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季良母家蓝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510
颗粒名称: 陈季良母家蓝田
分类号: K81
页数: 2
页码: 376-377
摘要: 陈季良是我国近代的海军名宿,历任“海容”舰舰长、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海军部常务次长等职。同时也为国民党抗日立过赫赫战功,曾指挥过著名的“江阴保卫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陈季良之所以能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这与他的慈母吴氏是分不开的。而原配蔡氏,已生有三子一女。蓝田士绅通过吴重妹的关系,找到了陈季良,请求帮助打赢官司。陈季良通过调查事件经过,合理判决,使双方心服口服。同年十一月三十日,陈季良以兼闽厦海军警备司令部司令的名义,下了一道公函,确定了蓝田所辖滩涂面积,委托宁德县县长邵焯发布施行,加以保护,并刻碑为记。值得一提的是,陈季良的曾祖陈鸣昌、祖父陈翼谋都曾宦游流寓宁德。
关键词: 陈季良 传记 宁德县

内容

陈季良是我国近代的海军名宿,历任“海容”舰舰长、海军第一舰队司令、海军部常务次长等职。同时也为国民党抗日立过赫赫战功,曾指挥过著名的“江阴保卫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陈季良之所以能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这与他的慈母吴氏是分不开的。
  陈母吴氏名重妹,五都蓝田村(今属蕉城区漳湾镇)吴世北次女。自幼因为家境贫寒,被卖到福州文儒坊陈家做丫鬟。吴氏聪慧贤淑,且容貌出众,被陈季良父亲陈镜河(举人、江苏候补知县)纳为侧室,生下陈季良。而原配蔡氏,已生有三子一女。吴氏虽出身卑微,却从不溺爱儿子,循循善诱,颇有大家风范。据有关资料记载,陈季良小时,常随母亲到外祖父家小住,每次到宁德,母亲都让他登楼观海,对他说:“海上无门,外国人最易来犯。”有一回,登楼观海时,陈母指着渔民在泥埕上的土橇说:“明朝倭寇犯境,戚继光将军借助土橇,潮退时,令士卒乘坐前进,攻破敌人巢穴,大获全胜。”陈母勉励儿子要学习戚继光将军,报效国家。蓝田村背山面海,是五都下(旧指漳湾镇)有名的鱼米之乡,百姓安居乐业,所产“蓝田花蛤”享誉闽东沿海各县。这些都给幼年的陈季良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
  陈季良显达之后,不忘外祖养育之恩,为蓝田也做过一些好事,但他公正廉明,从不以私情加以偏袒。民国十七年(1928),蓝田村与县城月爿坪黄承箕(字星野,碑记误作星墅)、黄承志(字笃夫)兄弟因海埕划分问题发生纠纷,双方各不相让,最后上告省府。时陈季良任海军第一舰队司令兼闽厦海军警备司令部司令,驻守福建。蓝田士绅通过吴重妹的关系,找到了陈季良,请求帮助打赢官司。陈季良通过调查事件经过,合理判决,使双方心服口服。为此,黄氏兄弟还感恩戴德,亲往福州陈季良府邸致谢。同年十一月三十日,陈季良以兼闽厦海军警备司令部司令的名义,下了一道公函,确定了蓝田所辖滩涂面积,委托宁德县县长邵焯发布施行,加以保护,并刻碑为记。这块石碑至今仍完好保存在蓝田太尉宫。
  民国二十三年(1934)元月,陈季良介绍其外甥林逸堂来宁任县长,临行反复叮嘱要林照顾“外嬷”①一家。林逸堂来到宁德后不久,就任命陈季良的堂舅吴炳文、吴炳呈入县政府担任要职。
  民国三十四年(1945)四月,陈季良在四川万县住所病逝,享年六十二岁。国民政府明令抚恤,追赠海军上将。关于陈季良的死因,外界普遍认为是“旧伤复发”,不治而亡。而在蓝田民间却有着不同的说法,这里的百姓一致认为陈季良在战场上虽然遭受严重的足伤,但并不致命,而是有仇隙的军界同事或部下,利用医生在治疗药物中做了手脚,害死了这位战功显赫的抗日名将。以上两种说法孰是孰非,一时也难以考证,只能作为一个历史谜案留待后人解析。
  值得一提的是,陈季良的曾祖陈鸣昌、祖父陈翼谋都曾宦游流寓宁德。道光时期(1821~1850),陈鸣昌担任宁德县学训导,后还应闽浙总督程祖洛、周墩魏敬中推荐担当《福建通志》审校工作。咸丰十年(1860),陈翼谋以内阁中书告假归里,受聘为宁德洋中周氏修谱。至同治二年(1863)告竣,前后长达四年时间。修谱之余,陈翼谋“游环峰(洋中),谒鞠多书院”,遍览西乡名胜。还留下了《谒光禄大夫祠》、《入国子先生里》等诗句。在一首诗中,他还把与洋中一水之隔的东山村认作自己的祖籍地,字里行间充满对西乡风物的倾羡之情。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季良
相关人物
吴重妹
相关人物
林逸堂
相关人物
吴炳文
相关人物
吴炳呈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