面,坐北朝南,面宽26米、深80多米,占地面积3亩多。大门为两开式的拱门,楼宇修筑的宏伟壮观。每年农历七月十四,“九家俚”支派王氏族亲就云集在家庙祭祖。大厅中堂高挂列祖列宗画像神位。厅堂灯火明亮,廊前悬挂八对大红宫灯。大厅陈列若干张八仙桌,每桌上排列鸡鸭鱼肉水果山珍等荤素名菜各十盘以及各种精美陈列品,祭典庄严热烈,参祀列祖的男女老少达上百人。
  王祖绥东山再起
  王祖绥为锦江堂第十七世孙(王审知第三十世孙),与王祖添是同曾祖的族兄弟。由于其祖父辈海运贸易的船队在一次北上山东途中突遇“海难”,五房出海男丁及船工们无一生还,所以出世不久的他就成了孤儿。“海难”发生后,王祖绥家人变卖了田地、房屋等,集中所有银款妥善解决船工和伙计们的抚恤金和生意上的未付款。之后,五房经济每况愈下,再无力经营海运贸易。
  王祖绥母亲在海难之后独自拉扯祖绥,又因“海难”一事生了一场大病,双目失明。但其母亲曾受过教育,深知知识能改变命运的道理,让祖绥到王氏家族“白岩下书院”免费读书,祖绥从小懂事听训,勤学好问,倍受先生的钟爱。
  1、逆境奋斗 成为管家
  王祖绥十三岁就开始为生计而奔波,为人“打杂”,收入微薄,一天的工钱只够换一市斤大米,但他从不嫌少,反而做事认真负责,不偷懒,渐渐的受到了大多数雇主的认同。他又是一个孝子,在经济十分困难时,从来瞒着母亲“母吃干饭,儿吃稀汤”,一有空闲就下河摸鱼捉蟹补充母亲的营养。其孝心受到街坊四邻和家族上下的赞扬。
  有一次,晏溪支派族兄昆豪(王祖添)经营的海运“远洋号”临时缺工,雇王祖绥去帮忙,船到目的地后他就跟随老管家进行交易。在回程后,老管家发现忘记带回记帐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向老板交待。祖绥知道后,就凭借非凡的记忆,一五一十向昆豪陈述各客户在交易中的数量及银款,因此,祖绥受到了昆豪的重用,从此改变了“穷棒子”的命运。在以后的洽谈生意中,昆豪总是派王祖绥参与。几经磨练,王祖绥对事善于精准判断、遇事善于随机应变。他胆大心细的办事风格深受昆豪赏识,经过多年考察,三十岁的祖绥被聘为“九家俚”管家。
  2、经营茶业取得成功昆豪祖上有一爿茶作坊在米筛坪。由于经营不善,收入低微,昆豪就托付王祖绥经营管理,并提出将茶作坊投资成本转让三分之一给祖绥做为入股投资,日常经营管理由祖绥负责,利润俩人平分。
  接受任务后,祖绥专程拜访老茶师,集思广益后提出新的经营方案和措施。首先对传统制茶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改革和创新:一、将原小锅灶杀青改造成大锅,并在大锅灶四周围上木壁,中间开设了一扇活动门,便于进出茶叶与杀青。灶外安装一根转轴摇把支架,摇把头镶嵌三个扇叶(称炒手),用人工摇动支架上的转轴,锅中扇叶飞速翻动,使茶锅内杀青茶叶翻转增快。杀青灶的改革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杀青质量;二、制造人工推揉茶机。揉茶机是木制的方台,约70公分高,台面中央凹斜圆形,中央镶多根半月铜牙(称砻齿),台面吊架上安装一个约50公分大木桶,四周配推手,由四人齐力推拉,起动轴承在支架上旋转,杀青叶在桶内揉捻。揉茶工艺也进行改革,先轻压盖,后重压,最后松压结束。揉捻时间30分钟左右,然后观看揉茶外形条索是否紧细卷曲,茶叶边要透出微汁,上述改革大量节省人力,同时又克服了手工揉茶不均匀的现象;三、大胆创新,将一灶一锅炒焙工序,改为一灶三锅,这样便于掌握火力、调整温度,做到慢炒细焙有次第,有效提高成品茶的醇香和汤色。
  祖绥虚心好学,不断潜心钻研。后来他在制茶、看茶、品茶方面往住有独到之处,逐步成为民间茶师。其后又费心攻克了制茶中的通病——红梗、红叶和烟焦茶的产生。后来祖绥又建议昆豪制茶不如开茶行,将制茶工艺诀窍传授给茶农,由茶农进行加工,我们负责收购成品茶,经分类筛选后包装出售。该建议实施后,经济效益翻了好几倍,茶作坊也转变为茶行,取名“春茗茶行”。
  3、东山再起 振兴祖业
  “富贵又穷,穷又富,沧海成路,路成河”,祖绥在族兄昆豪扶持之下,从一个“穷棒子”走上致富之路,有了一定资金的积累,他就重振海运贸易的祖业。山东至广东老客户都念祖绥家人品德高尚,当年“海难”之后诚信守约,理清未付货款,都愿意鼎力支持与祖绥做买卖。随着海运贸易的崛起,祖绥家业迅速壮大起来。
  几年之后,祖绥衣食丰足,资金雄厚,就在小东门院前路一带建造一座占地面积364平方米的二层青砖黛瓦的四扇房屋,屋旁又建一座占地面积260平方米的洋楼。又开办一爿占地80平方米的酿造坊(米酒库),一所占地288平方米的“春茗茶行”。四扇房今犹在,只是洋楼,酿造坊、茶行原貌改变了。
  此外,又购五都下(汤湾)、蔡阳山等处田地。在东门兜添置店铺三间,经营绸缎和高、中、低档布匹和百货。该店铺解放后被公私合营。
  咸丰二年(1852),祖绥与族亲商议修造王氏祠堂。并由其独资赎还因“海难”后转让的六扇房地1.27亩,用于建设王氏宗祠。随后祠堂建成,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祠堂中堂大柱分别挂有明万历内阁首辅叶向高、进士锦江堂第十世孙王锡候、光绪丁丑状元王仁堪题的楹联:“有民玄孚胤,日茂永君绍”(为锦江堂十一世至十五世行第);“圣祖振鸿基钦命长贞为实孝,云昆开奕统永昌再启是成仁”(为十六世至二十七世行第),“世德作求勋阴用光海国,嘉铭肇锡贤才克献天廷”(为二十八世至三十七世行第)。王氏宗祠另有隐寓深长的祭祖趣闻,据上辈老人说,“小东王氏祠堂祭祖先祭船尾舵”,是否与当年的“海难”有关,情况未详。王氏宗祠今被三元社区借用。
  4、开发三都马蹄山和围海造田
  祖绥被聘为“管家”之后,在管理家族行业上总是恪尽职守,他的能干和诚实得到族兄昆豪特别看重。咸丰六年(1856),昆豪特地与他商讨共同合资开发三都马蹄山。开发项目工程管理和监工由祖绥负责把关,建设资金由昆豪出资2/3,祖绥出资1/3,所得利润平分。
  马蹄山位于三都岛东北,海拔数十米,由于濒海,海雾弥漫,气候湿润,是种植荔枝的有利地理条件。隔山就是玠溪,已盛产荔枝,遐迩闻名。祖绥走马上任后,对马蹄山地理环境和生态资源进行了解,然后走访当地农夫,虚心下问,经过深思熟虑后,向族兄昆豪汇报开发计划,远景种植荔枝,荔枝生长期长,可以套种甘蔗,获得近期经济收入,并提议创办榨糖作坊。上述计划得到昆豪同意后开始实施。据上辈老人说,马蹄山出产的荔枝,皮薄,核小,肉嫩,味甘。丰年时产荔枝上千担,然后用自家船舶运往浙江温州、宁波一带出售获利。蔗糖生产也获丰收,到了冬季,自家仓库堆满几百担红糖板。
  为了管理需要,祖绥在该果园盖有简陋住房,给果园种植和管理的果农居住。与此同时又在三都街建造四扇房一座,自己长期居住,方便往来马蹄山果园管理。
  马蹄山下至北澳有一大片滩涂,涨潮为海,落潮为滩。三都岛百姓“以船为家,或以山为业”,水田缺乏,粮食靠外运。为此,祖妥决定围海造田,该计划得到了族兄昆豪赞同并实施。清同治元年(1862),祖妥开始在北澳滩涂上筑堤围海,雇工百余人在规划线上打木桩,堆土包,夯土基,砌堤石,他成天奔波在滩涂上监工。经过多次挫折,筑堤围海成功。可是新问题又出现了,每当春夏多雨季节,堤内水量增多,内涝现象严重。为了排涝,他在堤坝上开设二座拱桥,中间安装排水闸。当堤内水位高,堤外水位低时就开闸排水;当堤内水位低,堤外水位高时,就关闸挡潮。此外,还制造风车,凭借风力不停抽排水,保障堤内水田免受涝灾。该堤长132米,围海造田面积达1000亩,其遗址在今三都北澳新塘盐场一带。
  祖绥晚年,依旧费其心血在开发和发展马蹄山果园与围海造田之中忙碌,他的续弦也讨三都岛人家子女。直到八十六岁逝世后,葬于马蹄山坡的陵墓中,实现其生前志向:“生前担当开发事,死后守望马山田”。
  作者简介:王新中,1970年10月上山下乡,插队金涵。1976年招工宁德县蔬菜公司当职工。2011年退休。现住蕉城。
  月爿坪黄厝里
  蕉城大华路15号,俗称“月爿坪黄厝里”,是黄姓人家居住。大门前照墙内有空地呈半月形,故名。该厝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座。阔十丈二尺,深六丈五尺。“该屋三进连月爿坪透左边门楼及后座右边墙外旷地,并两处小屋,连水井厕所前后四周砖墙”(引自当年卖断契)。大厅用红砖铺地,正座楼上设有卍字栏杆。厝内有水井2口,天井9个。前座天井两旁养有榆、榴、茶、香四缸花木。厅内悬挂牌匾五面及光绪二十六年圣旨两道。大门照墙大书“福”字,后厅天井墙上大书“寿”字。大门左边门楼上方悬挂“凤翔第”大匾,左右对联曰:江夏家声远,光州世泽长。
  该厝原是林姓产业,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由业主林让泉卖断给黄敬为、黄敬良兄弟为业。黄承箕(1852-1935)字敬为,号星野。光绪25年11月,福宁知府严良勋亟请帮理三都澳开发,嘉其能,奖匾“勤干有为”,里闾表坊“年高德劭”,八十寿庆时,海军上将萨镇冰赠匾“春满蟠溪”。黄承志(1878-1939)字敬良,号笃夫。民国四年(1915)由东路观察使、禁烟总办陈培琨奖匾“造福桑梓”,民国十一年起,连任宁德县商会会长,各界赠匾“乡邦砥柱”。但诸匾及“凤翔第”匾,现均无存。
  龙首龚·少方伯第·小东门——记蕉城龚姓二三事 几十年来,蕉城城区,矮屋平房变成高楼大厦,狭路小巷改成宽敞大道,有赞美“旧貌换新颜”的,有形容“旧城动手术”的,而本文记述的是蕉城龚姓人家二三事,也都与旧城改造有关。
  蕉城龚姓,早在元代由浙江义乌迁寿宁南阳,至明代初期分支蚶岐,再迁居蕉城龙首境(状元里,今八一五中路)附近,繁衍生息,祖业传承。后来,在境南侧兴建“龙首龚氏宗祠”,人称“龙首龚”,有别于龚姓其他支派。龚祠坐南朝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国初期,改建为县文化馆。1962年拓宽八一五路时,龚祠的前半部分融入八一五路,后半部分并入县工商银行。
  “少方伯第”是龚氏三世祖龚瑀的住宅(第)。龚瑀,字德用,号东川,曾任北平道御史。据《中国历代官称辞典》解释:方伯,明清时期对行政区长官的尊称。少,音念老少的少,为长官辅佐之意,即副职。少方伯第坐东北朝西南,面阔七间,进深三座,宅内有天井3个。宅前有照墙。大门悬挂“少方伯第”大匾,正对培英路上的辕边井;后门通城墙边(弄)。在世纪交接期间,少方伯第终被拆迁,其原址在今“都市商厦”内。
  宁德县的城墙原开五个门,后被倭寇所毁。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县林时芳“采石重建,辟四门:东曰镇静,西曰崇顺,南曰永宁,北曰遵化。塞登瀛门”。登瀛门俗称小东门。龚姓早年在城外池头坪设有书馆(原址是林姓大厝对面)馆周边有花园,园内有凉亭,有水池三处成“品”字形。由于小东门被塞,少方伯第龚家子弟前往书馆,要绕道东门,出城再拐往书馆,极感不便。到了清初,生员龚堈积极向上级陈情申述,要求小东门恢复通行,得到批准,遂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重开小东门。从此,龚家子弟只要出小东门,过护城河石桥,走上院前路几十步,右转小东路,就到书馆了。直到抗日期间的民国28年(1939年)8月,拆除城墙,小东门城门和其余4处城门,都融入了环城路。幸好,现在的小东路,为人们留下了“小东”这个区域性地名;“小东门”这个概念,也在人们口头流传和志书记载。
  (本文资料据《蕉城龚氏族谱》资料、龚清铎、龚远、龚承德口述)
  蕉城“金峤陈”
  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一书中说道:“邑中大姓旧有崔彭陈林左之谣。”意为上五姓者乃蕉城从前五大望族。而其中的陈姓又素有“埠头陈”、“金峤陈”、“潭尾陈”等之细分,据说在宁德历史上都出过不少科甲才俊。到了明清之际,则以金峤陈氏的“伯侄兄弟三进士”最为炫耀。
  “金峤陈”的源头福地
  我徘徊在蕉城崇文社区那曾留下金峤陈氏伯侄兄弟无数足迹的大街小巷寻寻觅觅,问守望在那里数百年之久的枝柯伞盖的老榕,它回答说:“吾老矣,金峤往事模糊了呀!”“金峤陈,是从五都西岐迁来的呢!”社区的一位老人告诉我。
  为了追寻“金峤陈”的源头福地,我来到了漳湾镇西岐村。这是一个距宁德市区仅十公里的三都澳内腹地小江村。眼前,高速公路、火车路绕村而过,昔日的鉴湖如今已成工业园区,建起了不少高楼厂房,到处洋溢着一派“海西环三”建设的现代气息。她与“篱外犬声吠残月,知是打渔人夜归”的古老海屯形象形成了强烈的时代反差。但骝山苍翠,西陂渔歌,荔树掩映,江村青砖灰瓦,风景依然迷人———乾隆版《宁德县志》曰:明按察史陈寓、御史陈褎兄弟祖居于此。面对这一方佳山胜水,我想“西岐陈”开基祖真能择地哩!当我一脚踩进西岐陈氏祖厅,大门楣上有“孔安有庆”四字匾额,上位一幅抱柱更赫然入目:“伯侄兄弟三进士,江西山西两巡按”,使人想见这里是个诗礼之门。陪伴我的一位村老对我说:“西岐开基祖陈公以政,自明洪武初由长乐江田迁徙隐居此地,生息繁衍,至四世祖陈耕娶你七都林尚书之姐为妻,我们还是姻亲呢。”我以认到了五百年前的戚家,自是十分高兴。老人家还搬出了珍藏的乾隆36年修《西歧陈氏宗谱》(他们称“白绫谱”)让我瞧:“……公字叔野,胡次公子,行六,是为四世祖,适七都埔村迁训导,赠都御史林观女复梅……”谱上又载:陈耕之长子,是为陈和,六岁双恃继丧,育于祖母刘氏,及长,与母舅少保林庄敏公游,从外祖教谕赠都御史林观实课,督之以《礼记》,充邑庠生。景泰四年癸酉(1453)乡试中式第135名。次年,授予直隶庐州府无为州学正……自为庠生时,从居邑迁坊北隅,为金峤始祖云云。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明史·林聪传》的一段记载:“其年(指景泰五年)冬,聪甥陈和为教官,欲得近地便养,聪为言于吏部。御史黄溥等遂劾聪挟制史部……章下廷讯,坐专擅选法,论斩。高谷、胡濙力救。帝亦自知聪,止贬国子学正。”为了外甥陈和,时职吏科都给事中的林聪在职责范围内按正常渠道向吏部推荐人选,不料受小人诬陷,险些丢却身家性命。关于明朝林陈联姻的故事,关于外甥母舅的民间传说,正史野史今在西歧得以相互印证,真叫我兴奋不已……
  “我西歧陈和一支约在正统六年(1441)就迁居县城坊北隅金峤地方了。”老人说。那么金峤地今在何处呢?
  “金峤陈”人才辈出
  《宁德县志》曰:“(宁德县城)至明正德间方始易以砖立五门……,北曰朝天,增小东门曰登瀛。”“我们祖居的金峤地就在今北门西北路一带。”当我回访崇文街,金峤陈氏后裔的陈由灿老人这样说。我在继续寻寻觅觅,但由于世事沧桑,这里已见不到多少历史遗迹了。《宁德县志》记载的“进士坊”、“蝉窟联辉坊”等古迹早已不见踪影。只有一拱石桥与桥下的潺潺流水,似乎还在叙述当年陈和一脉迁到这方风水宝地后,自此文风丕振,代有才人,科甲连蝉,冠盖不断。那般般往事,如今已少人知晓……“二世祖陈寓一辈盖下的金峤祖祠如今还在哩!”老陈说罢,领着我直奔地处西北弄的金峤陈氏祖祠。
  历经沧桑岁月,此祠曾沦为村里的粮食仓库,现已归还并修葺一新。祠堂宽阔庄严,前面临巷是门楼,中间是一偌大的长石条砌下的天井,一仍其旧。正座四柱三开间的主体结构完整,梁柱虽经油漆,但据说也属嘉靖旧物。我在厅堂环视一周,墙上布满了金峤陈氏历代科名者的事迹介绍展板,地上靠墙立满先祖的官职“行牌”,红底黑字,格外醒目。这一面面“行牌”就是一个个生命的影子,它领人穿过时间的隧道,去认识明清时期金峤陈氏那辉煌的一页,引人回望一个家族的一段荣光!据《金峤陈氏族谱》载,自明中后期至清的数百年间,“金峤陈氏”出了3名进士、6名举人、24位贡生、197位秀才,一一看过“行牌”,陈寓、陈褒、陈褎、陈和、陈希孔、陈方、陈雍……那一长串的芳名叫你目不暇接。一个不算大的家族,为国家贡献了这么多的才俊,真令人羡慕不已。我想说,在明清时期的宁德蕉城,是否可称:“惟陈有材,于斯为盛”呢?
  进士宅里旧事多
  那是明成化四年(1468)春日的一天,宁德县学的举子们正在玩传统巫术“降乩”的游戏,占卜是年乙科人等,箕曰:“林左推贤达,陈君独占魁。”是秋,林著(林聪从子)、左浚、陈寓果应。第二年,陈寓又高中进士。越年,年方25的他便做了安徽休宁县知县。这时,有一位达官想谋夺平民产业,陈寓愣是不准,那位达官就百般拉拢并攻击他,陈寓岿然不动。由于他清正爱民,数年境内政通人和。当他升任南京刑部云南司主事时,休宁的百姓们挽留不下这位好官,只得勒石志思,后又祀其于“忠义祠”。陈寓在为母亲守丧期间,丁忧在家,听说境内古田山寇作乱,他毫不犹豫直抵寇巢,歼灭寇首。陈寓最后官至山西按察使(正三品),卒于任上。祀宁德县乡贤祠。看过《宁德县志》关于他的种种政绩记载,我深为陈寓为政的操守与保卫家乡的勇气而感动不已。
  说到陈寓,这里不能不提到他的长兄陈宁。听说陈宁的故宅犹存,地在不远。于是,我在老陈殷勤的带领下,来到一栋房子的后门,老人往里一指说:“陈宁母厝就在里面!”这是一栋三座透后的至今格局完整的砖木结构明清民居建筑,历经雨雪风霜,前二座已改建无迹,惟存后座衰老却未完全颓败,但因年深月久,梁柱蛀腐,多呈炭黑色,特别是少人居住,一派清寂。史载陈宁虽只为宁德医学“训术”,但若不是他长兄为父(因父早殁)抚育备至,陈家四兄弟中不可能走出一位进士、一位秀才诗人以及日后的“兄弟进士”,无怪乎浙人状元姚涞为其亲撰墓志铭而大唱赞歌呢!“金峤陈”还走出了一位行吟诗人。陈宇,系陈寓三弟。三岁时丧父,在大哥陈寓的扶掖下,克身树立,发奋读书,在中了秀才之后便绝意仕途,只是缥缃课子,培养出两个儿子陈褒、陈褎先后成了进士爷,而自己的足迹遍布宁川的山山水水,至今留下了许多佳篇丽句。他的记录一邑风光的写景诗清新可诵,人评其诗有晋唐风。殁后,以子褒贵封御史。他曾在金峤地辟园构亭,匾景四十,多咏其趣,号“五真居士”。其风流韵事,至今传为佳话。据《鹤场漫志》载,明大画家沈石田曾为他绘过《五真园亭图》。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如今“五真园亭”与其图画早已湮没在历史的苍茫之中了,关于进士宅里的许多前尘往事,怕只有古之寒蛩能知了。
  兄弟进士,兄弟进士!
  虽然有缘登入先贤祠堂,却不能见其尊容遗影,不免使我遗憾——陈褒、陈褎俩兄弟可谓金峤陈氏的莫大骄傲,“明一朝二十一进士,理学如陈自新、韩古遗、陈褎;忠义如阮宗泽、崔世召、吴国华、陈昌胤;宦绩如陈宗孟、林聪、左浚、陈寓、陈褎,文学如林保童、陈褒、龚道,皆蔚然可观。”(《鹤场漫志》),在封建社会的有明一代,宁邑蕉城的21位进士中,金峤陈氏一门二代就占去了三个席位,且为同胞而先后甲科,仅此一家。这在科举时代,于金峤陈氏一族是多么光耀门庭的事呵!时在明正德八年(1513)的一天,宁德县儒学“明伦堂”忽然飞来了一群喜鹊,它们构巢梁间,驯狎不惊。是秋,陈褒、陈褎兄弟双双同举于乡。陈褒于次年甲戌(1514)连捷进士,陈褎(号骝山)至嘉靖二年癸未(1523)终于也圆了天子门生梦。陈褒为官一年后病逝,留下了天年不永的遗憾;陈褎则于嘉靖三年(1524)授云南道监察御史。他为江西巡按时,大学士夏言欲毁民房为自家花园,他上书规讽,严词剀切,许多人为他捏着一把汗,但陈褎却谈笑自若,慨当以慷:“以此获罪,吾不辞也!”其掷地有声,其凛然风节,令人肃然起敬。这样的父母官,终被谪去。离任之日,江西父老攀辕涕泗而留其豸袍。这般大写的人,“所到之处,多有善政”,但在封建社会,终究逃脱不了被废而不用的命运。陈褎二十多载宦海生涯,非但政绩突出,还写下了许多的著述。作为言官,他有一部披肝沥胆的《奏议全集》;作为一名理学家,骝山先生一生穷经究史,写下了《礼记正蒙》、《易书诗绪说》、《春秋绪说》等理学著作;作为诗人和作家,他留下了《观风余韵》、《慈水闲吟》、《龙门唱和集》、《云间笑语》、《寓诏集》、《骝山集》等诗文;作为乡贤,他关心家乡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的《修理北河记》、《议东湖疏》、《修宁德学宫尊经阁记》、《石堂先生遗集序》、《嘉靖福宁州志序》、《嘉靖宁德县志序》等篇章均载于地方志和相关史籍中;作为文化老人,骝山先生的《读书论文法则》一书的忠告教诲,至今鞭策着家乡的莘莘学子珍重青春,勇猛精进!“恨煞故园成寂寞,繁华谁付与间愁”,挂冠期间,不能说他是不寂寞的,但他居乡宁德,多为善事的许多作为,至今仍在激励着子孙后代不失正气,好生做人,热爱家乡,造福桑梓。
  嘉靖十七年(1538)萧瑟的深秋,梧叶摇落秋声,也摇落恼人的离情别绪。蕉城“进士弄”(今崇文西北路21号)再没有当年迎接新科进士般的热闹,只有一抹夕阳斜照,陈褎上轿挥手告别家乡父老,举家迁居省城福州宫巷(即今三坊七巷内)。从此,老人淡回故乡。“但他于三十一年死后,仍由子孙扶柩回宁,归葬于八都屿头。”陈由灿老人最后说……
  作者简介:林挺孝:1958年出生于七都,1975年宁一中高中毕业,中央党校本科(函授)毕业),1980年参加工作,先后在七都镇、蕉城镇、蕉北街道办事处、宁德市(县级)组织部、区科技局、文体局工作,为主任科员,2014年退休,现住蕉城。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