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郑贻鼎烈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37
颗粒名称: 追忆郑贻鼎烈士
分类号: K825.2
页数: 5
页码: 319-323
摘要: 郑贻鼎烈士是在建国前夕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笔者走访(或通过电话采访)了至今仍然健在的郑贻鼎烈士的战友和部分知情者”全校师生集中操场举行升旗仪式时(升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党旗),后来由于家属求情和进步师生从中斡旋才得以化解。当今许多穷苦百姓连饭都吃不上”福州地下党(城工部)党员、省福高学生游德馨(解放后曾任福建省副省长、省政协主席等职务)、张任生(张璚城之子)等人创办了革命报刊《挺进报》:以极大的热情向全省人民介绍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号召全省各界民众迎接解放。
关键词: 郑贻鼎 宁德县 烈士

内容

郑贻鼎烈士是在建国前夕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的。有关他的生平事迹,1995年版《宁德市志·革命烈士英名录》仅有简略记载:“鹏程街人,1931年生。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63师188团青训队队员,1949年9月在途径浙江平阳县北关海面时,被国民党飞机炸亡。”最近,笔者走访(或通过电话采访)了至今仍然健在的郑贻鼎烈士的战友和部分知情者,收集到他生前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些资料,写成此文,以为纪念。
  追求光明的热血青年
  郑贻鼎,字其和,1931年生于宁德城关。自幼聪明好学,喜欢写字画画。在宁德县中学读书时,他结识了一些倾向革命,追求进步的师生。当时宁中有位名叫彭强的青年教师,思想进步,工于绘画,善于表演话剧,把许多追求进步的青年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贻鼎和彭强老师很快成为好友。他们模仿大漫画家丰子恺的风格,共同创作了一些漫画,并举办画展,抨击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讽刺不良世俗,同情受剥削和压迫的劳苦大众,在师生中引起很大反响。
  郑贻鼎生性善良,有谦谦君子的外表,内心深处却蕴存着一股倔强的叛逆精神。有一次,宁中校园发生了一件事,全校师生集中操场举行升旗仪式时(升青天白日的国民党党旗),发现旗杆的绳子被人剪断了。校方为此十分恼火,严令追查,最后追查到贻鼎头上,校方准备开除他。后来由于家属求情和进步师生从中斡旋才得以化解。又有一次,堂姐到他家作客,他母亲特意炒了几样小菜招待她。吃午饭时,贻鼎端着饭碗,大口大口地扒着米饭,却不吃菜。母亲夹了几片肉送到他的碗里,却被他推掉了。母亲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经常这样,光吃饭,不吃菜。年轻人正在长身体,这样下去,怎么行呢?”贻鼎回答道:“妈,当今许多穷苦百姓连饭都吃不上,我们家有饭吃,已经很好了,我怎能奢望吃肉呢?”停了半晌,他又说:“这不平等的黑暗社会必然要灭亡,我向往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的光明的新社会。”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阵阵凯歌声中,福州地下党(城工部)党员、省福高学生游德馨(解放后曾任福建省副省长、省政协主席等职务)、张任生(张璚城之子)等人创办了革命报刊《挺进报》,以极大的热情向全省人民介绍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揭示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命运,号召全省各界民众迎接解放,建立新中国。《挺进报》传到宁德,在社会上和宁中校园中流传。为了扩大宣传效果,郑贻鼎克服困难,掏钱买来油印机、蜡纸、刻笔,在自家的东厢房里办起了秘密印刷厂,自刻、自印《挺进报》,并秘密向市民和同学散发这一革命报纸。
  1949年8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21军63师188团挺进宁德,宁德全境解放了。贻鼎怀着满腔热情,投身到迎接解放的各项活动中去。16日,贻鼎接到彭坚(彭强胞弟)通知,要他参加“宁德县青年宣传队”,协助解放军188团发动群众,安定民心,迎接解放。
  8月17日上午,在民众教育馆(状元里)召开“宁德青年宣传队”成立大会。彭强任宣传队队长,贻鼎被编在编辑组,组长是彭坚。此后,贻鼎以极大的热情利用自己工绘画,善书法的专长,创办《解放之声》墙报和快讯,与队员们走上街头,张贴“安民告示”,向群众宣传人民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宣传共产党的城市工商业政策以及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等。
  这期间,郑贻鼎还和宣传队的其他队员们一道,认真学习《论联合政府》、《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目前形势与任务》等毛主席著作,并结合实际展开热烈讨论,提高了思想觉悟,坚定了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决心。
  8月23日晚,宁德青年宣传队在城关社会服务处(原蕉城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召开宁德解放以来第一次群众大会。会场布置由彭坚、郑贻鼎等人负责。
  会场正中悬挂着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大幅肖像,这是宁德解放后第一幅领袖画像,是贻鼎日夜加班画成的,倾注了他对人民领袖无限敬仰之情。
  8月底,在彭强、彭坚兄弟的带头发动下,宣传队员20多人先后报名参军参干。郑贻鼎顶住家庭的压力,在老师彭强支持下,毅然报名参军,加入188团。临行前他父亲拿着一个金戒指和几块银元,塞到他的行李包里,说:“孩子,带上它,路上好照应。”贻鼎坚辞不受。他对父亲说:“人民解放军是革命的大家庭,我要在部队里经受艰难困苦的考验,不需要这些东西。”又说:“世界将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年人只有跟着共产党走,参加人民解放军,才有光明的前途。”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父亲说:“世道变了,我们再也不能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了。你也应该脱胎换骨,争取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当时,和贻鼎一道报名参军的有彭强、彭坚、林永铭、林赞钦、张福生、林逸梅、詹功森等十多位知识青年。宁中学生包美珠作为唯一女性报名参军,在广大市民中传为美谈。
  血染北湾澳海面
  为了了解郑贻鼎的牺牲经过,我电话采访了郑贻鼎生前的亲密战友、当年同船北上遭遇敌机空袭的彭强老师。彭老师如今定居江苏镇江,他年近九旬,声若洪钟。他说:“郑贻鼎是我终生难忘的战友,我俩之间充满了同志情、兄弟情、战友情、师生情。我如今是军部级离休干部,正在安享晚年,而他那么年轻就为革命事业贡献出宝贵的生命。一想起他我就心里难过,他是我的宁德亲人中最无法忘怀的一个。他的军旅生涯虽然短暂,留给我的印像却是极其深刻的。他严于律己,关心战友,组织纪律性强。在轮船上,他处处关心我,照顾我,敌机来袭时,在万分危急的时刻,他首先想的是我和其他战友的安全,催促我们赶紧跳海逃生,而错失了逃生的良机。可以说,他是为了保护我而牺牲的……”原来,1949年9月,宁德籍十几位参加188团的新战士经过短短几天的军事训练后,接到上级命令,随部队开拔北上。他们在三都澳乘坐福安的“福康”号轮船启程,途经霞浦松山,沿着海岸线一路北上。这一天,轮船驶经浙江省平阳县北湾澳海面时,突然遭遇三架国民党飞机巡迴扫射轰炸。那时,我军根本不具备防空能力,突遇敌机空袭,船上的解放军战士有的当即跃入海中,向对岸的沙滩游去,有的进入底舱隐敝。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郑贻鼎不顾个人安危,大声招呼战友们赶快跳海,错失了逃生的最佳时机。这时,敌机上一梭罪恶的机枪子弹扫射下来,穿透了贻鼎的脑袋,他当场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了。在敌机扫射的间隙,还有一些识水性的战士跃出船舱,跳入海中死里逃生。不久,敌机投放炸弹,炸中了“福康”号,在熊熊的火光中,“福康”号轮船沉没海底。
  这批宁德籍的新战士,除了郑贻鼎牺牲外,还有一人受伤,他就是林永铭同志,也是贻鼎的宁中学友,漳湾半坑村人。他的臀部被弹片划破,流血不止。后经张福生、林赞钦两位战友营救,方才脱险。后送往63师医院治疗,伤癒后随部队北上,开拔至山东,再往北到辽宁驻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这支部队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林永铭同志后来牺牲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
  隆重的追悼会
  郑贻鼎牺牲的消息传到宁德,全城震惊。解放军188团留守部会同宁德县人民政府筹委会的领导经过紧急磋商,决定在宁中礼堂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参加追悼会的有部队和当地政府的代表,郑贻鼎的家属和亲朋好友,还有宁中的师生,几百号人挤满了宁中礼堂。追悼会由地下党负责人张任生主持,驻军188团政委致悼词,介绍了郑贻鼎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经历。号召广大人民沿着先烈的足迹奋勇前进,把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宁中校长苏方袖也讲了话,最后由烈士胞兄郑贻金致答谢词。会场气氛庄严肃穆,主席台上方悬挂着“郑贻鼎烈士永垂不朽”的横幅,两旁摆放着花篮。口号声此起彼伏:“郑贻鼎同志的鲜血不会白流!”、“誓向蒋匪帮讨还血债!”、“一个郑贻鼎倒下了,千万个郑贻鼎站起来!”口号声响彻云天。
  追悼会结束后,全体参会者排成长队,上街游行。队伍前面是輓幛开路,輓幛后面是香亭和花篮。香亭里镶嵌着郑贻鼎烈士的遗像,遗像前供着香炉,香烟袅袅。游行队伍一路高唱祭歌,祭歌由张任生同志填词谱曲。歌词内容如下:“郑贻鼎,郑贻鼎,死了矣。你为人民倒在血泊中,你的血不会白流。千万人跟着你站出来。安息吧,安息吧!大凶手蒋匪会捉到。”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开往环城路126号郑贻鼎的家。到家后,马上设置灵堂。由林永良(林永铭烈士胞兄)代表治丧委员会焚香祭拜。
  不久,宁德县人民政府正式追认郑贻鼎同志为革命烈士。
  附:写作本文前,笔者走访了张福生、林赞钦、郑贻灏等先生,电话采访了林永良、郑汉星、彭强、郑汉华、郑汉辉诸位先生,得到他们的诸多帮助,特此致谢。

附注

附:写作本文前,笔者走访了张福生、林赞钦、郑贻灏等先生,电话采访了林永良、郑汉星、彭强、郑汉华、郑汉辉诸位先生,得到他们的诸多帮助,特此致谢。 作者简介:郑贻猷:1960年福安师范毕业,同年起先后在漳湾、虎贝、八都、城关中小学任教,先后担任县职业中学(八都)校长、宁德五中副校长,为中学高级教师。1998年退休,现住蕉城。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郑贻猷
责任者
郑贻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