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西门外西式建筑群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497
颗粒名称: 消逝的西门外西式建筑群落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9
页码: 336-344
摘要: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在宁德城关西门外二、三百米的西山山麓坡地上,有一片西式风格的建筑群落,高窗宽廊,红柱粉墙,房屋之间遍种花草树木,其风格迥异于城内传统的民居。这就是英国圣公会创建的教会医院与教会小学。今天的宁德县医院址,包括永生医院和毓秀学校。永生医院与毓秀学校的北墙以及南墙,大体相连,因此从整体上看呈长方形。永生医院与毓秀学校,均始创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毓秀学校是宁德县第一座新式小学,医院则是最早将西医引进宁德的开始。此楼从平面上看,也是四方形,略小于前述之“妇科住院部”,边长约有14米。楼房中间有一开间较为狭小,不足3米,开成南北向的通道和楼梯间。
关键词: 古建筑 民国时期 宁德县

内容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在宁德城关西门外二、三百米的西山山麓坡地上,有一片西式风格的建筑群落,高窗宽廊,红柱粉墙,房屋之间遍种花草树木,其风格迥异于城内传统的民居。这就是英国圣公会创建的教会医院与教会小学。
  今天的宁德县医院址,包括永生医院和毓秀学校。永生医院与毓秀学校的北墙以及南墙,大体相连,因此从整体上看呈长方形。
  上个世纪上半叶,永生医院与毓秀学校的南界,约在今区人民医院大门北侧百步左右,也就是大约在今医院病房大楼的中部一线。在德国人恩斯特.柏石曼氏所摄的“福建省三都澳的城市与港湾”照片中(见李怀涌、姜翔骅《百年前蕉城》一文,载区委宣传部编《宁德市蕉城区民间文化集成》系列《蕉城古风貌建筑及其他》。),可以清晰看出,1909年之前,永生医院与毓秀学校的围墙,与“太尉宫”尚有一段距离。1954年,建旧病房大楼(已拆)时,向南开拓,占用了一片荒地、农地。南墙向南边拓展了三、四十米,与当时的占用太尉宫之地的“兵役局”(后称为武装部)南墙平行,墙外是县城通往白鹤岭的道路——一条路面铺着发亮的青、赭、白等颜色卵石的古官道。
  假设从空中俯视,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县医院平面大体上呈现长方形。医院北墙,也就是旧时永生医院与毓秀学校相连的北墙,东西长约140米;其西墙(靠西山一侧),南北长约100米,隔墙与县武装部(六十年代末后成为县防疫站)相邻,还有一段的围墙外是水田、民房及一幢不知名的亭阁;东侧围墙外,是俗称为“西门外”的一片民居。东侧围墙并非南北走向的直线。自北巷口始,行约80米,有一直角折向西30米,再呈直角折向南40余米,接南墙角。百余年来,北墙位置始终未变,西墙与东墙略有变化、延长,而南墙三次南移,位置变化最大。
  如此估算,解放初期到七十年代之间,县医院的占地面积大体在12500平方米上下,约合十八、九亩。而民国时期的毓秀学校与永生医院,合计占地面积,当在十四、五亩左右。如今,宁德人民医院面积为25亩,较之五六十年代的县医院,面积又扩大不少。后来扩大的面积,一是六十年代购进西墙外一幢民宅及农地,计一亩地,辟为太平间;一是购买一墙之隔的防疫站的若干土地;更主要的,是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八一五西路开辟,医院向南边田野中扩大。七十年代之前,县医院与县气象台隔一片水田遥遥相望,今只一路之隔了。
  永生医院与毓秀学校,均始创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在此之前,这一带有何建筑情况不详,大约是一片荒地与零星民居。清县志中有“养济院,原在西门外太尉宫旁”的记载,但在明代时,养济院已迁到了北门外。清乾隆年间,由于收治病人的养济院位置居于城区河道上游,有人对此颇有非议,建议迁至“人烟稀少之地”。但后来是否迁移不详。清末洋人进入宁德创建教会医院及学校时,购置西门外这一片土地,或许与此背景有关系。
  毓秀学校是宁德县第一座新式小学,医院则是最早将西医引进宁德的开始。1898年,毓秀小学创办,1904年,加拿大人韩美宝所创的“圣教妇幼医院”——是为永生医院的前身——开始收治病人。1920年,毓秀学校的主体建筑,一幢三层楼的青砖洋楼建成,医院的主要建筑也在此前后,陆续建成。这些建筑群,直到二十世纪末,还基本保存。
  永生医院与毓秀学校,同属教会兴办,故而建筑风格相近,建筑布局也相当类似。从占地面积来看,当年的毓秀学校和永生医院大体相当。
  早年间,医院与学校的大门,都开在北墙上,两门一西一东,相距约七八十米。永生医院早先的大门,开于今县医院北墙的中间,约在今县保险公司对面。门宽约2米,高4米余,门额上有“永生医院”四字,此门在四十年代中期以前就已经封闭,但直到21世纪初,人们前往戚继光公园,行走于莲峰路时,仍可见此门模样,细心的人,还能在门楣上隐约看出“永生医院”四个大字。从这一道门进入永生医院,是南北走向,两墙夹峙,宽约3米、长约30多米的甬道。甬道之末端开门,通永生医院,西(右)侧开有一小门,通毓秀学校。毓秀学校的大门,开在今莲峰桥东头约三十米处,也不过宽2米左右。在解放初期,此门就封闭了,但完全拆毁,只在2010年春季。
  约在四十年代时,永生医院在原大门东边约30米处的北墙上另辟大门(其址与市医院西南隅隔路相对)。大门远比原来的门宽阔,造型呈金字型,宽约4米。门内有屋,左侧是当年的收费挂号室,右侧供门房工友居住。此门一直沿用到七十年代。六十年代中期,县医院购入一辆波兰产的救护车。于是在医院的东南角开了大门,并将原来县城通往白鹤岭的一段古道修成砂石汽车道,沿着宁一中(今十中)南墙接福汾公路(即今蕉城北路)。原来北边的大门,成为便门。
  现在介绍永生医院的各幢建筑。
  四十年代时,永生医院的建筑,计有二层楼房2幢,平房5幢(处),零星用房若干处。这些建筑直到七十年代末还完整地保留着,后来渐次拆毁。
  当年,人们从北大门进入医院时,正对一道宽约3米、长近40米南北走向的石板路。路西(右)侧是一个标准的篮球场。球场西边,隔着一堵高墙,墙内有一幢边长各为15米的正方形生土建筑,楼高约十三、四米。
  这幢楼屋,远高于当时城中所有的民宅。楼房虽然只有两层,但楼房的基座,用石、粗木搭建起的高约半米的空间,楼层也比一般民居来的高,加上与传统民居不同的攒尖屋顶,因此显得特别高大。此楼以生土筑墙,不采用中国传统建筑的木结构体系,而是直接将梁、桁架在了墙上,这是典型的外国建筑方式。由于墙体要承重,故而此楼墙厚达一米有余,远远超过了宁德民间住宅土墙的厚度。楼的内部结构与传统民居也不同。楼房共计有18间房间,即楼下9间,楼上9间。有两道楼梯上下,房间大小不一,有的房间达30平米以上。窗户高敞,采光通风远比当地民居来得好。但是,也有的房间甚小。如楼上有一间房间,仅五六平方米,其四面皆不开窗,只有一门通走廊,故而大白天也是黑暗,极少住人。
  由于屋体高大,并且外墙用白灰覆盖,又建于高处,因此这幢楼相当显眼。在六十年代之前,于城中大部分地方,均可看到这幢楼。宁一中教师林秋先生曾于六十年代初拍摄一帧宁德城全景照片,保留了宁德城五、六十年代的风貌。照片中,此楼清晰可辨。在前述之德国人恩斯特.柏石曼所摄照片中,这幢楼也可分辨。四十年代时,这幢楼为妇科住院部。楼上住病人,楼下为护士居住,并在此设护士班,由外国护士进行教学,故而此楼当时也有人称为“学生院”。
  此楼南边约十数米,正对着另一幢二层木构楼房。这幢楼由柱、梁、枋、橼、板等构成,西、北、东三面有墙,边墙用空斗砌砖,不承重,只是用来遮风挡雨,屋顶类似庑顶的“四面坡”。楼房的结构极为复杂,楼中除有一明梯外,还有两个暗梯和五六间暗室。与传统中国民居完全不同。
  此楼从平面上看,也是四方形,略小于前述之“妇科住院部”,边长约有14米。从外观上看,此楼面阔、进深均为四间,共用柱25根。楼房中间有一开间较为狭小,不足3米,开成南北向的通道和楼梯间。楼下的通道便于人们“穿屋而行”,因此这幢楼也可以说是建在“路”上的一幢巨大的“廊屋”。由于开间大小不一,因此,此楼的房间大小很不规则,大的房间,在20平方米以上,小的则为10平米左右。当年,二层东侧房间,做为院长起居与办公之用。楼下数间,通道的东侧为院长的膳厅与卫生间,宽约6米,内设有暗梯。西侧两间,当时是护士们做早祈祷的地点和库房。
  这幢楼南沿,上下两层,均有一道宽而长的东西向走廊,院长于二楼之上,踱步于走廊之中,凭栏俯视,可清晰地观看距离此楼南边十来米处的“上医馆”以及东南侧的“下医馆”中的动静。如同廊道的木柱一样,这幢主要充当行政事务的楼房,不仅有着雕花的楼梯扶手、宽大的窗户,还用暗红色的颜料粉刷柱子和栏杆,这在当时看来,既是一种考究的装饰,又显得十分的别致,充满了“西洋”色彩。
  在前述之“妇科住院部”与此楼之间,各于二层面对面地开设一扇门,用一条带雨披的木制廊道相联,廊桥之下,则是洁净的三合土路。这样,院长、医生可以直接从廊道上来回于办公室与病房之中,而不必下楼再上楼,刮风下雨亦不影响。
  进医院北大门行约三十米,东(左)侧有一幢结构颇精巧的青砖单层平房,平房后是一处封闭的小院,占地在半亩以上。平房门为弧形,内颇宽大,用三合土打地面。解放前,化验室和西药房设于此。再直行数十米,即面对着一座东西宽约20米,高在5、6米的单层平房,这就是永生医院的前身“圣教妇幼医院”时期的建筑——“下医馆”的主体建筑。
  “下医馆”,是坐落于县医院东南角的一片建筑群落,其长宽均约30多米,连同上述之“化验室”小院,范围估计二亩上下。其主体建筑,总计大小房间10余间,当年,充做手术室、盥洗室、供应室(消毒器械、用具等)之用。下医馆,还包括一排青砖平房,是当年外科病房,另有一排土木结构的平房,是当年护士班读书的地方。几幢房屋之间,用三合土打就的通道曲折幽深,空地上栽种着花草。由于用水量大,下医馆内,还开掘了两口井。
  “上医馆”和“下医馆”,均建于民国初年,其中上医馆早于解放初,就拆除了,在其原址和一部分空地上,建了一幢苏式风格的病房大楼。因时代久远,“上医馆”内部结构不详。而“下医馆”直到七十年代末才部分拆除,其址上建一幢四层石构楼房,供医生居住。
  “上医馆”,据先辈介绍,其布局结构与面积,与下医馆相当。南侧的空地中,早年间有一株皀角树,树上挂一铜钟,每日清晨钟声响起,整个小城都隐约可闻。皀角树下,当年有一幢低矮的土屋,当做太平间。南边原先(五十年代之前)是一大片空地,遍布着竹子和荒草。后来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在皀角树南边数步远,建一幢南北对开大门的十来平米的青灰色小屋当做太平间。这里,已经出了民国时期永生医院的南墙,到达“郊外”了。
  到了五六十年代时期,由于兴建了病房大楼,医院的南界,向南延伸了约三四十米远,直到县城通往白鹤岭的官道边上。
  以上,就是永生医院在四十年代末全盛时期的规模。据资料,当年永生医院共有病床62张。建筑七幢,建筑面积1357平方米。全院占地约七亩。
  再说毓秀学校。
  毓秀学校的主体建筑,是一幢三层楼房。这幢楼的东侧,相连着一排二层楼房。三层楼房的西边约数十米,有一幢二层青砖楼房,是当年管理永生医院与毓秀学校的英国人居住的“师姑楼”。
  毓秀学校主体建筑后被习称为“三层楼”。经谷歌地图实测,此楼西墙,南北向的长边为27米;北墙就是校园的围墙,长18米。而楼的南墙分成两段,一段为10米,一段为8米。因此,此楼平面,好比在27乘18米的面积上,又在东南方向“挖”出一片9乘8米的空地,故而呈现出曲尺的形状。辟出的空地上,平地筑起一条宽近4米,计约14级的石阶,直通二层。这在当年的小城中,是绝无仅有的。此楼的屋顶,也是类似庑顶的“四面坡”,因此楼房显得高大。
  三层楼的第一层楼层地面用红砖和三合土铺就,光线亦不好,显得很阴暗。但二层与三层,每个房间均能得到很好的采光。特别是正对宽大台阶的房间,面积几达100平方米(12米乘8米),三面采光通风,甚是宽敞明亮。据前辈介绍,这一房间,当年就是学校的会场。学校闭学典礼,以及圣诞节聚会等,均于此处举行。
  年近八旬的姜翔骅先生,早年于毓秀学校学习,曾作文描述简况。其记忆甚详(见姜翔骅《毓秀小学旧址》一文,载区委宣传部编《宁德市蕉城区民间文化集成》系列《蕉城古风貌建筑及其他》),节录于此:
  “(毓秀学校)校门朝北,进门后一条宽约3米,长约30米的甬道。甬道两侧植有高约1米的灌木篱笆。甬道东侧与主体校舍相距约10米的空地,辟为花圃,内植大橄榄树、枳树和棕榈树多株,树与三层窗户齐高;西侧为洋师姑生活区。甬道南端西侧是二层砖木结构西式洋房,俗称“师姑楼”。该楼大门朝东,正对校舍主体楼。通到二层的楼梯置于楼正中,走到半梯时,再分左右两道,成‘Y’字形。二楼与一楼的房间布局相同,均分置于南、西、北三面。二楼东面有一大落地窗,为大厅采光。南面房间外有一约十多平米的露天阳台,可俯览下面的小花园。园内植有柚树、紫荆、番石榴及四季花草,扶疏掩映,清静美丽。楼北侧植有棕榈树多株,现(注:2008年)仍有一株屹立人民医院内,树龄当不下百年。”
  “甬道南尽头,即‘师姑楼’与主体校舍之间,建有宽约3米带雨披的走廊,是两楼间通道,也是进入主体校舍的主通道。该走廊的东尽头,修有三合土台阶,经此到主体校舍二楼门厅。门厅正中悬挂‘百年树人’校训匾额一面。经厅左边门,有楼梯通到主楼三层。”
  “主体校舍系沿北、西布局,致整幢楼呈曲尺状。大楼东侧是小操场,与永生医院比邻,中有围墙相隔,互不通行。操场东南角沙坑边植大梅子树一株,每年农历五月梅熟季节,同学们都会在树下拾到大如鸡蛋,香脆可口的梅子。”
  “主体校舍一楼,仅南端有一大教室,供低年纪同学使用,余为乒乓房、澡房及膳厅等。二年级以上教室分设二三层。回旋式楼梯设于楼中部。二楼东侧是礼堂,可容纳师生聚会。出礼堂有宽约3米的石台阶下至操场,非常便捷。”
  “主体校舍东侧,建有二层三排间附属房。一层用于厨房与校工友宿舍,二层是寄宿生宿舍,上下(两层)走廊都有门与主体楼相通。”
  “校园南面是小花园区,公厕设在西南角。南花园围墙外,是块大空地,大家都称它为‘大操场’或‘外操场’,平时不用,一旦举行校运动会时,就非它莫属了”。
  要补充说明的是,上述之“师姑楼”,是毓秀学校与永生医院诸楼房中,最具西洋特色的楼房。门、窗户上沿均呈弧形,窗下用青砖边角相错,叠成锯齿状以为装饰,窗户有玻璃窗和木质百叶窗,玻璃雕花,有的房间还设壁炉。一楼中间为近20平米的厅,地面铺红砖。木质楼梯扶手刻意地加工成半圆状。二层楼板漆着厚漆,外墙用青砖砌就,整幢楼几乎就是英国乡村别墅的翻版。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屋子周围荒草长起,再加上人们陆续住进明亮的单元房后,这幢楼渐渐少人居住。以至于不少居住者对此楼均有阴沉的感觉,称之为“魔鬼楼”。
  按姜文描述及谷歌地图观测来看,当年毓秀学校面积,可能略大于永生医院。校园的形状,几乎呈正方形,面积当在八、九亩。
  这几幢西式建筑,在近二三十年的建筑热潮中,渐次消失。其中,“师姑楼”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被拆毁,边上建了医院的锅炉房;原永生医院的“院长楼”与“妇科病房”于1996年拆除,建了2幢五层的宿舍楼。毓秀学校的“三层楼”,直到2010年春季,才最后拆毁。而那几片平房,“上医馆”早年拆除建病房大楼,“下医馆”的一部分,于八十年代初拆除其南半部,建一幢四层宿舍;余下部分后来也在建集资宿舍时拆除。另外,北大门的操场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建起了一排石构建筑,用于职工宿舍,北大门也在此时封闭。然而,当百年风华随着“三层楼”最后消逝之际,2010年春,医院却花了8000元巨资,小心地将那株百年“棕榈”移植于原“下医馆”路边。这株很可能来自南洋或中亚的棕榈科古树,现在仍然青翠挺拔,是那个过去时代的唯一见证者了。
  永生医院与毓秀学校的建筑,在新中国建立后长达四、五十年的时间内,仍然充当宁德县医院的医务人员、职工住宿,以及医院事务必要的辅助用房,如洗衣房、食堂、制药室等等。在近百年的时光里,不但为封闭、落后的宁德当地社会引进了现代教育和医疗,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也发挥了其应有作用,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
  今做此文,俾使后人不忘往日风华,存留一份历史长河中独特场景的记忆。
  此文询问了萧国茂、潘凤金、林其德、郑贞规等前辈,在此一并表示谢意。另作者见识有限,又因时代变化,建筑多有更替(如1954年所建病房大楼,七十年代所建门诊大楼今均不存),故描述不够准确之处,望有识者批评指教。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甘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