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图书馆
宁德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宁德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国时期洋中的农业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361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洋中的农业生产
分类号:
F323.5
页数:
4
页码:
49-52
摘要:
本段介绍了洋中是宁德的重要产粮区以及宁德的农业生产情况。
关键词:
宁德县
农业
民国
经济
内容
洋中是宁德的重要产粮区,民国时期就有耕地面积2.8万亩,其中农地占1万亩,按每亩250斤稻谷计算,总产稻谷4.5万担,蕃薯米每亩以400斤计算总产4万担,两项总产8.5万担,以当年洋中人口1.5万人消费,还略有节余,所以还可以把剩余的粮食输往城关。当年,东湖塘、西陂塘尚未围垦,南埕中南塘、拱屿塘也没围垦,也未修建金涵水库及马坂水渠,所以漳湾等沿海乡村田地少,属于缺粮地区。三都等海岛地区水田更少,也是缺粮区。当时宁德城关的部份粮食供应及竹木家具用品都靠宁德西部的洋中、石后、虎贝等地供应。因而就有宁德“好西乡”的美誉。
民国时期洋中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稻谷,其品种有:红早(也称红米仔)、白早、粳稻、糯稻四种。全部都是高稈品种,生长期170天。粳稻也称大冬,专门用于逢年过节制作黄糍粑之用。糯稻也称术谷,专门用于酿酒,还可作糯米米时,制麦芽糖。
稻谷生产的过程大致是:清明后开始犁田,从四月中旬谷雨季节下种,首先要选谷粒饱满无杂质的稻种,先放水中浸泡48小时,捞起洗净,放竹篮里保温二天二夜,待发出白根出芽后下种。育秧苗的地要选最好的地块做秧苗田。首先要犁田,把田里的杂草异物全部用手工清理干净,撒上腐熟的人粪尿、草木灰,待泥土沉淀后均匀撒上已育好的发芽的种子。进行浅水灌溉。二十天后,秧苗长高约十厘米时,再用人粪尿、草木灰追肥。一个月后秧苗长高二十厘米左右就可以移裁。插秧时间一般在五月中旬及六月上旬(即小满至芒种季节)。一亩大田用种2.5-3斤。大田耕作,用牛犁田一个人一头牛一天能犁田3亩多,若人工挖掘一人一天仅锄地半亩。犁田前还要做田埂,也就是将每块田的田埂重新修整一次。距第一次犁田十几天后再进行第二次犁田(又叫耙田),用铁耙将泥土整碎、整平,整平的水田要经过一夜的沉淀第二天才能插秧。插秧二十天后,待秧苗转青时,进行中耕除草。除草用专门的铁耙逐行逐畦清除杂草,并用草木灰、人类尿进行追肥。稻谷的收割期是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即立冬季节)之间收割。在收割前二十天,要在水田当中选一块地(面积十平方米左右),四周筑起小田埂,进行“烤田”注①,又叫“烤楻埕”,用作收割水稻时打稻脱粒的场所。
山区由于水稻的播种和收割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所以当地有民谚曰:“粗人(旧时对粗心农民的俗称)没节气,播田播夏至。”就是说若错过了芒种节气拖到夏至才插秧,粮食就要减产。还有:“九月立冬人收冬,十月立冬满洋空”。意思是说,从九月立冬节气头开始收割,大约半个月后,到十月立冬节气末就全部完成稻谷的收割了。
当时没有化肥,农业生产全部用的是农家肥。水稻插秧时施肥有分“捻头”、“蘸头”二种。“捻头”用的是草木灰拌腐熟的人粪,用脚踩蹋成泥状后盛在秧桶里,每插一株秧苗,即捻小许肥料,一同插到田里,用这种办法秧苗长得快、生长好,但插秧的速度要慢许多。“蘸头”,就是把牛骨头烧成灰,捣碎后用筛子筛出细未,拌以腐熟的人粪,成稀糊状的“蘸头肥”,一人专门把要插的秧苗根部蘸上这种糊状肥料,另一人则专门把蘸上肥料的秧苗一把一把的分送到秧桶里供插秧者插下。还有就是不用任何肥料,又叫插白水秧。插后十来天,待秧苗返青时,用草木灰拌人粪施到田里,一边进行中耕除草。那时也没有农药,而用生石灰在中耕除草时撒到田里,既可除虫,又可作肥料。也有人把旱粪坑里的粪掏干,挖取粪坑底的粪沙当肥料。
农田耕作主要靠牛拉犁耙田,面积小的山垅田则全靠人工用锄头挖掘。那时一个劳力,一天只能掘田0.5亩,而一头牛一天能犁田达3亩。因而有耕牛的人家除了完成自家田地的耕作外,还靠出租耕牛增加收入。一般犁一天田收取的牛租是70-80斤稻谷。而这些牛租谷往往要等到下冬稻谷收成时才付给。由于春耕季节性强,山区要赶在芒种季节插完秧,所以耕牛从清明节气起就不停歇的耕地犁田,每天早出晚归,辛苦耕耘,直到春耕结束。南宋的李纲有一首《病牛》诗道出牛的艰辛劳作及对人类的贡献:“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稻谷收割要用木楻一个,竹篷一席,稻梯(即用木竹制成的短梯)一个。把短梯放置木楻中,围以竹篷,把收割下的稻谷一把一把的打在稻梯上脱粒。一般打稻(又称站楻埕)要二个劳力,抱稻子一人,割稻三至四人。半天人均收稻150斤左右。装稻谷的工具则是粗布制成的布袋。稻谷晒干后可贮藏三年不变质。
除稻谷外,洋中一带山区还有一个主要的粮食作物即蕃薯。其品种有三:红薯,个小,适应于山区贫瘠的红壤土种植;六月薯,红皮白心,含水份较多;新种花,是从闽南引进的,此品种产量略高。
蕃薯生产的过程大略是:清明时节,人们用猪肥、土杂肥做成一畦一畦的温床,育上地瓜种,盖上很厚的稻草,十几天后便长出蕃薯苗,小满、芒种季节插蕃薯,有从苗床上拔来薯苗直接插下的,也有薯苗经移植后长成藤蔓再剪下栽插的。插蕃薯时每株薯苗穴边抓一把腐熟的土杂肥或猪粪拌草木灰作基肥,栽插后再浇上渗水的人粪尿,叫浇头。二十天后进行中耕除草,再次施人粪尿一次。待八月份还要提蔓一次,防止藤蔓在畦沟结果,分散养料,影响根部薯块成长。之后再施人粪尿一次。到十一月上旬(立冬季节)就可以收获了。
地瓜除少部分鲜食外,大部分切成蕃薯丝晾干贮藏。薯米的保质期仅一年。新切的薯米经用水淘洗、过滤、沉淀后的淀粉,土名叫地瓜粉,人们多用来制成粉扣丝,淀粉还可作为烹饪上的多种佐料。
蕃薯产量比稻谷高得多。蕃薯亩插3000株,可收获干蕃薯米400-500斤。是山区农民的主粮。据高龄老人回忆,民国时期仅有少数大户人家才可长年食用大米。多数人平时就吃薯米,要待逢年过节或有贵客来时才煮一点大米吃。
洋中一带冬种作物有大麦、小麦、豌豆(俗称麦田豆)及马铃薯等,大麦用作饲料,小麦可磨成面粉,可加工成线面,面条、馒头及各种饼类。此大麦、小麦亩产仅200-300斤,种植面积不大。豌豆、马铃薯种植数量也不多(马铃薯仅少数人种),由农家利用边角田地零星栽种,自产自用。
茶叶是当地农民普遍裁种的主要经济作物,除自用外,大部分是经粗加工后拿去出售,增加收入。那时洋中地区茶园总面积约5000亩,年产量约3200担,主要出产天山绿茶。
农家的蔬菜都是自种自给,家家户户利用房前屋后或冬闲地种蔬菜。种类有:空心菜、苋菜、花菜、白菜、包菜、葱、蒜、芥菜、波菜、黄花菜。还有生姜、芋头、茄子、丝瓜、苦瓜等,罗汉豆仅少数人种。芥菜、生姜除鲜食外还可腌制后全年食用。豆类有:田埂豆、园豆、矮脚豆,米线豆、钰豆、碗豆。豇豆有六月豇、七月豇、八月豇、九月豇之分。花生有“六月白”、“八月白”二种。各种豆也有晒成豆干。黄豆还是制作豆腐的原料。除此还有种植黄麻及苎麻,黄麻收获后主要用于制作绳索。苎麻则经妇女搓成细线,由人工织成粗布,经印染后制成衣裤,常年穿用。而老人去世时子孙辈男女要穿素色麻衣,就是这种没有印染的粗布制成。山区群众还有种青靛的习惯,种出的青靛用作染布的原料。
洋中地区家养的牲畜有:牛、羊、猪、鸡、鸭、鹅、兔、狗等。牛主要用于耕田,羊仅少数人养。养狗主要用于看家打猎使用。其余的家家户户都有圈养猪。一般一户只养一头,多的二头。要一年才出栏。洋中基本上没有什么大宗的水果。柚、桃、李、杏等水果仅少数人家零星栽种,供家人食用或送亲戚。
附注
注①:解放后,农业生产技术改革,“烤田”成为增产粮食的一项措施,就是在稻谷灌浆以后临近收割前二十天左右,把稻田里的水排干,让水稻的根系更深地扎入田土中,吸收深层土壤的肥分,使稻稈壮实起来,以达到谷粒饱满,增加产量。 作者简介: 1949年2月出生,1968年福安茶校毕业。先后在洋中、石后、九都、市(县级)农工部、区人大农经委工作,2009年退休,现住蕉城区。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言㳆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