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研制漏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09
颗粒名称: 格物致知 研制漏壶
分类号: K827
页数: 3
页码: 280-282
摘要: 就是自制刻漏壶。古代在西方钟表未传入中国之前,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气象卷》中说过:中国则对水钟与刻漏十分重视“宁邑理学家石堂先生陈普就曾铸刻漏壶。流传至明末的福州府城鼓楼之漏壶,相传旧有刻漏壶:侯官县人郑杰在《闽中录》也对刻漏制作技艺的失传而深感惋惜“陈起元步乡贤石堂先生之后,重新造出铜壶滴漏。清魏敬中续纂的《福建通志·卷之二百四十七·国朝艺术·陈起元传》作如下记载,尝以意制漏壶”其制作的漏壶是个铸件,设有昼漏夜漏,六都庠生诗人许若梅在观看了漏壶之后,邑学师陈治衡也赠以《铜壶序言》”
关键词: 宁川 陈起元 清代

内容

陈起元一生最为后人称道的,就是自制刻漏壶。漏壶,又名漏刻、刻漏、壶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西洋所谓水钟。古代在西方钟表未传入中国之前,作为计时工具之一,主要是本土发明的漏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气象卷》中说过:“中国则对水钟与刻漏十分重视,这种计时器在他们的文化中已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宁德人对于漏壶的研制,在全国领先。早在宋朝,宁邑理学家石堂先生陈普就曾铸刻漏壶,因为玲珑精巧,应时升降,无纤毫爽,为时人所激赏。流传至明末的福州府城鼓楼之漏壶,即为石堂先生手建。石堂先生之后,技艺失传。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说:“福州城中鼓楼,相传旧有刻漏壶,应时升降无爽,……为宁德陈石堂先生所制”,“闻旧物后为周栎园先生(即周亮工,任福建左布政使)取去,不移时,亦沉于海”。侯官县人郑杰在《闽中录》也对刻漏制作技艺的失传而深感惋惜。五百年后,陈起元步乡贤石堂先生之后,依靠自身的聪明智慧,刻苦钻研,重新造出铜壶滴漏。据《南埕陈氏族谱》记载,陈起元晚年“仿石堂陈先生遗意,造铜壶滴漏,分左右两壶,一昼一夜。两壶共设金童十二,各持一牌,牌书十二时,按时持牌者,出时昼而入。左右旋转以分昼夜,杪刻不差”。清魏敬中续纂的《福建通志·卷之二百四十七·国朝艺术·陈起元传》作如下记载:“陈起元,字古愚,岁贡生,宁德人。尝以意制漏壶,其《序略》云,铜壶滴漏,其法不传。往于庭阶悬水以滴,察其缓急,久乃恍然得其要领。乃节之调之,使滴滴有准,然后定壶式尺寸,令善冶者范金为之。漏分昼夜,壶分左右。左盈则滴转而右,右盈则滴转而左,其机出于自然也。至于壶水,盈则退而虚,虚则进而盈,盈虚进退,如潮如汐,不假人力也。壶中设童子持筹者十二,次第而升,一上一下,更为出没,自子至亥,无一不与时协。又设小钟,每旦晚自鸣。鸣适当卯酉之中,乃百刻平分界也。漏审十二时,而钟判平分之界。制虽非古,而分至盈缩,昼夜长短,时刻分秒,则庶乎验之不差矣。”正如《礼记·大学》所说的:“致知在格物”,即知识都来自对各种事物的考察、认识和研究。陈起元就是通过长期观察屋檐滴水,从而得到启示。
  其制作的漏壶是个铸件,设有昼漏夜漏,壶分左右,两壶工作自动替换,壶中有十二个持筹童子,顺次升降报时,而不同于漏壶所用浮箭。设有小钟,两壶交替时鸣钟一响,也与传统漏壶不同。该漏壶“广不盈尺,高倍之”,故形体较小。有主动运转的特点,无需照料。报时的准确度较高,“自子至亥,无一不与时协”,“时刻分秒”,“验之不差”。
  这部漏壶的成功制作,在当时引起不小轰动,许多文人墨客都叹为观止。六都庠生诗人许若梅在观看了漏壶之后,赞叹有加,并赠古风一章,其中有:“铜壶丁丁漏水多,元精炯炯罗胸腹!”之句。邑学师陈治衡也赠以《铜壶序言》,爰录如下:“授时之器,从古为重。顾玑衡藏于天府,既非外人所得窥。而钟表来自海外者,启不如法,修不以时,则恒差而易敝。求其法自然之运,利公私之用者,则莫如孔壶为漏,浮箭为刻之便而可久,此挈壶氏所为列于《周官》也。晋慧远创莲花漏于庐山,隋耿询有马上刻漏,其制不必尽同于挈壶之旧,而数无不同则运无不合,亦可见道之无隐,而人心之灵果无无往而弗通也。然其好学深思,灵心妙悟,如古愚其人,又孰能操制造之秘于寸衷,若是哉。宁阳在宋时有石堂先生者,其学粹于理而世。而达于数,造有铜壶滴漏,迄今历年久,其制无有闻而知之矣。今古愚以格物致知之学,旁通曲畅,独得五百载不传之秘于意匠中,谓非心源默契者乎?从此推之扩其分量,吾又乌能测古愚之学之所至也哉?!”陈起元对刻漏壶的成功复制,使这一失传数百年的科学技术重现于世。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王立兴先生对有关史料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认为这是一种颇值得研究的民间计时仪器,于1981年上半年制定陈起元漏壶的复原设计方案,下半年完成加工图纸和复原件加工、装配、调试等工作,而后将复制品送交“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览”,1982年又送往加拿大参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览”,该漏壶运转计时情况良好。1986年王立兴先生以《陈起元漏壶的复原》为题,刊文于《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第5卷第4期上。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