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泉郡会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80
颗粒名称: 宁德泉郡会馆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2
页码: 384-385
摘要: 说起闽南商人在宁德经商发展的辉煌历史,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闽南泉州将士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在《民国宁德》书中有记载“宁德妈祖庙东侧,有一口开凿于乾隆年的‘碧泉井’,这充分说明乾隆年间就有大量闽南商人往来宁德和泉州之间从事商贸活动。凡泉之商人於宁德者即以是庙为会馆,因会馆主祀广泽尊王郭忠福神像”圣公庙位于宁德福山街南端山坡上,会馆由门楼、戏台、天井、大殿构成”是当时宁德县规模最为壮观的古建筑之一,清朝光绪年间闽南泉州商人在宁德福山路南端山坡上兴建(或重建)泉郡会馆(馆庙合一)。
关键词: 宁德 泉郡 会馆

内容

说起闽南商人在宁德经商发展的辉煌历史,最早应该是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清初顺治二年(1645),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闽南泉州将士进行反清复明的斗争。顺治十三年(1656),郑成功进驻宁德三都澳海域,并在此筹集军粮,与清朝对抗长达16年。至顺治十八年退守台湾。因此,有大量的闽南人留守宁德从事经商贸易活动。
  在《民国宁德》书中有记载“宁德妈祖庙东侧,有一口开凿于乾隆年的‘碧泉井’,虽地近海滩、井水却清澈甘甜,是‘下南’商人以及渔民取水处”。这充分说明乾隆年间就有大量闽南商人往来宁德和泉州之间从事商贸活动。民国版《宁德县志稿》记载:“广泽尊王庙,在东门外碧山尾忠平王庙右。清光绪十七年,泉郡侨民公建,凡泉之商人於宁德者即以是庙为会馆。神郭姓亦泉郡人,郡人吴鲁撰庙记。”泉郡会馆亦有说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6),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因会馆主祀广泽尊王郭忠福神像,故宁德民间称为“下南圣王庙”。圣公庙位于宁德福山街南端山坡上,与妈祖庙毗邻。会馆由门楼、戏台、天井、大殿构成。建筑华丽、雕刻精美,是当时宁德县规模最为壮观的古建筑之一。
  据宁德福山村村民叶仁风老人介绍,清朝光绪年间闽南泉州商人在宁德福山路南端山坡上兴建(或重建)泉郡会馆(馆庙合一)。主体建筑由门楼、戏台、天井、大殿和两边走马台组成。会馆门前场地用石板材铺设,正殿分为前后两进,称为“前座”、“后座”。前座是戏台,后座是大殿。大殿正中供奉广泽尊王郭忠福软身神像。大殿屋顶正中为龙凤呈祥藻井,深邃高大,雕饰华丽。会馆大门上方横书“泉郡会馆”四个大字,左右边门上方各题“金馽”“碧蠵”。墨宝出自清光绪十四年(1888)戊子科优贡林其荣之手。林其荣(1867—1927),字懋园,号词龛,宁德城关人。曾任八旗汉教习,学识渊博,工诗文,尤以书法见重于世。林其荣为何题写这四个榜书,后人至今不得其解(民间传说,林其荣榜书受到猜疑,后来询问吴鲁状元,才得知一为山神,一为海神,由此又加倍答谢林其荣)。戏台正上方木雕凤凰池,戏台周围雕刻三层,分别为封神演义、列国、三国、唐朝人物。人物造型优美、色彩艳丽,使用贴金青红朱油漆。戏台连楼上(称走马台)雕花风格独特。边座看戏台四扇宾客休息之处,另书房、宿舍、厨房等设施俱全。据说落成之时,邀请光绪十六年(1890)庚寅科状元吴鲁撰写碑记(其内容无考)。吴鲁(1844—1912)字肃堂,号且园,泉州晋江池店人。该会馆一度改为私塾,解放后政府作为储存粮食仓库,不幸于1953年11月23日毁于一场大火、一切化为乌有。
  总之,从清朝至民国时期宁德泉郡会馆的规模、华丽和壮观程度来看,可见当时闽南商人在宁德商界的影响力。以史为镜,现在宁德正处环三都澳经济大发展的时机,吸引大量的闽南商人来宁德发展。相信二十一世纪的闽南商人在宁德将超越古人,书写闽东创业的新篇章。

附注

注:1、下南人,宁德方言对福建闽南人的称呼。 2、广泽尊王俗称“郭圣王”,为福建省四大地方信俗之一,2012年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宁德人为了区别本地的“圣王”称之为“下南圣王”,该王在南洋、闽台、港澳及江浙地区闽南人中有相当影响力。 作者简介:陈勇智:1988年泉州华侨大学毕业,先后在福州市第二化工厂、炼油化工厂工作。1993年起先后在宁德市(县级)侨办、蕉城区侨联工作,为秘书长、副主席。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勇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