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城乡土俚语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89
颗粒名称: 蕉城乡土俚语考
分类号: H003
页数: 7
页码: 231-237
摘要: 蕉城区流传于大众之口的俚语”听不懂本土俚语的大有人在,更不要说理解俚语中的存义了,在乡亲中听到并收集到很多本土俚语,试图把乡土俚语从口头语中脱胎出来,原因在于本土口头语有音无字,(这是指在现有的字典和书本中难以寻觅。写的俚语多了,这样就会使人感到少了俚语的韵味,方言有音皆有字,福州言系的八音,找到了原先难以下笔的生僻字“字意即狗猫进出的墙洞(现代辞典里的窬字音同瑜”用方言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才使俚语编写的案头工作“增添自已对蕉城乡土俚语编写和解读的信心和乐趣。乡土俚语通俗上口。
关键词: 蕉城 乡土 宁德县

内容

俚语,在《辞海》里的定义是:通俗的口头语。见之于书面的有“喝西北风”,“赶鸭子上架”诸例。蕉城区流传于大众之口的俚语,囿于地域方言,讲的是土语,说的是本土人们的生活习惯、生产方式,人文景观、社会风情等等。因此无不打上地方烙印,鲜为外方人知。而时至今日,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人,听不懂本土俚语的大有人在。更不要说理解俚语中的存义了。
  蕉城俚语存量很大,门类繁多,内容丰富,山海之间,各有特色。笔者生于本土、工作于本土,足迹遍及山村、海区以及少数民族集居地。在乡亲中听到并收集到很多本土俚语。退休了,闲来无事。试图把乡土俚语从口头语中脱胎出来,书写成册,加以解读。动笔之初以为容易,其实不然。原因在于本土口头语有音无字。(这是指在现有的字典和书本中难以寻觅。)因此在记录俚语时,只好用同音字替代。写的俚语多了,音译的替代字也多了。这样就会使人感到少了俚语的韵味。记得,老人云:方言有音皆有字。为解开这个结,经借助“福州言系的八音”,找到了原先难以下笔的生僻字。例如“狗洞”在方言中叫“犬退”。藉此,以“退”字音,查到了“窬”字意即狗猫进出的墙洞(现代辞典里的窬字音同瑜,意为越墙而过)。因此,俚语“目睭生窬,凡诺(指东西)都要”中用上了“窬”字。用方言读起来不仅朗朗上口,而且音形韵俱佳。假如俚语写成“目睭生洞”便索然无味了。这一小小的收获,才使俚语编写的案头工作,从苦涩中找到了甘味。增添自已对蕉城乡土俚语编写和解读的信心和乐趣。
  乡土俚语通俗上口。其用意却言外有音,内藏玄机;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大都言之有物,听之有益。其中不乏机敏隽智,幽默风趣;敛锷藏锋,辛辣刻薄之妙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是大众口头文学千锤百炼的结晶,具有一定的史实价值。
  现阐述于后。
  一、乡土俚语是存活在大众口头的古汉语原始版。
  早在汉末及东晋战乱之时,已有大批中原移民南迁宁德。先民不仅带来了中原的生产技术,民俗习惯;也带来了古汉语文字。据宁德县志序记:“宁德处闽东北,……连山亘北,大海入南,水陆俱阻,货利不通,其居民惟力本其田……盖闽之穷邑也”,“挟读书六艺以自见者,稍稍与上邑齿其文献则不足徵也”,正是由于这种水陆封闭和文化交流滞后的环境条件,反而促使中原古汉语(汉字)保存了原始化。例如:蕉城乡土俚语中的“未逮”,即“来不及”的意思。论语里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正如当年曾下放宁德的福建师大教授所云:此乃古汉语的活化石。
  然而,乡土俚语中的语言,毕竟经历了千余年历史长河的洗刷。尤其近代推行现代汉语,普及普通话之后,俚语中的古汉语的形、音、义与现代汉语对照已发生了不少变异。
  例一:“形”变而“音义”不变的。
  如“嬎”,音为“山”,分娩的意思。现代普通话用“生”,音同义同,字不同,实际也是一种简化。
  例二:“形”不变,“音义”变。
  如“呆”,土语念“碍”,为坏的意思。例如:“呆人”即为坏人。现代普通话念dai,通獃,只是“傻子”。
  例三:“音形”皆变而“义”不变。
  如“慜”土语念“噢”,意为聪明。现代普通话念min,亦为聪明。
  例四:“音”变,而“形、义”不变。
  如“嗉”,土语念“该”,现代普通话念su。音变而形义不变。两者都解为:鸡食道储食的囊。
  例五:“音字义”保留古汉语(文字)使用习惯者。
  如“者”即“这”的意思。数见古汉语,使用频繁。如“者爿”,解为“这一边”,“者番”解为“这一回”。现代普通话,通用“这”来取代。
  又如畲族语言中的“甑桶”“脚盆”“乘凉”“彘”。又如“转”(音众),即回去的意思。都完保留古汉语的音形义。如蕉城区霍童镇的酒令中的“唱手”“八匹马”亦有相类情况。
  以上说明乡土俚语源于古汉语,而口口流传,不但没有因时代变迁湮没,却能以顽强的活力存在于至今,成为研究古汉语演化的原始版块。
  二、乡土俚语是滋生于本土的草根性口头文学。
  乡土俚语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是本土大众对人间世态、社会现象以独具有的洞察力总结出的观点和态度。所以俚语妙语连珠、褒贬分明、富有穿透力和渲染力,是蕉城乡土口头文学的经典。下面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1、是源于社会生活的经验。
  阅历了世事的兴衰荣辱、人们会自然发出了“三年水流东、三年水流西”的感慨。同时也催生了俚语:“人无三世穷、富不过三代”,警示人们穷不气馁,富不奢侈。倡导人们要有创业的信心,守业的恒心。
  2、源于农耕生产实践。
  俚语“田园擞擞(土语中音为“搜”,意为经常)去、亲戚淡淡瞏(音琼,行走的意思)”,其意在于农耕为生者多务实,少务虚。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日里做田堘修水利是保证粮食收成的基础工作。一旦田堘毁了总是要重修的。对此俚语有“再做田堘再做疦”,鼓励人们“重头再来”。
  3、源于市场经济的变数。
  俚语“做贩莫问贩,问贩去一半”,说明商业信息在同行之间是保密的,有时虚假的信息,切不可轻信导致失误。
  “相拍买术米,跪着卖时粑”。形象提示了把握商机是经营成功的关键。时过景迁即造成经营失败。
  4、源于自然生态的观察。
  俚语“风台倒奀,回南倒大”“呒雷(音来)瞏冬云”是来自然现象观察。
  “没吃五月粽破棉破袄莫入瓮”是对节气温差的感悟。
  “鸭母寻有水田去嗖”,“鸡母拼畚倒”是以动物觅食来形容人的趋利性。
  又如俚语“弹条二条洞”其义如同狡兔三窟。
  5、源于风土人情世故的感悟。
  俚语“银亲戚、金厝边”。民居邻里相处融洽、互帮互助胜过亲戚。
  有人虽然经济拮据,但为了摆门面大操大办,俚语怜其“衰猪拉硬屎”,并有警语告诫“门头做得透,呒鐤又呒灶”。
  综观社会方方面面,从业的三百六十行中,皆为俚语兹生的土壤。俚语出自实践者之口,语言生动、比喻体切。使人感同身受,易于口口相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三、乡土俚语折射出的地域色彩和时代特征。
  乡土俚语是以自然人的活动和自然景观为标的。所以不同的地域,不同时代的特色,均浸透于俚语的表述之中。记录下长期流传于大众之口的俚语,可以观察到那时那地那事的人文风采和时代特征。试举几例说明:1、不同区域的俚语特色。
  如产生于海岛上的俚语:“三都前讨食橄榄屿作窠(音为秀,窝的意思)”。以鸟群的住宿迁涉,暗喻劳工众生居无定所的艰辛。“鲊呒目、虾作目”出自于渔区人作业时之所见。“柴换炭齐好看”出自山区人友谊交往。以上俚语显示出各自地域色彩。
  2、从俚语中认识其特定条件下特殊性。
  蕉城北门有条进城的小岭,取土名曰“单石碑”。因其下,过去路两旁排列很多牌坊石碑。故此有人在自称力大无比时,旁人会调侃他是:“单石碑乌龟——有力”。(乌龟实为“贔屃”,音为“毕细”乃龙之六子,力大无比)。
  又如“有错,埠头亭(陈)尾座错”。俚语中的典故蕉城人老少皆知,而别的地方人即不知其所云。这就是特定条件下俚语的特殊性。
  3、从俚语中了解民风民俗特色。
  农历正月蕉城的城隍(冥界地方长官)遊街视察。队伍中有“驼枷愿”者跟随,其打扮穿红衣披枷带锁,如同戏装。俚语“驼枷愿”并非实话实说,而是借驼枷者饥不择食的窘态,对食无食相人的戏谑性嘲弄。
  又如“云淡门做神节呒停呒煞”、“贵村细头公度咀不度身”等等,均民俗写照。
  4、俚语中透视出的时代背景。
  蕉城区的无工业年代,连洗脸的纱巾均为浙江平阳人织的。因此在宁德蕉城有了自产的纱巾,其广告语“真正洋纱巾,自己打自己卖”。成为当时流行的俚语。
  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是不允许个体经营的,从事小本买卖的小贩断了生计。当他看到工农商(国企)学兵都唱着属于自己的歌,生活得有滋有味,不觉自怜自艾说:“小贩呒歌唱”(同现代语“呒生活”)。一言惊人,从此纳入当地俚语之列。
  四、乡土俚语的文化内涵。
  乡土俚语作为本土大众的口头文学。俚语的文体多样,语法修辞丰富多彩,言简意长,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1、乡土俚语中的语法修词运用。
  ①隐喻。“果籽同同味”,说的是同胞兄弟其性格品质却不同。“开路神骨现”隐喻有的人徒有其表,而无实质。
  俚语,在隐喻上处处见其巧智,能从貌似不伦不类的事物之中找出相关联的特征,从而把相隔最远的东西出人意外地结合在一起。如“舢舨吱咕呱,呒老婆过快活”。舢舨:由单人摇尾橹,发出吱哩咕噜声响,左右摇晃的小木船。形象恢谐地描摹单身汉的无牵无挂,悠游自在。
  ②夸张。是文学上的通常手法,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在俚语中却冲破这“戒条”。如抨击有些人没事生事“毛水游三四铺”。如抨击有些人霸道行为,“脱裤拦海”。听来都不见悖理。
  ③反语。过去人们认为犬是改不了吃屎的习性。俚语用反语“老犬毋(唔)吃屎?”讽刺贪小利者,见利必贪。
  ④拟人。“鸭母再装咀是扁的”。
  2、乡土俚语有多样文体。
  ①杂文式。俚语“画门神吓鬼”(依别人的权势只能吓心中之鬼而吓不倒人的),这与鲁迅先生杂文中的“拉虎皮当大旗”如出一辙。
  ②论述式。如“一匹红布去染青,莫讲从前莫讲当”,有实例有辩证,阐明了英雄不言当年勇的观点。
  ③记叙式。“火灰压田,蕃薯又好麦又好”。
  ④田园诗式。“正月摇摇,二月客聊,三月清明扫墓,四月连锄带佈(插秧)”。又如“三月虾蛄、四月〓,五月枇杷捃(音卡,捡的意思)蜀籁。”⑤讽喻式:“老犬做老犬,火棬做火捲”这是对为虎作伥的人、被人当枪使后被遗弃的挖苦。
  ⑥故事式:俚语“甘蔗倒头吃”说的是人们生活先苦后甜。而俚语引出了东晋名画家顾恺之(人称“三绝”即才绝、画绝、诗绝)倒吃甘蔗的故事。(这也是成语“渐入佳境”的典故。)乡土俚语的文学体裁的运用,是俚语的又一精彩之处。俚语的表达,有时听来粗俗,其实内存却十分优美。这正可以引用一句俚语自加评说。即“粗鱼嫩肚”如海产虎头鱼,形丑皮粗。但肉味兼优,美不胜收。
  五、乡土俚语的社会功效。
  在落后的农耕时代,本土的文化教育也相对落后,农村少文缺字。但是流传于口头的乡土俚语,受众很多,这无疑成为一套无文字的社会教科书。俚语中土腔土语,评说喻理,使广大听众从中得到教益;同时,在那无影像,无音响的年代,大家除了看看地方戏,遊遊神视为文娱活动之外,俚语作为饭后谈资,让人们在街头巷尾谈笑风生,海阔天空,其乐融融。也不失为一种人文景观。
  乡土俚语可以雅俗共尝。其口语文锋的指向大多是很有教益的。笔者在整理蕉城乡土俚语时,把它分为五大类:其一、劝益篇。如“拿猪仔看猪母”,这是养殖户的经验之谈。其实文锋所指是说找对象不能只看长相,要看家庭教养和个人品质。诚如《论语》云:“贤贤易色”。重德不重貌。
  其二、讽刺篇。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俚语素材唾手可得。“呒毛鸡假大格”和“贼船榷金刚经”较之成语“装腔作势”“口蜜腹剑”,更为形象生动。
  其三、警语篇。如:“路中石鼻有侬踢”、“贪字作贫字说”、“喰歹钱腹肚敝(音毕、破裂)。从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到道德自律,以连唬带吓的气势发出诸多戒言。
  其四、感慨篇。“一碗饭养百种人”、“鐤仔结在草鞋鼻”、“放汤狎鐤”。是对人生百态和运途艰难的感叹。
  其五、调侃篇。“兵随将,仔随娘,老公随老娘(老婆)”。这是对夫妻相随相伴、家庭和睦的赞语。又如“香烟蒂朋友意”、“人情好得所,清水吃会肥”等等。
  总之,乡土俚语内容篇幅冗繁。虽然其中有的语言不免庸俗、粗野。但瑕不掩瑜,大部分是好的,有益的。乡土俚语表达的思想内容,一方面颂扬真、善、美,劝人向上,诲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面是对社会阴暗面,对人们丑恶灵魂进行无情鞭挞,锋芒所指,发人清醒。仿佛就是本土的一部《醒世恒言》,耐人寻味。乡土俚语是蕉城人的人文财富。发掘它,保藏它,无论于古于今皆有现实的意义。

附注

作者简介:阮大绶,1962年宁德一中高中毕业参加工作,先后在霍童供销社、宁德县果品公司、县供销社、宁德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市再就业办公室任职.2003年退休。现住蕉城。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阮大绶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