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552
颗粒名称: 生产力
分类号: F323
页数: 4
页码: 470-473
摘要: 南山片各畲族自然村离汉区不远。虽然山高水冷,土地贫瘠,与汉区平原地带有所差异,但农作物种类却与汉区大体相同。畲族区有的汉区也有,不过是产量多少不同而已,并无其他特产。茶叶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产量与质量逐年都有提高。乌岩1958年茶产量5858斤,比1957年4506斤增产30%,质量列宁德县第1位,平均每担价值97元,其他地区只平均七、八十元。除可坑里与南山各种5亩外,别村都是自种自给的。因此产量大有提高。南山片畲族所用的农具,不论是铁器或竹木器,全由汉区买入,种类大多与汉人同样。南山全片总人口1103人,男全半劳动力326人,女全半劳动力215人,男女全半劳动力共计541人,占总人口49.03%强。
关键词: 宁德县 畲族 农业经济

内容

1、作物种类和土地利用。
  作物种类:粮食作物有水稻、番薯、大小麦、芋头、瓜菜等,以水稻为主.番薯次之,大小麦是近两年山区新作物,经济作物有松、杉、竹、茶、麻类、花生、油菜、黄豆等,而以杉、竹为主,茶叶次之。南山片各畲族自然村离汉区不远。以乡所在地——飞鸾为中心,最远的乌岩、长园相距只有15华里,近的可坑里只有5华里。虽然山高水冷,土地贫瘠,与汉区平原地带有所差异,但农作物种类却与汉区大体相同。畲族区有的汉区也有,不过是产量多少不同而已,并无其他特产。如经济作物中的杉、松、竹几乎遍布南山片各畲族自然村山岭,其中以毛竹出产为最多,杉木次之;茶叶全南山片有253.57亩,占全片耕地面积2046亩(不包括蒲岭社)的12%强,收入占全南山片总收入不多,却以乌岩与长园村为最多。乌岩与长园共有243.57亩茶园,其中循园茶(地瓜园周围种茶)180.82亩,简作茶园(一片山园全部栽茶)只有62.75亩。茶叶生产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产量与质量逐年都有提高。乌岩1958年茶产量5858斤,比1957年4506斤增产30%,质量列宁德县第1位,平均每担价值97元,其他地区只平均七、八十元。除可坑里与南山各种5亩外,别村都是自种自给的。
  粮食作物全片计有耕地面积2405.38亩,其中水稻1973.11亩,占总面积82.03%,地瓜432.27亩,仅占总耕地面积17.97%,还有大小麦、芋头、蔬菜等占耕地面积都很少。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解放前好的亩产200多斤,中的只有150斤左右,差的在100斤以下,全年平均亩产只有150斤左右,大部分都是单季稻,从四月插秧到九月初收割,需要130至140天时间,割完稻,锄罢稻根,田农就须停种五六个月,翌年复种。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畲族地区也推广了“一肥二水三改制”和“深耕密植”的增产丰收经验,兴修水利,大量积肥,单季改双季等增产措施亦被畲族农民所接受。南山片1958年修小型水塘1个,小型水利112处,七昼夜积肥331729担,超额2.1万多担,改良土壤]]72亩,单改双占田亩60%。据南山、可坑里、乌岩等三社(旧社)1958年上半年统计,单季改连作和简作的有922.69亩,占三社总田亩1640亩的56%。因此产量大有提高。解放前单季稻占80%以上,洋田种些双季稻,约仅占10-15%。每年平均亩产120-150斤,等于种子每亩6斤的20至25倍;1956年改制占总耕地面积60%以上,后因“改制不增产”的错误思想影响,1957年改制面积又降到20-30%。单双造平均亩产220斤,单季亩下种9斤,双季13斤,平均每亩下种11斤,收获量等于种子的20至22倍;1958年又大改制,早稻平均亩产268斤,每亩下种18斤,总收获量等于种子的14至20倍。
  土地利用:南山片18个畲族自然村中,除可坑里和蒲岭(畲汉杂居)两村靠近平原地区,地势较低外,其他全是处于高山半岭的村庄,因此除了梯田和山园以外,别无其他种类土地,至于山脚下(如可坑里和蒲岭)的小洋田,约仅占南山片总耕地的5%。
  这里年年都有开荒,山园面积却没有增加。因为山园都处于山顶,缺水贫瘠,种二至三年后,就需要停种四至七年之久,畲族称之曰轮歇地。全片有432.27亩,占总耕地21.9%。梯田占总耕72.9%。
  2、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南山片畲族所用的农具,不论是铁器或竹木器,全由汉区买入,种类大多与汉人同样。虽有些个体的铁、木、石工匠分散在各个村落,因技术不高,设备缺陋,又不能组织集体生产,因此,亦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其农具有如下几种:
  第一、铁器类:有犁、耙、镰刀、草耙、田刀、柴刀、锄头等;
  第二、竹木类:软丙(晒干作物用的)、番薯丙、谷筛、箩篓、谷楻桶等;
  第三、加工工具类:土砻(脱谷皮用的)、石臼、“风车”(扬谷壳糠的)、薯切(切地瓜丝用的)。这些工具与汉人所用大同小异。因山高水冷,田园面积窄长,土地贫瘠粘硬,新式工具推广不多。
  耕畜全是水牛,南山片约计有47头。
  畲族农具说明:(1)畲族用犁:此犁专用于山区梯田,全部约重35斤,是由铁犁头和木犁柄两部分构成的。犁头长1.1尺,短平原(汉区)犁1寸,犁头不像汉犁那样尖,稍带曲圆形,犁尖至犁手长约2.5尺,犁柄长3.5尺,都比汉犁短约5—7寸,因为山区梯田土硬且面窄,用此构造,便于使用。
  (2)畲族用耙:此耙宽3.1尺,比汉耙短5寸,齿高1尺,比汉人用的短1寸,齿间2.5寸,全耙的齿比平原田耙少两齿,适用于山区梯田,也因梯田土硬且窄,便于灵活转弯。
  (3)畲族用锄头:锄头有四角锄、板锄、山锄和三角锄等4种,四角锄嘴宽约4寸,绝大部分用于平原水田、农地,畲族山区少用。板锄嘴宽2.5—3寸,山锄嘴宽2寸,乃畲汉人民山地通用工具;板锄适用于土质很硬的农地开荒。山锄适用于开荒掘岩石等坚硬的东西。三角锄嘴形呈现曲线圆尖形,跟宽4.5—5寸,乃畲族劳动人民传家工具,应用量最多,适用于山区梯田,因梯田水冷土硬,不易损坏。据传说,三角锄乃从高辛帝宝库里取出的,至今保留着祖宗流传形状。
  (4)畲族用田草耙,与汉族一样,只是竹柄梢长些,大概适于梯田形窄特点,一般一坛田同向耙二回,便可换行再耙。
  耕作技术:山田除收获季节慢些外,耕作工序亦大体上与汉区相同,解放后提倡“精耕细作”,畲族农技在汉区的影响下,也有一定提高。如解放前单季稻只一翻一耙就插秧苗,有的甚至今天翻耙,明天就插秧,技术非常粗放,也就更谈不到积肥和多施肥料,有的还是白水田。解放后,特别是去年和今年几乎都做到二翻三耙,有的还三翻三耙,每亩施800一1000担(包括土肥)。精耕细作加上肥料,水利灌溉和改制,取得了增产。
  3、劳动力。
  畲族是一个勤劳能干的民族,其特点就是不分男女老少都热爱劳动。解放前在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大汉族主义的欺压下,迁居山上,凭着自己劳动的双手,创造自己的生活与历史。
  南山全片总人口1103人,男全半劳动力326人,女全半劳动力215人,男女全半劳动力共计541人,占总人口49.03%强。
  从整个南山片计算,每个劳动力平均负担4—5亩田园,若单靠农业生产,劳力正好够用。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