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国时期宁德五城门风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487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宁德五城门风貌
分类号:
K928.71
页数:
23
页码:
307-329
摘要:
本段介绍了民国时期宁德县的五个城门的名称和各个街道。
关键词:
城门
民国时期
宁德县
内容
蕉城地处东海之滨,鹫峰山脉东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发达。自五代后唐长兴四年(闽龙启元年933)升场置县,至今建城历史已逾千年。建县之初始筑土城,立四城门,东名“崇仁”,西名“和义”;南名“德化”,北名“朝天”。两宋时期,鉴于五代各州县城墙坚固,对朝廷构成威胁的教训,下令除边关要塞、通衢大邑以外,包括宁德县城在内的天下各州县行政所在地只环以木栅,便于统治。明正德元年(1506)①,福建按察司佥事院宾檄邑令应高,改以砖石砌造。并增设小东门,名“登瀛”。又改东门为“跨鳌”,西为“憩亭”;南为“清晏”,北为“朝天”,上方各建有城楼。明代中后期,倭寇掳掠沿海州县,局势严峻。嘉靖四十年(1561)辛酉,县城惨遭沦陷,夷为平地。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县林时芳带领士民重建。并辟四城门,东名“镇静”,西名“崇顺”;南名“永宁”,北名“遵化”,塞登瀛门。至清代康熙二年(1663),知县张承瑞奉檄重修,城墙增高三尺(约一米)。雍正、乾隆、道光、光绪五朝又多次修葺。
民国时期,宁德县城墙仍保持完整。城墙全长约1776米,高7.2米,宽约5米,城墙内有街,城墙外有马道。五城门的门额皆为隶书,书法出自嘉庆四年(1799)知县盛本之手,字径数尺,历经一百多年风雨侵蚀,早已漫漶不清。城区面积约一平方公里,人口一万五千多人。城内除了少数民居倚靠城墙外,城墙与民居都会间隔出狭窄的巷道,俗称“城墙边”。五城门唯西门倚仗白鹤岭为天然屏障,其他城门均有护城河。美中不足的是五城门城楼均已倒塌无存,仅东门城楼原址建有一座大圣宫,南门城门原址上则设有简陋的神灵香火龛位。五城门的石门限(门槛)整齐平坦,经长期行走,石面摩擦下陷,光滑得如同酥油抹过一般。
明清时期,宁德城内有五条街。居于中心的称为中街,街为十字,居中而达东、西、南、北四门,四城门与中街的连接道路分别称为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城外也有五条街,即东门外碧山街、下尾街,南门外圣塘街,北门外的店前街、芙蓉街。这种格局一直保持到解放初期。
民国二十二年(1933),城内各街道转角阴暗处设有玻璃罩煤油路灯,规定每十户一组,夜里轮流悬挂,五个城门兜由地保负责。民国二十六年(1937),民生火电厂发电,在十字街、衙前街、观音弄、街尾下、东门兜、下尾街、小东门等街道安装路灯六十盏,方便了县城住户夜里出行,也给古老的县城带来了一些新兴气象。
在古代,高耸的城墙作为城市与农村的界限,城门就起到了沟通与交流的作用,它在政治、经济、交通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也成为了一座城市的“黄金宝地”。自古以来,宁德县的五城门商贾云集,热闹喧嚣,各种铺肆、住宅、宫庙,鳞次栉比。民国二十八年(1939)秋,日寇飞机数度轰炸县城,县长徐永原(浙江兰溪人)为了便于防空疏散,征调全县民工将城墙拆除。自此,固若金汤的古城墙在宁川大地上彻底消失。城墙消失了,五城门原有的风貌也受到了破坏,但商业味道却有增无减。在蕉城民间,流传着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谣:“薄荷糖,花生糖。北门外,三官堂。
衙前街,太爷堂。街中头,下井堂。
城墙边,萃贤堂。捲桥头,天主堂。
下宅园,先农堂(坛)。鹏程境,养育堂。
学前街,明伦堂。”这首歌谣后面还有一段内容,是讲述蕉城当地的一些重要特产。其中的“西门街软糕,嘭嘭鼓膏药,李斗斗药丸”,连同上面的大多数古建筑,都与城关这五座城门有关。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笔者通过对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进行了走访,凭他们记忆中的轮廓,对五城门风貌进行简单的还原,使今天的人们得以认识那段渐渐远去的历史。
东门
东门“镇静门”,旧址在今天八一五东路与八一五中路交汇处。城门内有东门里街,俗称“东门兜”,是旧时宁德县城最为繁华的街市。民国版《宁德县志》的记载十分肯定:“(东门兜)为(县城)最繁盛之街市,一邑精华皆萃于此。”而且它的繁荣自明清时代就已形成,“非从三都开埠起也”②。城外有碧山街(俗称“北山街”、“八仙街”)、下尾街(分里街、外街)。旧时,包括东门街在内的县城主干道都很肮脏而且狭窄,路面以青石板铺设,街道狭窄处连两顶轿子都无法交错而过。大多商家都挤占街道,跨出官浦(公共的沟渠河流),摆设可移动店招,使得路面更加拥挤不堪。鱼货市场就设在城门兜,商贩沿街设摊,每日都有大量新鲜海产品供应,人多混杂,极不卫生。民国四年(1915),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巡视宁德,将东门街的所见所闻写入笔记《闽海巡记》:“入东门,市面视连江稍盛,人民知识,则不及连江。有辫者约十之八九。鱼摊满市,腥秽异常,居民安之,恬不为怪。”市容不整,极易产生火患水灾,使得民国历任县府深以为患。民国五年(1916),知事沈守经以火患堪虞,令城内外街道各店铺退入官浦以内,使街道拥挤状况有所改善。民国三十年(1941),县长熊方(江苏阜宁人)为了改变道路集市拥挤状况,将县城状元里、街尾下、东门兜、土主宫前道路拓宽六米,东门内道路(包括状元里、街尾下、东门兜,今之八一五中路)取名中山路,东门外道路(东门兜至土主宫前,今之八一五东路)取名中正路。民国三十六年(1947),县政府为了整理市容,再度下令拓宽中正、中山两段道路,沿街商店统一规划,整改拆建。经这两次较大的改制,市面街道环境逐渐改善。街道宽敞笔直,可容纳三顶官轿同时通过。每日还有警察巡逻,维持治安。
东门街起点西起街尾下,东至土主宫,街道全长百米,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街道两侧有很多坊巷具有地方特色,是手工作坊、客栈酒家集中的地方。如有“客栈街”之称的碧山街,几十米的街道两旁开设有客栈三十余间,住宿者多为古田、屏南以及本县山区乡镇的挑夫、大小商贩;专门出售竹木器具的“水湟头”,聚集手工业作坊的“下尾街”,古田一带商贩来收购跳鱼(弹涂鱼)、蟛蜞等海产品的主要场所“弹涂弄”,出售薯切的土主宫旁小巷,集中餐饮行业的“新桥头”等等。
民国二十七年(1938),由县政府财政垫款,在东门兜临河搭盖市场,面积达三百平方米,为当时宁德县城惟一的农贸市场。市场的设立,使东门兜成为县城最为繁华热闹的街道。
昔时的东门街街道宽阔,商铺林立,棉苎夏布、苏广百货、绸缎布匹、南北京果、钱庄当铺、图书文具、中西药物、香烛锡箔、陶瓷器皿、茶楼酒馆、服装鞋帽,可以说应有尽有。东门兜有“小有天”张记酒家、大东华鞋店、蔡亦春“集兴”米厂、“明生”发电厂(旧址在今莱茵城转角处),“大生”米厂、“新元昌”药行、“崇裕”钱庄、“聚春”当铺(后改为“慎余”钱庄)、“瑞和”首饰店、冯梅生镶牙店(兼照相)、“亨泰春”(后改“裕丰隆”)陈记日杂店、陈成桂卜卦馆、“增泰”米酒行、“华兴”洋油行;东门外有姜“瑞昌”药行、吴“泰兴”布店、“光华”布店、蔡“锦纶”布店、杨“和彩”布店、陈“义山”京果店以及“中华书局”、“开明”两家个体书店;下尾街有进利打铁店、韩“兴记”竹篾器具店、“永和”银店、游恩宠“仁济”西医诊所、廖伯勋西医诊所、黄“德顺”鱼行、“通源”酱园店;碧山街有李斗斗药丸店、李坤坤中西医诊所(李坤坤为李斗斗后人)、阮陈锤膏药铺、一团春茶庄、陈老其雨伞店、“万丰”糕饼店。
下尾街位于东门外,城关人习惯称作“下尾埠”,是城关著名的手工业一条街。作坊集中在里街,多为福州、长乐籍手工业工匠开设。当时城关两家规格较高的旅社“三山座”和“新三山”也开设在这里。妈祖庙前方的“河坪”(今福海市场一带),则是娼妓集中地带。外街又称“船头街”,在东湖塘围垦以前,这里是宁德及周边各县进出海产品的集散地。宋室南渡以后,宁德县的文化、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下尾码头逐渐繁荣。南宋初期,这里还建有“沙港湾亭”,供亲人远行饯别之用。刘家谋在《鹤场漫志》中记载:“出镇静门外数里,两岸帆樯如织,酒楼茶肆雾属云连,故有‘小杭州’之目。”有海关埠、德顺坪(黄笃夫“德顺鱼牙行”就设在这里)、福安埠、霍童埠、青苔坪等专用码头。这里还设有民船定期航班,从城关往返于各地运送客人和传递邮件,运送范围近至本县三都、八都、飞鸾,福安赛岐、下白石,霞浦溪南、盐田,远至宁波、福州,连江苔菉、北茭等地。
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一月十六日,宁德县邮政储金汇业分局在船头街成立,经营存簿、支票、定期、划拨四种储金与汇兑业务。
东门附近的寺庙宫观、历史遗迹颇多。著名的有:金鳌桥,又名郑公桥、跨鳌桥,俗称“桥头面”。在东门外护城河,北宋绍圣三年(1096)始建。嘉泰二年(1202),县令郑革重建,因名“郑公桥”。嘉靖十六年(1537),乡人陈廉、林孔道募修,构桥亭于上。因地属交通孔道,舆马蹂躏,屡废屡修。清康熙四十年(1701),邑人陈鸣周倡首修造,改建木桥为石桥,重构桥亭。后亭废桥亦将圮。道光十年(1830),邑人陈思琳修。咸丰三年(1853),东门发生重大火灾,金鳌桥附近建筑延烧殆遍,知县汤箴卫扩充桥面规模,并规定桥亭两侧不准搭盖店屋,至民国时期相沿如旧。这时期桥上已经没有桥亭,只剩下光秃秃的桥面,供人们通行。护城河水清见底,舟楫来往,橹声欸乃,如入江南水乡。旧时“鳌桥漾日”、“鳌桥舣棹”为宁川前后十景之一。桥面一直延伸至“埠头陈”大宅门口,两侧设有小吃摊点,经营锅边糊、搓丸、白糖水软糕、一气糕、软馅米糖、鱼丸、江南丸、肉丸、糯米糍粑、糯米糖粥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
民国二年(1913),福建省水上警察署派员来宁德筹办分所,并设立船捐局于“埠头陈”。凡进出境内海域的船只,按大小摊派捐款,以充费用。此做法弊端重重,影响商船出入。不久,在地方绅士的上诉下废除。
[=此处为插图(妈祖庙)=]妈祖庙,又名“天后庙”。在下尾里街。乾隆二十七年(1762),知县楚文暻倡建。妈祖作为海上航运保护神,格外受到商人们的尊崇。道光三年(1823),宁德商会董事姚宗扬集南北商帮捐资重建正殿。咸丰元年(1851)重建,并改建下殿。同治十三年(1874),董事黄书田集布商建后座“三代祠”。光绪三十四年(1908),董事姚恩礼集南北帮黄毓同、蔡思桢营建偏殿。至此天后庙规模完备,富丽堂皇。正殿四根玄武岩镂空龙柱,两根花岗石浮雕凤柱,系咸丰元年(1851),由鄞江(今龙岩上杭县)驻埠菁靛商人合资捐献,工艺精湛,保存完整。民国时期,妈祖庙曾一度设为监狱。民国二十六年(1937),国民党福建保安第二旅驻扎妈祖庙。同年八月,保安处长黄苏与闽东中共代表范式人就“停止内战,合作抗日”在妈祖庙进行了第二次会谈。民国三十八年(1949)二月,国民革命军第121军1050团团长龚书元派石孔惠(石后石厝人)来宁德招兵,驻扎于妈祖庙,时称“石孔惠营”。妈祖庙围墙外有一株古樟树,树龄达数百年,遮天蔽日,生长良好。妈祖庙东侧,还有一口开凿于乾隆时期的“碧泉井”,虽地近海滩,井水却清澈甘甜,是“下南”商人以及附近渔民取水之处。妈祖庙大门口的有两只精雕细琢的青石狮子,工艺精湛,独具魅力。由于妈祖庙的这一对石狮张牙舞爪,威风凛凛,而县政府(太爷堂)的一对石狮闭着嘴巴,一副温和驯服的姿态。民间有这么一个形象的对比:“太爷堂的石狮,有吃又不吃;妈祖庙的石狮,想吃又没吃。”[=此处为插图(碧泉井)=]泉郡会馆,因会馆附祀有广泽尊王郭洪福神像,故宁德民间称为“下南圣公庙”。位于福山街南端山坡上,与妈祖庙毗邻。会馆由门楼、戏台、天井、大殿构成。建筑华丽,雕刻精美,是当时宁德县最为壮观的古建筑之一。解放后被改做粮库,于一九五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不幸毁于一场大火。
土主宫,又名“土宫前”、“忠烈王庙”,在东门外碧山街头。是蕉城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道教宫庙之一,也是闽东忠烈王信仰祖庙。黄岳是唐末太学生,二都飞鸾人。因为拒绝闽王王审知的聘请,率全家投于栖云龙潭(今飞鸾镇后山),邑人感其忠义,立祠潭畔。南宋嘉泰四年(1204),知县郑革为了方便士民拜祝,将黄岳庙迁移至城关东门外,奉为土主。土主宫占地达1245.42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戏台、正殿、后殿。民国元年(1912),设立国民小学(前身为碧山小学堂)于此。后又改作鳌江小学;民国后期,开辟为“社会服务处”菜馆(兼设客房),设备齐全,是蕉城上流社会集会宴饮的场所;民国二十九年(1940)一月二十三日,宁德县政府奉令将城区警察所改称警察局,并由西门迁回土主宫(清末民初成立的警察局亦于此办公),直到三十一年(1942)迁城内蔡氏家庙。民国二十二年(1933),宁德县民众教育馆在土主宫放映过一场电影(当时为无声电影,老百姓称作“影戏”)。
圆明宫,在下尾里街街尾。原为佛教寺院,始建年月不详,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建。道光时期(1821~1850),产业为宁德县医药业同行集资购买,改作供奉医药业祖师——炎帝神农氏的庙宇。圆明宫主体建筑坐东北朝西南,规模较大。依次排列有正门、戏台、钟鼓楼、正殿等建筑。正殿依照帝王行宫格式,内部设有掌扇、铜鹤、铜炉等帝王仪仗,庄严肃穆。殿前四根青石龙凤柱精雕细琢,栩栩如生。圆明宫戏台飞檐翘角,台前挡板皆雕饰各种中草药图案,颇具医药业特色。
此外,东门附近还有林公宫(庙内神灵,城关人称作“林社头”,由于神像雕刻精美,民间更有“好疼林社头”的说法)、瓦公祠、赤白爷宫、祖师堂、大圣坛等道教宫庙。
东门外的溪流坑一带田园交错,土质肥沃,盛产各种农作物,其中以芥菜最富盛名。民谚有“南门匏,北门瓜,西门籽菜(茄子)共菜瓜(丝瓜),溪流坑芥菜满街拖。”在溪流坑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石牛石马墓”,是明代万历年间监军参政南门人陈勖的葬身之所。每年的春秋两季,城关“潭尾陈”的陈氏后人都要来祭扫祖坟。
民国二十二年(1933)二月,县城商人陈由新、叶常青、裴铁济、廖甘合资在福山街建立了闽东第一个自来水厂。福山街“坑臼下”建有两个蓄水池(一个过滤池,一个蓄水池),由涵洞引北山水至过滤池(用砂石、棕片、细沙过滤)中,再流入下池,通过毛竹管分接各用水户,供应福山街三十多户店铺和居民使用。有的商家为了更加方便,还有专门的“挑水夫”有偿上门服务。
东门兜虽为商业区,附近却也聚居着不少城关的名门望族,以及当时的行政要员、地方名流、豪商巨贾。“埠头陈”(又称“道头陈”)陈氏家族居于东门兜“金鳌桥”西北面,是南宋理学家陈骏(朱熹门人)、陈成父父子(辛弃疾女婿)的后代。这一支陈氏诗礼传家,人才辈出。临街的三进大宅院,为明代会同知县陈琯所营建。在这座大宅院的左侧成德境巷口,还有一座“道头陈氏祠堂”,民国三十五年(1946)成立的宁德县三民主义青年团(简称“三青团”)就设于此处。清末民初实业家林理斋、四川盐运使林振翰家族世居于碧山街,林理斋经营茶纸瓷器,家道逐渐殷实。除了对祖上遗留的三座大厝进行大规模修缮以外,还营建了“碧山别墅”(可园)、“靖庐”两座新式建筑。这两组建筑由园林和住宅组成,依山而建,静谧清幽。具体构造详见区委宣传部主编《蕉城古风貌建筑及其他》一书之黄建琛教授撰写《碧山别墅》一文。在林理斋故居附近的福山街尾,还有一座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的“林氏宗祠”,占地面积三百多平方米,至今保存完整,这也是由林理斋主持建造的。
民国时期担任过宁德县、连江县党部书记长的姜肇齐(字渭渔,祖籍宁波)居住于土主宫旁的头条弄(即弹涂弄),即今天的锦福城附近。与姜肇齐住宅毗邻的陈家老宅,是清末宛平知县陈禹棠的居所。在福山街,有“国大代表”阮元皋在城关购置的大型住宅,“鹤场吟社”社长黄式陵的茶栈和住房也在这条街上。与林理斋次子林昆生齐名的盐商刘序钦(民间称作“刘细弟”,原籍西乡章后,居于盐仓弄)、宁德县商会会长蔡汝梅、名绅叶威豪、叶竹浓也都居住在下尾街一带,叶竹浓故居“海滨楼”,更是名闻遐迩。
碧山街上有一座名曰“逸庐”的西式楼房,主人姓余,祖籍古田。“逸庐”至今保存比较完整。
西门
西门“崇顺门”,旧址在今西门路与蕉城北路连接处。西门背倚巍巍白鹤岭,是罗源“河洋”(今罗源县中房镇)、城南岭头、王台、茶籽洋等乡村群众入城的要道。西门外太尉宫东边有一株大榕树,枝繁叶茂,阴翳蔽日,旧时白鹤岭古官道即以此为起点,行人不绝于途。太尉宫旁,经常有山区群众运送自产的木材、毛竹、土纸、茶叶、木炭、柴草以及鸡鸭等土特产在此销售。
由于西门外这段道路为宁、罗两县之交通孔道,行人接踵,天长日久渐有破损。民国十九年(1930),邑人张恒明独资重修西门外至北门外道路,其中毓秀小学围墙外至太尉宫全部铺设碎石,方便了过往行人。
解放前宁德县的莲峰小学就坐落在西门外。莲峰小学的前身是官办的莲峰书院,书院创办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知县楚文暻倡建。原时规模狭小,仅建中座。至乾隆三十一年(1776),继任知县杨德仁增建回廊及后座,此后历经修葺扩建。作为宁德县当时级别最高的学府,历任莲峰书院的山长无不是科甲出身,如进士魏敬中、魏鸿勋,举人阮开蒸、张步卿、黄书田、马兆麟、拔贡林文瑄以及蔡如鉴、吴炳修等。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莲峰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更名为宁德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陈承祈、林圭甫先后担任校长。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在此成立宁德县立初级中学,增建“压星池”南北教室两座各三间,每所造价各五百元。担任过宁德初中的校长有郑长璚、黄祖超、王克权、黄式昭、郑长璿等人。
著名的“压星池”在莲峰书院内。压星池俗称“西湖池”,相传为元代大儒陈普所造。堪舆家认为县城的白鹤峰与三都瑞峰遥遥相对,而白鹤峰属火,三都瑞峰属木。木火相触,其势易燃,所以凿池压制。压星池周长十二丈(三十六米),应七十二候(五天一候,三候一个节气)。池中有七星石,应天上北斗星宿。又在池中架桥建亭(民国时期桥亭坍塌无存),成为城中士民游览休闲之胜地。
由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创办的毓秀小学和永生医院也都坐落在西门外。毓秀小学创办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初名毓秀女子小学。是蕉城区开办最早的新式膳宿学校。创办初期仅有几间简陋平房,后因招生规模逐年增多,特于民国九年(1920),建成三层砖木结构校舍一栋,并开辟操场,修建礼堂,附属建筑还有厨房及西方传教士住址“师姑楼”,规模较大,设施完整。在解放以后,毓秀小学房舍一直为宁德县医院(后改称蕉城区人民医院)所使用。直到2010年3月,这座蕉城区保存数量很少的早期西式建筑以扩建为由,被蕉城区人民医院彻底拆毁,使人为之扼腕叹息!永生医院,民间称作“西门堂”。它位于毓秀小学东侧,初,占地面积2.10亩。原名“宁德县私立圣教妇幼医院”,是今天宁德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永生医院最早于光绪三十年(1904),由加拿大人韩美宝创办。民国十年(1921),韩美宝回国,由阮琼珠接任院长,属教会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名“永生医院”。开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等。
在莲峰小学西侧,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园林小别墅,名叫“乐天居”。这座别墅建造于民国初年,它最早的主人是下尾街西医师李奋,民国十六年(1927),为阮琼珠以重金购得。整个一千多平方米的园子中,除了一座两层楼房,剩余部分遍植花木,并有水池、假山、石桌椅点缀其间,格外清幽别致。阮琼珠女士一直在这里居住,直到“文化大革命”后期迁出。
在西门外莲峰书院附近,旧时还有一座取名“余园”的私人别墅,他的主人是清末贡生王华宝。“余园”背倚白鹤峰,前傍西湖池,亭台轩榭,颇饶优致。到民国时期,逐渐荒废,仅存遗址。
西门的城内城外也有不少神灵宫庙。如太尉宫、五显宫、泗佛亭、戚公祠,其中以太尉宫和五显帝宫最为城关人所熟知。太尉宫,又名英惠庙,主祀太尉陈苏(河南固始人,唐末迁居罗源中房,后成神)。包括上宫、[=下宫两座建筑,占地面积共约三亩。其中上宫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道光年间,由本邑举人陈谟范募修;下宫建于雍正三年(1725)。光绪末年,由西门蔡氏家族捐资修葺。由于白鹤岭古官道以此为起点,来往行人络绎不绝,因此香火颇为旺盛。太尉宫共有大殿、戏台、走马台、厢房等建筑,规模庞大。作为西山境的所在地,附近居民多在这里娱乐祈福。每到太尉生日,都要延请戏班,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五显宫,又名显应祠,坐落于西门内大街,祀五显灵官大帝。该祠始建于宋代,明成化十五年(1479),县丞潘璇重建。并增祀陈太尉于左,宋长溪令潘中于右。嘉靖四十年(1561),毁于倭寇。万历四年(1576)重建。蕉城民间有谚语“祷雨三元宫,祈晴五显祠”,民国时期,民间凡是久雨祈晴,先到城隍庙焚告牒,并设坛于五显祠,延请僧道诵经,若祈求有应,复诣城隍庙报祭。
西门大街北面有条小巷,因为清代宁德县第一位进士林日煟居住于此,故而得名“进士弄”。西门还是蕉城蔡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至今还保存有山东武定、青州知府蔡步镛的府第。还有“南埕陈”大厝以及南埕陈氏宗祠及支祠,大厝为清康熙年间从南埕迁入西门内的陈光禄(号介庵,拔贡生)的祖屋,宗祠和支祠是陈光禄后裔陈起朝(榜名谟范,号访溪,清道光壬午科举人)于道光十年(1830)主持创建的。此外,清朝末年六都人周作元高中武举人,也在西门内置有产业。民国时期,开设“黄砚记”商号的举人黄毓英在西门街靠近街中头处建造了一座豪华的洋楼,至今虽大体依存,但已破烂不堪,昔日风貌荡然无存。
旧时西门泗佛兜隔壁弄(民间又称“甘笔弄”,甘笔是一种鸟),还有全县最早的一座洋楼,是绅士陈礼卿的住宅。它的旧址位于如今的市区西门路。这座楼上旧时开设有“麻将房”,设备齐全,是城乡富豪以及部分公职人员的消遣场所。
民国三十一年(1942),为防避日军飞机轰炸,县政府令保、甲长在西门外太尉宫(今蕉城区防疫站与人民医院之间)附近开挖了一座公共防空壕(洞),供城关居民防空疏散隐蔽时使用。防空壕为土木结构,采用树木架设,上覆厚土。可同时容纳数百人。
南门
南门“永宁门”,旧址在今大华路与南大路相接处。南门城内有鹏程境、鸾江境;城外共有鹤成境(南门兜)、登龙境(桥头下)、龙门境(筱场)、龙光境(下宅园)四境,统称“南门四村”。
南门地势优越,四通八达,自建县以来,即为城关通往省城福州、罗源、连江等地的交通要道,是朱溪古官道的起始点。以南门战场桥为起点,古溪、蚶岐,达二都飞泉驿,而后攀越飞鸾岭接罗源护国岭,再经连江丹阳、潘渡,直达省城。南门外大街古称“圣塘街”,长达千米,从南门墙根起行,经南门兜、桥头下、筱场、土堡亭、下宅园,道路两旁店铺、宫庙众多。海水涨潮时可漫涨至校场坪一带,帆樯云集,航运发达。早先还设有码头,南宋梁克家《三山志》就有关于南门外“渡船潭”的记载。但随着白鹤岭官道的开辟和东门外码头的兴起,南门水陆交通的作用逐渐走下衰落。民国时期,除了由于白鹤岭官道的改道南行,土堡亭一段比较繁华以外,南门的这条古官道主要供应县内的飞鸾、古溪等乡镇居民入城之用。南门的战桥头边,也只停靠一些小渔船而已。由于桥下南漈溪源自南漈山中的涧壑清泉,溪水清澈,游鱼细石,历历可数,停泊在桥下的小渔船都在溪中取水。在战桥头还有两棵百年榕树,大可数抱,遮天蔽日,树下还有一座小型的“玄帝坛”。
南门外大街的店铺一般都很狭小简陋,数的上规模的少之甚少。只有南门兜郑厝弄口的一家“苏怀仁中医诊所”,比较出名。由于怀仁医生医术高明,为人宽厚,深得社会好评。陈德俭先生题词“卫生妙品”横幅,林文瑄先生亲题对联“怀仁殷济世,市义慎居商。”相赠。
南漈溪溯流而上,是大片绿油油的田园阡陌,没有居民住宅。在今天的南漈公园附近,有三四座简陋的“麦房”。“麦房”又称“带寮”,二者都是宁德当地的叫法,其书面称谓应作“水碓房”。桥头下一带富足农民利用南漈溪充沛水力资源加工粮食(以稻米、小麦为主),一些“麦房”还可以土法造香,供应城乡寺院宫庙、祠堂、以及各家各户之用。“麦房”主人中有一家姓龚,还有一家姓刘。
宁德县文庙,俗称“圣人堂”,始建于北宋嘉祐(1058)三年,历经各个朝代的毁坏重修,到民国时期仍然保存比较完整的布局规制。泮池、大成殿、明伦堂、朱子祠等建筑依次排列,叹为观止。在文庙棂星门左墙角,竖有一方高约一米左右的石碑,上刻“文武百官至此下马”;大成殿丹墀左右,立有一对青石狮子,高约1.5米,做工讲究,形象逼真。这两组古物件连同大成殿前的盘龙石柱最为城关人所耳熟能详。
民国十八年(1929),在文庙首次创办明伦小学,三年后改为实验小学,不久又更名模范小学。民国二十六年(1937)抗战全面爆发,学校才定名为蕉城中心小学。但校舍状况毫无改变,一直使用明伦堂左右两间厢房教学。正当校舍紧张之际,著名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五百大洋,为学校修建一座单层砖木结构校舍。这座新建校舍总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包括办公室、教师休息室以及多间通风采光良好的教室。
民国三十二年(1943)五月,宁德县成立临时参议会筹备处,会址设于文庙明伦堂。民国三十三年(1944)五月,正式成立宁德县临时参议会,临时参议长由霍童郑宗霖担任。会址没有变更。
从大成殿孔子神龛后面正门出来,便来到了学山头山麓,山麓原建有文昌阁(又称尊经阁,俗称“学山阁”)。到民国时期,山顶只有一个小桃园,左边有一个破烂不堪的两层高钟楼,右边文昌阁遗址上,只剩下一厅一屋,作为蕉城中心小学的幼稚园,后又改为学校的图书馆。
学山头的这片桃树,是民国八年(1919)植树节,由知事黄式苏(浙江乐清人)率领县府工作人员及本邑著名士绅一同栽种的。
在文庙右面靠近城墙处,被城关人称为“考坪③”的地方,有一排平房,是民国时期宁德县党部所在地。党部大门内有座单檐六角的“长璋亭”,是民国后期为纪念郑长璋烈士修建的。
民国七年(1918),南北军阀混战,政局不稳,中央政府委派前海军大臣萨镇冰回闽督办清乡公所。次年元月,宁德县公署奉令在“考坪”(利用明清时代考棚)成立县级清乡公所,并附设城区清乡保卫团。
在文庙右侧,还设有“宁德县地方行政干部培训所”。所长由县长兼任,教育科长专职,培训对象是乡干事、保长及乡、保小学教员等。
在县党部后面的学前街(文庙门前街道),有一座基督教“安息日会教堂”。这座教堂又名“福音堂”,是民国三十二年(1943),由城关信徒捐资修建的。
在鹏程境有一座“育婴堂”(城关人俗称“养育堂”),作为地方性的慈善组织,这座“育婴堂”在城关广为人知。它起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知县周德至奉令开设。初时设置于文庙崇圣祠,由邑绅黄士杰、黄书田、吴炳传、陈大圭、叶长森、林宗馨担任董事。光绪初年劝募捐款,购买民房两进改建而成。因为资金有限,入不敷出。到了民国六年(1917),知事沈守经另筹海纸捐补给,按每月两期分别发放。每到分发日期,沈守经还督同轮值绅董到堂查验,一丝不苟。此后每任知事(县长)皆按惯例施行。
学前街是民国蕉城第二大家族—郑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鹤场吟社”社员郑崇膺、郑崇本、宁德初级中学校长郑长睿、宁德县党部发起人之一的郑长璋、司法官郑崇皋等均居于此。民国二十八年(1939)秋,日军飞机数度轰炸宁德县城,曾有两颗炸弹落在了蕉城一小(一颗未爆炸),殃及郑氏祠堂和郑氏大宅,被炸成了一片废墟。
民国时期,学前街曾经成立县级抗敌后援会。民国二十七年(1938)初,在这里创办了周报《宁德导报》。二十九年(1940)二月停刊。三十二年(1943)八月,由宁德县党部主办,重新发行。
在南门外的城墙边(后来的宁德市华侨购物中心一带),有一块靠近海滩的平地,为蕉城马氏族人的产业,故名“马厝坪”。马厝坪与内海相连,城东的三元桥溪与南门蝉辉桥溪在此汇合流入东湖,交通便利。民国时期,这里有五六家毛姓人家开办的灰窑,其中以毛桂龙一家最为著名。南郊古溪出产灰壳(多为牡蛎壳、蛤壳),牡蛎(蛤)壳采收后用小船运至马厝坪“壳埕下”,经过加工煅烧,成为生壳灰、熟壳灰等不同品类的石灰,是修造房屋墓域的主要原料,也是农村稻田的肥料。每日运壳船只来往穿梭,灰炉火焰腾空,颇为热闹。
忠烈王黄岳、灵应尊王黄峦兄弟是南门一带百姓主要的信仰神灵,城关人把四城门的主要神灵归纳为“东门神农王,西门太尉公;南门忠烈王,北门城隍爷”。鹏程境有灵应祠(祀黄岳弟灵应尊王黄峦,神为金面)、关帝庙,筱场有灵杰侯王庙(俗称筱场宫,祀黄岳弟黄岱,神像被人称作“白面社头”)、龙门正境祠(祀黄峦)、下宅园有龙光正境宫(祀黄峦)。民国三十六年(1947),筱场宫还举行过一次规模很大的“接香火”仪式。除了黄岳信仰,南门还有许多临水夫人(又称作通天圣母)、齐天大圣的宫庙,南门兜鹤成境、盘山境,南门外登龙正境、龙门正境宫、龙光正境均有供奉临水夫人的宫庙。
供奉齐天大圣的以南门城墙边的保安境圣王宫最为著名。圣王宫所在的“后门坪”地处南门城门附近,位置重要。民国二十三年(1934)8月,刘英、粟裕率领红军北上先遣队在攻克罗源县城之后,攻打宁德城关,曾试图以“后门坪”作为突破口,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
此外,南门城内的文庙、关帝庙(明代宁德县按察分司原址)、新塘宫(供奉东平王张巡),城外的武庙、过台祠、祝寿庵,更是久负盛名。作为历史悠久的古迹,南较(教)场、土堡亭、战场桥(俗称“战桥头”)、山川坛、接官亭、先农坛、八腊庙、黄银官贞节坊,都给城关居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南较场,位于南门战场桥边,俗称“较场坪”、“演武厅”。是明清两代地方练兵及行刑的场所。进入民国,失去了原来的使用意义,成为了南门一带渔民编织渔网、绳索和晾晒渔网具的场地。只有每年的春秋季节,学校在这里举办童子军宿营活动。民国二十九年(1940)二月,县政府对场地进行填筑拓宽,成为公共体育场,每届的县运动会都在这里举办。抗战后期,体育场南边矗立着一座“抗日阵亡烈士纪念碑”,碑高约九米,有两层石基座,四周围以栏杆。大汉奸汪精卫、陈璧君夫妇石像跪于碑前。
土堡亭,在南门古官道上。由于宁德县城枕山襟海,除了东门依靠东湖为障以外,西、南、北三门皆为平地,尤以南门外大片沃野,地旷而纡,为兵家大忌,明代倭寇陷城即以南门为突破口。为了安全起见,万历二十年(1592),宁德知县舒应元修建了这座土堡亭,并取名“龙门关”。到了民国时期,由仅存凉亭一座,土堡早已荡然无存。土堡亭为过街凉亭式样,跨街而建,单檐歇山顶,面阔两间,进深两间,东面正书“土堡亭”,南面书“话桑麻”,北面书“迎风月”。
先农坛,又称“先农祠”,在祝寿庵左,清雍正五年(1727)敕建,是祭祀后土的坛壝。每年的立春日,知县率士绅在这里举行“鞭春牛”仪式。民国以后,“鞭春牛”仪式由于含有迷信成分,逐渐废除。
祝寿庵左面有一座明代建筑“岐头境陈氏家庙”,家庙附近的一座民房空坪上种植有两棵百年龙眼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在祝寿庵大门口右墙,还树立有一块青石碑,是同治三年(1864),岁贡蔡明绅为知县汤箴卫撰写的德政碑。德政碑正前方的路口,有两座跨街牌坊,建于清代,据乾隆县志记载,一座是为清代黄氏银官所立。
祝寿庵右面大路口,直通白鹤岭官道。路口有一座接官亭,是封建时代地方官员迎请圣谕,迎接上级官员的所在。民国三十年(1941)闽浙监察使陈肇英,民国三十二年(1943)省长刘建绪视察宁德,均在这里接受本县士绅以及学校师生代表的迎接,而后徒步入城。
南门由于地处城市与农村交汇地带,居民迁徙波动较大,故世家大族很少,就人口而论,以陈、林、黄、郑、孙、叶、赵、刘等为大姓。其中,也只有南门鹏程境林氏(明代由七都峬源迁入)、学前街郑氏、下宅园陈氏(元代由一都古溪迁入)各有一座祠堂(陈氏一座称为家庙,林氏、郑氏支系较多,在城内占有很大的人口比例)。南宋进士郑士懿(二十三都小岭人)、清代贡生孙逢聪(五都漳湾人)、庠生陈文超(一都古溪人)均名列乾隆版《宁德县志》。他们晚年定居南门,子孙繁衍成族。这些乡贤的住宅大都完整保存。
南门内鹏程境关帝里,有一座青砖黛瓦的古建筑,是民国时期宁德著名书画家陈德俭先生的故居。在南门战桥头边,还有一座久负盛名的“南庐”,是民国时期莲峰小学校长、宁德文坛祭酒林文瑄先生的故居。离此不远的“桥仔头”,清末还出过一位姓黄的武秀才,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他的故事。这位黄秀才使用过的一把提刀,重达八十余斤,解放后为县文化馆所收藏。
在下宅园村尾大道旁,有一座土木结构的“义祠”,里面安放着一些无主的牌位。这座“义祠”,是居住于村尾路下(原籍西乡凤翅洋)的阮家独资建造。
南门外后岗是通往南郊古溪、贵岐、岐头、洋尾(今富洋)等村的交通要道,在后岗大圣宫前有一口水井,井水甘洌,久旱不竭,给过往路人提供了方便。这就是被宁德人誉为“宁德三希奇”之一的“茶盘”。宁川十景之一“茶园暮唱”即指这一带的风光。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在南郊后岗葫芦冈,城关人蔡亦春购买了一片荒山,取名“培良山庄”,种植松、杉及桃、李、芭蕉等果树,所出产的水果远销南洋诸国。
差不多同一时候,在前岗也有一片果园,园主是南门兜的阮立冬,他早年在外经商,曾到过南洋各国。回到家乡后,在前岗山租了一些山地,种植桃、李等经济果树,并雇人看管。园中所产桃子个大味甜,香脆可口,食过者无不啧啧称赞。由于阮氏果园规模远远不如“培良山庄”,除了南门四村及古溪村以外,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北门
北门“遵化门”,旧址在今西北路与北大路交接处。北门在民国以前,是通往古田、屏南、周墩(今周宁县)及本县洋中、石后、霍童、赤溪等山区乡镇的必经之路,车马辐辏,人流潮涌。光绪五年(1879)十一月,北门外三元观发生火灾,延烧两侧店面数十间,此后逐渐衰落,至民国时期,变得异常萧条冷清。
城门内有北门街,民国二十八年(1939),改名“遵化路”。西连街中头,全长约数百米,两边多为店铺民宅。
北门内主要的建筑有城隍庙、姚氏花坪、金峤陈氏宗祠及大厅、关帝庙、韩氏宗祠、叶氏宗祠、赵厝坪祠堂,朝天境的奶娘宫(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林公宫、社头宫(祀黄峦,旧址在今宁德汽车北站职工宿舍东南)等等。
城隍庙,在北门内大街。原在县城西山之麓,绍兴元年(1131),改迁今址。绍兴二十八年(1138)扩建,主簿陆游撰有碑记。城隍庙红墙碧瓦,巍峨雄伟。民国二十四年(1935),设立蕉城卫生院于此(后改迁北门外),毕业于东南医学院的城关人黄家禄、古田人余柯先后担任院长。民国二十七年(1938)九月,日机轰炸三都岛,省立三都中学也曾一度借用城隍庙。民国后期创办的“北山国民学校”,也选址于城隍庙后座。
宁德县四城门各有两尊黑白无常(俗称“高伯”、“矮伯”,合称“丈二伯”、“赤白二爷”),民间有“四城门八身丈二伯”的说法,北门两尊供奉于城隍庙内。
姚氏花坪,坐落于北门街中段,又名“億记花坪”。是民国初年实业家姚赞圭的“酒库”兼私人小花园。姚赞圭祖籍洋中溪尾,祖上定居北门街。他为人机敏,富有经商头脑,经过与儿子姚贻章(号雪岩,人称“华兴妹”)两代人的苦心经营,创立了“华兴记”的金字招牌。他们不仅在北门街开有酒库,在三都岛和东门兜开设有洋油行。经商致富后,姚氏父子在北门营建住宅,又在住宅附近建造了这座占地约一亩见方的小园林。园中种植枇杷、芭蕉、无花果、葡萄、番石榴、黄弹子等树木,堆砌假山,开凿鱼池,还有大鱼缸、水井、秋千架,设计精巧,颇具匠心。花坪西面为大门,进门通过天井直达轩榭。西、南两个方向设置有曲形游廊,直通小门。居北一隅房屋作为酒库。整座花园布局紧凑,有条不紊,有江南园林秀丽端庄风格。“天棚鱼缸石榴树”是老北京四合院的典型布局,姚氏花坪设置有鱼缸石榴树,也略有北方民居的眉目了。
金峤陈氏宗祠在北门街中段,城隍庙附近。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大门石门楣上刻有“金峤陈氏宗祠”字样。民国十九年(1930)、民国三十七年(1948)曾两度重修,后一次重修时还聘请黄以褒先生重修族谱。金峤陈氏与潭尾陈氏、埠头陈氏同为城关陈氏望族,明代山西按察使陈寓、兄弟进士陈褒、陈褎皆为家族中之佼佼者。
赵厝坪赵氏也是北门街望族。由于他们是南宋皇族后裔,所以宗祠的屋顶覆盖着黄色(一说红色)瓦片,到民国时期仍有少量遗存。这在刘家谋《鹤场漫志》中有记载。
朝天境林公宫位于北门街,与城隍庙毗邻。庙宇虽小,却闻名遐迩。缘故就出自庙内供奉的林公忠平王软身塑像。民间盛传,“朝天境”社头座位下安有机关,直通神龛底下的跪垫。每当有香客叩拜时牵动机关,神像的眼珠就会左右活动。后来因为有胆小的香客被吓晕过去,当地人怕再引起麻烦,遂将机关拆除。从此,忠平王神像的双眼不再转动,但“朝天境”却留下“哩溜④境”的外号。
在北门内有一座“萃贤堂”,是基督教圣公会宁德支区重点总堂。这座基督教堂始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由英籍传教士胡约翰兴建,光绪九年(1883)重修。民国三十八年(1949)又进行了一次大扩建,不仅建造了一座可容纳一千多人的大礼堂,还增建牧师屋、教工宿舍(部分教工住于碧山街一座民房)、教牧人员及农村各牧区传道人员宿舍等。是闽东规模最大的教堂。民国九年(1920),萃贤堂创办养正幼稚园,为宁德县最早创办的幼儿园。民国中后期,圣公会还开办过“养正小学”。
北门外的名胜古迹也很多。在北门的护城河上,有一座修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朝天桥(民间称作“捲桥头”),过桥可见跨街林立的青石牌坊,共有十余座,人称“十八坊”。这些古牌坊大多建于清代,跨街而立(俗称“倚马坊”),以贞节牌坊为主,至今可考的有以下几座:贞洁流芳坊雍正七年(1729)为邑庠生陈琼妻林氏立。
百岁坊雍正七年(1729)为耆宾陈元钜立。
淑祯延禧坊乾隆六十年(1795)为邑庠生陈际傥妻左氏立。
节孝坊嘉庆八年(1803)为柯门陈氏立。
孝友坊道光二十八年(1848)为蔡光坦、蔡光均兄弟立。
节孝流芳坊道光三十年(1850)为陈秉元妻张氏立。
孝友坊道光年间(1821~1850)为叶开泰、叶开树兄弟立。
节孝坊同治二年(1863)恩赏军功陈由畴妻崔氏立。
节孝坊同治二年(1863)恩赏军功陈由观妻叶氏立。
节孝流芳坊同治二年(1863)恩赏军功陈由卿妻王氏立。
据笔者先祖母回忆,“十八坊”中还有四座节孝坊,两座是学前街郑家所立,一座是碧山街林家所立,一座是西门蔡家所立。⑤在朝天桥左侧,有建于明末的天主教城关本堂,清代禁教时被废。民国八年(1919),由教徒筹款重建,至民国十二年(1923)完工。教堂开设有“育婴所”,收养弃婴及残疾人共四十余人。还创建过“崇德小学”,旧址在今闽东大酒店附近。
民国二年(1913),邑人何钟声在朝天桥附近还创办过私立圣仁慈育婴堂。
崇德小学右侧,即北门城墙外马道上,还有一口八角井,传说是元代大儒陈石堂先生策划开凿的。
在天主教堂附近,还有供奉刘关张的“三义祠”,供菁靛商加工原料的“菁池头”,供晾晒染色布匹的“晒布坪”,供来往客人歇脚的“茶亭”,著名道观“三元观”(又称“三官堂”,毁于抗战时期)。
朝天桥西侧,有一座邑厉坛,建造于明洪武七年(1374)。每年清明、中元、十月初一举行祭祀。因为邑厉坛祭祀的是无主的鬼魂,所以北门外有很多寄存棺木的“丁楼”。宁德有一句俗话:“北门外的棺材——无处存放。”就是因此而来。民国六年(1917)四月四日,宁德县颁布《清葬章程》,催葬民间停棺,革除停棺陋习。这些丁楼才逐渐消失。
在三义祠后还有一些义冢,供贫民埋葬骨骸。
在今天的宁德市卫生局附近,还有一座“孤老院”,专门收养一些麻风病人。
民国九年(1920),城关人黄祖文与陆军第十一旅炮营连长刘清泉联合福州人张心贤在北门外赵槐亭(今宁德市师范附小宿舍后门溪边),设立“同善社”(又称“乐善社”)。由刘清泉任社长,黄祖文、赵石顽任副社长,宁德知事黄式苏、张心贤任善长。规模较大,有正堂、洗心亭等建筑。
北门内城墙边,有民国时期担任过福建省银行寿宁分行经理的林文翰、蕉城镇镇长吴伯唐的故居。在北门内大街上,还有清代中期担任过刑部郎中的陈奇芝府邸,府中正厅还保存有两道清代诰命,以及一副闽浙总督程祖洛题赠的对联。
小东门
小东门“登瀛门”,旧址在今前林路通院前路处。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小东门的修建来由,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县林时芳重建宁德城时被堵塞。由于小东门内城墙边居住着龚氏家族,龚氏家族在城外池头坪设有书馆,书馆旁还有一座小花园,园内构建有凉亭、水池,为家族子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由于小东门被堵塞后,龚家子弟前往书馆,必须要绕道东门,甚为不便。到了清代,由生员龚堈向府县衙门陈情上述,要求恢复小东门,并得到批准。遂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重开小东门。
小东门内只有一条小街道,称作“城边街”,两旁除了寥寥几家商家店铺,多为当时城关大姓豪宅。民国初期,在小东门有一家“永春”当铺,因经营不善倒闭。民国十八年(1929)十二月,林昆生、蔡泳南等合资八万元在街口开设“生春”当铺,配备经理、记账、估价、打票、保管等人员,是当时宁德城关最大的一家当铺。
小东门街口还有一座三进大厝,是城关“万盛”记大老板陈宗仁的住宅。建筑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坐西朝东,大门临街,石铺门道,马鞍式山墙,牌堵上有人物花卉灰塑装饰。
在陈宗仁住宅对面,是著名的明代建筑“少方伯第”。少方伯第为明代湖广布政司右参议龚膺故居,整座建筑坐东北朝西南,面阔七间,进深三透,大门正对培英街,后门通城墙边小弄。门前立有照墙,大门上方悬挂“少方伯第”匾额。
培英街通往城内前林坪,这一带是宁德县蔡氏家族的主要聚居地,蔡氏家庙、蔡步钟府邸都坐落在这里。⑥在培英街还有一口千年古井——辕边井。辕边井,又名“扬鞭井”,始浚年代无考,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重造。清代两度重修。古井青石构造,保存完好。井栏上有“绍兴已丑重造”、“道光辛卯年再修”、“光绪元年九月又修”等珍贵题铭。井边旧为宁德县游击署(俗称“大纛衙门”)所在地,水井因此得名“辕边井”。
培英街的得名,来自民国时期黄以褒先生在此开办的“培英斋”私塾。私塾所在的老宅至今犹在,但面貌已今非昔比。
出了小东门,过了护城河上的登瀛桥,便进入了小东外街。小东外街远不如城内外其他街道来的繁华。街口北面河沿有一座林姓(原居七都)大宅,因门口高悬“父子登科”匾额,故民间通称“父子登科厝”(位置在今惠好医药超市斜对面)。在小东门外护城河沿,还有一座冯氏茶行(位置在今宁德市电力公司),前座为作坊,后座是店主的住房。店主冯某杰,是民国哈佛大学博士、美国华侨总商会第一任会长冯近凡的父亲。在冯氏茶行对面溪边,有一个福州人兴隆(姓氏不详)开设的加工锡器作坊。
小东门外,今院前路北侧,有一座“金仙境”奶娘宫。宫庙占地面积不大,且地处偏僻,鲜为人知。
由小东门城门左拐,沿护城河前行百米,就在今天的金龙大厦附近,是清末民初王祖添家族的聚居地。王祖添,字昆豪,号益庵,清末附贡生。道光二十一年(1841),曾独资捐修宁德城墙,获得朝廷“四品道衔”嘉奖。王祖添生有七子,营造有三座大型住宅,又在屋外临溪处,即明代崔世棠“溪云社”别墅旧址上建造花园。花园取名“兰石山房”,有印月亭、狮子岩及鱼池、假山、拱桥等建筑物,其中以狮子岩最为人所熟知。狮子岩俗称“雪洞”,它仿照自然洞穴式样,用假山石垒砌而成,因形如卧地石狮而取名“狮子岩”。洞顶培以黄土,种植罗汉松一棵,又安放有一座小石塔。洞内面积约六十平方米左右,整体呈椭圆形,三合土地面,正中安放青石桌,桌上刻有围棋棋盘,四周环列石凳。每年盛夏,正是“赤日炎炎似火烧,王孙公子把扇摇”的时候,主人偕客入洞避暑,弈棋读书,洞外溪水潺潺,凉风习习,顿有“无暑清凉”之感,故有“雪洞”之称。
在王祖添住宅的北面,三元桥溪畔,并排有大小两座祠堂,一座为王祖添倡建的“王氏家庙”,另一座是“王氏五房支祠”。家庙前后两进,规模较大,支祠规模相对要小一些,但门口有一个很大的空坪。而今保存下来的,也只有“王氏支祠”了。民国二十九年(1940),设宁德县国民兵团于王氏五房支祠,团部机关内设团附、军需、副官、书记四个办公室,下辖常备队、自卫队、后备队、预备队。历任团长均由县长兼任。
小东门沿溪一直延续到北门外大道,是清一色的牛栏、羊栏、简易厕所,以及放置棺木的丁楼,夹杂着还有一两座的马栏,是当时为地方驻军所搭建。
作者按:本文参考1995年版《宁德市志》、蕉城区委宣传部主编《蕉城古风貌建筑及其他》一书中黄建琛、关引光、黄澍、陈平、姜翔骅诸先生的多篇文章,以及黄澍先生《宁川杂记》一书《蕉城路巷地名演变》一文,又得到王永宝、谢福增、陈万宏(家舅)、陈玉海、李怀涌、崔栋森六位先生提供诸多宝贵材料,特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①万历《福宁州志》误作“正统元年(1436)”。
②民国版《宁德县志》卷六《城市志》。
③考坪是宁德县学考棚的所在地。考棚是封建时代选取童生的考场。
④“哩溜”是宁德方言,包含有眼睛转动的意思。
⑤笔者祖母的姑姑嫁在学前街郑家,她小时候听姑姑家人亲口所说。
⑥详见本书《民国时期的蕉城蔡氏家庙及其家族建筑》一文。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仕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