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568
颗粒名称: 旧城区
分类号: D625.57
页数: 3
页码: 2-4
摘要: 旧城区古名“、蕉城镇“1991年撤镇分为蕉南、蕉北两个街道办事处”县治开初择地在四都陈塘洋,清代数次修建城墙。城墙旧址为今南环路、蕉城南北路、小东门路等,一都范围南至今城南镇蚶崎、西至岭头界首,东抵县城边的碧山一带“旧城区范围与清代乾隆年间记载大体相当“旧城区背山面海,境内有多条山涧溪流自西向东汇入东湖。城关始终为宁德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如今旧城区已成为宁德中心城市主要的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人口聚集区域,城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蕉城城内主要街道有数十条。
关键词: 旧城区 变迁 宁德市

内容

旧城区古名“鹤场”,唐代为感德场,宋朝时为安东乡陵山里,元、明时期为“一都”,清代沿之。民国建立至1949年,称为“一区”、蕉城镇。1950年改称城关区,1955年设蕉城镇,1958年称蕉城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蕉城镇,1966年又称蕉城人民公社。“文革”期间称蕉城革命委员会,1984年恢复蕉城(城关)镇建制。1991年撤镇分为蕉南、蕉北两个街道办事处。 在旧志书中,城区称为“县治”、“城池”,在晚清文人著作中,始见称为“蕉城”。1999年,宁德县撤县设区,“蕉城”成为原宁德县名称。清乾隆县志载,县治开初择地在四都陈塘洋,后来建城于“白鹤山阳”。开始时建土城,宋朝时环以木栅,明正德元年(1506)始建砖城。明嘉靖四十年(1561)旧城毁于倭寇,两年后重建石城,设四城门,形似芭蕉叶,故名“蕉城”。清代数次修建城墙,民国二十八年(1939)拆除城墙,城墙旧址为今南环路、蕉城南北路、小东门路等。 明代时,城中有五街,分别为东、中、南、西、北,共有成德境、鹤峰境等十余“境”。清代乾隆年间,城墙内“四隅”范围仍然很小,但东门外、南门外已有数条“附城之街”,城内城外总计有“街”十九条。一都范围南至今城南镇蚶崎、西至岭头界首,东抵县城边的碧山一带,北及今单石碑。解放初期,旧城区范围与清代乾隆年间记载大体相当,人口不足1.6万。 旧城区背山面海,地处白鹤岭东侧,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从45米至海平面。三面靠山,东南开阔,境内有多条山涧溪流自西向东汇入东湖。当年,东湖海潮可至今蕉城第一小学,直抵今东湖市场,从白鹤岭山脚到海岸,不过二三公里距离。气候方面,因西部山地抬升水汽,城区降水丰富,年均2045毫米。年均温度摄氏19度,年日照时数1423小时。 建城千年,城关始终为宁德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闽东北重要的沿海商业贸易中心之一,有着较为发达的手工业、农业、渔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城区周围有水田3800亩。农作物有水稻、甘薯、茶、蔗、麻、菜、油料、药材等,还有各种咸淡水鱼类及蛤、蚶、蛎、蟹、虾等水产品。 如今旧城区已成为宁德中心城市主要的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人口聚集区域。公共设施完备,文教卫生机构健全,第三产业发达。城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蕉城城内主要街道有数十条。分布于旧城区内的主要有鹤峰路、蕉城路,八一五路、环城路、署前路、天王路、光荣路等等。其中蕉城路原为104国道,部分路段属原环城路北段,经多次拓宽,成为城市南北主要干道;八一五路,原为城区内住宅区及街道,20世纪50年代拓宽,分为西、中、东路,长约1200米。环城路,大体沿明、清时代城墙旧址修建,分为东、西、南、北段,全长约2300米。署前路、天王路、光荣路均为近二三十年所建,环绕旧城区,总长约1800米。旧城区内有多条街巷,基本保持着民国时期的格局。 历史上城关名贤迭出。自宋至清,出有状元、进士、举人、外任职官等数百名。近现代出过郑长璋、蔡威、黄家祥等革命志士,还有刘廷珍、林振翰等名人。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区还出过数量众多的教授、艺术家等各类人才。
   城区东面的浅海——东湖塘于1965年围垦成功,总面积20000余亩,至此,旧城始离海洋。如今旧城区与东侨新城区、城南镇的若干社区,共同构成宁德中心城市市区。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甘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