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造纸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616
颗粒名称: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造纸厂
分类号:
F127.57
页数:
2
页码:
130-131
摘要:
闽东造纸厂坐落在原钢铁厂地址,是由1958年创办的宁德县造纸厂和1972年创办的闽东造纸厂合并而成。宁德盛产毛竹,根据1957年调查,全县共有毛竹面积45660亩,年产竹45万担,主要分布在洋中、八都、飞鸾、霍童等地。历史上都以毛竹丝、石灰为原料生产土纸,年产2900多担,除供应本县外,还外销福州等地。
关键词:
宁德县
郊区工业
造纸厂
内容
闽东造纸厂坐落在原钢铁厂地址,是由1958年创办的宁德县造纸厂和1972年创办的闽东造纸厂合并而成。
宁德盛产毛竹,根据1957年调查,全县共有毛竹面积45660亩,年产竹45万担,主要分布在洋中、八都、飞鸾、霍童等地。历史上都以毛竹丝、石灰为原料生产土纸,年产2900多担,除供应本县外,还外销福州等地。1957年当时县政府原计划投资2万元,办个年产5000担的土纸厂,后来考虑到该纸质次价低,无法盈利,便决定走土洋结合道路创办造纸厂。1958年4月由县工业办公室抽调机关干部17人,吸收社会青年11人,共28人,到福州造纸厂学习,8月学成归来,9月开始,全部采用土办法上马。例如:以铁板焊接为锅炉,煤油桶当纸机,用石臼打桨,使用十二匹柴油机,木质水轮机作动力,加上手摇切纸机等,原料以稻草为主,配合甘蔗渣、竹丝、废纸等进行试制。经过半年实验,1959年3月开始试产,4月正式投产。当时日产仅0.2吨,因量低,质差,成本高,1959—1961三年总共亏损14万元。1961年后,经过不断工艺改进,生产逐渐稳定,开始转亏为盈。1963—1965年进行逐节大规模技改:原料由稻草改为芦苇,燃料由柴片改为煤炭,加上漂白工序,日产从原来0.2砘提高到1.5砘以上,质量由黑变白,纸质由厚变薄;开始生产18.22克有光纸,卷烟纸和包装用纸等。1964年后开始盈利(年盈7万元)。此后,生产规模逐渐扩大,至1978年职工人数已有119人,年产值88万元,利润9万元。
1979年后与闽东造纸厂合并。
1972年宁德地区投资450万元,在原地区钢铁厂旧址兴办闽东造纸厂,原设计能力为日产5吨,年产1500吨凸板纸,1976年10月建成投产。1979年与宁德县造纸厂合并,增加铜板原纸和有光纸等品种,1980年后,又增加单胶、双胶纸、扑克牌夹心纸和各种色纸等。主要设备来自上海东方红造纸机械厂。其中有1092厘米长网纸机一台,园网纸机2台,6.3吨和4吨锅炉各一台,蒸球4个以及由原县造纸厂迁来全部设备。装机电耗电量为1200千瓦/时,原料取用本地资源丰富的芦苇。1983年试用电石渣替代液氯漂白成功。主要产品是单胶凸版和有光纸,年产量1800多吨。1985年曾一度达到2865吨,。此后,由于原材料提价,成本增加,竞争中呈劣势,产量逐年下降,到1992年,年产仅余713吨。最后,因严重亏损而停办。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培昆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