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国宁德海运往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396
颗粒名称:
民国宁德海运往事
分类号:
F552.3
页数:
6
页码:
118-123
摘要:
本段记录了民国时期宁德县海上运输情况以及发生的事件介绍。
关键词:
宁德县
水路运输经济
民国
内容
宁德蕉城背山临水,溪流与海水相接,西部境内山峦起伏,群峰叠翠,正是其山高阻隔,历史以来,这里的陆上交通极为不便,受这种险要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最便捷的交通运输在于海上,且又可用于大宗物资的输送。民国时期的宁德蕉城也就凭借东部海域的天然深水良港和避风港的优越环境,造就了蕉城海运的一时繁荣。
蕉城东面是海,沿海的百姓多“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人们通过海上交通这种渠道,不断传递着内地与外界各种的讯息,沟通往来,带来这里的经济流通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蕉城沿海各港口也就成了对外主要的海上交通通道,特别是三都澳这个天然的深水港,成了蕉城乃至闽东及周边物资的集散地。
自1899年5月8日,清廷在三都岛设立福海关以来,蕉城的海上交通已具一定规模,与周边地区的海上运输贸易也开始频繁起来,前往东南亚诸国的贸易船只日益增多,贸易的范围也十分广泛,三都澳这个天然港口也就成为国际贸易商港的最初雏形。
宁德蕉城各港口运输的兴盛与三都澳的开埠密切相关,随着大宗物资的入港,增加港口输入内地的海上运输量,同时也拉动内地产业的发展,进入港口的物资主要有煤油、火柴、布匹、鱼货等。民国元年(1912年),仅煤油进口就达4.9万吨,出口外销货物以茶叶为主,年出口量5.2万吨。随着港口运输业的兴旺,宁德蕉城的手工业也得到发展,制瓷业有飞鸾、碗窑一带,制碗烧窑作坊39家,窑43座,从业工人600多人,年均生产碗产量达200万盆,用民船运销本省泉州及辽宁省牛庄和新加坡等地。漳湾、南埕一带乡村和三都青山、斗帽海岛居民多以泼晒海水制卤而煎熬海盐为生,也通过民船运送各地。内地山区的茶叶、粗纸、笋干、木材及地方的土特产,通过霍童溪这条黄金水道运往三都港口集中,再转运到沿海各地。
宁德蕉城沿海港口码头主要在城关的海滨路一带,旧称“船头街”,分布有霍童道、渔货道、德顺道、海关道、盐道、福安道、青苔坪等埠头。这些道头受潮汐限制,只有在涨潮时民船才可进港靠泊装卸货物。各道头按不同地方的船舶靠泊地有所不同,如霍童道靠泊的多是霍童船,福安道靠福安船。从城区往返周边各地的水路运输港口有飞鸾、碗窑、三都、城澳、八都、霍童、七都、铁沙溪(濂坑)、漳湾、东冲、北壁、溪南、下浒、盐田、下白石、赛岐、长春、鉴江等港口。东冲口以内的内海运输以民船为主,吨位不大,一般在10吨以下。船主称为“主海”,船长称“老舵”,船员称“伙计”,大船配套3-4个伙计,船小就1-2个。通常航行于霞浦、罗源、福安和蕉城各码头港口,客货兼营。据《福建近代民生地理志》载:“飞鸾岭在县南,有九十九峰,半属罗源。下有飞鸾溪,水程乘潮一昼夜可至霞浦……海在县(宁德)东南,至白马山入大洋。城南勒马山金蛇山为界连罗源,均为内港口门户。出口则三都澳焉,澳尚无直放外海之船,亦无直达上海之船,唯在茶期则福州船、日本船皆直航于此。”民国2年(1913年)蕉城下尾街设船捐局,征收船舶税,后经船民反对,不久罢废。民国3年(1914年),地方的民营商船运输在三都开始筹建,率先组建的是乾泰轮船公司,负责人陈德梅,投入运行的是一艘载重90吨的“江门号”轮船,专营三都至福州的航线。此后太安轮船公司也在三都成立。当时有外商在三都设怡隆轮船公司和太古轮船公司办理处,代理三都澳港口的水上客货运输业务。三都亚细亚煤油码头建成后,最早外轮直接运货到该码头的是在国民5年(1916年),一艘荷兰籍轮船运载煤油到码头卸油。地方船舶除江门号外还有镇波号、海礁号、公宁号轮船往返于三都、福州之间,从事客货经营运输。当地方茶叶上市季节,还增加有神佑号、神集号轮船运载茶叶往泉州、上海等地。本地民船有县人余泽丰购买旧木帆船,在大门山造船厂进行改造,修成三桅杆五帆,配三铁锚的木帆船,号称“金丰顺”号又称“金顺”号,载重350吨,(一说150吨),运货销碗、纸、迷信品等到山东、烟台、宁波,远到台湾、琉球等地,回程捎带山东枣类、粉扣、带鱼、薯榔等。这时期还有宁德彭万珍、余永泽的安顺号、源顺号木帆船远行外海航线。
民国8年(1919年)宁德蕉城商人组织“国货维持会”抵制日货,倡仪国人使用中国货,凡在宁德境内港口的所有船舶拒运日本货。1925年三都至下白石之间开始有了轮船航行,地方生产的纸张、粗碗改用轮船运输,同年亚细亚煤油公司在三都岛上建起容量30吨的油库一处。
《闽海关十年报》载:民国15年(1926年)“本埠进出口贸易较往年好转,据海关统计关税达390万两,创历史以来纪录,当年还为英商卜内门曾由香港直接运来肥料5000余担,开本埠贸易史上新纪元。”三都港已成为闽东周边五县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和内地货物中转的枢纽,中外轮船往来频繁,港口驳船多时竟达百余艘,岸上从事搬运业人员达三百多人。第二年宁德县设立建设科开始管理海上船舶交通事项。到民国21年(1932年)仅蕉城南门有40艘船从事海上运输业,每艘船舶吨位在10至30吨,其中有一部分民船开辟福州、温州、宁波、沈家门航线。民国26年(1937年)成立宁德县民船同业工会,船民有了自已的组织,董事长林国章,会址设在南门战场桥边,下设办事处于德顺坪。同业工会隶属于县商会,负责派船、代征公债及调解船事纠纷等事宜。
民国26年(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及东南亚各地,海上运输遭到封锁,通往外海的轮船也被迫停航,日本商行先行撤走,相继其他商行经营亦受影响,海上运输业日见萧凋。三江口、厦门、马尾等港口被封,直接影响到宁德各港口,造成宁德境内工业品奇缺,百姓生活极其艰苦,许多商贾向省府反映,得到闽海关准许,有美国千吨轮船由上海运载油类、布匹与各种物资运进三都港内卸货,通过内港民船驳运到碗窑、飞鸾等地,并在飞鸾设转运站。这些货物再通过陆上运输肩挑到罗源、连江,经北岭至福州或转运闽北各地,有些物资囤于连江潘渡,此时的三都港又出现难得的暂时繁忙景象。民国28年(1939年)6月,福建省运输公司设铁肩队,在飞鸾至福州、宁德至古田谷口的两条陆路线中开办肩挑任务,同时在三都至福州开辟民船运输航线。9月日军再袭三都岛,大型建筑物被破坏,海上又被封锁,外海运输被迫中断。10月成立宁德区交通管理所,管理港口船舶事宜,并在城关设立蕉滨管理站,第一任站长潘贻寿,工资月薪80元,另派有公役陈城诚1名,月薪30元。当年省贸易公司囤于三都港的出口茶叶未能运出,省运输公司的人力运输部向英商马勒船运公司租用轮船1艘,并派员赴港抢装,使3000余箱茶叶在24小时内全部装船安全运出港口。
民国29年(1940年)6月,三都港再次遭日军飞机轰炸,港口运输凋零,为此在11月省运输公司召开运输会议调整驿运路线,撤销宁德至谷口线和三都至沙埕出海的交通航线,保留福州至飞鸾重要陆上干线运输。民国31年(1942年),蕉滨管理站由闽候人叶忠镜代理站长,其中在福建交通局全宗20卷内有一份关于蕉滨管理站任职的文:“令宁德区交通管理所主任徐世龄”,呈件内容为:“办事员王丹九日未到差,请予销委,遗缺派吴世洛接充到请府用由。”落款为民国三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民国34年(1945年)3月16日因时局紧张,宁德区蕉滨交通管理站撤销,有关移交手续由陈彦吉向宁德县府移交,其中有直牌一面,文曰:“福建省交通局宁德区蕉滨管理站。”
1945年抗战胜利后,海上运输有所恢复,时有鸭绿江号、福康号、建安号船舶经营客货运输,其中东冲内港就有定期航行的邮政船19艘。到民国38年,蕉城共有大小木帆船80多艘,仅海滨路附近就有海关道、盐道、德顺道、渔货道、福安道、霍童道6个主要埠头,从事搬运行业的工人有50多人,由各城门“甲”的组织来负责。当时国民党政府忙于内战,贪官、污吏泛滥,国家财力被搜刮一空,港口运输建设没有投入,致使宁德蕉城海上各港口交通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民国期间,民间的海上运输长期得不到支持,甚至受到打击和破坏,宁德蕉城的海上交通运输业只能停滞于地方性的民间运输层面,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虽然在某一时段,宁德的三都港曾一度成为茶叶、土纸、竹制品、瓷器等地方土特产品的输出地,但由于传统产业规模不太,地位下降,以致于海上运输业最终衰弱。
附注
作者简介:1966年12月生于蕉城,1995年毕业于福建省广播电视大学,2005年毕业于湖南大学法学专业(函授),在宁德县(市)、蕉城区交通局工作,现住蕉城。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翁泰其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宁德县
相关地名
蕉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