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解元刘志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06
颗粒名称: 清代解元刘志抟
分类号: K825
页数: 2
页码: 277-278
摘要: 清代解元刘志抟,宁德县曾涌现出两名解元,据宁德训导刘家谋作于道光丁酉(1837)《即席赠家秋海(志抟)解元》一诗“从清代文献中可以找到一些有关刘志抟中举的记载。清国子监祭酒法式善《清秘述闻》(中)有。道光十七年丁酉科乡试:蒙古正红旗人己丑进士、编修张廷选字午桥,乙未进士,据说福州九仙山(于山)万岁塔(白塔)形如文笔,明清时期省城人士流行以塔顶寄生之树占省城科甲盛衰。予与石塔僧试将净光塔顶杂木删削,应聘任本县莲峰书院山长,①后来还被聘任为建宁府建溪书院掌教。
关键词: 清代 刘志抟 宁德县

内容

清代解元刘志抟
  明清两朝五百余年,宁德县曾涌现出两名解元。他们是明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林文迪,以及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科刘志抟。
  刘志抟,号秋海,宁德县城西门人。其出生之年,据宁德训导刘家谋作于道光丁酉(1837)《即席赠家秋海(志抟)解元》一诗:“看君五十鬓垂丝,人言君痴君诚痴。”两句来看,大约在清高宗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左右。
  道光十七年(1837年),年已五旬的刘志抟高中解元,这对当时的宁德县城来说,简直就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从清代文献中可以找到一些有关刘志抟中举的记载。清国子监祭酒法式善《清秘述闻》(中)有:“道光十七年丁酉科乡试,福建考官侍读学士倭仁字艮峰,蒙古正红旗人己丑进士、编修张廷选字午桥,甘肃狄道人,乙未进士,题‘士而怀居’一节,‘诗曰在彼,终誉’,‘孟子曰求’一节,赋得‘稼穑惟宝’得‘丰’字。解元刘志博(抟),宁德人。”据说福州九仙山(于山)万岁塔(白塔)形如文笔,明清时期省城人士流行以塔顶寄生之树占省城科甲盛衰,如果塔顶杂树繁茂,科举必定不振。清人郭柏苍在《乌石山志·卷之三·寺观·石塔寺》中记载:“丁酉,赵师在田谢世,塔树繁枝四出,解元刘志抟,福宁人。已亥,予与石塔僧试将净光塔顶杂木删削,是科闽县叶修昌发解。”刘志抟中解元后不久,应聘任本县莲峰书院山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赴京师谒选,大挑二等,例授文林郎,以知县拣选。同治二年(1863年)仲夏,实授建宁府瓯宁县学训导。①后来还被聘任为建宁府建溪书院掌教。②建溪书院为清代建宁府所辖七邑之最高学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由瓯宁知县邓其文始建。书院以“建溪为人文荟萃之地,清代历任知府必聘名人主讲,称为山长”。③刘志抟之所以受到地方长官之青睐,与其渊博学识及长者之风密不可分。
  据了解,道光十二年(1832年)恩科举人林之华,同治元年(1862年)恩科举人林尹乾皆出于刘志抟门下。
  刘志抟生性倜傥,丰姿英伟,且才学过人,为诸生时即享有文名。由于时乖运蹇,仰食四方,曾作诗盛赞徽班艺人黄华林精湛表演,脍炙一时。又以大器晚成,仕途不畅,深为时人所慨叹。刘家谋赠诗曰:“胡为狷介耻随俗,文史不救东方饥。霓裳高咏人争看,风流昔作群仙冠。”长乐名士谢章铤亦赠以:“我未见君闻君名,儒冠穆穆自生平。霓裳咏后已十载,长安好月倍孤明。”此外,谢章铤《赌棋山庄诗集》卷三尚有《酒后感赋视刘秋海解元》二首:“鸾鹤飞尘暮复朝,海风叫啸下层霄。樽前无限沧桑感,却听刘郎话玉箫。羽声慷慨走惊潮,落日烟波万寿桥。那晓旗亭种杨柳,黄郎一夜鬓萧萧。”罗源举人薛锡熊曾与刘志抟同赴京师谒选,以同乡好友林之华出于刘门下,赠诗曰:“曾是蟾宫第一人,几回京洛染缁尘。追随我亦如门士,风雨程途笑语亲。”从这些赠答的诗句中,可以看出刘志抟性情耿介,才识过人,并受到当时文人学者的推崇与看重。
  刘志抟出身寒门,清白自守,受其家风熏陶,子孙多有成就。子载赓,副贡生。孙廷珍,字聘臣,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甲进士。
  刘志抟逝后,入祀于莲峰书院名师祠。民国《宁德县志》有传(今佚)。闲暇工吟咏,平生著述多无存。至今仅见者惟有《张子清<课孙读书秋树图>小照》、《贺青岩宋母魏孺人古稀寿诞》二古风。另有文数篇,散见于城乡诸姓家谱。皆为应酬之作,价值不是很高。

附注

注释:①:刘志抟《例封七品孺人陈母游孺人六十寿言》,见民国《南洋(埕)陈氏族谱》。 ②:王铁藩编纂《福建清代科举人名录》,655页。 ③:民国十八年(1929)编纂《建瓯县志·卷九·学校下》。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仕玲
责任者
刘志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宁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