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宁德县立初级中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473
颗粒名称: 筹建宁德县立初级中学
分类号: G527
页数: 3
页码: 264-266
摘要: 清末,闽东只有一座设于霞浦的福宁府中学堂,创办于1902年,民国成立后改为省立霞浦初级中学,面向闽东各县招生。由于交通不便利,民国22年省教育厅决定,霞浦初级中学迁至三都(松岐),改名省立三都初级中学。由于是面向闽东各县招生,招收名额有限,加上去三都学校学习必需住宿,增加费用,又不方便,所以宁德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小学毕业生无法升学。张璚城、王克权当选正副参议长,蔡汝梅等17人当选议员。,要求县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限期清理各乡镇住宅及丁寮的停柩,以整肃社会风气。各乡镇住宅及丁寮的停柩问题由来已久,也引起有识之士的热议,所以蔡汝梅的这一提案得到多数议员的赞同并在第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后提交县政府办理。
关键词: 地方 教育 宁德县

内容

清末,闽东只有一座设于霞浦的福宁府中学堂,创办于1902年,民国成立后改为省立霞浦初级中学,面向闽东各县招生。当时各县小学毕业生要升学都得去霞浦。由于交通不便利,民国22年省教育厅决定,霞浦初级中学迁至三都(松岐),改名省立三都初级中学。由于是面向闽东各县招生,招收名额有限,加上去三都学校学习必需住宿,增加费用,又不方便,所以宁德还是有相当数量的小学毕业生无法升学。
  目睹县城小学毕业生不断增加,却因经济及外出求学有困难而大量辍学的情形,1939年秋,担任宁德商会会长的张璚城便带头倡议在县城设立一所县立初级中学。他与龚幼翰、蔡汝梅等人利用在县党部和商会任职的便利,多方奔走,四出募捐,最终动员城关各族姓同意捐献祠堂田产的十分之一,共筹得学田4000亩作为县立中学的办学基金,还借助各行业商会向商家及当地机关、工厂募得开办费8000元。接着张璚城等人又忙着校舍的建设和教员的选聘工作,一直忙了数月,开办与招生工作才基本就绪。学校于1940年春正式开学,但由于日本飞机轰炸宁德,第一期招收的学生改在七都林氏宗祠上学⑨。一年后迁城关原莲峰书院校址。由于刚刚开办,学校面临校舍、教员及经费等诸多困难,张璚城继续发动社会各界支持办学。他也经常到县立初中兼课,教授英文。原省电台台长黄岑、宁德一中教员林国在等都回忆说,他们曾先后受教于张璚城。
  全面抗战爆发以来,张璚城和蔡汝梅利用在县党部和商会担任执行委员、商会会长及秘书的职便,积极发动各社团组织及民众踊跃捐款捐物支援前线。1942年3月,他们一起参加了由县妇女联合会组织的“劝募妇女号飞机公演抗战话剧”演出活动(当时国民政府号召一县捐一架飞机支援抗战,宁德县由妇女会负责牵头劝募,将所捐飞机命名为“妇女号”),并带头出“券资”,观看抗战话剧演出⑩。
  1943年县立初中“基金保管委员会”成立,张璚城以县党部执行委员和商会会长的身份担任“基金保管委员会”委员兼保管组组长⑩,负责“基金田产案卷册据印信”、“基金田产所收租谷”及“现金账目”的保管业务。为了管好用好基金,张璚城花了不少的精力和时间。后来,他和蔡汝梅都被推选为“县立中等学校学董会”成员,这时张璚城由于参加县临时参议院的筹备工作,他的商会会长职位便由蔡汝梅接替。
  1944年5月宁德县临时参议会成立,郑宗霖当选议长,张璚城当选副议长,蔡汝梅等17人当选议员。同时蔡汝梅、王克权、阮元皋又被推选为驻会会员,负责参议会的日常工作。借助这一参政机构,他们对事关民生的教育、卫生、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了更多的关心。如民国卅三年十二月廿二日县临时参议会就以大会议决的方式要求县政府“县立中学校……明年度班级增加,经费应予增列以适应实际需要”,“依本县实际需要卫生(如卫生药品器械购置费仅4500元,不敷甚多,应予增列)及社会救济支出应各予增列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于保安支出预算内予以调整……请查照办理。”(见县政府的公函《送复县卅四年度总预算书审核情形请照办由》⑫)。由于参议会的决议对县政府的行政有监督权和约束力,所以上述决议得到县政府的采纳和办理,使得教育与卫生等社会事业的经费预算比较接近省定的标准。
  1946年1月,县参议会正式成立并举行换届选举。张璚城、王克权当选正副参议长,蔡汝梅等17人当选议员。在第一届第一次大会上,蔡汝梅提出《限期清葬各乡镇住宅及丁寮停柩案》⑬,要求县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负责限期清理各乡镇住宅及丁寮的停柩,以整肃社会风气。各乡镇住宅及丁寮的停柩问题由来已久,也引起有识之士的热议,所以蔡汝梅的这一提案得到多数议员的赞同并在第二次会议上获得通过后提交县政府办理。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