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宁德的工业与工业品生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宁德》 图书
唯一号: 130920020210000341
颗粒名称: 民国时期宁德的工业与工业品生产
分类号: F424
页数: 5
页码: 29-33
摘要: 本段介绍了民国时期宁德的工业发展及工业种类。
关键词: 宁德县 工业经济 民国

内容

民国时期,宁德工业基本上一片空白,除一家只有9个人的明生电灯厂和几家小规模半自动化碾米厂外,其余均为手工操作的小作坊和家庭作坊。历史上虽曾出现过诸如天山绿茶、霍童剪刀、马记竹枕等远销各地的名牌产品,但生产规模都很小,从业人员也不多,并且都是手工制作的。这个时期的工业与工业产品主要种类如下:
  发电
  明生电灯厂,民国25年(1936年)由蔡亦春,蔡亦培等人投资兴办,其设备只有一台24匹马力发动机和二台12千瓦发电机(后来仅用一台),白天碾米,晚上发电,年发电量约7000千瓦时,供电用户最多时曾达到600多户(每户点10支光灯一盏),后因窃电严重只开三、四百盏,且因管理、技术、原料等各种原因,时开时停。
  碾米
  在城关开业的有“大生”、“大有”、“新记”、“降丰”、“庆丰”、“蕉丰”、“集兴”等7家机械碾米和一家“基记”人力碾米,共8家;在漳湾开业的有“长顺”“裕丰”两家,在南埕开业的有“谷益”“力生”两家。一般规模都很小,长顺米厂最大,也只有11人,年加工大米580吨。城关碾米厂因不堪官吏的敲诈和剥削,后来大多关门倒闭,到临解放的1949年春,仅剩明生、广丰两家,加上漳湾、南埕全县总共6个厂,共有职工54人,年加工大米2680吨。
  制酱
  全县共4家。城关中山路有陈珍远经营的“公和晋”酱园和陈伟民经营的“隆记”酱园,八都有陈友恭经营的“昭记”、赤溪有巫伏容经营的“圆酱”。四家年产酱油、虾油共44吨。其中以“公和晋”最著名,是莆田人陈珍远于]936年来宁创办的,共7个股东,资产]5733元(银元)。
  制糖
  宁德霍童、赤溪、八都一带盛产甘蔗,民国30年代最高年糖产量曾达1000多吨,抗日战争中销路闭塞,下降到300多吨,以后略有恢复,1949年也只有354吨。
  制茶
  宁德盛产茶叶,天山绿茶百年前已闻名全国,具有茶香、味浓、色翠、耐泡等优点,很受欢迎。民国期间,全县经营茶叶加工的茶行,最高时(民国25年)曾达52家,年产绿茶23000多担,红茶2000多担,计25000多担,约合1300吨。后因抗战,海路封锁,销路中断,农民被迫砍掉茶树,茶叶产量大减。战后略有恢复,全县有茶行11家,仅城关7家,拣茶女工有300多人。由林昆生兄弟创办的“一团春茶庄”,在镜台山下的可园种植茉莉、玉兰花,窨制花茶,年产5吨多,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远销天津、上海等地。
  制盐
  民国时期,宁德产盐1000多吨,制盐业集中在南埕、青山一带,采用“泼沙淋卤坎晒法”制造。办法是:将粗沙置于烈日下晒热,泼上海水,晒干水份,让盐份留在沙上,如此不断地边泼边晒,达到一定浓度后,将沙洗出,形成浓卤,其含盐量大约17—18%左右。再将浓盐卤倒入由石灰制成的盐坎上,晒干去水即成盐。成盐过程一般需要两天,即第一天制卤,第二天晒盐,一个中等劳力,日产100市斤左右。
  因盐税为国民政府重要财政收入来源,所以对盐业的管理也特别严格。在宁德设立“闽东盐务分局”,由陆军少将郑鑫担任局长,分别在福安、福鼎、霞浦设支局,南埕设盐务所,寿宁、周宁设盐务站,共有办事人员200多人。盐务局下面还有6个武装盐警中队,每队45人,各配一名上尉队长和中、少尉副队长,其驻扎地区:浙江沿海2个队,宁德2个队,南埕盐务所一个队,另一队负责在沿海一带巡逻。以武装保证盐税收入。
  陶瓷
  宁德陶瓷生产历史悠久,陶器在七都三屿,瓷器在飞鸾碗窑。民国时期,三屿的三坪村,全村都是陶器生产户,生产瓶、钵、缸等,从业者有38人,供应邻近各县。
  瓷器是明代由闽南泉州一带移民传入,他们居住在瓷土丰富的碗窑村,民国时期已有土窑30座,年生产碗10万连(每连碗12只,即120万只,共约重3000--4000吨)。1921年最高年产销量达7130吨。主要由海轮从三都运往东北、山东一带销售。“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入侵东北,销量锐减。1936年,年销量只余100多吨。抗日战争爆发后,海路被封,销路完全断绝,许多投资者抽走资金,土窑停产,工厂倒闭,工人大批失业。至1949年,年产总量仅为22.5万件,不到60吨。
  印刷
  宁德印刷最早是陈鹤卿于民国24年(1935)开办的“中华书局”石印,只有3人,以后有福州人陈菊英办的印刷兼文具店,有10名雇员,此后又有福州人周承富办的“明星”印刷厂,罗俊亨办的“成文”印刷店和张钦基的“勤主”印刷店等。1938年,霞浦人杨虞兼办“同文”石印社,从事石板材木板印刷。蕉城小学王克权也办石板印刷。民国政府1936年在城关城隍庙开办闽东日报社(后迁金涵涵道村)。有工作人员40多人,用的是铅字印刷,日发行量为322份。1941年后因抗日战争而迁往福安。
  五金·剪刀
  民国时期,五金行业主要生产农业用具和家庭生活用品,如锄头、镰刀、犁耙、铁锅等。多在城乡间开小作坊,年产铁锅1600多口。另有20多人常年流动在乡间为居民、农民修铜补铁等各项服务。在宁德城关开业的五金店有:中山路陈永淡开办的“瑞和”首饰店和海滨路林细森办的“永和”银店两家,从业人员各不过3—5人。
  霍童镇生产的“霍童剪刀”,名闻遐迩,1926—1935年最为旺盛,霍童一条街上有16家,从业者达50多人,日产150多把,年产约5-6万把。其中以“仁记”剪刀最为出名。生产原料来自建阳的建山钢、周宁的铁和本地木炭。霞浦、连江、莆田、福鼎一带客商常常云集霍童,设站专门收购,再转运台湾和东南亚等地销售。抗日战争后,产量大减,1948年从业者只剩19人,年产量降到3000多把。1949年又降至8家,从业仅14人,年产量2000把左右。
  篾料·竹枕
  宁德盛产毛竹等各种竹类,以竹为原料的生产生活用品颇多,宁德城关即有“恒康”、“裕兴春”、“合城”、“合兴”、“韩兴”、“栋记”、“华明”等大小篾料作坊]6家,并设有“篾料公会”统筹各项生产销售。
  “马记竹枕”是宁德传统产品,百年前即由古田杉洋一带传入。取生长期3年以上轻巧、光滑的黄竹,经过精细加工、编织而成,历史上曾作为“皇宫贡品”而驰名全国。全盛时期从业者有40多人。民国时期已经衰退,1929年的年产量只有500多个,后来又逐渐递减,只剩“马仁记”、“阮中记”两家。到1949年,仅有马仁记一家,年产只剩70多个。
  服装·鞋业
  民国时期,城关有“华侨”、“三兴”、“时代”、“仪德”等5家成衣店,规模都很小,每家不过3-5人。年产值仅15万(国币,下同)左右。制鞋有杨福生办的“大东华”和刘维新办的“雅新”两家,年产值也只在25—30万之间。
  糖果·糕饼
  宁德民间盛产肉饼、软馅米糖、八果糕等,民国时期宁德糕饼业兴旺,城关有陈梅生经营的“美珍”,叶嫩细、赵则文经营的“赛兰轩”、“赛来轩”,陈石荞经营的“红绫轩”,陈寿华经营的“华英”,谢钦馏经营的“嘉珍”,蔡仲文经营的“万丰”和陈赞贵店共8家;八都有吴成贵经营的“成记”,郑坛昌经营的“昌记”两家,飞鸾也有一家,全县共11家,从业者30余人。
  水厂
  1934年先由叶晓山(字谓豪)创办,“福泉”水厂,建于福山街“坑臼下”,占地5.2亩,利用毛竹300多条,引自五里亭集水坑的涧水,经过沉淀过滤,供应福海、碧山一带400多家用户。后将股份转卖廖伯甘、陈由新等人经营。
  造纸
  宁德毛竹的主要产地洋中,石后、霍童、八都、虎贝等地,都以毛竹丝为原料,配合本县沿海产的贝壳灰,制造土纸,民国时期,最高年产量有1400多吨。烟丝烟丝是宁德传统产品,民国时期,霍童烟最负盛名,取材于当地所产烟叶,经过加工,配以茶油等原料,精细剪裁而成。当时邻县古田、屏南、福安、罗源等地都来宁德购买,城关有2家小型烟丝厂,8名职工,另从事个体家庭作坊经营的还有10多户,霍童街有黄源顺等9家私人作坊。全县1949年年产烟丝24吨。
  霍童花席
  民国时期闻名各地,它的原料来自高山岩石壁隙间多年生的野席草(俗名岩草),经过人工染色,编织成各种花纹颜色交织的草席,工艺精巧美观。该工艺创作原来自山区农妇,是石桥农民洪泽从其山区媳妇那里传授过来的。1929年开始制作,1948年已有木制编织机6台,从业12人,年产草席]900多件。
  熟洋蒸笼
  是虎贝熟洋村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蒸笼的原料是柳杉,该村海拔800多米,是近海山区,气候润湿,适于柳杉生长。熟洋人利用资源优势,大量制作蒸笼,销往全国及香港、东南亚等地华人地区,已有数百年历史。其制作方法是:选取百年树龄的柳杉树,纵向切成薄片,弯压成圆形条状,配以少量藤条竹片,制成圆桶形加盖加底蒸笼。因工艺精巧,轻便牢固,蒸出来的米饭具有特殊香味,很受华人欢迎。民国时期,有许多熟洋人迁往福州,建立加工坊店,就地生产销售,并在那里定居下来。

知识出处

民国宁德

《民国宁德》

本书记述了民国时期的福建省宁德市。本书共分八章,即:行政区划与机构、经济建设、社会事业、风俗民情、民国人物、古建筑及街市、社会见闻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培昆
责任者