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402
颗粒名称: 中学教育
分类号: G471
页数: 3
页码: 155-157
摘要: 本段介绍了民国时期宁德县的中学教育情况。
关键词: 宁德县 教育 管理

内容

1912年9月,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校令》,12月又公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初步形成了新的中学教育体制。《中学校令》规定,中学校定为省立。由省行政长官规定地点及校数,报告教育总长。
  省立中学校经费由省经费支给。各县如有力量,也可以一县或数县联合设立中学,称县立中学校;私人也可依照法令设立,为私立中学校。各种中学校的设立、变更、废止,都“须经教育总长认可”。
  民国时期,宁德县仅有2所普通中学,即省立三都中学和县立初级中学。
  省立三都中学是宁德县第一所现代普通中学,其前身是设于霞浦的福宁府中学堂(创办于1902年,民国成立后改为省立霞浦初级中学,面向闽东各县招生)。由于霞浦交通不便利,不便于各县小学毕业生入学,1933年省教育厅决定,霞浦初级中学迁至三都(松岐),改名省立三都初级中学。当时有3个教学班,学生将近100人。其后还附设简易师范科(学制4年),学生有60人。1937年秋,因抗日战争爆发,三都初级中学迁至宁德县城(寄寓城隍庙),翌年冬迁福安(坂中),简易师范科并入省立福安师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省立三都中学从福安迁回三都旧址。
  1940年,三都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开文、理两科,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定名省立三都中学。这是民国时期闽东唯一一所完全中学,学生来自闽东各县,有15个班,524名学生(男生467名、女生57名),教职员工40人。至1949年8月,有11个班(高中6班,初中5班),教职员工46人。
  县立初级中学是今天宁德一中的前身,创立于1940年。当时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倡办一县一所初中,1939年秋由县人张铁崖(即张璚城)等发起筹建,1940年春正式成立,校址设莲峰书院旧址。时值抗战期间,时局动荡,改在七都开学,以七都林氏大厅为临时校舍,招生1个班,学生40人,这年秋季又招生一个班,学生62人。1941年下半年,福州沦陷,县立初级中学由七都迁往霍童。1942年1月,迁回莲峰书院旧址。此时,该校4个班,学生196人,教职工17人。1944年,福州再度沦陷,县立初级中学再迁霍童,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学校才迁回城关原址。此时县立初级中学增至9个教学班,在校生260人,教职员25人。1949年9月,县立初级中学有7个班,学生261人,教职工22人。(民国时期宁德县立初级中学沿革概况及历任校长名单见文后附录1)
  从上述资料看,宁德中等教育的起步始于省立霞浦初级中学搬迁三都。为什么闽东第一所中学——省立霞浦初级中学会迁设三都岛?据黄其逢先生《福建省立三都中学纪略》③一文分析,这无疑与三都便利的交通以及成为福建对外开放的“三大商埠”有关,同时也与三都现代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关。民国初期,长期派住三都特种区的宁德县佐(副县长)李庚辉认为,三都作为通商口岸,住户多,流动人口也多,海关、邮电、茶税、盐务、水警等机关齐备,设学校已刻不容缓,经呈请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获准设立初等国民小学。1915年3月开办,命名为县立第六国民学校(其它五所均设县城)。不久,李庚辉又筹款添设高等小学,命名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当时全县只有三所高等小学,一所在县城,一所在三都,一所在周墩(今周宁),可见当时政府对三都教育的重视。1915年五月许世英巡视三都澳④,在视察三都岛上的公立初等和高等小学校时,了解到该学校于今年四月刚刚成立,有高等生三十余人,初等生五十余人,“学生颇为整齐,教员能通国语”,许世英颇为兴奋。他认为三都作为对外通商口岸,需增加教育经费。1914年宁德全县教育经费仅有银元一千一百三十七元六角,折合钞票一千两百元,许世英就将三都教育经费加到年四百五十四元八角,折合钞票四百八十元,超过全县的三分之一,并由省库特殊补助。这也是许世英为宁德教育办了一件好事。
  分析民国时期宁德中等教育起步慢,发展迟缓的原因:一是师资缺乏,因为现代教育是采用分科教学,需要配备能胜任各学科教学的专业教师,而民国初期由于现代教育刚刚兴起,各地教育人才紧缺,宁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本土人才少之又少;二是生源缺乏,民国初期宁德的高等小学仅三所,当时的小学毕业生数量也不多;三是校舍及教学设备缺乏,当时宁德经济并不发达,地方财力薄弱,完全没有能力用于建设教学楼、实验室及添置教学设备。典型的例子就是,县立初级中学一直到了1940年才设立,除了因为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倡办一县一所初中外,还因为直到这时,宁德才有了一批从省内外高等学校毕业并能胜任中学各科教学的本土人才,此时引进外地人才也较为容易,而且小学毕业生数量也一年比一年多起来了。即便是这样,县立初级中学的校舍当时还是没有能力兴建,也还得借助莲峰小学的校舍来办学。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