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纵目尽南东 山转溪回翠且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598
颗粒名称: 孤城纵目尽南东 山转溪回翠且重
分类号: K295.72
页数: 7
页码: 73-79
摘要: 左边一座旧时为汤姓人家居住之地,右边一座为栖林林氏族产,共有旱溪、北坑墘溪、井兜溪、车楼溪、报恩寺溪五条溪流蜿蜒入海,古溪最引为骄傲的应该是古建筑。最早的忠烈王庙宇,以及普济王宫、妈祖宫、师公坛(供奉严、萧二位师公),古宅院中的匾额、楹联、书画、雕花构建被摘除”陈师忍苦心营建的三进式住宅仅剩前座,石厝,、陈伯咸故居、陈兆岳宅(仅存后厅)、陈希珍宅、陈元珩宅(建筑保存最为完整“)、池氏洋楼、倪氏大厝等等“内厝、下厝还保留有几座明代古民居”古溪比较著名的名胜古迹、历史建筑有。
关键词: 宁德市 古溪村 概况

内容

一百年前的古溪村依山傍海,周围青山层叠,碧波荡漾,四时风景宛若图画,宁川十景之“东湖汇绿”、“酒屿春融”、“茶园晓霁”等景点缀左右。村后一派大山,形如屏风,称作后门山。左右尚有两座小山包,取其形似,取名金钟山、木鱼冈。在古溪村内,左右也有两座小山,左辅右弼,左边一座旧时为汤姓人家居住之地,名曰汤家屿;右边一座为栖林林氏族产,故名林家山。村庄由北至南,共有旱溪、北坑墘溪、井兜溪、车楼溪、报恩寺溪五条溪流蜿蜒入海,一派草木苍翠,田舍俨然,引人入胜。一百年后的今天,后门山、金钟山、木鱼冈有幸完好无恙,而汤家屿、林家山早已在隆隆推土机声中化为乌有,融入城市喧嚣。所有溪流,或填塞,或改道,或污秽,无一保持旧时之清流。
  就数量而言,古溪最引为骄傲的应该是古建筑。这里不仅有蕉城最早的古桥梁,最早的忠烈王庙宇,闻名东闽的千年古刹,以及普济王宫、妈祖宫、师公坛(供奉严、萧二位师公),陈、谢、林三姓的六座祠堂。更有数十幢明清古宅,别致精巧,见证了古村曾经拥有的辉煌。可惜建筑不是永恒的,天灾人祸都将顷刻毁坏。内厝陈兆臧的“六扇厝”,1956年农历正月初一毁于一场大火,当时轰动全县。1995年编纂的《宁德市志·大事记》对此事亦有收录。1966年“破四旧”,古宅院中的匾额、楹联、书画、雕花构建被摘除。这些局部性的破坏并不是最致命的,近几年的“造房运动”使大部分老宅遭到灭顶之灾。好几座大型住宅被彻底摧毁,沦为清一色的钢筋混凝土楼房,无可挽回。陈师忍苦心营建的三进式住宅仅剩前座,闻名一时的“石厝”也被子孙分割拆毁,原址建起了四座高楼。目前还完整保存或部分保存的大宅有陈师忍前宅“修吉堂”、陈伯咸故居、陈兆岳宅(仅存后厅)、陈希珍宅、陈元珩宅(建筑保存最为完整,俗称“田埂中”)、陈振琯宅、唐贻香故居(俗称“砖墙厝”)、池氏洋楼、倪氏大厝等等。内厝、下厝还保留有几座明代古民居,风格朴素,门檐低矮,而且柱子不设柱础,直接安放于磉石之上,为其一大特色。
  古溪比较著名的名胜古迹、历史建筑有: 后山,又名后门山。在古溪村西南面,为白鹤山之支脉。它北接白岩、莲花,南联飞鸾、勒马,峰峦起伏,嶙峋苍翠。主峰大山冈高901.7米,为城南镇第二高峰。这里峰险谷幽,流水潺潺,植被繁茂,生物种类丰富,有原始次森林4000亩,主要为常绿阔叶林,更有罕见珍贵的桫椤群落散布其间。2006年12月,支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成立,平匋山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支提山森林公园、洪口金山、飞鸾白马山合称为四大景区。目前规划面积2300公顷,其中平匋山景区规划面积778.73公顷。后山环麓多古迹,东北方向为下马宫,东南为报恩寺,更有古代山寨遗址以及众多古墓。如明代云南郢州知州宋彬祖墓、岁贡生陈笃墓,清代朝议大夫陈兆岳墓、朝议大夫陈希佐“蝙蝠墓”、三都渔潭陈姓大墓,以及神秘的“国师墓”等。报恩寺旧有八景,除金星井在寺内以外,其余七景均散布于山中。两狮子,在大山冈右侧,形如双狮对峙,“每当盛夏极旱时,见电光闪闪出狮子左右,不旬日即雨。至今无异。”石门楼,在寨坪山,“天然石门约可容十余人,樵采多避雨其下。”双髻峰,形如双髻,为报恩寺后主山,有崎岖小路通茶籽洋;金星井,见“报恩寺”介绍部分;卓笔峰,形如柔毫倒置,惟妙惟肖;罗汉峰,十八座小型山峰依次排列,形如罗汉而得名;飞舞石,在报恩寺正后方。相传“至正十二年,红巾军寇县,将入寺焚掠,寺僧惶恐,忽山门外六石飞舞,贼惊退,寺得完固。”沙(纱)帽石,“高五尺余,宛如纱帽。”宋彬祖墓即在其下;木鱼山,在报恩寺右边,因形如木鱼,故而得名。旧时对于报恩寺的绝佳风水,有“左金钟,右木鱼”的说法。山顶尚有一方小木鱼,可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毁于开采石料者之手。除了这著名的八景之外,后山还有仙人脚迹、猪脚石、石衣柜、歇坪潭(1998年4月19日蕉城十中教师徐开清救落水学生牺牲处)等天然景观。报恩寺,在后山双髻峰下。始建于唐咸通九年(869),传为合邑人士报答亲恩道场,故名。原有山门、大殿、静室、香积四进,募置香灯田三十余石。后寺毁,田归民管。乾隆元年(1736),住持僧印良、僧定化奉诏赎香灯田三石,并募缘重架小寺三间于旧址左。咸丰年间(1851~1861),本村信士陈朝拱舍田四十余亩,重修寺院。民国期间(1912~1949),由居士陈德吉、僧智良先后住持。建国后,改为宁德县畜牧场。八十年代初期,落实宗教政策,寺院归还民间。1994年至今,在住持定日、宗海一致努力下,鼎建斋堂、大雄宝殿、大悲阁、法堂、放生池、天王殿、山门等建筑,占地面积约六千平方米,规模宏大,为蕉城区最大的宗教寺院之一。寺中还保存有唐代八角形石柱、石槽,北宋幢、金星井,明清僧侣墓葬等文物。幢为石构,实心砌体,平面八角形,总高度2.8米,楼阁式,每边0.17米,八角基,塔壁圆状,石板出檐,方形石刹顶。每层均凿龛,并有浮雕佛像。2003年12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金星井井栏有北宋题名石刻,由于时代久远,镌刻文字多难辨认。报恩寺旧时尚有小桃源亭古迹,盛产“干如桃木”的桃竹,随着时间的推移,早已无存。报恩寺离城不远,且环境清幽,历代文人雅士多有涉足,著名的有南宋状元余复,明代教谕蔡子彬、陈震,训导闵文振等。
  忠烈行祠,俗称“下坂宫”、“下马宫”。位于104国道旁,交通便捷,人烟稠密。下马宫始建于南宋,地位仅次于碧山忠烈王庙,宋季圮。明嘉靖十五年(1536),邑人岁进士左雍倡众重建,重建时的方位、时期都事先由忠烈王降箕“决定”。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修。同治八年(1869),里人陈良卿、陈良弼、陈登益倡众重修。原有建筑包括大门、戏台、拜亭、大殿四进。建国后改为乡镇造纸厂,1982年端午节毁于大火,1984年原地重建,颇具规模。今宫内尚存有嘉庆时期(1796~1820)石供桌、同治八年修庙碑等。
  普济王宫,在村东塘墘头,祀林公忠平王。旧时与酒屿隔水相望,故设为村庄码头,大小船只停泊于此。普济王宫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至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相传旧时有一年发洪水,一只石香炉漂流至塘沿头附近的八斗池,村民捡到以后,通过香炉上题字,认定是忠平王庙物件,便集资在香炉停泊之处建了一座小庙。光绪年间(1875—1908),毁于回禄。由于原庙地址狭小,不便祭拜,后有上祠福房陈朝文、朝武兄弟捐献祖宅地基重建。重建后的普济王宫分上下两进,虽历经岁月,而旧貌犹存,唯有普济明王神像、嘉庆石香炉毁于文革。2002年,村民集资扩建,增设戏台,以及宿舍、厨房等附属建筑,占地面积约五百多平方米。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寺院宫庙,村里还有两座妈祖宫,两座师公庙,两座大圣宫,还有田元帅庙、哪吒庙,都是近年来所兴建。
  陈氏上祠堂,俗称上厝厅。位于三字街街尾,始建于元末。原为上祠嫡祖文茂故宅,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毁于倭,万历二十九年(1602)重建。清乾隆十三年(1748)中元节祭祖时用火不慎,全部焚毁。继由十三世祖陈所能倡族人重建。共有下廊、天井、大厅、后厅、天仙圣母殿、仪门、八字照壁等建筑,规模宏大,造型古朴。清末改为学堂,民国时期(1912~1949),设为乡公所。上世纪八十年代改为会场,除了左右两扇山墙保持原貌,其余荡然无存。2002年冬,由陈登信、陈成彬等人为首,集资五十多万元,按照清末原貌,重新修建。现占地面积580平方米。
  古溪陈、谢、林三姓均有祠堂,清末民初完整保存者仅三座,下厝陈厝里祠堂仅剩大门土墙,以及风格古朴的宋代石狮子、石栏杆;尾谢谢氏祠堂只剩前廊。完整保存的三座祠堂又以前埔林氏祠堂最为华丽壮观,至今一些耄耋老人记忆犹深。由于缺乏修理,破烂不堪,在1966年的特大台风前夕被拆毁。建国后,先后得到修复或重建的祠堂除了陈氏上祠,还有陈氏文美公祠(俗称下厝厅)、尾谢祠堂、头谢祠堂、前埔林氏祠堂、下厝陈厝里祠堂。
  陈师忍宅,在三字街街头。始建于清代中叶,为上祠寿房陈师忍发家后所创建。(陈师忍生平见第三章)整幢建筑坐西朝东,两进三厅,中间以小巷相通,占地面积1120平方米。大门为青石雕花门槛,门楼屋檐饰以雄鹰、牡丹木雕构件,寓意富贵吉祥。大门入内,过了屏门、天井,直达前厅“修吉堂”。修吉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宽敞气派,地面为三合土夯筑,历经数百年仍坚固异常。廊前四方柱斗拱两边雕刻大幅凤凰穿牡丹,下垫青石花篮式柱础,雕刻人物、花鸟,刻画精细。左右正房皆为镂空花窗,下方有兰花、葡萄,以及太狮(师)少狮(师)等吉祥图案。天井两侧廊庑,各为六抹槅门,连同正厅对面的两扇屏门,装饰精美,有宫灯、流苏、蝙蝠、花草等图案。与修吉堂并排的是午梦堂,午梦堂有小门通往后进如心堂,这两座厅堂不及前厅宽敞华丽,自成特色。如心堂右边还有一座小花园,设有轩榭、花架、水井,小巧玲珑,别有天地。整个宅院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尤以木雕、石雕纹饰精美,生动自然,为城南镇面积最大、最为精美的古代民居。可惜二进、三进已于近年拆毁,为清一色钢筋混凝土房屋所代替,保存最为完好的前厅也已局部改建,且房屋主人都已外迁。
  陈良卿、陈伯咸故居,在后门埕,又称“新厝”。光绪五年(1879),由陈师忍三子陈良卿修建。陈伯咸为良卿之孙,清末庠生(二人生平详见第三章)。主体建筑为左右并排两座,占地面积约一千多平方米。两座正厅天井台阶均以条石垒砌,前廊明间与次间脊檩用卷棚拱筑,堂中雀替、梁驼、挂落、挑头,以及柱础,装饰讲究,雕刻精美。后厅各有古井一口。主体建筑保存比较完整,左侧大厅小门外原有花坪,现已盖起高楼。右侧大厅外围墙主体倒塌,破损严重。
  陈元珩宅,俗称“田埂中大厝”,旧时村中居民区以井兜溪桥为界,桥北皆为水田,独此大宅坐落其间,故而得名。始建于清乾隆时期(1736~1796),主人陈元珩,字殿珮,号苍岩,为上祠寿房地派第十七世。大宅坐西朝东,单檐歇山顶,长方形天井宽敞明亮,左右廊庑各为四间,并附带小型厅堂。大厅正中悬挂黑漆金字“茹荼励志”匾额一方,为道光四年(1824),宁德知县姚观为旌表陈振柱(陈元珩次子)继室崔氏守节不渝而赠。
  池氏洋楼,在内厝,清末太学生池朝钧建。占地面积约三百多平方米,四周为砖砌高墙,圆拱形窗户。规模紧凑,典雅别致。大门进去即为正厅,左右神龛上悬挂池朝钧夫妇大幅画像。由于池氏后代精心管理,整体建筑保存比较完好。正厅左右原悬挂有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混成旅旅长陈希鲁、宁德县承审员胡孟玺、罗源县县长周峰书写的书法墨宝。这些连同大门陈希鲁书写“流观山海”横额以及“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真书,均毁于“文化大革命”。
  倪氏大厝,在下厝塘沿头,始建于清代初期。坐西朝东,俯视东湖,风光绝佳。大厝共三进,一进今仅剩墙基,二进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马鞍式山墙。大厅以屏门隔成前后厅。后厅直通三进,三进建筑较为简洁。第二进近年也被后人拆除重建,唯有第一进建筑保存比较完整。离此房屋不远,还有一座由倪姓祖先修建的大厝,正厅雕刻犹为精美,可惜毁于三十多年前的一场火灾。
  泽民桥,俗称黄瓜桥,原在104国道旁,后向下迁移至京都路,与蕉城区公安分局毗邻。旧时为南路官道必经之处。五代林都录建,北宋治平三年(1066)重建,清乾隆时期(1736~1796),由福宁知府李拔重修。石桥横跨车楼溪面,南北走向,长7米、宽3米,桥面左右为两条大石板,中间以正方形条石铺设,桥堍结构为方石垒砌。保存完好。泽民桥附近有凤仙桥,民间俗称“洋尾桥头”,始建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乾隆九年(1744)圮,由乡民陈与麒募捐重造。四十三年(1778)复圮,后不知何年又重新修建,保存至今。与黄瓜桥不同的是,凤仙桥由于国道线从桥面直接经过,至今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报恩寺附近还有一座王姑桥,“旧传王氏女捐资砌造,不知建自何年。”就是这座不知建自何年的石桥,也是不知何年已消失得无影无迹,其确切位置,连村里上了年纪的人也无法知晓。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仕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