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土俚语折射出的地域色彩和时代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92
颗粒名称: 三、乡土俚语折射出的地域色彩和时代特征
分类号: H003
页数: 2
页码: 234-235
摘要: 乡土俚语折射出的地域色彩和时代特征:1、不同区域的俚语特色,2、从俚语中认识其特定条件下特殊性,3、从俚语中了解民风民俗特色。4、俚语中透视出的时代背景。
关键词: 蕉城 乡土 宁德县

内容

乡土俚语是以自然人的活动和自然景观为标的。所以不同的地域,不同时代的特色,均浸透于俚语的表述之中。记录下长期流传于大众之口的俚语,可以观察到那时那地那事的人文风采和时代特征。试举几例说明:1、不同区域的俚语特色。
  如产生于海岛上的俚语:“三都前讨食橄榄屿作窠(音为秀,窝的意思)”。以鸟群的住宿迁涉,暗喻劳工众生居无定所的艰辛。“鲊呒目、虾作目”出自于渔区人作业时之所见。“柴换炭齐好看”出自山区人友谊交往。以上俚语显示出各自地域色彩。
  2、从俚语中认识其特定条件下特殊性。
  蕉城北门有条进城的小岭,取土名曰“单石碑”。因其下,过去路两旁排列很多牌坊石碑。故此有人在自称力大无比时,旁人会调侃他是:“单石碑乌龟——有力”。(乌龟实为“贔屃”,音为“毕细”乃龙之六子,力大无比)。
  又如“有错,埠头亭(陈)尾座错”。俚语中的典故蕉城人老少皆知,而别的地方人即不知其所云。这就是特定条件下俚语的特殊性。
  3、从俚语中了解民风民俗特色。
  农历正月蕉城的城隍(冥界地方长官)遊街视察。队伍中有“驼枷愿”者跟随,其打扮穿红衣披枷带锁,如同戏装。俚语“驼枷愿”并非实话实说,而是借驼枷者饥不择食的窘态,对食无食相人的戏谑性嘲弄。
  又如“云淡门做神节呒停呒煞”、“贵村细头公度咀不度身”等等,均民俗写照。
  4、俚语中透视出的时代背景。
  蕉城区的无工业年代,连洗脸的纱巾均为浙江平阳人织的。因此在宁德蕉城有了自产的纱巾,其广告语“真正洋纱巾,自己打自己卖”。成为当时流行的俚语。
  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是不允许个体经营的,从事小本买卖的小贩断了生计。当他看到工农商(国企)学兵都唱着属于自己的歌,生活得有滋有味,不觉自怜自艾说:“小贩呒歌唱”(同现代语“呒生活”)。一言惊人,从此纳入当地俚语之列。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