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宁德基础教育管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400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宁德基础教育管窥
分类号: G471
页数: 10
页码: 153-162
摘要: 本段介绍了民国时期福建省宁德县基础教育工作的管理和窥探。
关键词: 宁德县 教育 管理

内容

民国时期宁德基础教育管窥
  □贝佳
  宁德近代教育发轫于十九世纪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在宁德城西创办毓秀女子学校,开了境内兴办新式学校和女子上学的先河。
  二十世纪初,在时代潮流的影响下,迫于社会的压力,清政府进行了以制订新学制、开办新式学堂、废除科举制度为标志的教育改革。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了新学制。翌年,清廷通令废科举设学堂。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发展进程的开始。此时,宁德县城于原莲峰书院旧址①创办官立莲峰高等小学堂,接着部分乡村所在的书院也陆续改办小学堂。此后,私人与社团办学渐次兴起,新式学校在宁德城乡也逐渐有所发展。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县人林理斋在碧山下的土主宫(今二月花商场内)开办碧山小学堂,采取分科教学;宣统元年(1909年),霍童兴办初等小学堂和高等小学堂各1所。
  民国成立后,由于国民政府重视对传统教育的改革以及受西方文化与教育传播的影响,现代教育在我国逐步推广与普及。宁德县以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相对发达的对外经贸文化的交流,成为闽东北地区现代教育比较先进的县域,为当地及周边各县培养了一批莘莘学子和优秀人才。
  1912年1月9日,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成立,蔡元培为教育总长。19日教育部颁布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对清末教育制度进行初步改革并统一全国教育制度。2月,蔡元培发表《对于新教育之意见》,从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参考欧美各国的教育经验,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为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定了方向。1912年7月召开的全国临时教育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9月2日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行。
  在民国初期全国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宁德与全国各地一样也开始了教育改革和兴办新式学校的步伐。这一时期宁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成就主要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起步较晚,规模也不大,至于幼儿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也都随着现代教育的缓慢进程而姗姗来迟,而且规模与成效也相当有限。本文根据搜集的资料分别略作介绍。
  小学教育
  民国临时政府9月颁布的《小学校令》规定,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与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由城、镇、乡设立,学制4年,凡学龄儿童,应送入受教,可男女同校。高等小学校由县设立,11岁入学,学制3年。
  据1996年版《宁德市教育志》(以下简称《教育志》)资料显示,民国元年(1912年),宁德县城内官立莲峰小学堂(今宁德十中内)改为宁德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三都小学堂改为宁德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其后,又在周墩②设立宁德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民国2年,宁德共有学校27所,在校学生990人。1915年教育部训令,初等小学一律改称国民学校。这时,宁德除了上述3所高等小学外,共有36所国民学校,其中县城5所,分设于各乡的有31所。由于是从旧学堂改造设立,所以绝大多数国民学校还是利用旧学堂所在的宫庙祠堂进行办学,而且规模都不大。这一点可以从当时县城的5所国民学校得到验证。据《教育志》记载,第一国民学校设址于状元里张氏宗祠,校长蔡汝梅,有学生38人,共编为3个年级;第二国民学校设于东门外土主宫,又称鳌口小学,校长黄式陵;第三国民学校设在小东门王氏宗祠,校长刘开杰;第四国民学校设于南门外鹤成境,校长周玉堂;第五国民学校设于北门节孝祠,又称鲤湖小学,校长陈常菁。县城的国民学校都设立于宫庙祠堂,乡村的大概也是如此了。
  从1917年至1929年,全县新增学校不多,主要有:麟屿国民学校(后为云淡小学);养正小学(在城北,英国圣公会兴办);琢玉小学(后为八都中心校);浦源小学(后为七都中心校)。青田小学(后为洋中中心校);明伦小学(后为蕉城中心小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安全,蕉城中心小学、莲峰小学、三都松岐小学于1939年内迁七都,合并成立蕉莲松临时小学;私立毓秀小学迁校金溪村,后又迁洋中东山村。翌年6月,三都松岐小学迁回三都澳;莲峰小学、蕉城中心小学迁回城关。同时,莲峰小学并入蕉城中心小学,其校舍留给县立初级中学使用。
  1940年1月实行保甲制后,全县有24个乡镇296保,之后经过行政区域并编,全县为14个乡镇135保。当时福建省政府训令,各乡镇设立中心国民学校(即示范性完全小学),各保设立国民学校(即初级小学)。据1949年统计,全县共有14所中心国民学校和47所国民学校。此外,在县城西门外还有]所私立毓秀学校。
  1945年,由于咸村乡划归周宁县,咸杉中心国民学校及川中、玛田、杉宝等国民学校也划归周宁县管辖,全县的中心国民学校及国民学校数量也相应减少一些。
  1949年,全县共有50所小学(其中中心国民学校13所,国民学校36所,私立小学]所),在校小学生3980人(小学教职员140人)。比民国初年只增加约10所小学,学生数增加3倍,这可算是民国宁德初等教育历经30多年发展的主要成果。还有一个成果是普及国民教育。1935年,福建省开始推行《福建省义务教育实施计划》,大办短期小学和简易小学,普及国民教育。这时,全县共开办约50所一年制短期小学。翌年,对各类小学校进行调整。多数短期小学转为简易小学,少数升为初级小学,办学条件差的被撤销。
  值得一提的是遍布全县的私塾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补充。由于公办学校不多,仅占全县乡镇和各保总数的百分之十五左右(1940年1月实行保甲制后,全县有24个乡镇296保,而国民小学只有51所,约占百分之十五),加上连年战乱,兵匪骚扰和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大部分学校普遍存在规模小、条件差、经费短缺等问题,甚至时兴时废,时办时停。此时,在相当多没有开办国民小学的乡村,传统的私塾以其办学经济,形式灵活,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填补了不少边远地区没有公办学校的空白。据新中国成立之初县教育科综合资料,至1950年6月,全县还有32所私塾,学生739人。
  中学教育
  1912年9月,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公布了《中学校令》,12月又公布了《中学校令施行规则》,初步形成了新的中学教育体制。《中学校令》规定,中学校定为省立。由省行政长官规定地点及校数,报告教育总长。
  省立中学校经费由省经费支给。各县如有力量,也可以一县或数县联合设立中学,称县立中学校;私人也可依照法令设立,为私立中学校。各种中学校的设立、变更、废止,都“须经教育总长认可”。
  民国时期,宁德县仅有2所普通中学,即省立三都中学和县立初级中学。
  省立三都中学是宁德县第一所现代普通中学,其前身是设于霞浦的福宁府中学堂(创办于1902年,民国成立后改为省立霞浦初级中学,面向闽东各县招生)。由于霞浦交通不便利,不便于各县小学毕业生入学,1933年省教育厅决定,霞浦初级中学迁至三都(松岐),改名省立三都初级中学。当时有3个教学班,学生将近100人。其后还附设简易师范科(学制4年),学生有60人。1937年秋,因抗日战争爆发,三都初级中学迁至宁德县城(寄寓城隍庙),翌年冬迁福安(坂中),简易师范科并入省立福安师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省立三都中学从福安迁回三都旧址。
  1940年,三都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开文、理两科,成为一所完全中学,定名省立三都中学。这是民国时期闽东唯一一所完全中学,学生来自闽东各县,有15个班,524名学生(男生467名、女生57名),教职员工40人。至1949年8月,有11个班(高中6班,初中5班),教职员工46人。
  县立初级中学是今天宁德一中的前身,创立于1940年。当时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倡办一县一所初中,1939年秋由县人张铁崖(即张璚城)等发起筹建,1940年春正式成立,校址设莲峰书院旧址。时值抗战期间,时局动荡,改在七都开学,以七都林氏大厅为临时校舍,招生1个班,学生40人,这年秋季又招生一个班,学生62人。1941年下半年,福州沦陷,县立初级中学由七都迁往霍童。1942年1月,迁回莲峰书院旧址。此时,该校4个班,学生196人,教职工17人。1944年,福州再度沦陷,县立初级中学再迁霍童,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学校才迁回城关原址。此时县立初级中学增至9个教学班,在校生260人,教职员25人。1949年9月,县立初级中学有7个班,学生261人,教职工22人。(民国时期宁德县立初级中学沿革概况及历任校长名单见文后附录1)
  从上述资料看,宁德中等教育的起步始于省立霞浦初级中学搬迁三都。为什么闽东第一所中学——省立霞浦初级中学会迁设三都岛?据黄其逢先生《福建省立三都中学纪略》③一文分析,这无疑与三都便利的交通以及成为福建对外开放的“三大商埠”有关,同时也与三都现代小学基础教育的发展有关。民国初期,长期派住三都特种区的宁德县佐(副县长)李庚辉认为,三都作为通商口岸,住户多,流动人口也多,海关、邮电、茶税、盐务、水警等机关齐备,设学校已刻不容缓,经呈请福建巡按使许世英,获准设立初等国民小学。1915年3月开办,命名为县立第六国民学校(其它五所均设县城)。不久,李庚辉又筹款添设高等小学,命名为县立第二高等小学。当时全县只有三所高等小学,一所在县城,一所在三都,一所在周墩(今周宁),可见当时政府对三都教育的重视。1915年五月许世英巡视三都澳④,在视察三都岛上的公立初等和高等小学校时,了解到该学校于今年四月刚刚成立,有高等生三十余人,初等生五十余人,“学生颇为整齐,教员能通国语”,许世英颇为兴奋。他认为三都作为对外通商口岸,需增加教育经费。1914年宁德全县教育经费仅有银元一千一百三十七元六角,折合钞票一千两百元,许世英就将三都教育经费加到年四百五十四元八角,折合钞票四百八十元,超过全县的三分之一,并由省库特殊补助。这也是许世英为宁德教育办了一件好事。
  分析民国时期宁德中等教育起步慢,发展迟缓的原因:一是师资缺乏,因为现代教育是采用分科教学,需要配备能胜任各学科教学的专业教师,而民国初期由于现代教育刚刚兴起,各地教育人才紧缺,宁德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本土人才少之又少;二是生源缺乏,民国初期宁德的高等小学仅三所,当时的小学毕业生数量也不多;三是校舍及教学设备缺乏,当时宁德经济并不发达,地方财力薄弱,完全没有能力用于建设教学楼、实验室及添置教学设备。典型的例子就是,县立初级中学一直到了1940年才设立,除了因为国民政府推行“新县制”,倡办一县一所初中外,还因为直到这时,宁德才有了一批从省内外高等学校毕业并能胜任中学各科教学的本土人才,此时引进外地人才也较为容易,而且小学毕业生数量也一年比一年多起来了。即便是这样,县立初级中学的校舍当时还是没有能力兴建,也还得借助莲峰小学的校舍来办学。
  幼儿教育
  民国时期宁德县公私立幼稚园极少,教师来自中等师范幼师科毕业生。据1996年版《宁德市教育志》记载:“宁德境内最早的幼儿园是1920年由英国基督教圣公会在北门萃贤堂内创办的养正幼稚园。其后,私立毓秀女子学校也曾附设幼稚园。1933年,宁德县实验小学(今蕉城一小内)附设幼稚园,分两个教学班(高桌班、矮桌班),有幼儿50余人。聘请福州籍幼师毕业生执教。教室在学山头崇圣祠(今区教师进修校内),设备有风琴、滑梯、哑铃等。当时教育的主要内容,以游戏为儿童基本活动,发展幼儿感觉器官。学习简单数学、自然科学、语言、绘画、手工、唱歌等。到1949年,这些幼稚园先后停办。”少数民族教育民国时期,少数民族深受反动势力的压迫和歧视。宁德畲族村始终未获准设置国民学校。多数村仍旧办私塾供子弟入学,尤以金涵的上金贝、八都的新楼、猴盾、南门岗、闽坑以及漳湾的雷东等地办的私塾较为巩固,常年聘请宁德、古田、福安、周宁等地品学兼优者执教。
  民国时期的宁德城乡虽然普遍开办国民学校,但畲族村只有少数富裕人家子弟才能上国民学校读书。其时,在国民学校毕业的畲族学生寥寥无几,如漳湾雷东的钟迪康、钟迪恭毕业于莲峰高等小学,钟克和毕业于漳湾国民学校。八都有猴盾的雷林腾、雷林华毕业于八都国民学校等。
  职业教育
  民国时期,宁德县职业学校寥寥无几。1922年,宁德县妇幼医院(院长阮琼珠)开办附设护士职业班,这是宁德职业教育的发端。当时学制为单科(护士班)3年,双科(护士加助产士)4年至5年。从1922年到1925年,该职业班共招收21批64名学生。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方式,边学边实习,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毕业者共38人,其中护理、助产两科学满5年毕业者9人,4年毕业者5人,其余为单科毕业。毕业生大多数留在本地,为宁德的医疗事业做贡献。
  1933年,省立三都中学附设简易师范本科一班,学制4年。至1936年度上学期共招收学生60人。1939年该简易师范班与霞(霞浦)安(福安)鼎(福鼎)联立初级中学简易师范本科合并成立霞浦简易师范学校,尔后改名省立福安师范学校。
  1938年,宁德县医院附设助理护士班,学制为两年,至1942年停办,共招收学生23人,经考试成绩及格毕业者12人。
  1944年,宁德县立初级中学兼办简易师范班,设址城关戚公祠。1946年撤销,没有毕业生。
  成人教育
  民国的成人教育主要是民众业余教育。民国25年,国民政府推行民众义务教育,全县共开办约50所一年制短期小学,用于扫除文盲。
  1938年5月,教育部训令全国各级学校要兼办社会教育。1942年8月,福建省政府教育厅重申学校兼办社会教育,指出学校除兼办民众识字教育、抗敌宣传外,应酌量办下列教育工作:(1)通俗演讲;(2)民众歌咏团;(3)壁报;(4)民众卫生指导;(5)救护训练;(6)成绩展览会;(7)其他社会需要的教育。
  1943年,县立初级中学共组织民众识字活动48次,通俗演讲活动12次,民众歌咏团活动12次,出壁报30次,成绩展览会1次,受教育人数有的项目以千计。1944年、1945年均有组织社会教育活动。县立初中还组织社会教育推进委员会,指定干事两人专责计划全年度推行项目。学校举办社会教育,每月可领到经费15~20元。据“宁德县立初级中学年度社会教育统计报告表”⑤显示,从民国31年(1942)到34年(1945),县立初级中学举办上述各类教育活动共224次,由教职员当任教育者212人次,由学生当任教育者3516人次,受教育人数18130人。
  除学校办社教外,民众教育馆也开办民校和民众教育活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尚有学员35人。抗战初期,宁德县曾在民众教育馆(设在土主宫,今二月花商场)举办过一次规模空前的妇女社会教育活动。当时为适应抗战形势需要,举办救护训练班。据今年92岁的周玉钦女士回忆:“抗战开始后,县里招收初小以上文化程度的女青年约五、六十人在土主宫开办妇女训练班。我在大哥周玉堂的支持下,报名参加训练班学习。训练班按文化程度分二年级、三年级各一班,我在三年级班。除学习文化及野外与战地救护知识,还开展军事训练。训练队队长是马巧钿,我当副队长,当时教练员是池剑平,校长是陈西荪。文化科目有语文、算术、作文、地理、自然、体育等,军事训练项目有队列、卧倒、操枪、打靶等,学习和训练时间达半年之久。后因日本飞机轰炸三都及县城,全县百姓疏散,训练班也就结束了,我随家人疏散到三都亚细亚洋行”。
  综上所述,在宁德教育发展历程中,民国时期的宁德教育是从封建科举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重要转折阶段。这一时期,宁德初等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中等教育从无到有,并有了一定规模。其间尊师重教等优良传统也得到进一步传承,它为以后宁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有益的借鉴。民国时期宁德基础教育的这一段历史值得我们重视和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反映民国时期宁德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概貌,由于资料收集的不足及笔者学识、水平的局限,其中错、漏及表述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附录1:宁德县立初中沿革概况:民国二十八年秋,邑人张铁崖先生等鉴于本县小学毕业生日多,殊有创办中学之必要,爰发起组织宁中筹备会。旋经各族姓捐献祠产计四千亩为本校基金并劝募开办费八千元。县府派教育科长姜献祥兼充校长。二十九年春招生开学,以七都林尚书祠为临时校舍。即年十一月奉准立案。翌年春,省府派陈开瑀来长本校。四月十八日接到省颁校钤,乃定是日为校庆纪念日。未几,闽海沦陷,迁校霍童。同年七月陈校长辞职,省委黄叙轩先生接充,乃决定以旧莲峰书院为永久校舍,遂于三十一年春(由霍童)迁入新址。是年冬,第一组学生毕业。翌年五月黄校长他调,省派王克权先生接长。越年,闽海再度沦陷,奉令于十月六日再迁霍童,直至三十四年秋,敌寇投降,乃迁回原址。三十五年五月王校长当选县参议长,乃辞去校长职务,即由张县长桐膺暂兼至是年七月,省委朱功世接充。三十六年三月本县简师撤销,本校增加两级以资收容,计共九级至九月朱校长辞职,省委黄式昭接充,办设九班。三十七年二月黄氏辞职,省派郑长睿接充,仍设九班三十七年七月郑氏辞职,省派苏方袖充长。此乃本校沿革之概况。(引自区档案资料10-1-89P54)民国时期宁德一中历任校长名单:姜献祥(兼)(1940.2-1941.1);陈开瑀(1941.2-1941.7);黄叙轩(1941.8-1943.7);王克权(1943.8-1946.5);张桐膺(兼)(1946.6-1946.8);朱功世(1946.9-1947.7);黄式昭(女)(1947.8-1948.2)郑长睿(1948.2-1948.7);苏方袖(1948.8-1953.1)。
  附录2:民国时期宁德教会学校办学情况一、基督教会兴办毓秀小学英国基督教教会(安立间会)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由罗源传到宁德。随着教会势力扩大,教徒日众。圣公会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宁德西门建膳宿学校,名为毓秀女子学校,容纳女学生五六十人,由英国传教士嘉清泽任首任校长。其办学目的为收容女子信徒,学习圣经、“四书”等,藉以宣扬教义,培植教会人才。经费由中华圣公会福建教会拨给。开办时买丁厝基地和民房4间,共用银元四百五十九元三角。
  民国8年(1919年),学校易名为毓秀学校。课程除依照教育部所定科目外,加授圣经。因校舍狭小,由教会发动募捐,将原校舍改建成砖木结构三层楼房一座、二层厨房一座。当时,宁德尚无中学。民国11年春,该校增设初中一、二年级。不久停办,尚无初中毕业生。
  民国16年春,学校由基督教圣公会宁德支区接管,并由支区产生校董事会,推荐刘玉荣为校长,同时改名为宁德私立毓秀女子学校,专收女生,并报省教育厅备案。民国26年,该校易名宁德私立毓秀小学,兼收男女生员,学制六年,在校生200多人。抗日战争期间,该校曾迁校金溪村,再迁洋中东山村,一学期后迁回原址上课。
  学校经费由基督教会供给。民国37年,接受英差会津贴267美元;1950年,接受英差会津贴8862.4元人民币。
  1950年3月,学校开设8个教学班,有学生216人,教职工12人。1952年2月,在社团登记时被人民政府接收,合并蕉城中心小学作为第一分校,杨宝玉担任分校校长。
  历任校长:嘉清泽、刘玉荣、张福美、彭劲秋、陈德容、李品光。
  二、天主教会兴办崇德小学民国14年,天主教会在北门外天主教堂内创办宁德私立崇德小学。民国26年停办,民国37年2月复办。全校4个教学班(中低年级3个班、五年级1个班),有学生128人,教师8人(其中义务4人)。在职教员月领薪米40公斤。1952年8月被人民政府接管,并入蕉城中心小学。接管时尚无高小毕业生。
  历任校长:吴瑞铭、陈群英。
  沧桑校史话三中□黄建琛[=此处为插图=]三中即三都中学,系笔者1947年春至1949年初夏就读高中部时的母校。其全称:福建省立三都中学。
  民国肇造时,闽东各县中学阙如。至1916年(民国五年)才创办此公立(省立)中学,初中部校址设在三都岛东的港口村(即三都港之口),巍峨瑞峰屹立其间,校区倚山面海,风景宜人。由于三都岛海运便捷,又是闽东霞、鼎、安、宁、寿各县之中心地带,莘莘学子趋之若鹜。迨至30年代后期求学者络绎不绝,于是在岛西部黄湾山南麓海湾内增设高中部一所。新校址背枕“登高顶”,校区拥有“潮江晚舟”等黄湾八景,到处林木扶疏,学习环境至优。高中部经过数年经营初具规模。有十几座土木建筑物,涵盖教员别墅住家、红砖墙教学楼、行政办公楼、教员休息室、备课室,女教员、女学生宿舍、男学生宿舍、膳厅、体育运动器材室等。办公楼正中央高台下辟有运动场(当时称为操场),全部学舍从东到西呈半月形排列,校区便道外有数亩水田与操场相映成趣,水田外筑有宽阔堤坝直通外商亚细亚洋行码头。校内通道可直达海关埕(附三中高中部校区全

附注

注:①清乾隆二十六年(1762年)建,清末改位莲峰高等小学堂,旧址位于今宁德十中校园内。 ②周宁设县前,周墩隶属宁德县治所。 ③见宁德文史资料《中国三都澳》专辑④民国4年(1915)5月29日至31日,许世英先后巡视了境内的三都澳、飞鸾碗窑及宁德县城等地并撰写日记《闽海巡记》,引号内的话引自《闽海巡记》。 ⑤引自区档案馆资料(见下图复印件)。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贝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