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机的辉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40
颗粒名称: 丰田机的辉煌
分类号: K295.73
页数: 3
页码: 145-147
摘要: 生产一时缺货的地毯,不要老跟在人家后面拣破烂,终于意识到针织行业要在这群雄逐鹿中领先”传来北京举办国际机械设备展览会消息,地区工业局丁毅局长带领我和福安县工业局薛局长等一行5人匆匆前往。赶往展览会时。已是展览最后一天的下午5时,便能织出各式花色品种不同的衣服“我和蔡碧香、龚焦妹三人赴福州青年商场办事,我彷彿听他们在说进口针织机的事,便停下来问林,林说进口公司有30台日本丰田牌针织机,因针织厂还贷及时,赚了钱可先用于还贷。这种产品目前国内还未开始生产”但局领导却认为这种机从未用过。
关键词: 宁德县 羊毛衫 故事

内容

针织行业的过度扩展,使各地羊毛衫堆积如山,各厂间展开互相残杀,竞相降价,这时有人建议,叫我们去“拾遗补缺”,生产一时缺货的地毯。而轻工厅一位姓刘的同志却对我说:“你是新厂,应该有新眼光,要敢干别人未干的事,善于去开拓新项目,不要老跟在人家后面拣破烂。”寥寥数语,给我很大的启发,终于意识到针织行业要在这群雄逐鹿中领先,必须要有超人的胆量和本领。
  1982年冬,传来北京举办国际机械设备展览会消息,地区工业局丁毅局长带领我和福安县工业局薛局长等一行5人匆匆前往。
  由于信息误读和行程耽误,当我们到达北京,赶往展览会时,已是展览最后一天的下午5时,离闭馆只剩一个钟头,而且没门票,门卫不让进,这时再去轻工部领票,显然已来不及。当我们失落地离开回头走时,一个年轻同志却从后面追上来,把我们喊住,从袋里掏出5张票,由于素不相识,我们正感到诧异,并大表感谢时,他笑了一下,说“不必了,都是老乡”,原来他是福建某县人。真是巧遇啊,否则这一趟白跑了。
  进场后,因时间有限,五个人只好各取所需,找自己需要的看,我专找针织机械,看到一台正在操作的“胜家”牌针织机,机头上只要放入一张纸卡片,便能织出各式花色品种不同的衣服,鲜艳夺目,奇特无比,是国产机无法比的,正看得入神时,闭馆时间已到,参观者皆急急忙忙往外走,我只好跟着出来,其它信息一时无法了解。
  1983年春,我和蔡碧香、龚焦妹三人赴福州青年商场办事,临走时,总经理林品成办公室电话响起,林接过,我彷彿听他们在说进口针织机的事,便停下来问林,林说进口公司有30台日本丰田牌针织机,可打几十个花色品种羊毛衫,每台2000多元,问他要不要?我立即叫他们把30台全部拿下,我全要,林即复电定了。
  回来后,向工业局领导作了汇报,局领导问我:哪来钱?我说可贷款,因针织厂还贷及时,信誉好,银行乐意给贷。况且现在有“税前还贷”政策,赚了钱可先用于还贷,不必交所得税。这种产品目前国内还未开始生产,估计会畅销,按我们的生产速度,不用一年,即可全部收回成本,还清贷款。但局领导却认为这种机从未用过,不知其性能,一次购30台太“冒险”,只同意买一、两台试后再说,但我已答应过人家,又不可失信,讨论最后,决定先拿10台,试验后再买。幸好总经理林品成与我是亲戚,还有商量余地。
  不久,日本机到货,随来的有一位会说汉语的广部小姐,青年商场办起培训班,派吴毓秀等2人,针织厂也派陈淑梅、龚焦玉、张翠仙三人一同学习。广部小姐只是个推销员,对该机操作实际不熟悉,但她懂英文、日文,于是由她指导,我厂技术员陈淑梅等配合,依照说明书操作,一条一条地翻译检索,慢慢地啃,经过一个多星期努力,终于融会贯通,能打出衣服来了。
  学习回来后,厂里抽调10名文化程度较高的年青女工,边学边生产,经一个多月培训、试产,共织出900多件产品,拿到青年商场试销,因花色特艳,从未见过,不到两时辰,即被抢购一空。
  丰田机的出现,给宁德针织厂带来新的天地,此后,花色品种鲜艳齐全的“天女牌”羊毛衫产品,连续几年不仅稳稳占领福州各个商场,畅销省内,而且逐渐走向全国。针织厂也迅速扩大至200多人,机台增至50多台,并且盖起四层千米新厂房,资产从当初4万元增至50多万元。“天女牌”羊毛衫的畅销,同时也使丰田机声名隨之大振,全国各地求购者蜂涌骛集,青年商场一批又一批地向日本进货,1983年一年便售出4000多台。为此,丰田公司特邀请总经理林品成和技术员吴毓秀往日本作客,访问了东京,大阪等4个城市,逗留一个多月,这在八十年代刚开国门的中国,可是很难得的头一遭啊。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激烈的竞争时代,一个品牌要想在竞争中立足,必须不断地创新,不断更替其花色品种。“天女牌”羊毛衫正遵循这个规律,在1980--1985的五年时间里,每年都有新颖款式品种变换上市:81年绣花衫,82年拉毛衫,83年夹克开衫、高子服,1984、1985年丰田机投产,与国产横机配合,新品种更层出不穷……从而能够在同行业的激烈竞争中,独领风骚,立于不败之地。
  1986年初,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往县体改委。告别了針织厂,结束了这一段难忘的生涯。
  1986年后,由于继任者不善经营,产品没能及时更新,款式陈旧、单调,逐渐失去市场。并且“天女牌”商标由于当初保护意识不强,未及时注册,被别厂抢注,再也不能使用。“天女牌”的终结,也正是工厂走向下坡的开始。此后,生产服装开始大批积压,工厂由盈转亏,到1990年因销路停滞,亏损严重,被迫停产,后来被拍卖。
  [=此处为插图(丰田针织机培训班照片)=]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