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永不止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479
颗粒名称: 爱是永不止息
其他题名: 小记我的祖母阮琼珠
分类号: K820
页数: 12
页码: 286-297
摘要: 正在番薯园里锄杂草的太公随口回答报信者。这是1893年7月20日我婆婆出生时的事。尽管又名叫阮继新的她在这离宁德城关七十多里,听说当年仅两座房子的小山楼——宁德西乡洋中前路富代都后门楼并不曾受歧视,但是她也与当时许多农家女孩,包括她母亲、二姐、妹妹们有共同的遭遇:当童养媳!她的母亲九岁当童养媳,成亲后十六岁生了她的大姐:我的亲外婆。她是老三,之后她母亲又生了几个弟妹。她的父亲正当壮年病逝。母亲带着孩子们生活难以为继,便从莒溪招了一个冯姓农民当她们的继父。据说这继父很有心计,暗中积存了些钱,后带着俩冯姓儿子回了老家。她母亲总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及一些下腹部手术。一农妇患卵巢囊肿
关键词: 阮琼珠 传略 宁德县

内容

“某人,你老婆又给你生一个‘壮嫚’啰”,“感谢主,生丈满(男孩)吃番薯米,生‘壮嫚’(女孩)吃白饭。”正在番薯园里锄杂草的太公随口回答报信者。这是1893年7月20日我婆婆(祖母,她要我们姐弟这样称呼她)出生时的事。我父亲说,这就是一个父亲的祝福。尽管又名叫阮继新的她在这离宁德城关七十多里,听说当年仅两座房子的小山楼——宁德西乡洋中前路富代都后门楼并不曾受歧视,但是她也与当时许多农家女孩,包括她母亲、二姐、妹妹们有共同的遭遇:当童养媳!她的母亲九岁当童养媳,成亲后十六岁生了她的大姐:我的亲外婆。二姐自幼当童养媳,早夭。她是老三,之后她母亲又生了几个弟妹。她的父亲正当壮年病逝。母亲带着孩子们生活难以为继,便从莒溪招了一个冯姓农民当她们的继父。据说这继父很有心计,暗中积存了些钱,后带着俩冯姓儿子回了老家(有人说曾有约定)。她母亲总共生了十三个儿女。
  祖母六岁时被送给石后室头村一个薛姓基督徒(他家亦是基督徒家庭)当童养媳。这人家境并不富裕,但却善待童养媳,用箩筐将她翻山越岭挑到城关教会学校——毓秀小学,节衣缩食,让她接受八年制的基础教育。她的姐妹、弟弟们都没机会上学校呢。她未婚夫十余岁时早逝。她工作后又负担了这家人生计并养老送终,这是后话。
  祖母自幼懂事,品学兼优,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学习很用功,每门课都满分,就连体育也不例外,所以能当医生”。当她在该校毕业之际,校长嘉清泽(女,加拿大人)问起志愿,她便说要当医生,或许这是她从小在贫困又多子女的家庭中,感受到伤病、磨难带给亲人们的痛苦而立下的志向吧。此志甚得校长嘉许,说:“很好,我借钱给你唸书,待你工作赚钱后还我。”就这样,山里娃走出宁德,求学华南女校。可是,头戴蝴蝶结、身穿农家衣的她却被省城有些同学歧视,用英语挖苦她。开头她听不懂,老师用英语讲课她也听不懂,便问同桌同学、宁德虎贝石堂(文峰村)人黄关莺,结果老师批评说你们上课怎么交头接耳?关莺回答说这位同学英语听不懂。老师说那你就帮助她吧。就这样,她步步走上学习的正轨。假期她不回家,留在学校,用现在的话便是跟老师恶补英语,开学时她便能当小先生教同学了。在华南女校,她与几位主内姐妹同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桌黄关莺以后到新加坡当了女传道,曾多次帮助过她,亦活了九十多岁,终身未嫁。她们的联系在“文革”中一度被迫中断,她并获得“里通外国”——高帽之一。华南女校同宿舍友好的几位同学,其中有屏南人胡亮光医师之母,活了近百岁;还有一位是李学义医师之夫人,福建医大沈云英教授的婆母。李夫人耄耋之年旅居美国,还让赴美讲学的沈教授回国时,到宁德探望阮琼珠等老同学。
  华南女校毕业后,祖母又赴华南医学院预科念了两年,后考入广州夏葛医科大学(今中山医学院前身),毕业后在广州第一医院实习一年。(听前辈说她是博士,不知是否象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预、本科八年毕业后,在获得毕业证书时也获得博士学位)。她按约定,学成回宁德,服务若干年,并从其工资中逐月扣还求学时校长、教会垫款。
  1921年9月——1924年,她初次接任宁德圣教妇幼医院院长兼医师。该院是1904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宁德第一家医院。创办人系英属加拿大人韩美宝。当祖母小学毕业时,韩师姑年岁已高且患肺结核(这被喻为“白色瘟疫”的古老的传染病当时并无特效药),急于找接班人。当年毓秀学校校长嘉清泽也看中了祖母,便会同圣公会代垫款,帮助她外出求学。祖母学成回宁德接任后,原院长韩美宝即返加拿大。其时工作艰苦,薪水不高,由圣公会每月发给20元大洋,还得扣12元还求学时之借款,剩8元折合今日不足3-4担谷价。祖母住在产房隔壁,日夜工作一肩挑。
  1924年秋,祖母还清求学欠款后,又借款到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外科与眼科等。该医院是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为造福人类投资兴建、开办于1921年秋。北京协和医学院是为了临床教学而开设的,当时开放250张病床。医学院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坚持重质量而不重数量,每年只招25名学生,保证每个学生有10张病床以供学习和实习之用,可见能到这里进修亦非易事。(其时由英国人黄玛利任宁德圣教妇幼医院院长)。这时,厦门鼓浪屿人、日后著名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正从北京协和医学院预科毕业,升入本科。医院与医学院两造大门口呈直角方位毗邻,两人既是为数不多的福建老乡,又都是虔诚的基督徒,皆定期参加教会活动,都是关心他人,热爱生活的人。听说这对主内姐妹曾合影过(祖母的大量资料,照片等曾一再被“破四旧”)不知确实否。也不知她是否也有象林巧稚当年接受协和医院“……聘任期间凡因结婚、怀孕、生育者作自动解除聘约论”的只限制女性的契约。俩人均终身未嫁,献身医疗事业。
  1925年夏祖母从北京回家时,其母说外甥女可爱,嘱她领走小姐妹(我母亲恩德才生下6个多月,其胞姐路德年方5岁)抚养为女。祖母极孝顺,她的大姐(即我亲外婆)也很乐意此事,且祖母之母(我们这辈人唤大婆)答应为她照顾这对小姐妹。在北京进修时,祖母因品学兼优引起行内人士极端重视,当时山东省立医院打算高薪聘请她,并保送往德国深造。北京进修结束,她受聘山东博济医院,任女部医师。当时医师甚缺,她年轻力足,自愿一人顶俩人工作量,获双份工资,月薪90大洋。尽管在外工资高,工作了两年她便递上辞呈。院方因其工作出色,以成倍提薪和送她赴美国进修等优惠条件相挽留。宁德医院除工资不如山东外,提出以“送英国进修”邀请她,她心系桑梓,1927年她婉言谢绝山东医院挽留,接受宁德医院邀请,毅然下决心回宁德报效家乡。再度担负院长兼医师之责。她说出去工作的目的是学习人家的先进医术和管理医院的经验,不是为了钱。宁德地方小条件差,父老乡亲更需要我。
  祖母在外工作时经济负担尚不太重,每月工资除还债及个人生活外尚能积蓄一些款。1927年回宁后购置别墅一座,取名乐天居。此时尽管她负担骤然加重——当祖母上北京进修期间,她大弟弟因胃病严重,抽大烟成瘾,家境变极困难。妻子儿女全家六口及祖母的老母亲都归她负担,且回宁工资不及在山东之一半,致入不敷出,无奈只得答应她大弟弟之要求,替他借款为川资,赴南洋谋生。她们本是盼他到南洋大烟瘾可除,谁知他从南洋回家仍旧抽大烟,连回乡川资也不能自给并且还欠债,祖母借款为他还债并付川资。自接回羁留南洋的弟弟后,祖母施用各种办法并增加营养,总算让他大烟戒清。她感叹“余之一生备尝艰辛,多因弟素来体弱,故余不但供给其家生活,且因省弟弟之劳动力甚至为元英(本家,弟弟之养子)娶妻,且自己每月工资多为弟还债,并培养侄儿侄女等,因此除一座房屋外无其他产业或现款积存”。富代都后门楼住屋曾被她大弟出卖一半,也是经她赎回,并以500银圆为聘金为长侄娶了有医术之妻;次侄其父出国时才八个月,交她培养入学成人,亦为他娶有医术之妻并为他在湾湾开业多方操劳。她感到“余因他所受之苦痛非浅亦非笔墨所能尽,余细心自问对他没有负欠”。可她自回宁德后即致力于医疗业务的扩展,器械的添置(据业内人士介绍手术室的器械账簿设立自1922年——她初次上任后),在病房的扩建和护校人才培养等方面,她均作出不懈的努力。1922年开展的首例手术项目有:死骨取出、痈肿切开、肛瘘切除、肿瘤摘除、骨结核清创、子宫颈炎烧灼……及一些下腹部手术。从北京进修回来,她还开展了白内障摘除术,使患者重见光明。一农妇患卵巢囊肿、腹胀如鼓,肚脐突出,术前她为病人拍照,这当是祖母第二次接任宁德医院工作期间,因其小养女(我母亲)已到她身边,我母亲说当时年幼好奇,问她为何要拍照片,原来是要留下病案资料。1928年开展腹外伤手术,大约就是那一例金峰何姓青年农民秋日上树摘柿子,不慎摔跌树下,被树枝刮破腹部,肠溢出,经祖母手术治愈。还有彭昌某之弟先天性肛门闭锁,祖母为之治愈。要知道,在当时的中国,抗生素还没有应用于临床,这样的手术,对医生与患者均是一场考验。1929年开展首例鼻息肉切除,乳腺癌切除;1930年开展首例乳突炎手术;1931年开展首例肝脓疡切开(引流?)……。
  1933年(也有记载32年)4月至1934年7月,祖母按返乡前宁德医院应许的约定,公费赴英国伦敦医院进修(以外科为主,巧的是1932年7月林巧稚也被协和医学院派到英国伦敦等地进修一年)。祖母进修结束,友人带她游历了美国、日本。听说美国有人追求她,被她拒绝。尽管是公费派遣,但祖母在英国有时手头也挺拮据。有一次谈天她告诉我,曾经无钱买卫生纸,唯有靠祷告主,解了燃眉之急。但当她学成回国之际,却带了许多先进的医疗器械用品,有些医疗器械在数十年后人民医院(即前之永生医院)还在用。回国前外国友人赠她一架英文打字机,她利用坐轮船远航归国的时间,不顾旅途劳累、风浪颠簸,请人将她绑在椅上学打字,船抵她亦学成。多年后我忆及她告诉我的这段往事,不禁满怀感慨,填《望海潮》一词:遥思当日,归心如箭,舟行浪谷波峰。风起霎时,彤云滚滚,重重滃郁空中。凭放眼西东。浪花上腾处,雷电随踪。水面匉訇,怒涛霜雪卷濛泷。
  船身左右欹冲。念家山万里,故土情钟。求学雾都,山娃志远,无涯暴雨狂风。钦应对从容。渺渺人生路,能尽融融?任是颠簸险阻,唯举目苍穹。
  她自回宁德后,工作往来,对外联络,常得力于该打字机。这时,她当即对医院进行扩展,设立内外、妇产等科,实行分科管理,推行新技术。
  1934年医院改名永生医院,逐步发展成多功能的综合性医院。1940年永生医院开始收男病人,病床35张。为此,她又遭到一些思想保守者的极力反对和严重攻击乃至人身侮辱。真不明白,当他们或其亲友伤病时,难道不希望有个好医生吗?她是忍辱负重,不断进取。我因此而想起了沙漠中忍受饥渴,负重前行的骆驼。也曾有书载:“永生医院有推行新法接生,但那只是为少数权贵服务。”以此作为对该院以及以祖母为首的医护人员的评价。当年虎贝黄某之母难产,生命垂危,祖母为她作了剖腹产术,保住母子两条性命等许多病例仍留在人们的脑海中。我母亲说:“那是真正为贫下中农服务。”这是母亲看了那书所记载后的感叹。
  随着业务开展,工作忙不过来,祖母聘请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的霍童人林秉权医师任男部负责人,3-4年后林于1945年受聘宁波医院任院长离开宁德。
  祖母极具前瞻性的卓越眼光。圣教医院创办伊始,医院占地仅两亩多,祖母在任时很注意扩展医院用地,以致土改时有人提出要评她为地主,幸亏工作组黄组长据理说服。抗战胜利后,基督教福建教区拟在闽东建立中心医院,她知悉后,即四处奔走,并与时任莆田圣路加医院院长、曾获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院士的宁德钟洋人、医学家余文光博士联手做了很多工作,争取办到宁德来。在余文光博士回宁省亲期间,与他共商成立闽东中心医院事宜。1945年,以她为首由外资拨款1300元港币成立闽东中心医院筹备委员会。她以资深者、高超医术与良好的威望深得上级圣公会信任,成为中心医院筹委会主要负责人。尽管当时无公路,交通运输极不方便,但在祖母等的努力下,先期的200张铁床以及与此相配套的床上用品、布类等已拨到,运抵永生医院。后因时局变化,中心医院辍办。解放后,福安县医院成立,上级由此调拨相当用品、铁床等去福安。1952年6月永生医院被接收时,仓库尚余相当充足的器械用品,除进行大清仓、大拍卖外,还有个仓库管理员屡屡盗卖,后在院外被发觉而罪有应得,这是后话。
  当年宁德交通不便,人才缺乏,祖母到圣教医院接任次年即开办护士职业学校。自1922年9月1日办学招生,学制分为三一五年,单科三年,双科(护士加助产士)四至五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干边学。有资料记载至1952年6月政府接办,共收了21批学员64人,学习期满考试合格毕业,其中护理、助产两科学满五年毕业9人;学满四年毕业5人;学满三年毕业护士23人,助产士1人。到1952年6月尚有在学学生10人继续学习。祖母的为人、工作及治学理念都是严谨的。她沉稳内敛,言传身教,风范照人,威仪有别样的光彩。学员们毕业后成了宁德(少数在外地)医务界技术骨干力量。有人说祖母首开宁德县办职业学校的历史先河,是宁德西医奠基人。
  提起院办护校,培养人才,不能不提到祖母的谊妹石美瑫。石姑婆小她9岁,系宁德石后乡石厝人,也是贫苦农家、基督徒家庭出身,与曾被错杀的石磊是堂兄妹,自1929年兴化圣路加助产学校毕业回宁德,一直与祖母同工作是宁德医院第一任护士长,当年全国会考曾名列前茅。祖母之遗嘱中提起石姑婆:“……与余同历艰苦,不留余力,余曾数次性命将亡,蒙她不惜、不顾自己性命,来救护余之生命,叫余至今还活着。余真恨无丝毫物质能报她一生为我之恩情。如今这座房屋出卖,抽出一仟元赠她自由购买房屋……惟切盼下代多为余报恩,叫余安心好了……”患难之交,共同的追求、信仰、志向,类似的家庭背景、负担……使她们结成了情逾手足的谊姐妹,历六十春秋风雨不渝。即便我本人,那年冬蒙石姑婆将我接出母腹,却因我先天不足,低体重,富有经验的她说我可能活不了,初为人母的母亲直哭,当时没有保温箱,姑婆将我置于自己的腋窝下保暖,使我六十多年后还能在此纪念她!当年建阳有一医师欲与姑婆通秦晋之好,寄来了金戒指,可是祖母对姑婆说:“我的工作需要你帮助……”让姑婆退回了金戒指。后又屡有追求者,但姑婆也终身未嫁。祖母答应与她结为义姐妹,并分享乐天居。(“文革”中亦遭兴师问罪之一款——“为何不出嫁?”),她也与祖母一样,为她兄长们及其后辈培养了一些人才。
  1948年某日,国民党部队包围了永生医院(因祖母次侄其时以医药支持阮英平之游击队。他小时候颇顽皮,长大经她亲授医术。)她次侄被捕,当时该部队某团长之儿子恰因病为祖母治愈,小病号年龄不大却也解高声嚷:“阮××不能枪毙!”未果,祖母自己又坐“滑竿”到省城求助于谊妹石美瑫之堂兄石磊(石磊曾参加同盟会,先后掩护、营救地下党员,爱国青年数十人,人谓之“白皮红心”,时任省财政厅厅长)从而解救了侄儿。此后,祖母与谊妹石美瑫一起于1948年8月辞职离开永生医院。离开医院就意味着离开她心爱的手术台。她曾说:“我是非常喜欢开刀!”可见她当时在精力旺盛之年离开永生医院是多么无奈,是有她的苦衷,那时距离她退休年龄还有廿余年呢。离开了永生医院,她们与石姑婆之表妹—助产士、洋中人胡玉灿共同开办石胡诊所,以后人多了,成立第一联合诊所。一同事的亲人告诉我,该同事儿时患病垂危,为祖母所救治,其长辈遂将他改名为陈再生。解放后,县医院曾多次请祖母返医院工作,说只是疑难病例请教她,医院就在家附近,也不必一天上八小时班,……。不知何故,她不想返医院,不过,我曾听她念叨:“我还好什么都没参加,历史清白。”至今想起我仍是非常钦佩她的双手。这是一双刚柔相济的手。早年她教我替人拔牙,那是三个牙根的臼齿,我无法使之摇动,她接过牙钳,很熟练地一下子就成了。说到柔,不但是手掌柔若无骨,张曲超乎常人,关节柔韧性极佳(这可能是练不来的),她说这样的手接生最好。那手也使我想起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的手。她还擅女红,记得她曾教我制作大襟衫布扣,此艺我又未学成。她每天下午“安静”的时刻,谁也不打搅,她在与主交通。别以为她仅仅埋头业务,她也有许多爱好,但无暇顾及。她写得一手好文字,下一代多人似她。她爱音乐,早年去金峰乡下避暑,数十里山路,曾请人将风琴抬去。可她平时忙于工作,我未能听到她的琴声。母亲结婚,她赠旅行风琴为礼物,可我也从未听到母亲的琴声,“……携至福州却无法带回!”祖母曾对我诉说她的不满。那时全县没有一架钢琴,当乐声在我胸中翻腾,我只能趁天黑前抽空从小门附近一中礼堂翻木墙入音乐室,抚抚风琴。音乐老师听到琴声,进来问我如何进来,因为门、窗都锁着,我说从墙上翻入,林老师没批评我,却将钥匙交给我,但说“你要去念高中,我就教你弹琴。”我那时却不知请求祖母教我弹琴,只能有时趁她上班偷偷地去她房间弹一会儿。尽管祖母爱好广泛,却不让孩子们看小说等“闲书”。大表姐借的长篇小说《迎春花》被她烧毁,哭了很久,母亲无奈,从有限的生活费中挤钱替她赔上。我使用三本借书证,也有书被毁。她也反对看电影、看戏、打扑克等等,粮食困难后期一中教师与县医院职工举办舞会,我们几个女孩去看热闹回来挨训,她说她早年在伦敦,常有舞会,但她从不去。
  我上初中时学的外语是俄语,初一暑假祖母拿了一本英语课本,用两个下午将课本全部给我讲了一遍。可叹我那时除了家务,砍柴及耙松毛(松针)、拾杉柴刺、割茅草、种菜、养兔等等还惦着玩,天天午睡后姐弟一起去大桥头下游泳,回头就把她教的还给她了。她见我“不可雕也”,便不再教我了。初中毕业,班主任朱金塔老师两次到乐天居,动员我报考高中(全县高中仅一班),长辈们回答说,因为她是老大,须尽早出来工作,培养弟妹(可是弟妹们正遇“文革”,能初中毕业算不错了!)祖母对我说:“你要去念卫校,我才供你伙食费”。正值62年,粮食困难的阴影还在,为了减轻母亲负担,报考学校我只填福安卫校(那年全省仅此一班),以后祖母又对我说:“女孩子书念太多没用,当护士最好”。我羡慕别人上高中,心想祖母是书念太饱了!确实,她一辈子身心劬劳。祖母对事业的专注、进取及多方位能力是我四十多年工作中所仅见的。又谁知以后年逾七旬的她还要加上“文革”的遭遇。
  她不追求时尚,但总是衣着得体。我小时候见她大多穿件浆熨平整的壹仟蓝(深蓝)洋布旗袍,精神饱满地去上班。但是里层棉袄却是缀满补丁,我也曾费很大工夫替她缝补过。尽管有人说她当时工资比县长还高,但我也知道她的负担比大家都重。她同母异父务农的大弟弟壮年病逝,她重然诺,将他妻子儿女从莒溪接到乐天居,一侄儿弱智,她将侄女培养至工作并负担母弟,现为霞浦医院退休主管护师。有人说,她本贫寒家出身。以前,当她领工资那天,便有不少戚友来要求资助就象又将工资发出去了。
  1956年,祖母将她的母弟从老家搬至乐天居她身边养老。当年她长侄经她培养成人,她并为之操办赴八都开业,不幸其妻患子宫颈癌,于56年去世,留下五个孩子,加上长侄此后不能居家,她为彼等心中痛苦至极。在这境况之下,他全家生活(还有一长侄结婚后即到他家服务数十年的保姆)全归祖母负责。甚至一次手上无现款就将永生医院当她辞职时赠为纪念品的金十字架、重半两的金项链托元英卖给银行,得款56.5元,全数送到八都。全家六口也不过度一时生活,以后祖母感到寄款不便,又怕孩子们失学。全家迁入城关既无可能,就将大的两个侄孙女迁到洋中上学,住在亲戚家,由祖母寄款(58年后也迁到城关)又将长侄孙迁城关上初中、高中,后到福州念至大学毕业,其余女孩和保姆都迁到乐天居与祖母同吃、同住。并将侄孙女等送入小学、中学读书。长侄孙女由她极力支持毕业当护士。祖母睡的大铜床,粮食困难时期已变卖接济他们。
  1958年联合诊所合并为蕉城公社中西联合医院,当时除了中医及中药剂等人员,其余的几乎都是基督徒。记得我母亲在西药房司药,药瓶标签全部用英文书写,每日处方量达200多张。祖母曾因坐骨神经痛(如今想来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所致),每晨提早上班去作针炙,上班时已有许多病人在候着她了。祖母的大弟弟与母亲住在她楼下,1960年夏的一个夜里,太婆听到有异样的呼吸声,唤舅公不能应,便叫醒祖母,母亲要去拿担架抬往医院,祖母说不必去,来不及了。原来他脑溢血且嘴中有血溢出,天未亮便去世了。祖母手足情深,上下楼梯时看着停在后厅的弟弟就伏在楼梯哭。太婆郑爱莲平素体健,虽未上过学,但当年福音足迹已履遍小山楼,故而祖母的母姐学了文化并可以“罗马”字母拼音识字,还在山村办过“妇女识字班”。那时太婆心算出名,永生医院购柴炭,人们常请“医生姆”算价钱,她站着很快便算出。1956年再来乐天居,常坐在前厅看圣经,还教我们唱短歌,星期天我们一起去聚会。祖母不但对她照顾周到,早晚问安,上下班打招呼,白枣熟时恐老母咬不动,煮了让母亲吃。太婆1964年皈终,享年九十余岁。我在外求学,没通知我,听说虽仅两天便上山,送葬队伍前头到山上了,后头尚在乐天居。祖母之母弟皆由祖母送老皈终。
  “文革”破四旧,将西药房改名新药房,药瓶标签也全改成中文了。当时祖母已年逾古稀,尚未退休,也与许多人一样参加学习班,每月工资仅发12元生活费,还要不时接受红卫兵抄家、戴高帽、胸前挂:“里通外国”、“帝国主义分子”、“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牌子,站在板凳上挨批斗。母亲怕她摔倒,随同陪伴,她却一登便立在板凳上了。游街时有人评论说:她就像运动员进赛场一样,昂首挺胸,因为她有她的信念。事后母亲问她害怕否,她说:“一路上我心里都在唱着诗歌:当我遇见试炼灾殃,经过荆棘、豺狼之疆,我有一个甘美思想,就是主怀念我。……”除了在城关游斗,祖母还被带往贵岐、古溪游斗。母亲在上班,幸亏有祖母的外甥随同照料,免其饥渴。学习班结束,她被派下乡。当地群众听说她来了,每天都有许多人围在她身边。也许是过于劳累吧,她感到视力模糊,请同下乡的一位军医开一支眼药。这位军医挺认真,还给她测了血压,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也高(忘了多少),当即叫来救护车送她到县医院住院。
  “文革”后期,祖母退休告别了从事半个多世纪的医疗生涯,我常听见她婉言谢绝找上门的病人,很诚恳地向病家解释。尽管祖母是高级知识分子,她后来的退休金还低于当年县医院的退休老工友,黄关莺的姐姐黄淑莺(石堂奶)的退休金。她寻求、看重的本来不是这些。她对我说:“我一生行医,现在我退休不替病人看病了,我才可以说,我从来没有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是的,这是值得欣慰的。她的后辈从事医务工作的有十余人,她希望有更多后辈从事这工作。
  1980年后,祖母眼晴逐渐失明,内外生活全靠母亲退休来料理。
  尽管有人铭记她的严厉而遗忘了她的恩情,我却相信“他所爱的他必管教”。当然我不缺她的管教。我深深体会到她因爱主而沉稳、坚强、隐忍、学识渊博、洞悉世事而眼界开阔。她以有限的资源分配,培养了许多人,有人怀疑我们住在乐天居的合法性,要祖母拿出房契……。而她只是“深愿余之亲属大家实事求是,彼此谅解、彼此相顾、体念余一生艰苦……一生血汗苦心培养心情,对已天天向上,对兄弟姐妹团结友爱,彼此和睦同居,享受平安、喜乐之幸福”。她相信“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这个真理。
  1988年夏至前一天(星期一)上午,祖母当医生的外甥、次侄来看望她,未觉她身体异常。午后,没有先兆,祖母休息时有点儿烦燥,母亲与她一同唱诗后她便安静欲眠。母亲随即下楼,又有一对老夫妇系解放前永生医院的老工人来看望祖母,谈过话后离开,紧接着母亲上楼,见祖母似乎没有呼吸,摸摸脉搏跳了几次,便再也摸不到了。正如祖母自己所愿望的,让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回到天家”,结束了一生的劳苦。她安眠于百合花盛开的山坡上,过了几年,她的谊妹,91岁的石医生与她并肩而眠。
  不久前我认识了一李姓年逾八旬老媪,她说曾在永生医院祖母处做工(大约1947-1948年吧),因被三座大山压迫(本人云)苦不堪言,祖母知情后,便一再鼓励她并教她文化,后她竟认识了三千六百多字。我听了很感动。祖母在繁忙的业务、院务、对外联络、母弟子侄负担教养等诸多事务之余,为了让一个女工能掌握知识,改变处境,而挤出不少宝贵的时间,亲自教女工学文化,这又是何等的爱心啊。
  重温往事,仿佛她言犹在耳,音容举止历历在目。她爱主,因为主先爱她。我体会到她是以感恩的心,满腔的爱来向许许多多的人表达、回报临到她的基督的爱。尽管往事如云,但是,爱是永不止息。为此,我写下了献给她为首的长辈们的自白——四十余年征程回首:少年时的启蒙,耳濡目染,我虽对“白衣天使”有所羡慕,却曾为梦想的幻灭而流泪,并非初衷,我踏上了这条路。
  充满奋斗乐趣的工作充满了爱,我不再妄自菲薄——一个小看护!因我已深知:分享快乐能增加快乐,分担痛苦便减轻痛苦。
  有时我也感叹背上的重负,荆棘又拦路,但是总能得到鼓舞:莫踟蹰,别停步,人生无坦途,挺起胸膛走前面的路!四十余年来虽无耀眼的建树,却也春华秋实,深有感触:病人的信赖、尊重、康复的笑颜,……胜似激荡心灵的音乐,悦目的画图。
  我虽饱尝前进途中的酸甜咸辣苦,却因此感到生活充实,多彩丰富。我为每天都有新的力量播种、收获而无怨无悔,暗自欢呼。
  我与同行者们共勉着:别当懦夫,何惧严寒酷暑,蒺藜四布。经历曲折坎坷,风霜雨露,将来回首,倍感幸福!如今,我明白了老一辈热爱卫生事业,并为之作出种种牺牲的缘故。因此,我深深地感激——前辈们牵我走上了这条路。

附注

作者简介:1965年福安卫校毕业,先后在寿宁县坑底、芹洋公社保健院、寿宁县医院、宁德市(原宁德地区)医院工作,2001年退休。现住蕉城。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叶果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