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花楼与修造者传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66
颗粒名称: 绣花楼与修造者传说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6
页码: 360-365
摘要: 名闻遐迩的绣花楼座落宁德老城区鹏程社区中南路(旧称竹兜街),是闽东地区现存数量较少的明代木构建筑代表作之一。据马氏第十八代传人、现年87岁的马祖彬先生介绍,主体建筑从大宅门起(前距宁德商城)到后花园(后距区进修校),绣花楼的建造是与马氏的一位先祖马承书有关。其时在宁德马氏家族相当富贵显赫。马承书相继娶了四个女子为妻,便将女儿许配给书他。罗氏聪明贤慧,承书就将马家大宅二楼辟为罗氏绣花专用。罗氏把绣花手艺传给宅院姑娘、侍女。与《马氏族谱》的记载有出入。
关键词: 宁德县 绣花楼 老街风貌

内容

名闻遐迩的绣花楼座落宁德老城区鹏程社区中南路(旧称竹兜街),是闽东地区现存数量较少的明代木构建筑代表作之一。1995年《宁德市志》记载:绣花楼,址在蕉南中南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占地面积345平方米。座西南朝东北,为木结构,楼阁式,硬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高8.8米,保存完好。1992年12月25日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马氏第十八代传人、现年87岁的马祖彬先生介绍,绣花楼整个大院呈三进三落式,前有大院,中有客厅,后配花园,具有鲜明的地方和时代特征。
  整个主体建筑由大厅和绣花楼两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从大宅门起(前距宁德商城)到后花园(后距区进修校),约有340平方米。后花园方圆约一亩大小,背靠硬山坳,里面种有竹子、黄弹子、柚子、梨树、茉莉花等,是马祖彬童年时和孩子们嬉戏的“天堂”。
  一
  传说,绣花楼的建造是与马氏的一位先祖马承书有关。明万历年间,马承书始居蕉城,开创了马氏第九代世族,从此历代从商为生。由于经营有方,每年就拥有2000多担田租的收入,其时在宁德马氏家族相当富贵显赫。马承书相继娶了四个女子为妻,均生女儿。有一次,马承书出门经商,夜晚异地投宿。同宿有一泉州罗姓客商。半夜,承书听到罗商啼哭,问由方知,罗因经商不善,欠下货款未还,如今债期已近,尚有余债未还,因此焦虑,不免悲从中来。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马承书顿生怜悯之心,决意慷慨相助,帮罗商偿还余债。罗商见承书心善有道,便将女儿许配给书他。
  罗氏聪明贤慧,并有一手绣花工艺。承书就将马家大宅二楼辟为罗氏绣花专用。罗氏把绣花手艺传给宅院姑娘、侍女。从此绣花楼不仅在整个县城名声大振,而且声名远播。相传,每年金陵府高胄官袍也出自绣花楼。马宅绣花楼由此得名,流传至今。
  这一传说,前些年在一些地方报刊,如《三都澳侨报》、《宁德晚报》、《福建日报》曾以《风雨绣花楼》为题作过报道。但马祖彬先生认为其中有些说法缺乏依据,与《马氏族谱》的记载有出入。
  最近,笔者走访马祖彬先生,根据他提供的始撰于明崇祯甲申年间的《马氏族谱》及其它有关资料,对绣花楼修建者马承书的故事有新的了解。现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马氏族谱》记载:“承书公,字廷瑞,号起潜,又号洛斋,明冠带耆宾。妣陈氏、庶范氏、陈氏、吴氏,罗氏乃最后娶也,氏系福宁罗指挥女子……公为人醇谨厚重,温和宽容,善综理,有才干,业商起家,置田四十有(又)四顷余,买桁店,开税当,营塚圹以葬双亲,架大厦以遗子孙,通庠以公齿德兼优,旌善氏一次,举乡饮二次……公亡时虽享寿龄而罗氏年方念二,缓公(承书子)甫六岁,当年青子幼之时,矢志孀守,清节凛然,而家业付托非人,为其蚕食,遂乔于福宁母家居焉,教育缓公十七岁始回梓里,旋列胶庠,至今子姓云奕,不失旧业,皆罗氏贞操保孤积德之报也,享寿七十四。”这一段文字至少告诉我们有关马承书和罗氏的几点信息:其一,马承书是当时的寿龄乡绅,地位显赫(“冠带耆宾”、“齿德兼优”);其二,马承书为人精明能干并创业有成(“善综理,有才干”,“买桁店,开税当”,“营塚圹”,“架大厦”);其三,马承书娶有一妻四妾,其中罗氏是“福宁罗指挥女子”,而非传说中的泉州罗商之女;其四,在马承书死时罗氏年仅22岁就“矢志孀守”、“贞操保孤”,以及马承书死后由于“家业付托非人,为其蚕食,(罗氏)遂乔于福宁母家居焉,教育缓公十七岁始回梓里……至今子姓云奕,不失旧业”的曲折过程。字里行间也流露对马承书和罗氏的高度褒扬。
  关于罗氏“矢志孀守”“贞操保孤”的事迹在清乾隆版《宁德县志(人物志·守节)》也有记载:“罗氏耆宾马承书妾,年二十二寡,抚四岁孤弼兹。比长,娶妇陈氏,育子思光。甫周岁,而弼兹夭,陈氏年二十二寡。思光娶妇林氏,育子世隆,甫九月,而思光又夭,林氏年十九寡,三世孀守,孝兹各尽。罗氏卒年七十三,陈氏卒年九十,林氏卒年七十三。”其中的“弼兹(名缓)”、“思光”、“世隆”分别是马承书的儿子、孙子和重孙,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马氏族谱》有关马承书和罗氏事迹的一些记载的真实性。
  马祖彬先生补充说,据族谱记载,承书公与妻罗氏喜得三子。大子绾,一生未得子;次子为缓,生二子;末子绶,夭折。书公去世后,绾、缓年幼,无法打理家事,随母去了福宁府外婆家,所遗家产被代管人蚕食,马氏开始走向衰落。缓在17岁时,回迁宁德,苦心经营,重振祖业。至十二世世隆(原名世玑,字玉衡,号南岳庠生)时,家道开始中兴。
  二
  绣花楼历史上曾经人丁兴旺。马祖彬老人回忆,在1938年他年幼时,马家绣花楼一共住有19户,约200多人。他记得当初在宅内挂有众多楹联。其中一楹联内容是:上联:白眉新世德;下联:绛帐旧家声。横批:文魁在附联内注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据说,在汉代马氏祖宗生有5子,其中一子出世时,眉毛全为白色,故名“白眉”。在五子中,又以白眉心地最为善良,故家族立牌楹以示后人。到了明清时期,马氏绣花楼出举人、贡生、秀才更多。这一传说在绣花厅堂的楼楹联中也有所反映。马祖彬先生记得,在一楹联中刻有“甲戌联捷进士,己末恩科举人”。说得就是清末时期,马家出了举人。《马氏族谱》记载,十六世祖马兆麟,字叔和、仲祥,县试第一,入泮补廪,咸丰己未恩科举人,掌教莲峰书院,即补儒学教谕。只可惜,由于历史变迁,家传楹联大多遗失。但在《马氏族谱》中还有关于马氏八世祖马应兆、九世祖马承宾等人的事迹记述也可验证了这一传说,而且这二人的生平事迹在清乾隆版《宁德县志(人物志)》中均有记载。
  《马氏族谱》有关马氏八世祖马应兆的记载:“八世祖应兆公,字邦行,县志作邦直,号见鲁,又号念蓼,寿房居公遗腹次子也,公幼颖悟异常……年十六补弟子员……𥯫已(1593年)以明经中选入太学…至丁未服阙,上京考选,戊申(1608年)试吏部,先拟通判第一,文选铨君阅策奇之,曰,此百里才也,上主考覆取知县,乙酉奉檄知河南新安县……”在清乾隆版《宁德县志(人物志)》有关马氏九世祖马承宾是这样记载:“马承宾,字宗周,邑庠生,应兆子。博学书史,工诗文。与吴国华、陈邦校友善。吴以弹劾魏珰(注:‘魏珰’应为‘魏党’之义,指魏忠贤死党曹钦程),退休卒,宾以诗掉之,语极感慨悲惋。建张雎阳庙,造赵公桥。构二亭于酒屿,曰‘乐天’、‘知命’。卒年八十有五,赐寿官。篆府志。”从上述摘录的两段内容可知,在明代(万历前后)马氏八世、九世祖学识渊博、为人正派、忠于职守、为地方百姓做好事的一些具体事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马氏家族正处在兴盛时期,人才辈出,又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
  三
  在绣花楼后花园和大宅院右侧各有一口古井。后花园古井,石板条通体洁白,纯为人工细雕,今已被埋。右侧的古井,有一些传说。
  马氏第九代马承书一生积德施善,在明末年间,世间百姓疾苦,他便从长考虑,将右侧的围墙拆掉,让出井来,给左邻右舍百姓用。而今,每逢夏季自来水停水时,不少乡邻便从大老远的地方来这儿提井水。这口古井,如今仍然方便巧妇洗菜洗衣服等。
  又据绣花楼隔壁林家大院的老人回忆,马家右侧的围墙拆掉的原因是,马家一姑娘嫁到林家,两家近在咫尺,因方圆之地,只有马家有井,姑娘恳请父母将右侧井让出,以表两家有如一家亲。这个提议得到了父母的赞同,井便成了特殊的一份“嫁妆”。
  对此,马祖彬认为,林家所说有误。他说,此井的真实来源,应是上祖普渡众生而为,并非随马家姑娘嫁给林家而成“嫁妆”。因为,绣花楼始建明万历年间,而近邻的林家院则建于清代初。现在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古井的围栏石板上,清晰地刻着“光绪二年夏日吉旦重修”的字样。
  1992年12月25日,绣花楼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绣花楼所在的中南路面临旧城改造和商业开发。为保护这座明代木构古建筑,前几年省文物主管部门就绣花楼异地迁移保护问题给蕉城区有关部门作出复函,区文物保护部门也已先期就绣花楼的迁移进行初步规划和着手绣花楼的绘图工作。
  专家认为,当今古建筑保护大凡有两种风格。一是以“旧”换旧,选用古建筑原建筑材料修缮。但这种方法难度较大,涉及到整个楼的历史资料,追溯到始建年代的古景、人文地貌。并尽可能保存原貌,以希腊罗马为例,保存古建筑残址,哪怕让残柱露天。二是以新换旧,大胆采用现代建筑手法保护古建筑,使其保存更加坚固,并融入现代手法和审美文化,以不改其宗旨,供后人观光旅游。就绣花楼明代木构古建筑而言,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林斌建议,在异地迁移前,解构每一柱一木,而后再作为一个整体来修复。
  时光荏苒,十几年过去了,由于开发商企业变故,绣花楼依旧无法迁移,也无人加以维护。不久前,马祖彬先生告诉我:“绣花楼大厅因长年风雨侵蚀已大部倒塌了。”绣花楼终于等不到专家及有识之士们有关修复建议的实施而在我们这一代人的众目睽睽之下坍塌了,悲哉,惜哉!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郑贻雄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