琯宁段公路工赈工程计划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544
颗粒名称: 琯宁段公路工赈工程计划书
其他题名: (民国)三十六年三月编
分类号: G275.1
页数: 5
页码: 449-453
摘要: 沿线各县位处本省之东北部,东面滨海,其余均为山陵地带。鱼盐木材出产尚富,祗以山岭重叠,交通至感困难。运输不便,外销内运两感辣手,致人民生计穷困,农村经济逐渐破产,教育亦因之落后。是以修筑是路实不容稍缓。嗣因抗战事兴并将已完成者全部予以破坏,至罗宁一段于二十年间本厅复设队测量亦因抗战关系未克兴筑。兹值复员期间本厅鉴于闽东交通之阻塞,爰由公路局分段设队测量。第十队负责琯头至宁德。兹将测量经过编造计划如次。在连江城,海潮可口有帆船行驶。罗源东面临海北西南三面背山,形成一湾形称为罗源湾。至起步乡以下,便有海潮渗入。雨量全年平均为一七九二公厘,春夏多雨,秋冬较少。
关键词: 琯宁段公路 档案 宁德县

内容

(A)绪论
  沿线各县位处本省之东北部,东面滨海,其余均为山陵地带。鱼盐木材出产尚富,祗以山岭重叠,交通至感困难。运输不便,外销内运两感辣手,致人民生计穷困,农村经济逐渐破产,教育亦因之落后。是以修筑是路实不容稍缓。
  (一)沿革:查琯宁路线系由连江琯头镇起点,经连江、罗源而至宁德。民国十九年间,本厅曾经设队先行测量琯头至罗源一段,并发动民工及兵工开筑。当时仅完成琯头至连江江南桥面一段十二公里,而连江至罗源四十五公里石方及桥涵尚未完成。嗣因抗战事兴并将已完成者全部予以破坏,至罗宁一段于二十年间本厅复设队测量亦因抗战关系未克兴筑。兹值复员期间本厅鉴于闽东交通之阻塞,爰由公路局分段设队测量。第十队负责琯头至宁德。兹将测量经过编造计划如次。
  (二)地理及人文概况:连江东面临海,其余均为山地,峰峦重叠,最高海拨一千二百公尺,鳌江为主要溪流。在连江城,海潮可口有帆船行驶。罗源之西南,古田之东南及林森之东北诸口口口水流均汇流入鳌江,流量颇丰。唯因年久失修,河床冲积沙砾甚厚,时罹水患,距城南十二公里即为琯头镇,城北五十华里为丹阳镇,再北二十华里即为罗源县界之印德乡,居民除沿海捕鱼为业外,大都业农。罗源东面临海北西南三面背山,形成一湾形称为罗源湾。南通连江、西达古田,北向乃飞鸾山脉,即为罗宁两县之交界。城南北虽均有溪流,唯河床甚狭,南溪发源于该县南部之鳌峰村,长约二十华里,坡度颇陡,经县城之西南东出入海。城北隔山为起步乡,北溪经过于此。该溪发源于该县之西北,经洪洋、起步等乡,东趋入海。河床因洪水冲积,砂砾甚多。至起步乡以下,便有海潮渗入。起步以北即为飞鸾山脉,高度在海拔八九百公尺以上。山势陡峭,大部为岩石。山横断罗宁两县,故罗宁交通该山脉为必经之路。居民除沿海一带依海谋生较佳外,其余多业农。生活穷苦,教育程度极低,全县仅有中学一所,小学亦少。宁德地势与罗源略同。东面亦濒海,山岭环绕县之西北南三面。三都澳在县之东部,为该县之一大市镇,亦为本省之一重要门户。雨量全年平均为一七九二公厘,春夏多雨,秋冬较少。人民多业农,渔业谋生者亦多。
  连罗宁三县因交通之阻塞,出入货物之运输,除一部份依赖闽江下游汽船,及民帆船外,均由陆路肩挑。以致人民生活日窘,农村经济日破产教育落后。社会人士甚望早日开筑此段公路,则农村经济之发展、教育之普及、社会之改良、得以实现也。
  (B)设计资料
  (一)经济情形
  (1)人口:连江全县计二二〇,0二四人,平均每方公里一四六人。罗源全县计一0一,四0二人,平均每方公里一四二人。宁德全县计一八一,六五七人,每方公里平均一四四人。
  (2)物产及农工商业:连罗宁三县均以海产为大宗,如石骨鱼、蚶蛏干、蛎干、蟳、鲶、黄瓜鱼、鳗鱼、带鱼、鲨鱼、目鱼、蚱虾干、壳蛤、介贝、海蛰、鱼翅、鱼唇等,年产量约三十余万市担,行销福州及闽西北各地。其次,食盐年产亦约三十余万市担,再次如茶业年产约十二万市担,又如笋干、纸、竹、木材、糖、麻、等,出产亦丰,食米除自给外尚有多量余粮外销。沿线各县城较为繁荣外,尚有琯头及丹阳亦为交通商业之重要点,商铺颇多。此外连江制造竹器之手工业,年产数万件,行销闽江下游各地,宁德则有瓷器及铁器年产亦数十万件运销东北平津等处。
  (3)交通运输情形及交通工具运费运输种类:闽东交通感困难,曾经前述之矣!沿线连罗宁各县份,滨海一带籍有帆船及汽船运送,然帆船行迟缓而汽船又因船只甚少,是以鱼产运抵各地,鲜味已减。运费每市担每里下水四百元,上水加倍。内陆全藉肩挑肩扛运送而已。交通线均循古道,由宁德跨白鹤岭或飞鸾镇经罗源、连江而至琯头。运输更为迟缓且损耗人工不少运费,每担每里需费四百元。设使公路完成,不仅闽东交通便利,即闽浙及闽东北交通构成一气,水陆联络前途实有无限希望。
  (4)社会文化情形:闽东教育落后,学校稀少,社会古老,民性尚刻苦耐劳,风俗敦厚。
  (5)地质土壤调查:沿线惟平地段为普通泥土,其余大都为砂包土。惟白鹤、叠石,鸡角及白塔诸岭,坚石约占百分之三十。此外因环山路线零星孤石,约占总土方百分之一。
  (6)工程材料分布:连江、丹阳及罗源叠石一带,杉松颇多,其余砖石灰沙等路基及路面所需材料沿途均有。
  (7)工食粮价及工人来源:连罗宁三县粮食均可自给有余。据查卅五年底,食米每市担三万余元,食粮可就地采购,尚无问题,普通工人可就地招雇。
  (8)拟建桥梁之各河水文与河床地质:沿线多由山岭蜿蜒而至,宁德除山涧、溪流宽度狭小,水量稀薄者外,唯连江鳌江较大。流域较长,河床积沙甚厚。该处原有老石桥,颇为坚固。此外罗源起步及护国两河,为沙质底,连江北门外即十六公里附近两桥为普通田土底。连江山岗后楼、丹阳三口为沙砾底,其余均为乱石河床,常时流量甚少。
  (C)计划概要
  闽东公路干线,自福州起点,经琯头、连江、罗源、宁德、福安、霞浦、福鼎至汾水关与浙江之平阳公路相接。再由福安经周宁、政和至浦城。由周宁东北至寿宁,东南经屏南通古田,及由宁德经杉洋通古田。各线本厅均在统筹计划,与筑琯头至宁德一段业经第十工赈工程测量队测量完竣,全线长98.172公里。计有桥梁79座,涵沟307道,湾线1167处,最小半径十公尺,最大坡度10%。桥梁多系山涧溪谷,径间狭小,均可就地取材建筑。唯连江江南桥,原有桥台桥墩可资利用,拟仅架设木桁构桥面,以符经济。
  根据以上各点情形,选择最经济、最合理之原则,以分别计划藉实,逐步实施,以求早日完成。
  (一)路基路面:该线因大半盘行山岭,石方自较为多,土方数量亦属可观。为经济着想,拟在山岭陡峭地带路基宽度缩为六公尺,其余则依本省公路标准定为7.5公尺。路面拟照本省习用之泥结碎石路面,其材料沿线均有,藉合经济。
  (二)横断面:道路为求便利排泄雨水,需设横断坡度使雨水易于流入排水沟,是以恒使中央高于两侧。本线照本省公路工程标准设计两侧坡度为1:15。
  (三)曲线:在原则上以用大半径者为良,唯本段路线多盘行山岭,因山坡起伏转弯曲折频续,故敷设曲线较多,所用半径仅能依本省规定,在十公尺以上。
  (四)纵断面:本线大部在山岭盘行,有因限于地势及求填挖平衡,小部份最大坡度定为百分之十。
  (五)桥涵:沿线之河流多为山涧小溪,曾经前述之矣。拟建各桥涵均依实地上流之口水而定,除连江丹阳溪因河宽较大而常时水流甚广,雨后山洪暴至,流量陡增,霎时即行减降。拟建过水桥,藉合经济。其余均拟就地取材,建造半永久性之石台水面桥梁,将来交通发展,经济充实时,施建永久桥面。至于涵洞,在高填土部份拟以箱形之石台石面及皱纹铁管,其余则为石台木面,其大小均视实地情形而定,按照本省公路标准计划。
  (D)工程费之估计
  本工程需材料工具费及工资差额管理费等六二一三.五00000元。此外需工赈面粉七七八七.五0公吨,折合价款七七八六.五00000元。全部工程费总计为国币一百肆拾亿元。
  (E)施工计划
  本段土方部份拟利用农闲期间,发动民工或兵工挖填,时间暂定卅七年度完成。石方及桥涵部份,有关于技术,须发包承办。拟矣土方全部完竣后,继续招商承包辨理,暂定卅八年度完成。所需经费面粉数则由救济总署拨给。其他不敷之额由省方筹措壹拾陆万万及有关县份筹集壹拾伍万万元,以资补助。全线分段管理。此外材料方面如水泥、柏油、铁件则须向榕沪各地采购,其余均可就地取材。小工及技工,闽东各地均有随时可招雇。
  (F)结论
  本线公路完成则闽浙交通便利自无疑议外,销内运货物灵便不待言,文化之传播,风俗之改良,皆能够指日实现。间接若干劳力肩挑之工人,可从事于生产,其收益诚未可限量也。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