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火红的宁德县合成氨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17
颗粒名称: 一度火红的宁德县合成氨厂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2
页码: 131-132
摘要: 宁德厂1970年开始筹建,厂址设在金涵涵道村原竹林院附近,两次征用金涵大队李树园和地瓜农地共43.47亩,1973年基本建成。1974年大泽溪电站发电后,开始投产,国家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工厂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立方米。设有原料、锅炉、造气、脱硫、铜洗、变换、合成、碳化等9个车间,共有职工360人。
关键词: 宁德县 郊区工业 合成氨厂

内容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我们国家大化肥成套设备一时无法上,而农村又迫切需要化肥,因此决定先发展小化肥厂(即碳酸氢铵),福建省共建三十多个,宁德地区三个,包括地区合成氨厂,连江化肥厂和宁德县合成氨厂(当时古田不属宁德)。
  宁德厂1970年开始筹建,厂址设在金涵涵道村原竹林院附近,两次征用金涵大队李树园和地瓜农地共43.47亩,1973年基本建成。1974年大泽溪电站发电后,开始投产,国家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工厂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立方米。设有原料、锅炉、造气、脱硫、铜洗、变换、合成、碳化等9个车间,共有职工360人。原设计年生产能力3000吨,后经技改,提高到5000吨,实际年产碳氨4000吨左右,另加农用氮肥2600多吨。该厂生产原料用白煤,燃料用烟煤。烟煤大多采用山西、淮南一带生产的,大部分由福州供应,福卅市汽车运输公司派车调运,少部份由船运到赛岐后转运。日用煤量达30—40吨。1975年以前,原料供应采用邵武白煤,因含炭量低(40%--45%左右),出氨少,产量低,1974年全年只产314吨碳氨。1975年下半年以后,改由福州燃料站供应永安上京、龙岩坎市等地优质无烟煤(含炭70%--75%),产量迅速上升。1975年达1554吨,1977年更跃上2855吨,曾一度成为同行业先进企业。当时县委书记曾在全县干部会议上提出“工厂学习合成氨,干部学习苏风荣”口号。党委书记苏风荣还出席省“工业学大庆”会议。合成氨厂一度成为全县企业榜样,许多人纷纷要求到那里工作。该厂还不断向工业系统的兄弟厂输送领导人才,先后向包装、针织、食品、标准件、酒、建材等6个厂调派出厂长、书记8人,被人们誉为工业界的“黄埔军校”。
  八十年代后,因管理不善,技改不配套,未能跟上全省兄弟厂行列,能耗大,产量低,亏损严重,且全国成套设备的大化肥厂大批上马,化肥紧张局面业已改观,这个厂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历史史命,于1986年停产。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培昆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