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溪村古风旧俗补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60
颗粒名称: 古溪村古风旧俗补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4
页码: 198-201
摘要: 笔者曾在宁德文史资料第十七辑《民国宁德》发表过《古溪村的古风旧俗》,但在闽东民间似乎并不重视。妇人各设瓜果祭织女星,训导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中也说。实际上这些习俗在百年之前就已渐渐消失,(要用黄豆、花生、蚕豆等七种不同原料),以保证出阁时能够佩戴首饰,届时要请出一位心灵手巧的老年妇女”老妇人会选择阳光充足的场地”是将双手反复摩搓小女孩两边耳垂”其作用是把脂肪层捏薄,用绣花针穿上菜籽油浸过的红色麻线。会很麻利地剪线、打结。小姑娘会得到自己家人两个鸡蛋”家里人就会将红线剪去。
关键词: 古溪村 民俗 宁德县

内容

七夕“穿耳”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重要节日,但在闽东民间似乎并不重视。虽然清代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一·舆地志》记载:“七月七夕,涤井。男子以酒食相会,妇人各设瓜果祭织女星。”训导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中也说:“七月七夕,祭文昌星。”又说:“七夕,妇女七人,七其姓,称丝重七两,合织成布,长七尺。为桥,云渡牛女者。”实际上这些习俗在百年之前就已渐渐消失,而今对于老一辈人来说也是极其陌生。据笔者所能掌握的信息来看,蕉城每年七夕之日,城乡除了“涤井”、“炒豆”(要用黄豆、花生、蚕豆等七种不同原料),还有为女孩子“穿耳”之俗。
  古代女子满十五岁行成年礼,用笄(簪子)贯发,故谓之“及笄”。“及笄”之后,就到了结婚的年龄。古代还有把“笄珥”作为女子成年的象征,“珥”即指耳环。南宋刘克庄《鹊桥仙·生日和居厚弟》:“女孙笄珥,男孙袍笏,少长今朝咸集。”中国有句老话:“不上轿不扎耳朵眼,”而在蕉城,穿耳洞必须在“及笄”之前(大约都在十岁左右),未雨绸缪,以保证出阁时能够佩戴首饰。
  “穿耳”仪式都在每年七月七这天举行。届时要请出一位心灵手巧的老年妇女,而等候“穿耳”的女孩子们也为数众多。老妇人会选择阳光充足的场地,比如房屋天井或大门外。首先,是将双手反复摩搓小女孩两边耳垂,其作用是把脂肪层捏薄,一两分钟后,用绣花针穿上菜籽油浸过的红色麻线,轻轻一刺,穿过耳垂后,会很麻利地剪线、打结。“穿耳”仪式后,小姑娘会得到自己家人两个鸡蛋,也有的是两块光饼,作为勇气的奖赏。
  “穿耳”后大约一个星期,如果不发生异常现象,家里人就会将红线剪去,代替以两根茶叶梗。这两根茶叶梗会随时替换,一直到出嫁戴上金质或银质耳环为止。由于民间“穿耳”极不讲究卫生,容易发生感染,有的女孩子耳垂发炎红肿,好几个月都不能愈合。
  八月朔日“散埕”
  古溪村濒临海域,古时养殖业极为发达,盛产缢蛏、泥蚶、花蛤等海产品。特别是花蛤,品质优良,味道鲜美,种苗还远销长乐、连江等地。
  花蛤种苗是古溪一项大宗经济收入,而出产地却远在古溪村辖区之外的二都村。清代中叶,古溪内厝的一些大户租赁了二都上村大片滩涂(俗称“二都前”、“蛤上面”),这片滩涂为林公忠平王神产,自然条件优越,且以沙质为主,为花蛤的自然繁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所。每年开春时期,长乐、连江一带的客商就会前来收购花蛤苗,这时由于体积甚小,人们称之为“沙种”。到了夏初,就可以长成黄豆大小,称为“豆种”。
  每年的夏末秋初,正是花蛤生长旺季,这片蛤埕开始热闹起来,每天都有船只穿梭来往,进行大面积采收。采收必备工具有“荡板”和“蛤筛”两种。“荡板”形如翻晒稻谷所用的谷耙,稍微不同的是,谷耙的耙梁为齿状,而“荡板”的前段为一块长方形木板。退潮时分,人们利用“荡板”在沙埕上来回耙扫,藏在沙土中的花蛤被翻扫出来,并集中一处,垛积成堆,形如一座座“金字塔”。等到涨潮时候,这些“金字塔”会被海水淹没,只剩下“塔尖”露出水面。这时候,年轻力壮的村民会荡着小船,靠近“塔尖”,而后潜入水中,用手将它们扒进形如簸箕的“蛤筛”,倒入船中,满载而归。
  由于“荡板”的重要性,古溪人把蛤埕的股份称为“荡板”。民国时期古溪蛤埕有红股四十份,故称为“四十把荡板”。多的人家拥有两三把“荡板”,少的仅有半把,甚至“二成五”。蛤埕的收入称作“蛤银”,每年的分红相当可观,拥有一把以上“荡板”的家庭只要依靠当年分红,一整年的吃穿都可以不愁。那时候城里姑娘不易迎娶,但是拥有“荡板”的人家去提亲,是不会遭到拒绝的。
  由于蛤埕的可观收入,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福建省政府正式批文,古溪村成立了“蛤苗运输社”。推举联保主任陈登俦担任社长,池成春、陈志燮、陈俊绍等为主要负责人。
  古溪有条不成文的规矩,每年到了八月初一(朔日)这天,不管蛤埕还剩下多少花蛤未收,都必须停止,不再采收,民间称为“散埕”。从次日开始,任凭附近村民捕捞,绝不阻挡,让他们共同分享丰收果实。这种方式起始于何时已难查考,它体现了淳朴无私的民风以及互助友爱的理念。这种做法,在今人眼里实难想象。
  收秋“换茶”
  每年的秋收季节,在古溪下马宫守庙(通称“庙祝”,宁德民间称作“宫公”)的蓝弟一家人就开始忙碌起来。蓝弟是后山村畲民,在下马宫已经住了几十年。这几天,他要干炒许多黄豆(蕉城民间称作“田埂豆”,有时也用蚕豆),用麻袋(民间俗称“猪头袋”)装起。午后,就冲泡起自家炒制的茶叶,倒上两大木桶,和妻子挑到田间地头,逐家逐户分送。每户只限一次,茶水一瓢,倒入田主自带的粗瓷茶罐;黄豆一捧,通常会放置于竹扁担(用于挑稻谷)的某个格子中,或圆形稻楻的“楻耳”上。这时候田主就会主动回赠三五斤稻谷。每天蓝弟得到的馈赠都相当可观,大约会有两三担湿谷子。
  以前有的家庭劳力不够,会让小孩子下地帮忙。当小孩子们偷懒不干活的时候,大人们总会说:“打起精神,等会儿蓝弟就来‘换茶’了。”为了得到这一捧黄豆,孩子们都会鼓起干劲,认真地帮长辈们收稻子、打稻子,不再偷懒。
  以物易物之俗,起于上古时期,并广为盛行。至夏末殷商时代出现货币以后,这种交易方式逐渐式微,仅在部分边远贫穷地区可以见到。据笔者考证,宁德地处沿海,文化发达,“换茶”之俗不仅流行于古溪一村,在宁德其他乡镇也能见到。这种习俗应该不是沿袭上古,而与民间神灵信仰有关。一个区域所供奉的神灵,会被当地人视为“土主”。种田人家向“土主”奉献稻谷这是理所当然,况且守庙人家境窘迫,无田可种,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适当解决他们一家子的口粮问题。难能可贵的是,旧时代古溪村民大多租佃地主田地,一年收成有限,但对于“换茶”习俗却一代接一代,一年复一年,沿袭不变,如此精神境界,足令今人为之汗颜。

附注

(说明:笔者曾在宁德文史资料第十七辑《民国宁德》发表过《古溪村的古风旧俗》,本文为其续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仕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