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黄以褒一生的塾师生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475
颗粒名称: 家父黄以褒一生的塾师生涯
分类号: K820
页数: 4
页码: 270-273
摘要: 家父黄以褒,祖籍霍童,一生过着兴办私塾,教书育人的塾师生涯。据家父自编的“年谱”,可以看出:在光绪三十年十月参加福宁府考,取得十九名庠生,成为科举制度的最后一科庠生,也即“末科秀才”。由于家境贫穷,无力继续求学,就到霍童溪对岸的新颜村开设私塾,教书糊口。自此始,直到民国十年先后在漳湾、咸村、霍童、南埕、郑岐、城关等地办塾。这期间的光绪三十二年曾在莲峰学校肄业一年。民国元年、六年两次任漳湾鞯峰小学校长;民国三年任南埕育才小学校长。这十七年间的办塾经历及学生的进出情况,均无从知道,也无法叙述。民国十年到民国二十五年这段时间,家父在城关,创办“培英斋”,名闻遐迩。蔡雅珍女士于2010年初逝世,享年90岁。
关键词: 黄以褒 传记 宁德县

内容

家父黄以褒(1890-1964),祖籍霍童,一生过着兴办私塾,教书育人的塾师生涯。据家父自编的“年谱”,可以看出:在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参加福宁府考,取得十九名庠生,成为科举制度的最后一科庠生,也即“末科秀才”。由于家境贫穷,无力继续求学,就到霍童溪对岸的新颜村开设私塾,教书糊口。自此始,直到民国十年(1921)先后在漳湾、咸村(现属周宁县)、霍童、南埕、郑岐、城关等地办塾。这期间的光绪三十二年(1906)曾在莲峰学校肄业一年。民国元年(1912)、六年(1917)两次任漳湾鞯峰小学校长;民国三年(1914)任南埕育才小学校长。这十七年间的办塾经历及学生的进出情况,均无从知道,也无法叙述。
  民国十年到民国二十五年(1921-1936)这段时间,家父在城关,创办“培英斋”,名闻遐迩。据飞鸾籍学生黄其逢的叙述:“以褒先生自1921年至1936年,在蕉城设塾,取名‘培英斋’,为办学鼎盛时期,被誉为‘桃李满蕉城’,那时的青年学生,以能进出‘培英斋’为荣,而该地区也随之改名‘培英路’。‘培英’二字,至今仍沿用于路巷地名和居委会名称”。①(培英斋旧址,在今培英路培英巷3号,已改为民房)
  蕉城前林路“廉访第”宅主蔡祖虞(号琴舟)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立“家学”,组织儿媳、侄媳、女儿、侄女及外孙女等八人,延请家父利用晚间前往授课,长达三年。其外孙女陈雅珍,当时13岁。七十年后的2006年,已是86岁高龄的陈雅珍,在其丈夫蔡泽香的协助下,经过回忆,将少女时期在外祖父“家学”所学的歌谣等14篇,记录下来,刊登“宁德文史资料”,流传于世②。蔡雅珍女士于2010年初逝世,享年90岁。
  [=此处为插图(左起:黄式陵黄以褒唐国俊(1961年))=]
  培英斋学生林明翰、吴伯唐、林鸿贤(起望)三人,被称为家父的“得意门生”。当年这三位得意门生的求学精神,名篇佳作,因我年幼,都没见过。但当我弱冠之年,三位得意门生经常携带酒菜到我家,边饮边谈,内容多为社会新闻、日寇侵华,高谈阔论,话语激烈。有时高声吟唱诗词,吴伯唐个子小,摇头晃脑,声音特别洪亮,我在一旁看了偷着乐。
  民国二十五年(1936)间,宁德县国民政府某部门官员,要家父担任联保主任一职,家父以教学繁重为辞,不肯接受,该官员再三威胁,如果不接受,培英斋也难存在。无奈之下,家父只好雇人送信到三都,委托三都镇长吴伯唐寻找办塾地址。吴伯唐遵照家父之托,选择罗厝里一户人家(记得主人之子名启金、启银)。家父携带家小,连夜坐船去三都。据黄其逢回忆:“以褒先生于1936年至1938年间在三都设塾时,我曾在其塾中受业,耳闻目睹较多。辛亥革命后,他接受革新思想,传播新学。旧时所用的《三字经》、《千字文》、《五言杂字》等,他已不用,采用民国初期颁行的小学所用的《共和国国文课本》,一共八册,作为儿童启蒙教材,读完之后,有了语文基础,接下就教读“四书”、《左传》、《幼学琼林》、《古文析义》等。有时应家长的要求,他也教起《戚林八音》这种古时的拼音。总之,没有统一的课本,也没有统一的进度,同读一本书,可因程度不同进度不一样”③。(作者黄其逢[1922-1995]194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解放前后,都在宁德一中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家父觉得三都不可久居,遂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十月,携家返回霍童。家父在霍童这段时间,往返于增坂、郑岐、漳湾、二都等地为民间诸姓续修族谱。直到民国三十三年(1944)重返蕉城,先后在龙泉弄邹鸿斌家、下井堂弄(旧名“七层企”)蔡作祥家(即今“蔡威故居”)以及黄式陵茶行南侧一闲屋设塾授徒。据厦门大学外贸系退休教授黄建琛回忆:抗日期间,宁德县初级中学内迁霍童,他在霍童患疟疾,返城治疗,其父“特地延请其诗坛好友霍童黄以褒先生为西席,假舍下一闲屋设塾招生。诸多学子均未入冠,以补习古汉文为主,兼授桑梓山川名胜及风土民情教材,并启蒙传统诗词。对此,兴趣油然而生。”④由于“茶行南侧闲屋”较小,不久,就搬迁到下井堂崔氏大夫祠。
  民国三十五年(1946),家父在下井堂崔氏大夫祠办学,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兴办私塾的又一次鼎盛时期,白天为青少年及女生授课,夜间则为成年男子补习《古文观止》《聊斋志异》《秋水轩尺牍》等,从中学习探研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下井堂私塾延续到解放后的1952年,才结束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塾师生涯。(据《宁德市志》P725记载:1950年,全县有私塾32所,学生739人。)
  当时,国民政府政治腐败,物价飞涨,国币贬值,家父仿效公办中小学教职员领大米抵工资的做法,也向学生每人每月收取大米10斤、15斤、20斤不等,但生活压力不影响其教学质量。据彭强(江苏镇江电视大学离休副教授)、彭坚(安徽大学中文系离休副教授,已故)兄弟,对崔氏大夫祠求学有一段回忆:“吾师采用的教学法和教育心理,均符合当代的‘教育学’精神,这对我们兄弟都有着长远的教育作用。”⑤
  山东大学外语系退休教授关引光,最近记述他当年在崔氏大夫祠补习的美好回忆:“使我感到恩师难忘的,则是我在初中时,每年暑假在塾中补习古文的黄以褒先生,他那广博的学问,生动的讲学和幽默的谈笑,至今铭篆在我的记忆中。在褒师门下求学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培英路上崔家祠,书声琅琅师课徒。
  典故文章侃侃讲,亲承謦欬乐何如。”⑥
  (崔氏大夫祠旧址在下井堂路,祠已被拆,大门的位置,用砖石封砌,成为围墙的一部分。但崔祠右侧(北)残留半截、俗称为“马头”的古建筑物的一个组件,仍然可见。(“马头”,据建筑专业图书解释:山西称为“墀头”或“腿子”或“马头”。苏州称为“垛头”。)
  题外话1952年,家父在八一五中路(原称街尾下),租赁店面,挂出“黄以褒卖字”牌子,代人撰写契约合同、寿幛祭文、新宅楹联、婚丧纸联等。人们发出的“以褒先生写大字”的赞叹声流传至今。
  1957年3月家父受聘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每月邮汇生活津贴25元。1961年迁回霍童老家,1964年11月病逝,享年74岁。省文史馆邮寄唁文及安葬费200元,表达了党和政府对老人的关怀与厚爱。
  注释:
  ①见区政协《宁德文史资料·第五辑》(1991年)P60
  ②见区政协《宁德文史资料·第十三辑》(2006年)P230-234
  ③见区政协《宁德文史资料·第五辑》(1991年)P60-61。该文被齐上进先生改写,标题为《民间教育家黄以褒先生》刊于福建《乡土》2007年第4期。
  ④见黄澍《宁川杂记·序一》(2009年版)
  ⑤见黄澍《宁川杂记·序二》(2009年版)
  ⑥见陈仕玲《蕉堞纪闻·跋》(2010年版)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