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491
颗粒名称: 北门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5
页码: 323-327
摘要: 北门“遵化门”,旧址在今西北路与北大路交接处。北门在民国以前,是通往古田、屏南、周墩及本县洋中、石后、霍童、赤溪等山区乡镇的必经之路,车马辐辏,人流潮涌。光绪五年十一月,北门外三元观发生火灾,延烧两侧店面数十间,此后逐渐衰落,至民国时期,变得异常萧条冷清。城门内有北门街,民国二十八年,改名“遵化路”。西连街中头,全长约数百米,两边多为店铺民宅。北门内主要的建筑有城隍庙、姚氏花坪、金峤陈氏宗祠及大厅、关帝庙、韩氏宗祠、叶氏宗祠、赵厝坪祠堂,朝天境的奶娘宫、林公宫、社头宫等等。姚氏花坪,坐落于北门街中段,又名“億记花坪”。姚赞圭祖籍洋中溪尾,祖上定居北门街。朝天境林公宫位于北门街,与城隍庙毗邻。
关键词: 北门 民国时期 宁德县

内容

北门“遵化门”,旧址在今西北路与北大路交接处。北门在民国以前,是通往古田、屏南、周墩(今周宁县)及本县洋中、石后、霍童、赤溪等山区乡镇的必经之路,车马辐辏,人流潮涌。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北门外三元观发生火灾,延烧两侧店面数十间,此后逐渐衰落,至民国时期,变得异常萧条冷清。
  城门内有北门街,民国二十八年(1939),改名“遵化路”。西连街中头,全长约数百米,两边多为店铺民宅。
  北门内主要的建筑有城隍庙、姚氏花坪、金峤陈氏宗祠及大厅、关帝庙、韩氏宗祠、叶氏宗祠、赵厝坪祠堂,朝天境的奶娘宫(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林公宫、社头宫(祀黄峦,旧址在今宁德汽车北站职工宿舍东南)等等。
  城隍庙,在北门内大街。原在县城西山之麓,绍兴元年(1131),改迁今址。绍兴二十八年(1138)扩建,主簿陆游撰有碑记。城隍庙红墙碧瓦,巍峨雄伟。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立蕉城卫生院于此(后改迁北门外),毕业于东南医学院的城关人黄家禄、古田人余柯先后担任院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九月,日机轰炸三都岛,省立三都中学也曾一度借用城隍庙。民国后期创办的“北山国民学校”,也选址于城隍庙后座。
  宁德县四城门各有两尊黑白无常(俗称“高伯”、“矮伯”,合称“丈二伯”、“赤白二爷”),民间有“四城门八身丈二伯”的说法,北门两尊供奉于城隍庙内。
  姚氏花坪,坐落于北门街中段,又名“億记花坪”。是民国初年实业家姚赞圭的“酒库”兼私人小花园。姚赞圭祖籍洋中溪尾,祖上定居北门街。他为人机敏,富有经商头脑,经过与儿子姚贻章(号雪岩,人称“华兴妹”)两代人的苦心经营,创立了“华兴记”的金字招牌。他们不仅在北门街开有酒库,在三都岛和东门兜开设有洋油行。经商致富后,姚氏父子在北门营建住宅,又在住宅附近建造了这座占地约一亩见方的小园林。园中种植枇杷、芭蕉、无花果、葡萄、番石榴、黄弹子等树木,堆砌假山,开凿鱼池,还有大鱼缸、水井、秋千架,设计精巧,颇具匠心。花坪西面为大门,进门通过天井直达轩榭。西、南两个方向设置有曲形游廊,直通小门。居北一隅房屋作为酒库。整座花园布局紧凑,有条不紊,有江南园林秀丽端庄风格。“天棚鱼缸石榴树”是老北京四合院的典型布局,姚氏花坪设置有鱼缸石榴树,也略有北方民居的眉目了。
  金峤陈氏宗祠在北门街中段,城隍庙附近。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大门石门楣上刻有“金峤陈氏宗祠”字样。民国十九年(1930)、民国三十七年(1948)曾两度重修,后一次重修时还聘请黄以褒先生重修族谱。金峤陈氏与潭尾陈氏、埠头陈氏同为城关陈氏望族,明代山西按察使陈寓、兄弟进士陈褒、陈褎皆为家族中之佼佼者。
  赵厝坪赵氏也是北门街望族。由于他们是南宋皇族后裔,所以宗祠的屋顶覆盖着黄色(一说红色)瓦片,到民国时期仍有少量遗存。这在刘家谋《鹤场漫志》中有记载。
  朝天境林公宫位于北门街,与城隍庙毗邻。庙宇虽小,却闻名遐迩。缘故就出自庙内供奉的林公忠平王软身塑像。民间盛传,“朝天境”社头座位下安有机关,直通神龛底下的跪垫。每当有香客叩拜时牵动机关,神像的眼珠就会左右活动。后来因为有胆小的香客被吓晕过去,当地人怕再引起麻烦,遂将机关拆除。从此,忠平王神像的双眼不再转动,但“朝天境”却留下“哩溜④境”的外号。
  在北门内有一座“萃贤堂”,是基督教圣公会宁德支区重点总堂。这座基督教堂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由英籍传教士胡约翰兴建,光绪九年(1883)重修。民国三十八年(1949)又进行了一次大扩建,不仅建造了一座可容纳一千多人的大礼堂,还增建牧师屋、教工宿舍(部分教工住于碧山街一座民房)、教牧人员及农村各牧区传道人员宿舍等。是闽东规模最大的教堂。民国九年(1920),萃贤堂创办养正幼稚园,为宁德县最早创办的幼儿园。民国中后期,圣公会还开办过“养正小学”。
  北门外的名胜古迹也很多。在北门的护城河上,有一座修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朝天桥(民间称作“捲桥头”),过桥可见跨街林立的青石牌坊,共有十余座,人称“十八坊”。这些古牌坊大多建于清代,跨街而立(俗称“倚马坊”),以贞节牌坊为主,至今可考的有以下几座:贞洁流芳坊雍正七年(1729)为邑庠生陈琼妻林氏立。
  百岁坊雍正七年(1729)为耆宾陈元钜立。
  淑祯延禧坊乾隆六十年(1795)为邑庠生陈际傥妻左氏立。
  节孝坊嘉庆八年(1803)为柯门陈氏立。
  孝友坊道光二十八年(1848)为蔡光坦、蔡光均兄弟立。
  节孝流芳坊道光三十年(1850)为陈秉元妻张氏立。
  孝友坊道光年间(1821~1850)为叶开泰、叶开树兄弟立。
  节孝坊同治二年(1863)恩赏军功陈由畴妻崔氏立。
  节孝坊同治二年(1863)恩赏军功陈由观妻叶氏立。
  节孝流芳坊同治二年(1863)恩赏军功陈由卿妻王氏立。
  据笔者先祖母回忆,“十八坊”中还有四座节孝坊,两座是学前街郑家所立,一座是碧山街林家所立,一座是西门蔡家所立。⑤在朝天桥左侧,有建于明末的天主教城关本堂,清代禁教时被废。民国八年(1919),由教徒筹款重建,至民国十二年(1923)完工。教堂开设有“育婴所”,收养弃婴及残疾人共四十余人。还创建过“崇德小学”,旧址在今闽东大酒店附近。
  民国二年(1913),邑人何钟声在朝天桥附近还创办过私立圣仁慈育婴堂。
  崇德小学右侧,即北门城墙外马道上,还有一口八角井,传说是元代大儒陈石堂先生策划开凿的。
  在天主教堂附近,还有供奉刘关张的“三义祠”,供菁靛商加工原料的“菁池头”,供晾晒染色布匹的“晒布坪”,供来往客人歇脚的“茶亭”,著名道观“三元观”(又称“三官堂”,毁于抗战时期)。
  朝天桥西侧,有一座邑厉坛,建造于明洪武七年(1374)。每年清明、中元、十月初一举行祭祀。因为邑厉坛祭祀的是无主的鬼魂,所以北门外有很多寄存棺木的“丁楼”。宁德有一句俗话:“北门外的棺材——无处存放。”就是因此而来。民国六年(1917)四月四日,宁德县颁布《清葬章程》,催葬民间停棺,革除停棺陋习。这些丁楼才逐渐消失。
  在三义祠后还有一些义冢,供贫民埋葬骨骸。
  在今天的宁德市卫生局附近,还有一座“孤老院”,专门收养一些麻风病人。
  民国九年(1920),城关人黄祖文与陆军第十一旅炮营连长刘清泉联合福州人张心贤在北门外赵槐亭(今宁德市师范附小宿舍后门溪边),设立“同善社”(又称“乐善社”)。由刘清泉任社长,黄祖文、赵石顽任副社长,宁德知事黄式苏、张心贤任善长。规模较大,有正堂、洗心亭等建筑。
  北门内城墙边,有民国时期担任过福建省银行寿宁分行经理的林文翰、蕉城镇镇长吴伯唐的故居。在北门内大街上,还有清代中期担任过刑部郎中的陈奇芝府邸,府中正厅还保存有两道清代诰命,以及一副闽浙总督程祖洛题赠的对联。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