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朔日“散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62
颗粒名称: 八月朔日“散埕”
分类号: K892.2
页数: 2
页码: 199-200
摘要: 古时养殖业极为发达,盛产缢蛏、泥蚶、花蛤等海产品。种苗还远销长乐、连江等地。花蛤种苗是古溪一项大宗经济收入,而出产地却远在古溪村辖区之外的二都村。古溪内厝的一些大户租赁了二都上村大片滩涂(俗称“蛤上面”这片滩涂为林公忠平王神产,为花蛤的自然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所。长乐、连江一带的客商就会前来收购花蛤苗,就可以长成黄豆大小,正是花蛤生长旺季。进行大面积采收,采收必备工具有,形如翻晒稻谷所用的谷耙。的前段为一块长方形木板,退潮时分“在沙埕上来回耙扫,藏在沙土中的花蛤被翻扫出来“会被海水淹没。
关键词: 古溪村 民俗 宁德县

内容

古溪村濒临海域,古时养殖业极为发达,盛产缢蛏、泥蚶、花蛤等海产品。特别是花蛤,品质优良,味道鲜美,种苗还远销长乐、连江等地。
  花蛤种苗是古溪一项大宗经济收入,而出产地却远在古溪村辖区之外的二都村。清代中叶,古溪内厝的一些大户租赁了二都上村大片滩涂(俗称“二都前”、“蛤上面”),这片滩涂为林公忠平王神产,自然条件优越,且以沙质为主,为花蛤的自然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所。每年开春时期,长乐、连江一带的客商就会前来收购花蛤苗,这时由于体积甚小,人们称之为“沙种”。到了夏初,就可以长成黄豆大小,称为“豆种”。
  每年的夏末秋初,正是花蛤生长旺季,这片蛤埕开始热闹起来,每天都有船只穿梭来往,进行大面积采收。采收必备工具有“荡板”和“蛤筛”两种。“荡板”形如翻晒稻谷所用的谷耙,稍微不同的是,谷耙的耙梁为齿状,而“荡板”的前段为一块长方形木板。退潮时分,人们利用“荡板”在沙埕上来回耙扫,藏在沙土中的花蛤被翻扫出来,并集中一处,垛积成堆,形如一座座“金字塔”。等到涨潮时候,这些“金字塔”会被海水淹没,只剩下“塔尖”露出水面。这时候,年轻力壮的村民会荡着小船,靠近“塔尖”,而后潜入水中,用手将它们扒进形如簸箕的“蛤筛”,倒入船中,满载而归。
  由于“荡板”的重要性,古溪人把蛤埕的股份称为“荡板”。民国时期古溪蛤埕有红股四十份,故称为“四十把荡板”。多的人家拥有两三把“荡板”,少的仅有半把,甚至“二成五”。蛤埕的收入称作“蛤银”,每年的分红相当可观,拥有一把以上“荡板”的家庭只要依靠当年分红,一整年的吃穿都可以不愁。那时候城里姑娘不易迎娶,但是拥有“荡板”的人家去提亲,是不会遭到拒绝的。
  由于蛤埕的可观收入,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福建省政府正式批文,古溪村成立了“蛤苗运输社”。推举联保主任陈登俦担任社长,池成春、陈志燮、陈俊绍等为主要负责人。
  古溪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每年到了八月初一(朔日)这天,不管蛤埕还剩下多少花蛤未收,都必须停止,不再采收,民间称为“散埕”。从次日开始,任凭附近村民捕捞,绝不阻挡,让他们共同分享丰收果实。这种方式起始于何时已难查考,它体现了淳朴无私的民风以及互助友爱的理念。这种做法,在今人眼里实难想象。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