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聪与明伦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703
颗粒名称: 林聪与明伦堂
分类号: K827
页数: 2
页码: 264-265
摘要: 旧时各地孔庙的大殿称明伦堂,根据当时规建文庙和明伦堂,全国文庙的学堂都称明伦堂。宁德县明伦堂就在现蕉城区第一中心小学校园内,林聪是宁德七都籍明代刑部尚书,是闽东历史上官阶最高的官员,进入明伦堂——宁德县学学习整整四年。因此对于家乡的母校——明伦堂,时任吏部都给事中的林聪奉皇帝之命前往广东祭海。便申请并得到朝廷的恩准为老母亲做寿祝寿。在返京途中顺道回到了家乡福建宁德,而自己母校——明伦堂却显得空旷简陋。应是人们读书学习和培养人才的地方,但倡议修缮读书之地总是可以的吧,明伦堂就于当年扩大修葺一新。
关键词: 宁德县 林聪 明伦堂

内容

明伦堂,旧时各地孔庙的大殿称明伦堂,也泛指学堂、讲堂,即现在的课堂。根据当时规建文庙和明伦堂,有“左学右堂”的规矩,明伦堂是文庙的配套附属建筑,因此,全国文庙的学堂都称明伦堂。宁德县明伦堂就在现蕉城区第一中心小学校园内,始建于宋嘉定五年(1212),几经重修,历史悠久。旧址和古建筑现今仍存。
  林聪是宁德七都籍明代刑部尚书,是闽东历史上官阶最高的官员,为官四十余载,清正廉洁,秉公执法,是明代名臣之一。明宣德八年(1434),18岁的林聪考取秀才,进入明伦堂——宁德县学学习整整四年。明正统三年(1438)8月,考中举人。第二年,考取进士。不久便离开家乡,在京都衙门为官。
  宁德县学,这是他学问仕途的基础。因此对于家乡的母校——明伦堂,他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之情,时时寻找机会回报。
  明景泰五年(1454)秋天,时任吏部都给事中的林聪奉皇帝之命前往广东祭海。这一年,恰逢他的生母八十大寿,办完公事后,便申请并得到朝廷的恩准为老母亲做寿祝寿。在返京途中顺道回到了家乡福建宁德,这一天,阔别家乡已十四年的林聪又回到了母校。他看到眼前的一草一木是那样的熟悉、可爱,环走四周,乡贤祠、观澜亭、儒学门依旧屹立着,还是那样宏敞可观,且还能防避风雨,而自己母校——明伦堂却显得空旷简陋。心想:“堂堂的明伦堂,应是人们读书学习和培养人才的地方,一定要高明宏敞,气象巍峨,而如今却变得不成模样了,这样一定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士气不振,文气不扬,虽然我只是小官,没有更多的财力捐建,但倡议修缮读书之地总是可以的吧。”当他把这一想法提出来后,便得到了多位乡儒邑绅的赞同。于是他带头捐助,鸠集工匠选材、购料。不多工夫,明伦堂就于当年扩大修葺一新。林聪此举明嘉靖十七年修《宁德县志·学校》记载曰:“……大都御史林聪为吏科都给事中,奉使于广,道经于闽,及倡于众,一新明伦之堂,而堂之崇广深靓,际倍背矣。公为国侍从,出色斯文,固宜尔也”。又曰:“国家养士百年厚泽,亦由今都宪公出为学校之重也。”再曰:“景泰五年,都给事中,林聪倡众人重建明伦堂,深广倍旧。”较为简略地记载了这件引为美谈的往事。
  一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成绩如何是与校长有一定的关系,而且至关重要。林聪对此非常关注。1468年秋,他的侄儿林著中举人,同科的宁德还有二人也中了举人,这是宁德县学教育的突出成绩,着实让他高兴。这也使林聪从中择聘一位学行皆优的校长来培养更多的人更为有信心。1469年,经林聪和山东济阳县训导陈霞联手合力推荐,林著终于成了宁德县学的校长,为家乡的教育事业一直工作至1471年,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后人于明成化六年在家乡七都立“传桂坊”纪念他。
  林聪在外为官,还乡而不忘修葺故园母校,择师兴教,乐育栽培。这种心系乡梓重视教育的情怀值得我们后人永远怀念。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承威
责任者
林聪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