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宁德一都》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567
颗粒名称: “一都”简介
分类号: K921.57
页数: 9
页码: 2-10
摘要: 宁德县约在元代时期设,大体上与今天的旧城区、城南镇及东侨开发区的部分社区重合。以下分别简要介绍城区、城南及东侨开发区(东湖塘)历史、地理及经济、文化概貌,城墙旧址为今南环路、蕉城南北路、小东门路等。一都范围南至今城南镇蚶崎、西至岭头界首,旧城区范围与清代乾隆年间记载大体相当。城关始终为宁德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如今旧城区已成为宁德中心城市主要的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人口聚集区域。城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蕉城城内主要街道有数十条,分布于旧城区内的主要有鹤峰路、蕉城路。
关键词: 城区 变迁 宁德市

内容

宁德建县已逾千年。古时县以下划分为“乡、里、都、图”,宁德县约在元代时期设“都”,全县分为25个都。明朝时,一都“在城及城外,各数里”。清朝时,一都范围也是在“县城内外”。依旧志,“一都”的地域,大体上与今天的旧城区、城南镇及东侨开发区的部分社区重合。
   以下分别简要介绍城区、城南及东侨开发区(东湖塘)历史、地理及经济、文化概貌。
   旧城区 旧城区古名“鹤场”,唐代为感德场,宋朝时为安东乡陵山里,元、明时期为“一都”,清代沿之。民国建立至1949年,称为“一区”、蕉城镇。1950年改称城关区,1955年设蕉城镇,1958年称蕉城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蕉城镇,1966年又称蕉城人民公社。“文革”期间称蕉城革命委员会,1984年恢复蕉城(城关)镇建制。1991年撤镇分为蕉南、蕉北两个街道办事处。 在旧志书中,城区称为“县治”、“城池”,在晚清文人著作中,始见称为“蕉城”。1999年,宁德县撤县设区,“蕉城”成为原宁德县名称。清乾隆县志载,县治开初择地在四都陈塘洋,后来建城于“白鹤山阳”。开始时建土城,宋朝时环以木栅,明正德元年(1506)始建砖城。明嘉靖四十年(1561)旧城毁于倭寇,两年后重建石城,设四城门,形似芭蕉叶,故名“蕉城”。清代数次修建城墙,民国二十八年(1939)拆除城墙,城墙旧址为今南环路、蕉城南北路、小东门路等。 明代时,城中有五街,分别为东、中、南、西、北,共有成德境、鹤峰境等十余“境”。清代乾隆年间,城墙内“四隅”范围仍然很小,但东门外、南门外已有数条“附城之街”,城内城外总计有“街”十九条。一都范围南至今城南镇蚶崎、西至岭头界首,东抵县城边的碧山一带,北及今单石碑。解放初期,旧城区范围与清代乾隆年间记载大体相当,人口不足1.6万。 旧城区背山面海,地处白鹤岭东侧,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从45米至海平面。三面靠山,东南开阔,境内有多条山涧溪流自西向东汇入东湖。当年,东湖海潮可至今蕉城第一小学,直抵今东湖市场,从白鹤岭山脚到海岸,不过二三公里距离。气候方面,因西部山地抬升水汽,城区降水丰富,年均2045毫米。年均温度摄氏19度,年日照时数1423小时。 建城千年,城关始终为宁德全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闽东北重要的沿海商业贸易中心之一,有着较为发达的手工业、农业、渔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城区周围有水田3800亩。农作物有水稻、甘薯、茶、蔗、麻、菜、油料、药材等,还有各种咸淡水鱼类及蛤、蚶、蛎、蟹、虾等水产品。 如今旧城区已成为宁德中心城市主要的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人口聚集区域。公共设施完备,文教卫生机构健全,第三产业发达。城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古迹。蕉城城内主要街道有数十条。分布于旧城区内的主要有鹤峰路、蕉城路,八一五路、环城路、署前路、天王路、光荣路等等。其中蕉城路原为104国道,部分路段属原环城路北段,经多次拓宽,成为城市南北主要干道;八一五路,原为城区内住宅区及街道,20世纪50年代拓宽,分为西、中、东路,长约1200米。环城路,大体沿明、清时代城墙旧址修建,分为东、西、南、北段,全长约2300米。署前路、天王路、光荣路均为近二三十年所建,环绕旧城区,总长约1800米。旧城区内有多条街巷,基本保持着民国时期的格局。 历史上城关名贤迭出。自宋至清,出有状元、进士、举人、外任职官等数百名。近现代出过郑长璋、蔡威、黄家祥等革命志士,还有刘廷珍、林振翰等名人。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区还出过数量众多的教授、艺术家等各类人才。
  城区东面的浅海——东湖塘于1965年围垦成功,总面积20000余亩,至此,旧城始离海洋。如今旧城区与东侨新城区、城南镇的若干社区,共同构成宁德中心城市市区。
  蕉北街道办事处 1991年,蕉北街道办事处从原蕉城镇改制组建。居旧城区北半部。西起继光公园,东至天王路镜台山,北至金涵大桥头,南以八一五路与蕉南街道办事处辖区为界。是宁德市委、市政府,蕉城区委、区政府行政办公所在地。下辖有鹤峰、继光、培英、崇文、三元、碧山、单石碑7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约5平方公里。2008年统计,辖内有市、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336个,商业网点和公共娱乐服务场所1400多家,运输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等产业发达。文教卫生事业发展,社区文化富有特色。有各类歌舞团、电影院、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公园10余处。辖区内有4所小学、2所中学,10余所幼儿园。市第一医院、宁德人民医院、市区两家防疫中心、蕉城卫生院也在辖区内,此外还分布许多医疗诊所。 辖域内西、北、东北环山,以西部白鹤山为主峰,东北诸山以镜台山为中心,山林茂密,植被良好。城区北部有北门外溪、北门冈溪、灵溪三条溪河横贯城区。 辖区内除主要道路外,街巷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环卫、给排水、公交、照明等城市公共设施完善。宁德汽车客运站(北站)座落境内,是闽东主要交通枢纽之一。 辖区内自然、人文景观丰富。西部以戚继光公园为中心,周围有灵溪寺、经灵寺、居士林、定泉井、留仙洞、蟠龙洞、白岩鼻、“秋谷”石刻等古迹、景点。境内北部有天王寺、镜台、观海楼、金光寺、林振翰墓、唐武毅大夫彭仲修墓等古迹、景点。西北部有烈士陵园及革命烈士纪念碑、广福寺等景点。旧城区内尚存一片明、清、民国时期建筑风格的街区,留有大量的民居古建,其中有朝天桥、城隍庙、辕边井等宋元时期的古迹,以及蔡氏家庙、蔡威故居等较完好的古建筑。目前戚继光公园、新四军六团宁德留守处、蔡威故居、宁德烈士陵园区,已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辖区内民俗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技艺高超,有高跷、肩头坪、拖石、纸扎“五兽”等。特产小吃有汤圆、海蛎包、肉丸、江南丸等。
  蕉南街道办事处 1991年,蕉南街道办事处从原蕉城镇改制组建,居旧城区南部。东与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相邻,西傍南漈山风景区、南与城南镇相邻,北临八一五路与蕉北毗邻。下辖有海滨、鹏程、芦坪、南漈、福山、中南、桥头下、小场、下宅园、荷园、东湖等11个社区居委会,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辖区内运输业、旅馆业、饮食业、物流业发达,各类环卫、给排水、公交、照明等城市公共设施完善。2008年统计,辖区内有市、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235个,商业网点和公共娱乐场所1000多家。辖区内有小学4所、中学1所,宁德一中在辖区内。辖域内有各类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十多处,各社区还组织了各类合唱队、舞蹈队、曲艺队等。 蕉南辖区内主要道路有八一五路、南环路、鹤峰路、蕉城南路、宁川路、富春路、闽东西路等,还分布着众多旧街巷。 蕉南辖区西南诸山北接白鹤峰,经白鹤岭、岭头顶山向南绵延至城外。城区西南方向的岭头顶山,海拔855米,俗称“南峰”,上有电视转播台。境内太尉溪(下游称“汛塘溪”),旧时为城区南面护城河,还有南漈溪(下游称“战场溪”),两条溪流自西向东横贯辖区。 蕉南辖区内人文自然景观丰富,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社区内有众多文物景点。座落于鹏程社区中南路马厝里14号的古民居绣花楼,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占地345平方米,为木结构楼阁式,是闽东地区现存量较少的明代民居的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辖内的蔡氏家居、林厝里、黄厝里、薛厝里,陈厝里等是较大型的古民居,还有文昌帝宫、新塘宫、鹏程境宫、观音亭和基督教“福音堂”等古建筑。位于城区西南的南漈公园,是城区规模较大,设施较完备的公园,也是国内少有的城内瀑布公园,是市民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和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场所之一。 蕉南街道办事处辖区内有较为丰富的民俗传统活动,如高跷、肩头坪、拖石、铁技等等,其中铁技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风味食品有汤圆、肉丸、江南丸等。
   城南镇 因地处蕉城南郊而得名。城南镇东临东湖塘和三都澳,西接罗源县中房乡,南邻飞鸾镇,其地域恰与旧志中所载“一都”的南、西界相同。 1961年4月成立城郊区,1964年3月城郊划分三个小公社,1966年7月城郊成立金涵公社,将古溪、岐头、贵岐、福洋(原洋尾)、蚶岐、塔山诸村划归城关公社,鳌江、金蛇头划归漳湾公社。1977年6月,合并金涵公社的岭头、叶厝、田中,漳湾公社的金蛇头和蕉城公社的古溪、岐头、贵岐、福洋、蚶岐、塔山等村,成立城郊公社,1984年改为城南乡,1992年1月改镇建制。 全镇辖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分为85个村民小组和7个居民小组,43个自然村。 目前,城南镇原有的部分村域已与城区连成一体,宁德市海关、商检、电信、数家银行、税务、公安、交警、工商等一大批重要机构及众多饭店酒楼等服务单位落户城南辖区内。区内主要道路多条,城市主、次干道宁川路、蕉城南路、鹤峰南路自北向南横穿辖区内,坪塔路、富春路等构成东西走向主干道,高速公路互通口和汽车南站等主要交通枢纽也在辖区内。 除大批市政机构和多处新住宅区外,域内较大的人口集中地为莲峰社区和古溪村等社区,此外城延新村、陈家洋新村、塔山、福洋、岐头、后山等村近十余年也新增大量人口,成为中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聚集最多的地域之一。 城南镇全境背山面海,总面积约为34.5平方公里,约占五分之四面积的西部为山区,东部为洪积平原和海积平原。境内有高山多座,多为南北走向,自北向南,分布着白鹤岭、岭头顶山、大山冈山、洋尾山、文笔山、莲峰山、天山梅山、牛山尾山等,绵延向南与飞鸾诸山相接,海拔多在700米以上,东坡陡峻,直逼海边。文笔山为最高山峰,海拔1048米。漈坑尾溪、髻峰溪、茶耔洋溪等8条溪流山涧,源于西部高山,自西向东独自入海。境内古溪、岐头、贵岐、福洋、蚶岐、塔山、金蛇头等村原均为临海村庄或岛屿,后因东湖塘围垦,与陆地连成一片。气候为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降水2000毫米左右,年均温度摄氏20.3度。城南镇境内生态良好,植被茂盛。双髻峰原始次森林生态保存良好,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桫椤群落。 据2008年统计,全镇耕地面积为2127亩,其中水田1607亩,旱地1210亩,其它用地251亩。林地37000亩。农业作物以水稻为主,兼有蔬菜。水果主要有蜜柿、板栗。但近年农业比重在经济领域明显下降,工、商业不断发展。海产品的主要经营方式有自产自销、来料加工等,主要种类有海带深加工、龙头鱼加工、冰冻鲜黄瓜鱼、红糟黄瓜鱼等。有企业百余家,主要种类有石材加工、海产品加工、茶叶加工等。镇域内有丰富的花岗岩矿和淡水资源。目前,全镇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还有港口码头4个和多条交通、运输船只。 城南镇由于城市化发展较快,因而文化教育、卫生也较为发达。目前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校3所,还有多家医院、诊所。 城南镇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古迹众多。古建筑有始建于唐咸通九年(818年)的报恩寺,始建于明代的南峰寺、龙湫寺等等。此外,塔山村、贵岐村及岐头村的天主教堂等宗教建筑始建年代均较久远。此外,还有重建于1994年的灵瑞塔(今名如意塔)。塔高58.9米,为八角九层,2003年塔山辟为公园。 宁德城关通往罗源、福州的白鹤岭古官道大部分也属于城南镇境内。这条古道的道旁有明代烽火台、不同时期的摩崖石刻等,是难得的兼具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旅游景点。
   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 福建东侨经济开发区,曾称“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原为东湖塘华侨农场。在旧城区东南,东隔海与三都岛相望,西南与城南镇相邻,西与蕉南毗连,北与漳湾镇相接。这里旧名东陂、东湖、东湖塘,原来是由数个小岛环抱的浅海湾,涨潮时汪洋一片,退潮时万亩滩涂,是宁德旧城通往外界的海上通道。因其居于城区之东,故名“东湖”。今由贵岐海堤、四孔桥海堤、金马海堤三段海堤和二十五孔闸桥、四孔桥两座排洪闸桥围海而成。面积12.67平方公里。 历史上的“都”以民居社区为其划分依据,一都的东界只及县城边,今县党校、五里亭等地,当时已属五都界。但旧时文人概述一都风景时,屡将今塔山、东湖等归为“县治之胜”,所以今天把东湖新城区归于历史上“一都”的范围,也是有道理的。 历史上这里曾经屡次修堤为田。宋代至元代间曾围海千余亩,后圮废。清代乾隆年间又围垦,后数年,堤又为海潮所毁。1958年6月,东湖塘围垦工程动工。第一阶段工程至1960年12月止,完成总工程量88%,因力竭停工。建成岐头至贵岐、贵岐至金蛇山两段海堤,计1162米;建成四孔桥闸和二十五孔桥闸;修筑金马海堤两端计685米,堆石1325米。60年代初,省侨委接手工程,第二阶段工程仍由宁德县政府负责,上场人员计有当地民工2000人与300名归国华侨。于1964年5月16日动工,历时1年2个月,完成截流闭气,围垦成功。1969年9月因台风,海堤决口,1970年1月抢修补口成功。1972年大堤全面加固培高。三次修建及一次加固,宁德县总计投资580万元,投劳560万个工日,建成三段总长2570米、高8.5米海堤,围垦面积20678亩,其中可耕地1.1万亩。近年连续投入加固,2006年在金马海堤南段建成附堤。 1965年11月,挂牌成立宁德东湖塘华侨农场,为省侨务办公室主管的直属企业。1970年2月,东湖塘华侨农场下放宁德县管理,1971年6月,成立革委会,1978年4月17日,重新收归省外事办公室主管,同年5月25日侨务办公室成立,同省外事办公室合署办公。1980年11月,农场革委会取消,改为场部,原生产大队改为管理区。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先后安置8个国家3批难侨,计4000余人。至1992年,场内有812户,3101人。场员系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日本、柬埔寨、泰国等国归侨。场员通印尼、越南、广东(客家)、闽南等地语言和方言,基本能讲普通话。辖五里亭、大门山、四孔桥、东楼、塔南、兰溪、华溪、七星等8个管理区,2个专业队。场部四易其地,1985年移驻五里亭。上个世纪90年代期间,有耕地4026亩,其中水田3565亩,旱地497亩。以农为主,兼营果树、渔业、茉莉花,办有鱼种场、果场、肉鸽场、茶叶加工厂、饮料厂、针织厂、修配厂、电厂和车队等。有中学1所。各管理区有小学、幼儿园、托儿所、文化站各1所。各管区均通公路,有电、水设施。农场区域内有师范学校和第五中学。 1997年6月,宁德地区行署接管。同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发文同意华侨农场增挂华侨经济开发区的牌子。同年12月8日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挂牌。1999年5月,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管委会设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建设局、房地产管理局等。市直部门在此设立国土资源分局、规划分局和环保分局。还有东湖塘华侨农场、财政核算中心、海堤水闸管理处、土地储备中心等8家直属事业单位。 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自成立起至今,东湖塘华侨农场区域已建成为闽东中心城市的新城区,域内已有数条主次干道建成,构成新城区的骨架,其建成面积与人口,已具规模。投资7000万元的华侨新村于2005年建成。新村共14幢6层楼房,645套住间,建筑面积67000平方米,归侨人均面积25平方米。原有散居于各管理区的住户,大部分搬迁于此定居。目前新城区内有六个社区和众多市政、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机构和公共设施,一大批金融、电讯、银行、宾馆、酒楼、商业落户于此,近年还落户规模巨大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超市等。除此之外,区内还有多家工业企业。全区常住人口逾六万,已初步形成交通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闽东中心城市新城区。
  近年,东侨经济开发区内还建成了南、北岸公园,成为中心城市主要的公园之一。

附注

作者简介: 甘峰,1974年夏年参加工作,曾当过知青、教师、报社编辑、记者、公务员、企业员工,在宁二中、十中、宁德报社、市委宣传部、市综合改革办公室、区广电局、某外企、宁德晚报、某企业工作过。2006年办理退休手续。现为区政协委员。住宁德、厦门。

知识出处

宁德一都

《宁德一都》

本书主要内容分为街区村落、经济活动、文化民俗、人物事件、老街风貌、姓氏源流、社会杂谈、志书札记等8大类,共100余篇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甘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