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门兜摭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59
颗粒名称: 南门兜摭忆
分类号: TU984.114
页数: 13
页码: 342-354
摘要: 南大路始自离城门只有几十步的德化桥”行人走在桥上并没有意识到脚下踩的是桥。正是《民国宁德》一书中提到的另类人物彭友年和他的老母亲经营的小杂货店,有时我早晨上学经过店门前。南门兜一带的居民都喜欢到他店里购买鲜鱼和咸货。鱼店的隔壁是一家小糕点铺,只卖光饼和米糖之类:这家豆腐店也是很为南门兜人所信任的老店,每天早晨主人在它脚上系一枚铜钱。
关键词: 宁德县 蕉城 南门

内容

从前故乡南门外,有一块面积不大的地方,它北以古称汛塘溪的护城河为界;东濒涨潮时一片汪洋,退潮后滩涂连绵,被称为“东湖”的海陬;西近蓊蓊郁郁,山峦起伏的白鹤山和南漈山;南邻从古战场蜿蜒而来的战场溪。这块地方就是生我养我的南门兜。我离别这里已经六十多年了,但它四围的山和水,舟楫和鸥鹭,汩汩流淌的左右两条溪流,以及滨临东湖海滩,绿草如茵的南较场,至今仍让我魂牵梦萦,思念不已!有谁能想象得到,地处闽东一隅的宁德蕉城,竟有这样一处风光旖旎的山水宝地?如用坡公吟诵西湖的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来比拟,也是十分恰当的,何况那一走出家门,就能看到的巍巍群山。犹记当年上初中时,有一天下午,天气晴朗,海风和畅,我和几个同学坐在较场边的海堤上,眺望山海,谈天说地,忽然一位同学惊呼:“你们看,那白岩鼻上的山脊,多像地理书中看到的八达岭长城!”而今我这个久客齐鲁,数登泰山的游子,总还觉得故乡的山更有:“苍龙渡海成叠嶂,屴崱西来势何壮”的气势!
  一、南大路
  南大路始自离城门只有几十步的德化桥。它把南门兜分成几乎相等的南北两半。由于桥面与路齐,行人走在桥上并没有意识到脚下踩的是桥,而桥的左右两边都盖有吊脚楼,右边一座前店后屋,正是《民国宁德》一书中提到的另类人物彭友年和他的老母亲经营的小杂货店。如书中说的彭友年身材高,五官端正,人也和气,只是他的母亲却十分严苛,做起生意来,锱铢必较。“彭记友年”对面的那座吊脚楼较大较坚固,不像彭记友年那一座看起来摇摇欲坠。它也是前店后屋,是父子俩开的肉铺,有时我早晨上学经过店门前,会遇见他们正在杀猪。看起来生意不错,只是由于抗战时期,通货膨胀,民生凋敝,肉店终于倒闭了。肉店的斜对过是一家由一位老人经营的鱼货店,对顾客态度亲切,南门兜一带的居民都喜欢到他店里购买鲜鱼和咸货,如:带鱼、黄花鱼、咸白鳓、虾皮等等。鱼店的隔壁是一家小糕点铺,只卖光饼和米糖之类,一枚铜板就可买到两块光饼。往前是一户居民,是我远房本家的房子,然后是家豆腐店。和鱼店一样,这家豆腐店也是很为南门兜人所信任的老店。有故事说,从前有一户人家养了一只会说话的八哥,每天早晨主人在它脚上系一枚铜钱,它就会飞到豆腐店,会叫“豆腐,豆腐”,店主这时从它脚上拿下铜钱,给它一块豆腐,它吃完后就飞回去。豆腐店再过去就是店面比较大的酱园,是南门兜居民酱、醋、食油的唯一供应者。这两家店铺之间的墙壁前,砌有一个两三尺高的“字纸炉”,一位老人,也是我的本家和邻居,每一两天会把路边和垃圾堆里拣来的“字纸”在炉中烧掉。据他说:“字是圣人的眼睛,扔在垃圾堆里是大不敬,要遭雷殛的!”(据《淮南子》记载,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这里提到的圣人指仓颉)。字纸炉的对面是一条由南大路往东通到较场的小路,长不过二百米,路名叫下路(或叫下路下,指靠较场这一带),它的尽头在我家大门旁边。豆腐店的对面又是一家比“彭记友年”店大一点的水果杂货店,我小时用两三枚铜板就可以在这里买到一截甘蔗或糖蔗,也可以买到李子和桃子,多花几枚铜板还可以买到几个枇杷。当我才四、五岁的时候,也会替年迈的曾祖父用三枚铜板去这家杂货店买一小包“头号烟”。由于店铺位于南大路的中段,便成为南门兜人聊天消遣的地方,这也是七八十年前南门兜的一景或当年的风气使然。再往回走便是蕉城众多的奶娘宫之一“鹤承境”。它面积不大,大门朝着南大路,进了小天井就是殿堂,堂中神龛上一尊泥塑的,真人大小的奶娘像。造像的艺人手艺不凡,奶娘被塑成柳叶眉,丹凤眼,蒜头鼻,樱桃嘴,一身凤冠锦袍,极似唐伯虎笔下的仕女,也有点像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传说她是民间崇拜的救产扶胎的临水夫人。殿堂左右两边的墙顶上,还各有十多个手抱小孩儿的小女神(宁德方言叫“婆姐”)。殿堂左边开一小门,通往看庙人住的小屋,也有一门朝着下路。这座奶娘宫平时十分安静,偶尔有妇女来求神问卜,抽“签诗”。“签诗”指一筒竹制的,每根写有一首七言古诗的竹签。求神抽签的人点上三支神香,跪在奶娘神像前,双手摇晃筒子,让诗签掉出一支,然后请上面提到的那位拣字纸的老人解释诗中包含的吉凶。记得抗战胜利后,曾经有一位由城里来的教书先生在这里设塾,教南门兜没有上正式小学的农家和渔民的子女认字,课本正是以“彙集诸杂字,教汝初学生”开头的《五言杂字》,但后来因入学者太少而停办。平时庙门前还有一个炸蛎饼的摊子,三枚铜板一个,所谓蛎饼,馅里并没有海蛎,只是一小撮葱叶。但小朋友也可把从溪上捉到的虾或小螃蟹拿到摊上炸着吃,有时还炸“水淀”(龙头鱼)又香又脆,老人说:“味道好极了!”奶娘宫最热闹的时候,是农历春节。除夕一到,宫里就摆开了几张赌桌,这时南门兜一带的渔民和平民百姓就会聚在一起,赌起牌九来,一直到元宵夜,宫里都是香烟缭绕,烛火通明,赌博的叫喊声和在赌桌中间穿梭戏闹的儿童叫喊声交织在一起。而奶娘的塑像在春节前就换上新衣。家在下路下弄口,与奶娘宫小门相对的“准道士”的两个大儿子不知从哪里拿出一套保存得比较新的袍服,哥俩一起给法相庄严曼妙的奶娘脱下旧袍,换上新衣。这种由大男子给圣洁不可亵渎的女神脱衣换装的做法,真是既可笑又吊诡,看来蕉城各境的奶娘都有这样的遭遇!到了元宵夜,“准道士”本人则头戴方巾,身着道袍,手摇“吉令”(铜铃),口念诵词:“福建省福宁府宁德县鹤承境……”民国以降早已废除福宁府的建置,而在他的诵牒里却仍保留不变。这又是一种滑稽可笑的老皇历!我小时曾听老年人说,早年宁德和霞浦争当府治所在,两县相持不下,结果从两县中各取清水一桶,过秤,看哪一县的水质重,府治便设在那一县。宁德水轻,霞浦胜了,府治叫福宁府。
  从鹤承境奶娘宫正门出来,经过下路下弄口,南面第一家店面比较空,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这是“准道士”替人卜卦和算八字的地方。宅的对面是一家卖酱油、醋和食油的店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酱油店的旁边弄口上就是南门兜唯一的一家中药铺。店主苏怀仁是从福安来的,他人很和善,说话还带有福安的口音,除了抓药外,也会治一些小病。药店门面虽小,但店里的红漆药柜排得非常整齐,更显得店主人品格高贵,十分敬业。在这里买药也可以赊账。药店所在的弄堂很可能就是和下路相对的上路,过了这个弄堂口,再往南就是南大路上的一家富户,他家的后面是郑厝弄。这里还有几户人家,往后走是汛塘溪和战场溪之间的一片田野和荒地,据民间传说,这里是古时“驸马厝”的花园所在。乾隆年编的《宁德县志·民居》一节有“南关曰郑厝后门(驸马郑士懿居焉)”的记载,则现在南大路郑厝弄后面的“驸马厝”及其花园的传说当非空穴来风。但宁德学者黄澍先生在其《宁川杂记·郑驸马之谜》一文中考证,所谓宁德在两宋年间各出了一个驸马,即徽宗朝的郑南和理宗朝的郑士懿,“从年龄看……他们是同一年龄段的人,不可能成立翁婿关系”,黄先生在文中还明确指出“在《宋史·公主传》,凡是下嫁的公主,都记录其驸马的姓名和官职,就不曾见到郑南、郑士懿的名字”。由此可见民间传说和《乾隆县志》关于南门兜郑厝弄后面有“驸马厝”及其花园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走出了郑厝弄,又是南大路独此一家的理发店,还是前店后屋,可能一家几口人都在这里。理发师傅是个跛脚人,手艺好,人又和气,在南门兜人缘非常好。记得我小时候到他那里剃头,花十来个铜板就够了,而每一回交钱时,他总要退给我一枚,笑着说:“拿去买光饼吃!”理发店的对面也只有二三户人家,其中店面闲置的一家就是《民国宁德》中提到的“益和”茶行的旧址。茶行是我幼年时的好友周云樵的祖父和父亲经营的,曾经在南门兜盛极一时。往南又有一条沿着南较场北边拐弯到我家东墙边同下路交接的小路,走几步就到汛塘溪靠近出海口的石桥。它又是南大路东边的一条小弄堂。弄堂对面解放前有过一家粮店,但为时不久就关门了。隔壁就是著名诗人林文瑄——南门兜及蕉城人都尊称他为圭甫先生——居住的“南庐”,它一边是旧式的房子,大门也朝南大路,紧靠着路尽头的一座牌坊;一边是和旧式房子相连,只隔一道墙的西式楼房。
  南门兜地处城外,文化、经济、风气均较城里落后,城里的人也多少瞧不起南门人。我上小学时,城里的同学常唱着“南门侬摆气,笠斗毛蒂。红糟烫粉,带鱼排面”的歌谣嘲笑我。但在南门兜这块近于村落的地方,却有“南庐”这样一座书香门第和圭甫先生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饱学之士,无怪乎“南门侬”不分长幼妇孺,也不论有没有文化,大家都认识他,都认为他是南门兜的光荣和骄傲!老先生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均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的次子国章更是民国时期宁德屈指可数的留学生中,唯一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圭甫先生十分爱国,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时,他以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自况,特地在大门前贴一幅楹联,上联为:“老见九州同,我比放翁真幸福。”陆游初次出仕便在吾宁,因此这幅楹联当年备受蕉城知识界的称赞和传诵。
  “南庐”对面有一座废弃已久的小庙,只有一个破旧的殿堂,并无神位和神龛。解放初这里曾办过一所初小。看来这里正是黄澍先生在其著作《宁川杂记》中所说的“昭忠祠”。他的文章提到“祠内有六七面青石碑,刻政府(指满清政府——笔者)和台湾郑成功作战时阵亡士兵的名单”。如此精确地刻有阵亡者的姓名,无疑是清政府建的祠。不过祠竟如此矮小,乾隆年编的《宁德县志》也未提及,因此我倒怀疑“昭忠祠”顾名思义会不会是明末遗民为了悼念郑成功反清复明,兵临宁德,在南门外战场溪一带同清兵决战时牺牲的战士?所以祠曰“昭忠”,恰恰又建在战场边上,以至有清一代无人敢于过问,《县志》也不予记载。
  二、德化桥和汛塘桥
  从我家出了大门,往北走不到几十步就是汛塘溪桥,乾隆年编的《宁德县志》记载蕉城北门外蝉辉桥时,指出:“……其水源出白岩西山下,与南门外汛塘桥水,为邑城左右夹护,至东湖汇合……。”“南门外汛塘桥水”,就是我家门前的汛塘溪。溪有两座桥,《县志》上均有记载,其中正对着城门的叫德化桥,显然沿用了五代后唐时南门的名称,虽然到了明代县令林时芳重建蕉城城墙时,整座城池有了很大的变动,南门也已不再叫做德化门而改称永宁门了。另一座桥,也就是我家门前的那座,在德化桥东面不到百米处,叫做汛塘溪桥,桥离溪的出海口也只约百米左右。至于汛塘溪桥,虽在《县志》中还明确记载:“在一都南门外离城数十武,今存。”但在乾隆朝以后,不知哪一个皇帝在位时,桥坍塌了。这就给从这条路进城的人造成困难,桥没有了,要过溪只能等潮水退后,踩着石头过。直到我的曾祖开翼先生(他是前清秀才)生活的时代(1856——1937),才由他出面募捐重建。据说他在家门前下路下较场边,设一茶座,上面摆一块一尺多高,刻着“望助成桥”的木牌,过往行人可以在这里免费喝茶休息,但须捐点钱,终于建成了一座有一个桥墩的石桥,这块劝捐的木牌直到我上学后,还保留在我家。这座桥随着南门兜、南较场变成街市,和汛塘溪一起消失了。我曾祖募捐的办法居然和蒲松龄搜集故事写《聊斋》的办法不谋而合,也许还值得在这里记上一笔。
  至于德化桥,《县志》上的记载和汛塘桥大同小异,即“在一都南门外,桥下即为城壕,今存”。由此可见整条汛塘溪被德化桥一分为二:上半段仍为溪涧,下半段是护城河(城壕)。岁月流逝,曾经留下我青少年时代无数足迹,给过我许多乐趣和悲哀的溪和桥,如今即使是同一时代的南门兜老人,又有谁还能记得呢?说来话长,汛塘溪的上半段水是淡的,鱼虾不多,而下半部由于涨潮时,海水能漫到这里,溪水变成半淡半咸,适于鱼虾生存。每年夏天,潮水特别大,海船可以开到桥前,这时溪面上常有绿色的大蜻蜓盘旋飞舞,美丽的鱼鸟在觅食。桥下溪的和入海处则是淡水鳗鱼和蛎鱼生息的地方。蛎鱼,才一寸多长,但味道鲜美,据传说,明初官拜尚书的林聪,皇帝命他进贡宁德特产,这位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的乡贤便把这种鱼称作“寸金鱼”献给皇上。溪中最小的虾叫“虾木”,数量很多,连浅水处都有,用双手就能捧起来;大的一种叫“流溪虾”(宁德方言叫laokeha),就是白石老人笔下栩栩如生,有两只长长的大螯的那种。溪中的螃蟹也有两种:大的叫“湖蟹”,是如今价值千金的大闸蟹的同类,小的只有铜钱那么大,故此叫“钱蟹”,数量很多,有人夜间拿着火把到溪上去“照湖蟹”,很容易就能捉到一小木桶。
  我爱这条小溪,小时候在溪上摸鱼捞虾捉螃蟹的情景,至今难忘,即使我把门前这条小溪叫做“母亲河”又何妨?说一段令我心酸的故事。小时候我有一个驼背的邻居,他比我大几岁,父母双亡,只和年迈的祖母生活。他驼背得厉害,走起路来一歪一扭,看了叫人同情。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梅孙,穷得家徒四壁,靠他在溪里钓鳗鱼,捉螃蟹,捕虾来养活祖母和自己。我在溪中玩的时候,常跟着他,要是他钓出一条滑溜的鳗鱼,他根本无法敏捷地捉住,这时候就需要我帮他把挣扎着的鳗鱼迅速地扔到溪旁的沙滩上,然后搓上沙子捉住;有时他捉到“大闸蟹”了,我就帮他用溪边的“鬼草”捆住,捉多了就一只一只地串起来。中午或傍晚,他会拿着一天的收获——这对于一个残疾人是非常不容易的,到南门街(即南大路)或东门兜的集市上去卖,然后换回几斤地瓜米和一把蔬菜。令人痛心的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蕉城经济的开发和城市的发展,溪水被污染了,即使他还能捉到鱼虾,拿到街上也卖不出去。60年代前后全国闹饥荒时,他正是吃了污染的鱼虾而得霍乱死了,他那年迈的祖母又由谁来养呢?沧海桑田,如今南门兜旁的东湖和两条溪流,以及我少时可怜的朋友梅孙,都从人间蒸发了。
  三、战场桥下战场溪
  如果说我家门前的汛塘溪是我离不开的母亲河,那么我家后面,南较场边的战场溪,可以说是我的另一条母亲河。它们都陪着我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春肇始的生活岁月。我生于“九一八”国难当头的那一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我正好上小学,抗战胜利的前一年,我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到了搬迁在霍童的宁德初中,以后在日寇投降直至1949年共和国成立,我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而南门兜南北两边汩汩流逝的溪流,送走了我多少苦难的“人之初”的日日夜夜!战场溪比汛塘溪既宽且深,它的标志性景观是那座在蕉城无人不知,无人不赞叹的战场溪桥和桥头靠南门兜的左右两棵高可蔽天,树顶如翠绿华盖的百年大榕树。记得有一天傍晚,曾随我的两位舅舅彭强和彭坚散步在南较场边上,盘桓在战场桥旁,欣赏那涨潮,退潮以及无数飞翔在榕树顶上的白鹭,目送着从溪上驶向大海的船只,也许正是这种叫人流连忘返的景色,引发了不弱(彭强的字)舅舅的灵感,让他写下了《宁德战桥黄昏》一诗:黄昏倚战桥,桥下水连潮。
  村笛牧归近,渔歌橹动遥。
  樵苏色絮里,鸥鹭彩云烧。
  万盏星灯闪,江城一叶蕉。
  这座桥也和汛塘溪桥一样,把溪水分成桥东和桥西两段,桥西是上游宽约百米有余的河滩和深浅不同的水洼,芳草萋萋,芦苇丛生。深处溪水清冽,宜于沏茶,浅处可以挖一种叫做“白腻土”的泥,宜于小学生手工课上捏成各种动物,因此也是我小时候常去的地方。这条溪也源自白岩西山。溪有一处由拐弯形成的深潭,叫做“四罗潭”,一天和同学们一起在这里游泳,我不慎落入深处,好在潭不宽,我挣扎着爬上岸。又有一次,几个同学在潭边玩水,发现一群尺许长的游鱼,真所谓“鱼贯”着躲进对岸一个洞里。这时深谙水性会潜水的林瑞嵇(他父亲林志鸿黄埔军校毕业,抗战初期负伤回家,不幸亡故,解放后追认为烈士,《宁德市志》中有传)游到洞口,伸手进去一条一条地捉出,扔到岸上,有十几条之多,这些快乐、可爱的游鱼,身体扁平,白色,很可能就是《庄子》一书中所说鯈鱼,成了我们的美食。我们这些无知的孩子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权利,谁又能理解“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奥妙的哲理思辨呢?溪的左岸有许多农舍,我初中同学刘书辉家就在这山光水色美丽如画的溪边。还有一位“做艋艚”的亲戚家也在这里,在他家门前放眼望去,便是“仰视碧天际,俯瞰绿水滨”的好去处,有几只大鹅正在门前的潭水中“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太有诗情画意了!战桥的结构极为壮观,全用青石砌成,只有一个巨大的桥墩,宽阔的桥面两边都有石栏杆,顶上有神态各异,雕刻得十分生动的狮子,“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我们这些小学生管这座桥叫做“宁德卢沟桥”。我们恨不得长大后投笔从戎,把“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桥下前后两边都用大石铺砌溪面以加固桥墩,每当盛夏,榕荫清凉,溪水可以洗澡,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乘凉的好地方!据说早年有一个粗心大意的小伙子,竟敢卧在石栏杆上乘凉,半夜睡着了,翻身落水,随着海潮飘向远方!从桥东到溪水的出海口不足二百米,出海口处涨潮时水深可以游泳,解放前曾有国民党驻军的几个军官,试着在溪中筑堤修游泳池,但没有成功。
  和我家门前的小溪一样,注入东湖的战场溪,风景太迷人了。每当黄昏,特别是夏日雷雨过后,我们这些学生喜欢在溪畔和较场边上,欣赏悬挂在海空上的彩虹,远眺雨后出现在白岩鼻山上的瀑布,更有涨潮时驶进驶出的艋艚船和运来海蜇和“柴截”的帆船,这时天光帆影,鸥鹭飞翔,远望东湖、三都澳、东冲,烟波千里,能不让我们神往?我终身难忘的是初中毕业的夏季,眼看就要到省城福州报考高中了,还和同学们到出海口处水深的地方游泳。游到兴趣正浓时,一艘帆船随着涨潮驶了进来,同学们赶紧上岸,我来不及了,被帆船撞到河底,我水性不好,连喝了好几口水,眼看就要淹死了,绝望中只想我这一死母亲怎么办?最后又想我们当中最会游泳的林瑞嵇一定会来救我。果真他下来了,我一把抱住他,用力过猛,把他也拉入深处,这时候他使劲把我推开,自己上岸换气去了。此时我才记起,毕业前上的《童子军》课上老师说,人在落水遇救时,千万不要紧抱着来救者。我深信好友瑞嵇还会再下来,我宁可再喝几口水也不能绝望……果真他又下来了,这回我只轻轻地扶着他的腰间,他就势一掀,把我甩到了岸上!七年后,他已经是南京水利学院的助教了,那年寒假,我从北京回家,特地在南京下车到他那里住了五天,两人促膝谈心。我问他,当年怎肯冒险两次下水救我,他只简单地回答:“你淹死了,伯母怎么办?”遗憾的是,我的挚友和兄长,我的救命恩人竟于数年前因心肌梗塞先我而走了。写到这里我两眼噙着泪水,啜泣不止!90年代我再次回到故乡,好友一中老师杨师孟——他比我和嵇兄都年轻,不幸的是比嵇兄更早亡故——带我去寻找我母亲曾经执教过的初小所在地,土堡亭边的小庙。路过战桥时,只见桥已加盖了顶棚,成了黯淡朦胧的廊桥,两边的榕树不再有昔年绿色的光彩了,树上的白鹭没有了,较场坪和海滩也变成了街市,战场溪和汛塘溪汇合成一条黑水沟,有气无力地流着。沧海桑田,我童年时盘桓游玩,深深喜爱的母亲河哪里去了?我愕然伫立在战桥头的榕树边,回想起当年在战场溪畔目睹的一幕惨剧:由于这里紧靠东湖海滩,滩涂和巷汊里极多鱼虾,成群的白鹭在这里生息,它们在桥东的一棵大榕树上营巢。时有桥头下村的小孩爬到树上掏略带绿色的白鹭蛋,惊慌的白鹭在小孩头顶上徘徊哀鸣,一只白鹭的屎拉在了小孩的身上,气恼的小孩竟把整个白鹭巢推翻到溪里,蛋从巢中落到溪石上,破了,几只即将诞生的雏儿挣扎着,被溪水冲走,哀鸣的白鹭成群地在溪上乱飞,哀叫,久久不肯离去,悲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四、南较场
  说到蕉城南门兜,就不能不提到南较场。它是蕉城人常去的地方,让人难以忘怀。这块紧靠海边东湖的地方,南门兜的“艋艚侬”要在这里补渔网,晒渔网;要在这里“打”系渔网的粗大绳子——这种绳子是用大毛竹劈成细长条的“篾”,然后再用稻草缠起来在木架上由两人合作“打成”,直径达十公分左右,用手搓是搓不起来的。农民把水牛赶到较场坪上,这里的青草长得茂盛又柔软。秋天,人们在这里放自制的风筝(纸鸢),可以互相斗风筝,而到重阳那天,常常有人在风筝的线上横着系一支神香,当它烧到线上的时候,线被烧断了,断线的风筝随风漂到海上,这一年就不再放了。据说重阳过后,海上不再刮台风了,放风筝不仅是为了娱乐,而且还有祈求台风不再来,保证渔船和航船的平安之意!风筝造型各异,也可以说各自独出心裁,争奇斗艳。它们有最简单的以“王”为骨架的单面风筝,有两个“王”连在一起的“双重面”,有“八卦”,有“蝴蝶”,有最华丽,制作复杂巧妙的“龙”风筝,它有“龙头”、“龙尾”,中间是一串圆形的纸圈,用三根细绳将其连接成一条巨龙。记得曾经有人放的特大的“双重面”风筝上,潇洒地写着“与民同乐”四个大字,深受观者的赞赏。蕉城人放风筝是在农历八月,而在八月十五中秋日的晚上,南较场通常要放焰火。聪明的故乡人制作的焰火放起来会在夜空中呈现出神话人物的造型,如“天女散花”、“嫦娥奔月”、“白蛇许仙”等等。这种“放花”的节日活动——故乡人生动地把放焰火叫做放花——通常还延续到“十六”、“十七”两个晚上,这又是较场坪上“与民同乐”的一个节日。当然,说到南较场上的节日活动,不能忽略掉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这同样是南较场上热闹的“与民同乐”的节日,甚至在五月初四(“端午”二字都是表示月初的意思,“端”是开端,“午”是“五”的谐音)江上(蕉城人把海叫做“江”)就有沿东湖各乡镇的龙舟出现了。通常一艘龙舟大约由十八个小伙子驾驶,其中一人稳站在船头,一下一下地敲锣,一人坐在船尾打鼓,与之其相呼应,而划船的小伙子们在他们的指挥下,一边口喊“啊唉,啊唉”的口号,一边使劲地上下举动船桨,形成富有节奏的“啊唉,叮咚哐”的雄壮喊声。不用说,竞渡的冠军非我们南门兜、战桥头、筱场一带的龙舟莫属,要知道,参加比赛的选手都是南门外的渔民——“艋艚侬”,他们是划船的能手!现在随着蕉城的发展和建设,南门兜、南较场、东湖都已“旧貌换新颜”,海早没有了。几年前,我曾写一首《忆宁川蒲节》绝句:六十春秋别故乡,年年岁岁忆端阳。
  蕉城沧海成街市,何处龙舟竞渡忙?较场坪还是民国时宁德的运动场,我家一开门就是较场。抗战胜利前后,运动场的一任场长就借住我家。当年较场北边靠溪和东边靠海处,还有一口鱼池。鱼池年初开始养鱼,春节前放水,鱼池主人划只竹排用网目很大的网捕鱼。他用这样的网是为了只把鲢鱼、草鱼之类的大鱼捕走,剩下小鱼让南门兜人家的孩子去捞。这时就有许多小孩手拿簸箕和水桶,赤脚踩在池中浅底上,又欢叫又争相捕捉,煞是开心。鱼池主人这样做,据说是为了答谢周边人家让他安全地养育。校场北边靠我家不远的地方原有一座红墙黛瓦,庙门朝东,天井正殿都很宽大的武庙;左手捋须,右手拿书,红脸美髯的关公像摆在正殿中央,两旁分立着关平和周仓。这是建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67年)的关帝庙,也是南门兜的渔民补网,打草绳的地方;补渔网时,渔民要坐在网中,把渔网盘在双膝上,由于迷信和歧视妇女,这种活只由男人来干。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县里为了扩大运动场,把鱼池和这座近二百年历史的武庙填的填,拆的拆了。县政府为了平息县民的不满,把关公、关平和周仓的塑像移到较场北边,昭忠祠后面,仓促盖成的不今不古,不伦不类的庙中。
  举行运动会自然是蕉城和南门兜的盛大节日。记得当年有一位在省立福州中学教体育的蕉城籍林姓老师,每年开运动会必把他请回来当裁判并指导场地的规划。运动会上最受观众欢呼喝彩的项目,除了田径外,还有当年宁德县中学一位体育老师的标枪,他能以优美的姿势把标枪投出去,并漂亮地插在场地上。而令观众倾倒和叫绝的是县里西医大夫游芳宠,他是个大胖子,每逢跳高比赛结束时,他必自我奋勇地表演一番,横杆一寸一寸地升高,他肥胖的身躯滑稽地越过,这时观众莫不鼓掌叫好!南较场另一让全县人兴奋的活动,是县立初中举行童子军露营。县中经费少,设备差,露营的帐幕是用学生从家里拿来的白被单拼成。露营期间,童子军的活动,如吹号敲鼓、列队操练、文体节目、生火做饭等等,童子军们都认真进行,兴高采烈;观众(许多是学生家长)则啧啧称叹。有一年,已是抗战胜利后,和省立三都中学联合举行,他们学校童子军的露营帐幕是棕色帆布做成的,高大整齐,军乐队人数也多,好气派,而我们县中由被单拼成的帐幕又低又小,军乐队人数也少,同学们自叹不如,露营时举行的球赛也连连败北!较场原是旧时演武之地,也曾经是刑场。1949年秋,国民党兵败如山倒,8月间,可能是胡琏和吉星文的部队,路经宁德撤退到福州,几个人一排,队伍不整,士气低落,一连好几天沿着我家东墙边和较场相邻的那条小路,经过战场桥、桥头下、筱场等村向罗源、福州方向走去。这期间一个下级军官强奸了一个农妇,引起民愤,“国军”为了平息民愤,在南较场举行了公审大会,最后这名军官走下临时搭起的平台,自己脱下军帽扔在较场坪上,走向不归路。
  多年前,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徘徊在海边,寻找昔日的南门兜、战桥头和东湖的旧地,感慨良多,又诌了两首打油诗,谬误之处,还请乡贤和旧识指正:
  海边感怀
  五十年前别故乡,寒潮汹涌月儿弯。
  城南旧事随流水,回首茫然数座山。
  海边久坐
  忆昔城南堤外水,朝潮夕汐几盈亏。
  艅艎白鸟来还去,游子离乡何日回?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关引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