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乡土俚语是滋生于本土的草根性口头文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91
颗粒名称: 二、乡土俚语是滋生于本土的草根性口头文学
分类号: H003
页数: 2
页码: 233-234
摘要: 乡土俚语源于生活,是本土大众对人间世态、社会现象以独具有的洞察力总结出的观点和态度。所以俚语妙语连珠、褒贬分明、富有穿透力和渲染力,是蕉城乡土口头文学的经典。1、是源于社会生活的经验。阅历了世事的兴衰荣辱、人们会自然发出了“同时也催生了俚语:警示人们穷不气馁”2、源于农耕生产实践,田园擞擞(土语中音为。意为经常)去、亲戚淡淡瞏(音琼“其意在于农耕为生者多务实,春日里做田堘修水利是保证粮食收成的基础工作,一旦田堘毁了总是要重修的,对此俚语有。3、源于市场经济的变数“
关键词: 蕉城 乡土 宁德县

内容

乡土俚语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本土大众对人间世态、社会现象以独具有的洞察力总结出的观点和态度。所以俚语妙语连珠、褒贬分明、富有穿透力和渲染力,是蕉城乡土口头文学的经典。下面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是源于社会生活的经验。
  阅历了世事的兴衰荣辱、人们会自然发出了“三年水流东、三年水流西”的感慨。同时也催生了俚语:“人无三世穷、富不过三代”,警示人们穷不气馁,富不奢侈。倡导人们要有创业的信心,守业的恒心。
  2、源于农耕生产实践。
  俚语“田园擞擞(土语中音为“搜”,意为经常)去、亲戚淡淡瞏(音琼,行走的意思)”,其意在于农耕为生者多务实,少务虚。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日里做田堘修水利是保证粮食收成的基础工作。一旦田堘毁了总是要重修的。对此俚语有“再做田堘再做疦”,鼓励人们“重头再来”。
  3、源于市场经济的变数。
  俚语“做贩莫问贩,问贩去一半”,说明商业信息在同行之间是保密的,有时虚假的信息,切不可轻信导致失误。
  “相拍买术米,跪着卖时粑”。形象提示了把握商机是经营成功的关键。时过景迁即造成经营失败。
  4、源于自然生态的观察。
  俚语“风台倒奀,回南倒大”“呒雷(音来)瞏冬云”是来自然现象观察。
  “没吃五月粽破棉破袄莫入瓮”是对节气温差的感悟。
  “鸭母寻有水田去嗖”,“鸡母拼畚倒”是以动物觅食来形容人的趋利性。
  又如俚语“弹条二条洞”其义如同狡兔三窟。
  5、源于风土人情世故的感悟。
  俚语“银亲戚、金厝边”。民居邻里相处融洽、互帮互助胜过亲戚。
  有人虽然经济拮据,但为了摆门面大操大办,俚语怜其“衰猪拉硬屎”,并有警语告诫“门头做得透,呒鐤又呒灶”。
  综观社会方方面面,从业的三百六十行中,皆为俚语兹生的土壤。俚语出自实践者之口,语言生动、比喻体切。使人感同身受,易于口口相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