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乡土俚语的文化内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93
颗粒名称: 四、乡土俚语的文化内涵
分类号: H003
页数: 2
页码: 235-236
摘要: 乡土俚语作为本土大众的口头文学。俚语的文体多样,语法修辞丰富多彩,言简意长,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学性。1、乡土俚语中的语法修词运用。2、乡土俚语有多样文体。
关键词: 蕉城 乡土 宁德县

内容

乡土俚语作为本土大众的口头文学。俚语的文体多样,语法修辞丰富多彩,言简意长,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1、乡土俚语中的语法修词运用。
  ①隐喻。“果籽同同味”,说的是同胞兄弟其性格品质却不同。“开路神骨现”隐喻有的人徒有其表,而无实质。
  俚语,在隐喻上处处见其巧智,能从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之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如“舢舨吱咕呱,呒老婆过快活”。舢舨:由单人摇尾橹,发出吱哩咕噜声响,左右摇晃的小木船。形象恢谐地描摹单身汉的无牵无挂,悠游自在。
  ②夸张。是文学上的通常手法,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在俚语中却冲破这“戒条”。如抨击有些人没事生事“毛水游三四铺”。如抨击有些人霸道行为,“脱裤拦海”。听来都不见悖理。
  ③反语。过去人们认为犬是改不了吃屎的习性。俚语用反语“老犬毋(唔)吃屎?”讽刺贪小利者,见利必贪。
  ④拟人。“鸭母再装咀是扁的”。
  2、乡土俚语有多样文体。
  ①杂文式。俚语“画门神吓鬼”(依别人的权势只能吓心中之鬼而吓不倒人的),这与鲁迅先生杂文中的“拉虎皮当大旗”如出一辙。
  ②论述式。如“一匹红布去染青,莫讲从前莫讲当”,有实例有辩证,阐明了英雄不言当年勇的观点。
  ③记叙式。“火灰压田,蕃薯又好麦又好”。
  ④田园诗式。“正月摇摇,二月客聊,三月清明扫墓,四月连锄带佈(插秧)”。又如“三月虾蛄、四月〓,五月枇杷捃(音卡,捡的意思)蜀籁。”⑤讽喻式:“老犬做老犬,火棬做火捲”这是对为虎作伥的人、被人当枪使后被遗弃的挖苦。
  ⑥故事式:俚语“甘蔗倒头吃”说的是人们生活先苦后甜。而俚语引出了东晋名画家顾恺之(人称“三绝”即才绝、画绝、诗绝)倒吃甘蔗的故事。(这也是成语“渐入佳境”的典故。)乡土俚语的文学体裁的运用,是俚语的又一精彩之处。俚语的表达,有时听来粗俗,其实内存却十分优美。这正可以引用一句俚语自加评说。即“粗鱼嫩肚”如海产虎头鱼,形丑皮粗。但肉味兼优,美不胜收。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