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494
颗粒名称: 城墙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2
页码: 330-331
摘要: 宁德古为七闽地。唐开成年间析长溪县宁川和古田县东北地置感德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升场置县,取宁川之“宁”、感德场之“德”,命名宁德县。始筑土城于白鹤山阳之下。历史上曾有鹤场之称。旧城形似蕉叶,故称蕉城。明正德元年易以砖。至嘉靖四十年为倭寇所陷,被夷为平地。嘉靖四十二年县令林时芳主持采石重造。城内外各开马道,外马道环以深濠,上通山涧,下接海潮,势屹然矣。清朝初年复登瀛门。此后皆无所变化。为邑城左右夹护至东湖会合,连接海潮。1939年8月,县政府为了便于防空疏散,征调全县壮丁民夫,拆卸城墙。城墙拆卸后将城基开辟为南环城路和北环城路。
关键词: 城墙 民国时期 宁德县

内容

宁德古为七闽地。唐开成年间(公元836—840年)析长溪县宁川和古田县东北地置感德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升场置县,取宁川之“宁”、感德场之“德”,命名宁德县。始筑土城于白鹤山阳之下。历史上曾有鹤场之称。旧城形似蕉叶,故称蕉城。立四门:东曰崇仁,西曰和义,南曰德化,北曰朝天。岁久而圮。宋时环以木栅。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易以砖。开五门:东曰跨鳌,西曰憩亭,南曰清宴,北曰朝天,增小东门曰登瀛。上各建楼。至嘉靖四十年(公元1562年)为倭寇所陷,被夷为平地。
  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4年)县令林时芳主持采石重造。城周五百九十二丈,高二丈五尺,广一丈六尺,游廊六百九十有九,敌台四十。城内外各开马道,外马道环以深濠,上通山涧,下接海潮,势屹然矣。城辟四门,门上皆有城楼。东镇静(即现在815中路与815东路交汇处);西曰崇顺(即现在西门路口面对宁德十中与蕉城北路交汇处);南曰永宁(即现在大华路通过南环路与南大路交汇处);北曰遵化(即现在北门街城隍庙门前大路与北环路交汇处)。塞登瀛门(小东门)。
  清朝初年复登瀛门(小东门,即现在前林坪至登瀛桥之间的路中心地带)。顺治]2年(公元1655年)于西、南、北三门各设炮台一座;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又于正东添设炮台一座、西北隅添设炮台一座;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捐修城增高3尺、垛三百四十,敌楼五大座,大炮台七座、小炮台三座、游廊六百四十。雍正、乾隆年间均各略修葺。所谓设险以守,其庶几乎。此后皆无所变化。
  邑西白岩峰,山涧数支,直泻西城濠。左支由西达北,至北门外与三元桥溪和蝉辉桥溪汇合而东;右支由西达南,至南门外与汛塘桥溪和战场桥溪汇合面东。为邑城左右夹护至东湖会合,连接海潮。海潮吞吐于东湖,左入小东门城濠,至登瀛桥下与涧水接;右入南城濠至德化桥下与涧水接。涧水自上而下,海潮白自下而上,东湖乃其总汇也。
  1939年8月,县政府为了便于防空疏散,征调全县壮丁民夫,拆卸城墙。城墙拆卸后将城基开辟为南环城路和北环城路。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