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盐蜃蛤风犹古 唐宋元明事就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597
颗粒名称: 鱼盐蜃蛤风犹古 唐宋元明事就湮
分类号: K295.72
页数: 7
页码: 66-72
摘要: 古溪属宁德县安东乡临海里。古溪属一区古溪联保。联保设在古溪陈氏上祠堂,下辖古溪、后山、塔山、贵岐、岐头、金蛇头、蚶岐、洋尾(今福洋)、二都、岚口、连洋(以上三村今属飞鸾镇)十一个村庄。宁德县编乡镇保甲,古溪属蕉城镇古溪保,乡公所设城关中正路,古溪保分上厝、下厝、里厝三甲。古溪属蕉城人民公社。村为城郊人民公社古溪大队。与洋尾村(今福洋村)交界;由于古代从宁德县城来到古溪。必经南门、桥头下、小场、下宅园、埔下岗(下岗)五个村庄,另一种说法是传说古溪上厝陈氏开基始祖陈春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
关键词: 宁德市 古溪村 概况

内容

南宋时期,古溪属宁德县安东乡临海里。明代,为宁德县陵山里一都三图,清代沿革不变。民国初期,沿用二十五都区划。民国十九年(1930),修正旧法,改村、里为乡、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五月,实行保甲制度。民国二十七年(1938),全县设三区二十七个联保,古溪属一区古溪联保。联保设在古溪陈氏上祠堂,下辖古溪、后山、塔山、贵岐、岐头、金蛇头、蚶岐、洋尾(今福洋)、二都、岚口、连洋(以上三村今属飞鸾镇)十一个村庄。民国三十二年(1943),宁德县编乡镇保甲,撤销区署,分乡镇为甲、乙、丙三等。古溪属蕉城镇古溪保,乡公所设城关中正路,古溪保分上厝、下厝、里厝三甲。1950年,废除保甲制,区下设乡镇,全县设七区,乡、镇及街道共八十二个。古溪属第一区古溪乡。1958年,撤区并乡,县下共十八个乡镇,成立了十八个人民公社。同年十月,调整为十二个人民公社,古溪属蕉城人民公社。1961年8月,调整公社,村为城郊人民公社古溪大队。1984年,成立城南乡,古溪隶属之。1992年1月,撤乡改镇,隶属不变。
  明清时期古溪村的管辖范围比今天要大得多。村庄东面至决兜桥,与酒屿交界,涨潮时需船只来往;西面至后山山顶“两狮子”峰,与岭头茶籽洋交界;南面至仙人笠(今属贵岐村),与洋尾村(今福洋村)交界;北至下宅园村,以秋芦溪交界。村庄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域广袤,溪流纵横,田园肥沃,海产丰富。“古溪”作为村名最早出现于万历版《福宁州志》,在明代嘉靖版《宁德县志》中只有“下坂”、“泽头”这些地名。“古溪”一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由于古代从宁德县城来到古溪,必经南门、桥头下、小场、下宅园、埔下岗(下岗)五个村庄,秋(粗)芦溪、庵中溪(又名“庵溪”)、北坑墘溪、井兜溪四条小溪,因为井兜溪以外皆为田园,只有一座房子。过了井兜溪才算真正进入村子(一说指北坑墘溪)。所以民间习惯性地称作“过溪”,宁德方言中“过”与“古”同音,久而讹为“古溪”。这与同属城南镇的“过屿”(塔山)、“过岐”(贵岐)等地名由来同出一辙。另一种说法是传说古溪上厝陈氏开基始祖陈春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五代后梁时任中书舍人。后因直谏得罪梁太祖朱温,避难南迁入闽,他的后人陈马夷改徙二都朱溪。有一天夜里,陈马夷梦游一个地方,山清水秀,土地肥沃。而且还有一条小溪,中间有稻谷漂流,醒来惊愕不已。后来他到城关访友,路经今天的古溪地面,见这里桃红柳绿,与梦中情境十分相似,而且也有一小溪(井兜溪)正与梦中流谷之处相符。遂迁家入境居住,以“谷溪”名之,以作纪念。久而变成“古溪”。这两种说法中,第一种说法科学合理,比较可信。第二种传说离奇,仅作饭后谈资,不必较真。
  古溪村还有一个“诨名”,谓之“汐头”。汐指黄昏至夜间的潮水,在地方方言中又包含“潮水退落地带”之意。由于古溪村海拔较高,在东湖塘尚未围垦之前,县城以南一片海滩,每至傍晚时分,只有古溪一带最先退潮,因此得名。实际上,“汐头”是“泽头”之方言谐音,在蕉城古代方言中,“泽”与“汐”的发音相近,如二都旧名“仙泽”,飞鸾镇一带居民就直接称为“山汐”。民国《东井崔氏族谱》中,有明代崔氏十七世祖“允缨公”次女“七姐适泽头新楼陈(家)”的记载,可为佐证。民国《宁德县志稿》直接把“泽头”改为“古溪”,由此可见,泽头是古溪之旧称,也是最早的村庄名。
  古溪村由于东临酒屿,西有朱溪官道,交通便利,山海交汇,开发历史较为悠久。据民间传说,早在唐代,就有余、汤等姓氏入境开基,至今尚有“余家垅”(今宁德市海关一带)、“汤家屿”(今宁德市粮食储备库至宁川路一带)地名。这两处遗址连同“官垅”(今宁德师专)旧时都位于宁德县最早的“国道”朱溪官道旁,村民在耕种时经常挖到古砖瓦、石构件等物。朱溪官道是白鹤岭官道开通以前,宁德县通往福州的唯一通道,车马辐辏,行旅不绝,附近有观音亭、泽民桥、小桃源亭、山寨坪等相关古迹,建于唐代的报恩寺与建于南宋的忠烈行祠(下马宫)也都坐落在这一带。可以看出,古官道两侧的“黄金地段”是古溪先民最早的落脚点。直至南宋宝庆年间,主簿丁大全开辟白鹤岭道,南路逐渐衰败,附近居民难以谋生,遂往东北海滩方向迁移,于是奠定了今天的村庄格局。报恩寺、忠烈行祠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归于寂寥。明嘉靖十四年(1535),知县叶稠重开南路,沉寂了整整三百一十年的古官道重新恢复了旧时的繁荣。次年,忠烈行祠得到重建,至今香火绵延不断。
  古溪村现有的姓氏,大概有三十多个,就人口而言,以陈、谢、林、倪、池五姓人口最多。历史上还有过余、汤、欧、萧等姓氏。究竟何姓最早至古溪开基,民间有多种说法。据民国重修《新楼陈氏族谱》引五世祖陈笃《源委弁言》记述:“吾始祖嫡派颍川,世居中原淮南光州固始县阴德乡魏侯里,莫知其几世……逮夫吾祖春公于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2),从邑人将军王审知避地而入南闽……卜检核农田,遂迁居白鹤盐场。”据此记载,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比宁德的建县历史还早,当推为古溪开基最早姓氏。但陈春的最早落脚点在白鹤盐场,迁居古溪的是他的裔孙马夷(族谱作陈春之孙,明显有误),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正是南路官道衰落的时期。另外两支陈姓,一支据说由福安廉村迁入,另一支由城关北门金峤陈迁入,他们迁居的时间都很晚,大约在明清时期。位居第二的谢姓聚居于下厝,共有三支,按照聚居点分布,称作头谢、中谢、尾谢,以头谢最早。头谢始祖与飞鸾林洋谢氏始祖谢成章(字汝逵,绍兴二十四年文举特奏名)为同胞兄弟,原先居住在朱溪官道洋尾路段,迁入时间应该也是在南路衰落以后。内厝前埔境林姓又称为栖林(或称为“粗芦林”)林氏,为古溪第三大姓,可惜年深月久,族谱无存,据后人口述祖籍地为“兴化府莆田县八角井”。另有一支林姓明代后期由五都汤湾迁入,为湖广荆州同知林思勉的后人,人口不足百人。倪姓、池姓迁入时间更晚,倪姓始祖纪高原籍漳湾蒋沃,明代崇祯年间(1627~1644)迁入。池姓于清代康熙年间(1622~1722),由霍童坑头村迁入。根据古溪村民世代口口相传,五大姓最早迁入的是谢姓。可事实并不是如此,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考证,认为古溪五大姓最早的迁入者应该是栖林林姓的祖先。虽然栖林林姓族谱早已无存,但从蕉城明清地方志中,记载了古溪村的两座古建筑,即泽民桥与明经堂,它们的兴建都与林姓有关。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之二·建置志》:“明经堂,在古溪,祀宋庆元君子林君仲麟,及其弟仲虎。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建。明季圮。其址尚存,周二十四丈。”嘉靖版《宁德县志·卷二·津梁》:“泽民桥,在一都泽头。俗呼黄瓜桥,五代林都录建。宋治平三年(1066)重建。”林仲麟、林仲虎兄弟属二都梅溪林氏,梅溪林氏始祖林延于五代后周时期由浙江温州台岭梅溪村迁居宁德白鹤盐场,二世祖林师迁徙二都飞鸾居焉,“以不忘故里,复名梅溪”。传至仲麟兄弟为十一世。古溪林姓与梅溪林氏可能存在渊源关系,所以才会有供奉林仲麟、林仲虎的祠堂。泽民桥是蕉城区现存最为古老的石拱桥,修建者林都录,生活在五代时期。都录为官名,即录事,又作录事参军,属于八、九品小吏。另据民国《宁德县志稿》记载,在旧宁德县署内原有三座古墓,墓碑一为“故侍御史林公墓”,一为“赠成都府录事林公墓”,一为“成都府录事林公墓”,三冢坐北朝南,不知何时迁移至西门外太尉宫右边,其原址老百姓仍呼作“移墓”。志中还明确记载“祭是墓者,为大令林保童之裔孙”。由此,县志编撰者认定这三座墓葬的主人是明初举人、林保童的儿子林尹。笔者认为这种看法有失偏颇,因为府、县录事为隋唐五代时期职官名称,元代以后废除,林尹为明代人物,不可能担任录事职务,此其一;其二,古代城市内忌讳埋葬死人,何况在一县最高行政机构之中。所以,城内有墓,只能理解为修墓的年代比建县时间要早。再加上“祭是墓者”为“横路林”之林保童后裔,横路林与梅溪林同宗,这在南宋《三山志》中有提及。这三点结合,笔者认为县署墓葬与修建泽民桥的林都录有很大关联,据有关资料显示,横路林、梅溪林为泽头林都录之后,这位在古溪村境内修桥的林都录也很可能是现今栖林林氏的始祖。由于时代久远,家谱资料欠缺,权且存疑。
  栖林林氏盛于两宋,明、清时期逐渐衰落,而今人丁仅有一百余口,在五大姓中人口最少,但其曾经拥有单独的行政区域范围(上厝、下厝、里厝皆为古溪境,唯有林氏聚居地称为前埔境)及悠久的家族历史,是古溪其他大姓所无法比拟的。至今在林氏聚居点周围的田园中,仍散布着大量的房屋、墓葬遗址,村民耕种、建房时,经常会挖掘到瓦片、石板、魂瓶、五谷罐等物。
  在嘉靖《宁德县志》中还提到了泽头一户林姓平民人家,主人林廿五的妻子因为不满官府的蛮横拆迁,身负未满周岁的婴儿,千里迢迢进京告御状,最终取得胜诉,名垂青史。(详见本文第三节)这段记载使本来扑朔迷离的林氏家族更加谜案重重。西山境这三座古墓主人是否就是林廿五夫妇;林廿五与林都录是怎样一种关系;林廿五妻谢氏是否与当今下厝之谢姓有关,问题太多太多,只能留待后人考证。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古溪五大姓以栖林林姓最早,迁入的历史至少已有一千多年。
  南宋嘉泰四年(1204),知县郑革为了方便士民拜祝,将梅溪栖云寺的黄岳香火迁移至城关东门外,奉为土主。传说香火是沿着朱溪官道一路行走,经过古溪地面时,曾经就地搭棚休息。后人在黄岳香火驻跸之处修建庙宇,尊为“忠烈行祠”。行祠,据陆锡兴主编《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建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解释:“行祠,为神灵出行所居之祠”,宋苏轼《昭灵侯庙碑》:“元祐六年秋旱甚,郡守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苏轼迎致其(昭灵侯)骨于西湖之行祠,与吏民祷焉。”如此看来,类似于皇帝之“行宫”。这座始建于南宋,地位仅次于碧山忠烈王庙的忠烈行祠后来几经兴废,又有了“下坂宫”、“下马宫”等叫法,但数百年来,民间仍呼作“下坂宫”。
  元至正二十年(1352)秋七月,自称“天完皇帝”的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命伪将王善、康寿四、江二蛮等攻打福宁州各县。江二蛮率子江铁驴攻克宁德县城,县民纷纷出城躲避,报恩寺及附近的深山老林成了避难之地。地方志还留下了一段近乎荒诞的记载:“贼(红巾军)至寺外,六石起舞,贼惊溃。” 明嘉靖时期,倭寇大肆骚扰福建、浙江、广东沿海,局势严峻。嘉靖三十八年(1559),福安县沦陷,福建分巡道舒春芳为阻止倭寇攻打宁德城,坚壁清野,将四城外大宅、宫庙拆卸一空。古溪陈、谢、林三姓祠堂及诸多大宅、宫庙被毁。嘉靖四十年(1561)十月二十二,倭寇利用南门外地形弱点,以三云车攻破永宁门(南门),屠城九日,“官舍、民居及库藏案卷、旧家法物载籍悉为灰烬。”县民惨遭涂炭。古溪村民闻风丧胆,纷纷外逃,部分居民避难于报恩寺后寨坪山,利用古代山寨为堡垒,避免了一场大灾难。1958年“大跃进”时期,古溪部分社员在寨坪山开垦荒地,还发现石臼、腐蚀的刀枪等物。上世纪九十年代,在寨坪附近的一个石洞,有人还意外得到精美的明代青花碗、青花瓶罐等。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古溪村经济、文化进入了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当时国运升平,生齿浩繁,居民富庶,多从事农业生产及海上养殖。缢蛏、牡蛎、花蛤等海产品远近闻名,花蛤种苗还远销长乐、连江等地。据《清史稿·卷一百·食货》:“乾隆十五年(1750),移宁德县税口于酒屿。”并设有牙行、塘汛、茶楼、酒肆之属,大小船只停泊屿下,商贾云集,形成著名的“酒屿集市”。古溪与酒屿仅一港之隔,受其影响,井兜街两边店铺林立,祠堂、私人宅院宽敞恢宏,甲于城南。特别是上祠陈师忍家族,陈师忍原为县学廪生,弃儒从商后,经营药材、土产等生意,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宁德县有名的富商。发家后,不仅在家乡修建了三进式大宅,以及祠堂、书馆、道路等公益设施,还培养子孙读书,子孙后代先后涌现出三位秀才,三位贡生,四位太学生。陈师忍有四个儿子,其中犹以三子良卿一房最为飞黄腾达。良卿生有四子,长子集谟娶南门例贡生张祥祎女,次子集训娶例授同知衔吴炳传女,三子集诗娶山东武定知府蔡步镛女,四子集询娶云南按察使蔡步钟女。联姻的都是当时宁德县城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
  乾隆十三年(1748),知县徐兆麒奉巡抚潘思榘之命,倡筑东湖。计划塘基起自驸马塘,历酒屿,联猴毛屿,延袤而至蓝岫,筑堤四,共长八百一十六丈,曰古溪堘、门前堘、猴毛堘、佛塔堘。至十七年(1752),前后经三任知县徐兆麟、陆广霖、习敏,共拨出七万余两白银,五年的苦心经营,却只在乾隆版《宁德县志·卷一》中留下了“斯时财尽力穷,各愿告退”以及“原夫湖之所以不成者,多由人心不齐,财力不继,以致功亏一篑,业隳将成,深可惜也”的记载。到了光绪七年(1881),广东商人唐贻香认为有利可图,远道来宁。由于经费有限,以旧基花费甚是巨大,乃缩小范围,仅由酒屿横筑一条长堤,直接黄土岩。历经两载零六个月,花费白银十多万两,塘堘竣工指日可待。谁知突遇特大雷雨,风狂雨暴,港门有崩溃的迹象。无奈之下,唐贻香购得一特大“蔴舰”旧船,装满泥土后,塞入港门。谁知大雨过后,水流湍急,船身簸动,塘基松动,刹那间港门冲毁,功亏一篑,复又沦为泽国。民国四年(1915)五月底,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偕同海军部特派人员吴光宗、刘文瀚、敖景文,以及随员许兆桂、俞绍瀛、徐时霦、胡韫玉等共十四人,视察宁德。当船行至酒屿时,许世英远望黄土岩至古溪塘前头一带水路,有长堤隐约可见,如玉带般横亘于水面,其间空出一片土地,约有三四千亩,向当地人打听后,得知了这段惨痛往事,随即饬告宁德县详细勘测,冀竟前功。至今,唐贻香故居仍静静矗立于村中三字街街尾,破烂不堪,亟待修葺。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仕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